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500000003

第3章 误入尘网中,一去七十年 (2)

“参赞天地之化育”,正是人道价值之所在。人生于天地之间,忽而数十年的生命,仿如过客,晃眼即逝,到底它的意义何在?佛学将天地称作婆娑世界,意为“堪忍”,人类生活其上,勉勉强强过得去。因为天地并不完备,缺陷丛生,但是人类可以通过合理运用自身的智慧与能力,创造一个圆满和谐的人生,弥补天地的缺憾。

弦外有音

人,有的可以永远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有的只配永远做自己生活的奴隶。就像故事中的马一样,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填满自己的妒忌心,却永远地丢弃了自由的权利。你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就会享有什么样的人生。但无论你要选择什么、放弃什么,都要弄清楚这样做值得不值得。

对于死亡的乐观猜测

智慧点金石

生死就是最根本的大问题,所以哲学家常常会思索死亡的问题。所谓“千古艰难唯一死”,如果这一点能够看透的话,人生还会有什么困难呢?老子也曾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如果老百姓不怕死亡,那么你就算用死亡来吓唬他也没有用。

其实,对死亡的恐惧,来自于对死亡的无知。既然死后的世界是不可知的,那就等于说任何人都不能确定活着和死亡哪一个更快乐、更自在。

如果不能确定,就有两种可能,为什么人们不能对死亡进行一个乐观的猜测呢?

故事苑:曲径通幽

在讨论生死问题的时候,庄子引用了“丽姬出嫁”的故事:

丽姬原本是一个民女,因为皇宫选宫女,她被选中,最后还成了皇后,享尽人间荣华富贵。她在回想当初被选中时,在家里哭得一塌糊涂的悲惨情形,现在看来当初是多么的荒唐、愚蠢、无知。

同样的道理,在生死问题上也是如此,因为人心怀死亡的恐惧而在临死前拼命哭泣,结果死了以后到阴间反而觉得很舒服,到那时才知道临死时的哭泣与挣扎都是多余的。

庄子在另一则寓言故事中提到了死亡的快乐:

庄子到楚国去,途中见到一个骷髅,枯骨凸露,呈现出原形。庄子用马鞭从侧旁敲了敲,问道:“先生是贪求生命、失却真理,因而成了这样呢?抑或你遇上了亡国的大事,遭受到刀斧的砍杀,因而成了这样呢?抑或有了不好的行为,担心给父母、妻儿子女留下耻辱、羞愧而死成了这样呢?抑或你遭受寒冷与饥饿的灾祸而成了这样呢?抑或你享尽天年而死去成了这样呢?”

庄子说罢,拿过骷髅,用作枕头而睡去。

到了半夜,骷髅给庄子显梦说:“你先前谈话的情况真像一个善于辩论的人。看你所说的那些话,全属于活人的拘累,人死了就没有上述的忧患了。你愿意听听人死后的有关情况和道理吗?”

庄子说:“好。”

骷髅说:“人一旦死了,在上没有国君的统治,在下没有官吏的管辖,也没有四季的操劳,从容安逸地把天地的长久看做是时令的流逝,即使南面为王的快乐,也不可能超过。”

庄子不相信,说:“我让主管生命的神来恢复你的形体,让你重新长出骨肉肌肤,返回到你的父母、妻子儿女、左右邻里和朋友故交中去,你希望这样做吗?”

骷髅皱眉蹙额,深感忧虑地说:“我怎么能抛弃南面称王的快乐而再次经历人世的劳苦呢?”

人们如此惧怕死亡,但是没有人知道,人在死亡以后是否也会一样畏惧着生存,想方设法地避免“出生”在这个“活着”的世界。

弦外有音

恐惧心理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对于那些神秘和恐惧的事物,对它们越不了解,恐惧感就会越强。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就是如此。

人总是习惯性地把死亡想象成失去、虚无、黑暗、痛苦,所以,在人的心里,死亡成了绝望的代名词,我们自以为是地被自己的想象所欺骗,因而生出了种种恐惧,又让这种恐惧占据了内心,影响了活着的心情。

但这种想象是没有依据的,为没有依据的事情恐惧、痛苦,很不值得。

其实,死亡并不可怕。古希腊的快乐主义大师伊壁鸠鲁认为:“一切善恶凶吉都在人的感觉之中,而死亡不过是感觉的丧失。所以,死亡事实上与我们的感觉无关,因而无须恐惧死亡,因为,在人活着的时候,死亡还没有真正到来,而一旦死亡降临时,我们又感觉不到死亡了。”

