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7200000003

第3章 源远流长的亚洲文明(2)

在多年的研究中,拉奥博士使用的方法逐渐获得了印度及其他国家学者的推崇和赞誉。在20世纪70年代末,拉奥博士向世界宣布了自己对印度河流域的这些文字的新见解。他认为,被发现的这些印章文字最初应该是一种由62个符号(包括图案和线形文字)组成的混合文字,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由22个符号组成的字母文字。早期的混合文字中,包含了一些闪语符号和类似于梵语、尤其是梨俱吠陀梵语符号;而晚期的字母文字中,由辅音符号构成了闪语辅音字母系统的基础。这两种文字都是从右向左书写的。

拉奥博士认为,印度河文明的最大贡献在于,古代印度文字从缀音文字演变成了字母文字。印章文字所代表的语言,也是古印度雅利安语言的一种早起形式,而并不属于达罗毗荼语族。同时,印章文字还为婆罗谜文的产生奠定了一定语言基础。

与此同时,另外一些国家的学者也试图利用电子计算机破译这些印度河流域发现的文字。在研究中,他们使用的主要方法是对所有印章文字符号的位置和出现的次数进行分析,把一些符号看成是图形,而把另一些看成是具有某种词义的限定词。拉奥认为,前苏联和芬兰学者们还没有分析出有的符号是假图形,因此“还没有确切地搞清楚有多少基本符号”。

总之,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至今可以说都是一个不解之谜。

相关链接——印度河文明的农业和手工业

与所有其他古代文明一样,印度河文明主要是农业文明,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此外,当地居民还种植紫花豌豆、甜瓜、芝麻、椰枣和棉花等。研究发现,印度河流域也是最早用棉花织布的地方。

古代的印度河流域,可能已经与外部世界有了相当的贸易关系;其中包括美索不达米亚,考古人员在那里发现了印度河流域的印章,在波斯湾的巴林岛上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印度河流域的产品。这些发现表明,巴林岛应该是美索不达米亚与印度河流域之间进行海运贸易的一个中间站。

印度河流域还有许多手艺精湛的制陶人,他们会用陶轮制作陶器,这在当时是一项崭新的技术。哈拉帕人使用石器,而且还会用青铜制作刀具、雕像等。而且,他们还建立了发达的废物处理系统,其中包括一些有盖板的排水系统和倒垃圾的斜槽等。

印度河文明最着名的工艺品也许就是那些图章,通常以块滑石制成,种类有别而独具特色。图案包括各式各样的动物,既有象、虎、犀牛和羚羊这类真实的动物,也有幻想或拼合而成的动物,有时也雕刻人形。考察者还在这里发现了少量的印度河石雕品,通常很小且为人像或神像。此外,也发现过很多动物和人的小型赤陶雕像。

史前艺术的发掘

在考古学上,人类出现后,以打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从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开始至一万年前为止,约占整个人类历史的99.8%。而新石器时代的出现,则是人类进步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发展事件,以原始农耕、畜牧、定居、制陶、磨制石器及钻孔技术等为基本特征。

新石器时代是第一个在全世界人类居住区域具有相对一致性的文化期,这一进程约产生在公元前9000年左右,在西亚一带最早开始。在中国,以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甘肃渭河流域的大地湾文化以及磁山文化为代表,大致起源于公元前6000多年。

考古研究发现,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约有7000多处,但还未曾发现旧石器时代的绘画遗迹。而在新石器时代,已发现的绘画遗迹有岩画、彩陶画、线刻画、壁画和地画等多种。这些绘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涂绘,如彩陶画、岩画、壁画、地画等;另一类则是线刻(包括敲击磨制),如岩画及石器、骨器和陶器上的图像等。

岩画的出现

岩画,是指刻画在岩石表面的一种图画。在中国,已经在15个省区70多个县发现了岩画遗址。其中通过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岩画主要有江苏连云港的将军岩岩画和内蒙古中南部的阴山岩画。也有学者认为,阴山岩画中最早的作品不属于新石器时代,而是旧石器时代晚期。除此之外,有些考古人员还认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和桌子山岩画、新疆库鲁克山兴地岩画、福建华安仙字坛崖画以及云南沧源崖画等,也可能都源自于新石器时代。

阴山岩画的主要内容包括动物、战争、舞蹈、狩猎、天文图像及神灵图像等,大多通过敲击、磨刻而成,手法虽然古拙,但形象相当生动。此外还包括一些抽象的符号,研究表明这些符号的内容可能与祈求丰收以及祭天等宗教活动有关。

除中国外,世界其他地区也有岩画发现。其中在美洲发现的岩画中,有不少都是优秀的美术作品。从技法上说,通常刻在石质坚硬的花岗岩和片岩的上的多用彩绘;而在砂岩、石灰岩、滑石等软质的石面上则多用刻凿。在北美洲,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巴斯附近也发现了大量的岩画,画面内容主要有红色手印、太阳、符号和各种动物等;在圣波基塔洞窟的壁画中,还发现有被箭射穿的人的形象,这与法国尼奥洞窟岩画刻画的被箭所刺的野牛相类似。

此外,在南美大陆也发现了具有多种风格特征的岩画,年代最古老的约为公元前2万年。这些古岩画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初期狩猎民时期、全新世狩猎民时期以及农耕民时期。其中最为古老的是在1983年发掘于巴西东北部的皮奥依州的狩猎民作品。考古人员发现,在从岩石崩裂下来的石块碎片中,有用红色颜料涂绘过的痕迹,还发现用红与黄两种颜色画成的牡鹿的形象,与此有关的发现还有初期狩猎民使用过的石斧等用具。

