弦外有音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时能有某种体验就足够了。不完美的才是真实的。正如徐志摩所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这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态度——顺其自然,不属于你的,大概永远也不会属于你,譬如天上的月亮。你想真正得到你所珍惜的东西最好顺其自然,如果它微笑着翩然而至,它将永远属于你;如果它无意降临,你又何必像放风筝似的,死死吊住它不放?
面对此种情形,我们不妨让很多事情都顺其自然,这样你会发现你的内心会渐渐清朗、而思想的负担也会随之而减轻许多。的确,顺其自然可以说是经历了万千风雨之后的大彻大悟;是领略了人生的峰回路转之后的空灵;也是一种幽幽暗暗、反反复复追问之后的无奈。
或许一切顺其自然才是最佳的结果。
空即不空,“出世”也要“入世”
智慧点金石
在佛经的《菠萝蜜多心经》中多次谈到“空”,当然,这里所谓的“空”并不是我们通常所消极地认为的一无所有,而是包含了极其深刻的意义。一方面,“空”是指万事万物都是随时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因此,要求我们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而另一方面,“空”也是“不空”,因为佛法讲究普度众生,因此,它是一份救世的事业。其实,佛法中的“空”的意义便在于让我们以无我的精神去从事世间的种种事业。因此,在佛教看来,“出世”也是“入世”两者有相通之处,而非矛盾。
故事苑:曲径通幽
佛陀在灵山会上,出示手中的一颗随色摩尼珠,问四方天王:“你们说说看,这颗摩尼珠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看后,各说是青、黄、红、白等不同的色泽。
佛陀将摩尼珠收回,张开空空的手掌,又问:“那我现在手中的这颗摩尼珠又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异口同声说:“世尊,您现在手中一无所有,哪有什么摩尼珠呢?”
佛陀于是说:“我拿世俗的珠子给你们看,你们都会分别它的颜色,但真正的宝珠在你们面前,你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多么颠倒啊!”
佛陀的手中虽然空无一物,但就像苏东坡的诗句所说:“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正因为“空无”,所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佛陀感叹世人“颠倒”,因为世人只执著于“有”,而不知道“空”的无穷妙用;总是被外在的、有形的东西所迷惑,而看不见内在的、无形的本性和生活,其实那才是最宝贵的明珠。
在弘一法师看来,佛法中的“空”是“无我”的意思。什么是“无我”?梵文为anatman,不是我,或者没有我的意思,即译作非我,或无我。
完全的无我,在表面,似是消极的行为;于实际,却是积极的做法。
弘一法师的“无我”,不是否定我的存在和我的价值。这便是他对“空”的理解,而他对“不空”的理解则更是精辟而独特,他认为“不空”在于努力做救世之事业。
在太平寺中,弘一法师再次见到了前来拜访的老友穆藕初。叙旧之后,两人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谈到佛法上来。穆藕初对于佛教并无多少了解,不过他在一些哲学、文化类的书籍中见过一些批评佛教的观点,对于在他看来,佛教总觉得是一种引导人出世导入出离世间,逃避家国社会责任的宗教,当此国家衰微,正需国民奋发图强之际,佛教于世又有何益呢?
弘一法师解释说,佛法并不离于世间,佛教的本旨只是要洞悉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人求真求智,以断除生命中的愚痴与烦恼,修学佛法也并不一定都要离尘出家,在家之人同样可以用佛法来指导人生,利益世间。就大乘佛教来说,其菩萨道精神,更是充分体现着济物利人的人世悲怀,凡有志于修学佛法者,皆需发大菩提心,立四弘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欲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以此自励精进,无量世中,怀此宏大心愿,永不退失,只要是济世利人之事,都可摄入佛道之中,佛教哪里会是消极避世的宗教呢?