可怕的只是我们对死亡的想象。

不要把死亡放在心上

智慧点金石

庄子对人生的短暂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

“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瞬间而过罢了。自然而然地,全都蓬勃而生;自然而然地,全都顺应变化而死。业已变化而生长于世间,又会变化而死离人世,活着的东西为之哀叹,人们为之悲悯。”但是面对终将到来的死亡,庄子并不是陷入悲观绝望,而是达观地看待这一切,他说:“可是人的死亡,也只是解脱了自然的捆束,毁坏了自然的拘括,纷纷扰扰地,魂魄必将消逝,于是身形也将随之而去,这就是最终归向宗本啊!”既然死亡只是为了回归本源,还有什么好悲哀的呢?庄子的意思是,既然你思考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就换一种角度去面对吧。

故事苑:曲径通幽

如果一个人总是将目光局限于“死”字上,还怎么能够好好地生活呢?人生七十古来稀,生命在世不过百年,很多人甚至七十岁以前就离开人世了。如果一个人总是将眼光执著于“死”字上,就会陷入悲观、空虚的绝境中不能自拔。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地说:

“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

“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再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申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于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人的生死有时就是“有定数”,应了“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说法。要顺其自然,就是在大势已去时,想得开,别钻牛角尖,特别是对少年夭折、中年短命、突然变故、死于非命的打击,要寻找平衡就得这样想,才能解脱。不然,你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眼前的现实,最终死而不能复生,活人总要活下去,一切悲观消极都无济于事。

西方哲学家蓝姆·达斯曾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因病而仅剩下数周生命的妇人,一直将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思考和谈论死亡有多恐怖。

以安慰垂死之人著称的蓝姆·达斯当时便直截了当地对她说:“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想死,而把这些时间用来活呢?”

他刚对她这么说时,那妇人觉得非常不快。但当她看到蓝姆·达斯眼中的真诚时,便慢慢地领悟到他话中的诚意。

“说得对!”她说,“我一直忙考虑死亡,完全忘了该怎么活了。”

一个星期之后,那妇人还是过世了。她在死前充满感激地对蓝姆·达斯说:“过去一个星期,我活得要比前一阵子丰富多了。”

不要被死亡遮住生的视线,你就能体验到生命的快乐。妇人不再把死放在心上,她就收获了人生中最丰富的一周的生命。

弦外有音

生命是宝贵的、短暂的,重生乐生,在有限的生命岁月,创造更多更高的人生价值,使生命更有意义,不枉来世上走一趟。世间的事情永远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也许正因为这样,才会有人穷其一生都在追求完美的东西。歌德有句名言:生活在理想的世界,就是要把不能的东西当做仿佛是可能的东西来处理。别总是面对死亡而悲观,是的,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歌唱,活着就应该笑。因为只有笑,才是苦难最好的归宿。“笑对生活”就是乐生重生,顺其自然,追求高,看得透,想得开,活得既有意思、有价值,又比较轻松。

不要总把死亡放在心上,这样就能轻松一点、自在一点。享受明月清风,坐看水流云动,享受生命的大自在,何乐而不为?

谁能做到认真活着

智慧点金石

人来到世上是偶然的,走向死亡却是必然的。人生除了生与死能引起几声欢呼、几阵哭泣外,健康活在世上的人很少会想到死亡,也没有对死亡的敬畏感。生活中常可见到一些人,成则轻狂骄妄、得意忘形,败则一蹶不振、沮丧绝望,对得失锱铢必较,对成败患得患失,对诱惑欲壑难填,无论大事小事,整天烦恼、忧愁、痛苦、懊丧,甚至去猜忌、争斗、相互陷害,不识人生之轻重、不辨生命之真谛,真可谓一叶障目,不识泰山!

故事苑:曲径通幽

人都怕死,但是很少有人在平安康乐的时候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我该怎样活着。碌碌无为地敷衍度日,让大多数人的生命在无形中被消耗掉了。

科尔和马克一起去医院看病,他们都是鼻子不舒服。在等待化验结果期间,科尔说如果是癌,立即去旅行。马克也如此表示。

结果出来了,科尔得的是癌,马克长的是息肉,科尔留下了一张告别人生的计划表离开了医院,马克却住了下来。科尔的计划是:去一趟埃及和希腊,以金字塔为背影拍一张照片,在希腊参观一下苏格拉底雕像;读完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

他在这生命的清单后面这样写道:“我的一生有很多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实现。现在上帝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为了了无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我打算用生命的最后几年去实现剩下的愿望。”科尔辞掉了公司的职务,去了埃及和希腊。现在科尔正在实现他出一本书的夙愿。

有一天,马克在报上看到科尔写的一篇有关生命的散文,于是打电话去问科尔的病情。科尔说:“我真的无法想象,要不是这场病,我的生命该是多么的糟糕。是它提醒了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实现自己想去实现的梦想。现在我才体味到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和人生。你生活得也挺好吧?”

马克没有回答。他早把自己亲口说的去埃及和希腊的事放到脑后去了。

故事中的“马克”和现实中的“马克”真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

弦外有音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最后都不可避免地走向生命的尽头,有的人走得快,有的人走得慢。有时候,走得快的人,因为看透了生死,反而活出了精彩的人生。而走得慢的人,总是想着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拖再拖,直到最后仍然没有完成,碌碌无为地度过了自己平庸的一生。这不能不说是生命的一种悲哀。

同类推荐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热门推荐
  • 后事

    后事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苹果风暴

    苹果风暴

    但不论如何。苹果始终会和我们在一起。,2010年5月26日,苹果以2221亿美元市值超越微软,荣登全球最大科技公司的宝座。简直让人不可思议。苹果凭什么能超越“巨无霸”微软?也许正如乔布斯所说:“这辈子没法做太多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到精彩绝伦。”苹果正是以自己对品位与美的独特理解,在时尚的风潮中执著前行。人们之所以高度关注苹果和苹果的产品,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苹果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它的一举一动都能打动人心,撼人灵魂。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苹果的世界。在这里,你会近距离体验到苹果成功背后的机遇与挫折、人才与管理理念、文化与盛世危言等。尽管未来苹果可能仍会面临很多困难与挑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何所冬暖,何所夏凉(王子文、贾乃亮主演)

    何所冬暖,何所夏凉(王子文、贾乃亮主演)

    王子文、贾乃亮领衔主演电视剧《何所冬暖,何所夏凉》原著小说,该剧将于9月10日开播。简安桀一度以为,席郗辰是上天给她安排的不对盘,他对她的纠缠不休,仿佛此生走不出的阴影。而天生性情冷淡的席郗辰,有股形于外的霸气,在外人看来他是天之骄子,足够优秀,足够完美。可对待感情,他却像个孩子,小心翼翼又异常敏感,每每地试探,情不自禁地碰触,当安桀冷情拒绝后,他又自觉地退到最合适的距离,然后,等待着下一步的行动。“你知道,我不会伤害你。但你一定不知道,我有多爱你。”简安桀知道,从那一刻起,有些东西改变了。
  • 情商系统培养方案

    情商系统培养方案

    本书介绍了:胎儿情商培养、幼儿情商培养、道德品质培养、健康情感培养、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育儿方法。
  • 狙击天才

    狙击天才

    王海面对佣兵、王牌特工、杀手集团、国际犯罪组织的围追堵截如入无人之地,任何困难险境中只凭一颗子弹就能击毙目标,将金钱、美女收入怀中,他被称之为----狙击天才。读者群:295775184
  • 东方神都

    东方神都

    一个时代!一个背景!一场风云再起的诡谲征战!一个热血男儿的尔虞我诈!权与利、忠与信,欲与爱!脚下成堆白骨,春秋的轮回!人生的舞台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精彩好戏!最终是时代造英雄,还是英雄铸就时代?小人物又是怎样雄起……
  • 天国的水晶宫

    天国的水晶宫

    我和其他人有着不一样的世界。在其他人的世界中:我是秩序的捍卫者,拯救世界的英雄,黎明同盟盟主,龙骑士团团长,学识联盟首席大魔导师,联邦元帅,南北两大帝国亲王。在我的世界中:因为这个世界木有电脑网络游戏机供我宅,所以我只能一边开水晶宫一边拯救世界玩真人RPG聊以解闷。口胡版简介:这是一个自以为是技术宅,其实是死宅的穿越者一边没羞没臊地开着水晶宫顺便拯救世界的故事。这是一个很有爱的死宅在没有爱的世界中心大声呼唤爱的故事。
  • 高门王妃:嫡女倾城

    高门王妃:嫡女倾城

    她本是京城第一富商的嫡女,却被冠上了“克爹克娘克兄长”的罪名;他本是频频闯祸的痴傻王爷,却唯独对她言听计从。一纸婚书,将在寺庙“清修”的她许配给他,成就了京城里一段啼笑皆非的姻缘。她,带兵、打仗、赚钱养家;他,卖萌、傲娇、貌美如花。当凌辱、阴谋、迫害纷至沓来,她带他浪迹天涯,他许她睥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