弘一法师是一位真正做到了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的人,在他出家之后,他一方面静心研究佛法律部著书立说,另一方面则不断游历来进行佛法的交流和弘扬。尤其是在抗战期间,曾经留学日本的他更是站在了抗日这一边。他甚至在生命的弥留之际还写下了“悲欣交集”四个字,一面庆幸自己的解脱,一面悲悯人生的苦恼。
弦外有音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陷入烦恼之中是因为我们不能理解佛家之“无我”,总是在追求为“我”或为“我所有”。但佛是一位充满了慈悲、智慧的觉者,是一个无我和清静无为的人。“无我”,就是断除尘世间一切烦恼,舍弃一切不该追逐的东西。在这种“无我”的境界下,你的奉献会让你感到自然并且身心愉悦。
《老子》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王弼对此解释说:“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也。”的确如此,人要真正认识自我,诚非易事。现代人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不免会为生存的而竞争、为名利的竞争等等,如果人能够明白佛家“无我”的观念,人就不会被物欲等现象利益所系缚,不会为物所役。
人应当做自我的主人翁,恢复自我的本来面目,实现自我的真实价值。那么,人就必须破除欲望对自己身心的系缚,了悟自我的清净本性。钱财等一切物质的东西,对于人而言,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对于钱财的明智做法是,取之社会,亦当还之于社会。 如果能有如此境界,人生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了。
无我法,即无畏、牺牲、奉献,因为“无我”,在你奉献的时候,感到自然、身心安乐。
觉悟了的人生方为圆满
智慧点金石
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在佛家看来,生活一切皆佛理。所有的智慧就藏在我们的周围,大自然和我们的人生其实都有智慧的足迹。是的,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乏智慧,只是缺乏一双去发现智慧的眼睛而已!这双能发现智慧的眼睛便是我们对于生活、对于周边世界的一种觉悟。而在佛法中便是所谓的“悟”。
“佛”是“佛陀”的简称,而“佛陀”是印度话的音译,意思是“觉悟的人”,是种极其尊敬的称呼。它含有自己觉悟、令别人也觉悟、时时刻刻对宇宙人生一切事情都具有正确而彻底的觉悟等三个意义,凡是这三点都能做得圆满的,便尊称他为“佛陀”。因此,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成为“佛陀”。
故事苑:曲径通幽
觉悟是一种智慧,它是长时间思考后灵感在一瞬间迸发出的光芒;它也是历经人生后那无言的微笑。在《佛经》中就记载了“拈花微笑”的动人故事,将觉悟那妙不可言的境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传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上,手里拈着一朵花,对着大众微笑,据说就在那拈花示众和微笑之间,已经把所有的佛法都道尽了。但是在法会上的大众,都面面相觑,不知道佛陀说的是什么。这时座中有一位叫大迦叶的弟子,却对佛陀报以会心的微笑,就这样发生了禅宗的第一次传灯。他们师徒之间完全的会心,心传密付了。释迦牟尼便对大迦叶说: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大迦叶。
这一拈一笑间便传递了一切,也包容了一切,它绽放着心灵的和谐、完美与圆融。它让我们发现生命的意义的同时看到真正的自己。
弦外有音
佛法的目的在于求觉悟,而悟的主体则是自己的心,也就是生活中的自己;悟的结果便是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看清生命的究竟和生命的不定期源,也看清真正的自己。
佛陀手中拈动的那朵花正象征着生命,生命正是那朵从未开到怒放,再到凋零的花。佛陀拈着花,告诉大众,生命的意义就在自己手中,是自己掌握着自己,并应对它报以欢喜的微笑。只有在对自己的生命报以微笑,对自己的生活报以赞赏的正确观念下,我们才能接纳自己,面对自己的环境和遭遇,实实在在地过现实的生活。
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智慧点金石
清朝顺治皇帝曾说:“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未出生当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娘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知道自己是谁吗?唯有慢慢长大后才清楚地意识到这个“我”的存在,等往生闭上眼后,请问自己又是谁?
生命是佛教中的重大命题,在佛教看来,生命由因缘而来,“因”是生命的根源,“缘”是生命赖以存续的条件。此“因缘说”非直线,是圆的,也就意味着生命无始无终,随因缘而变化,如此的循环不已。
既然人是死不了的!在佛家看来,死去的只是人的躯壳,真正的生命则是绵延不断。世界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所以“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这便是佛教对于生死的看法。
故事苑:曲径通幽
人们总是问佛陀:“佛死了都到哪里去了呢?”佛陀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
但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被提出来,于是佛陀对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了到哪里去了。”
弟子急忙拿来了蜡烛,佛陀说:“把蜡烛点亮,然后拿来靠近我,让我看见蜡烛的光。”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的面前,还用手遮掩着,生怕火被风吹灭,但佛陀训斥弟子说:“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就吹灭了蜡烛说:“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哪里去了?它的火焰到哪里去了?”弟子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说不出来。
佛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了,和火焰熄灭一样道理,佛死了,他也消灭了。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
对于死亡,佛家讲究一种自如而死,也就是说,自己可以把握自主,要什么时候死即什么时候死。
唐朝普化禅师有一天向人化缘“法衣”,一位施主便发善心用上好的布料作了一件袈裟送给他,但是普化说这不是他要的“法衣”而拒收。临济禅师知道了这件事,请人送了一口棺材过去,普化看到棺材,很高兴地到街上喊着:“我的法衣来了!我要穿上它去死了!明天上午我要死在东门。”
哪有人说死就死,大家想看看普化如何死?第二天一大早东门已是人山人海。普化扛着棺材来到东门,看到这种情景,皱皱眉头:“那么多人看热闹,我今天不死了,明天到南门去死吧。”大家有些扫兴,不过,隔天还是有不少人跑到南门。普化仍嫌人多:“还是明天到北门死吧!”到了北门还是嫌人多,就这样从东门到南门再到北门,原本好奇的人已失去兴趣,也不相信普化禅师的话了。
第四天他来到西门,这时候跟来的人已寥寥无几,普化说:“你们很有耐心,跟着我跑了四个门,好,我就死给你们看!”说完,就躺进棺材里入灭了。
自古以来,像这样能预知时至,自在自如而生的祖师大德还真有不少呢!
弦外有音
佛教有关超越生死的看法,值得那些看不透人生、想不通生活或贪生怕死的人参考、借鉴。
佛教重来去自在,生死也有如来去。参透这一玄机,我们就不必天天再为生老病死而恐惧不安,或对于家庭亲朋甚至世间的虚华富贵有所舍不得,至少可以活得开心一点,快乐一些。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命的收与放,本质都是一样的。面对生死,悠然自得,便是真正懂得了生命。正如丘吉尔谈及死亡,他说,酒吧关门的时候我就离开。
用一种超脱、达观的态度去面对死亡,把死亡当做一次快乐旅行,就能减轻生的压力,活得逍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