彩陶画的发掘

彩陶画是指描绘在彩陶上的画,分几何图案和带有写实倾向的人物、动物图像两种,而彩陶画主要属于后者。这类图像虽然也是画在陶器上的装饰,但它们代表的形象具有真实性,可以体现出一定的抽象构思、想象,或是某种主题,因此就与单纯的几何纹装饰图案有所区别。

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彩陶缸是史前独立性绘画中的珍品。这件彩陶缸上绘有一只白鹳衔鱼的图像,这个形象面向一柄装饰考究的石斧而立,因而被命名为“鹳鱼石斧图”。构图均衡而饱满,形象简洁而生动。有研究人员认为,它可能记录了以鹳为图腾的氏族对以鱼为图腾的氏族的历史战事。

在位于青海大通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中也发掘了一些陶画。最重要的是一件舞蹈人物彩陶盆,在这个彩陶盆的内沿画有一圈分3组、共15人手挽手跳舞的情景。每组的5个人有相同的形象和朝向,这表现出舞时的整齐节奏,也透露出了热烈的气氛。有人认为这是表现氏族成员围猎野兽场景的一幅画面,也有人认为这是庆祝丰收或在祭祀神灵的场面。

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彩陶盆上,可以见到人面与鱼或鱼网相伴的图像。这类人面皆呈圆形,头上有尖顶形装饰,眼鼻轮廓明确,双眼眯成一线,耳旁或嘴旁有双鱼。有人认为,这类带有神秘的人面纹可能与人类早期原始信仰有关。

这些彩陶画的内容除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外,还有鱼纹、鸟纹、蛙纹、犬纹等各种纹饰图像,如半坡彩陶中一件陶盆外壁就绘有三条首尾相接的大鱼;又如位于甘肃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彩陶瓶上也绘有一条人面状的鲵鱼(俗称娃娃鱼);陕西临潼姜寨彩陶中还有蛙和鱼纹,虽然用笔朴拙,但也别有艺术魅力。

从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彩陶画上,可以发现它们已经体现出中国古代绘画传统的一些基本特色,比如线描的表现方法,以及对笔墨效果的运用等。

壁画的意外发现

1905年,欧洲的考古学者们齐集西班牙,在这里隆重悼念着曾被指控为“千古骗子”的律师M·德桑图奥拉。1879年,律师与他的女儿偶然在位于阿尔塔密拉山丘的地下洞窟中发现了原始人类早期绘制的彩色壁画。然而他们的发现并没有得到当时人的认可,他们得到的却是辱骂和攻击。人们认为,这些壁画根本不可能是史前人的创作,而是律师伪造的。于是律师在1888年忧怒而死。

时隔10年,律师生前的一个顽固的反对者,即法国考古学家A·里维耶尔,在法国的拉木特洞穴也发现了一组类似的史前壁画,他的发现引起了全世界学者的注意,律师才得以昭雪。至今为止,考古学者们相继在苏联、意大利、北非和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等不同地区共发现史前洞窟壁画40余处。这些壁画至今仍保存完好,十分精美,成为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有力见证。目前,世界上最有名的壁画主要有5处,分别为拉斯考克斯洞穴壁画、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肖维特洞穴壁画、马古拉洞穴壁画和芬德歌姆山口洞穴壁画。

拉斯考克斯洞穴被学者称为“史前的西斯廷小教堂”,是法国西南部的一个复杂洞穴,其中包含有世界上最不同寻常的旧石器时代壁画,这些壁画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距今1.5万年前。

阿尔塔米拉洞穴是西班牙的有名的史前艺术遗迹,洞内壁画举世闻名,其地位于西班牙北部古城桑坦德南35千米处。洞窟长约270米,高2.3米不等,宽度不一。洞内保持着久远的石器时代原貌,有石斧、石针等生产、生活工具,还有雕凿平坦的巨大石榻。现存的150余幅壁画位于长18米、宽9米的入口处顶壁上,是大约在公元前3万年至公元前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迹。其中既有简单的风景草图,也有红、黑、黄褐等色彩浓重、形象多样的动物画像,如野马、野猪、赤鹿、山羊、野牛和猛犸等。

肖维特洞穴位于法国南部的阿尔代什省,1994年发现了其中保存完好的旧石器时代的精美壁画。肖维特洞穴绘有两个时期内清晰的人类的活动迹象,即奥里尼雅克时期(旧石器时代前期3~3.2万年前)和格拉维特时期(旧石器时代晚期2.5~2.7万年前),而多数洞穴壁画属于旧石器前期。洞内岩壁上有清晰可见的以表现犀牛、马和狮子等动物形象为主的壁画,共有400个动物图像。据考古人员测定,这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为古老的洞穴壁画之一。

马古拉洞穴位于保加利亚西北部,距首都索非亚180公里。洞穴中的壁画绘有舞蹈和打猎场面,以及带有面具的男人、大型动物、太阳、星辰和各种劳动工具和植物等人类活动和自然界的物态。

芬德歌姆山口洞穴的壁画艺术至少持续了数千年,直到19世纪才被当地居民发现。这些壁画的时代可追溯至公元前1.7万年前,其中包括200多幅彩绘艺术,它们被认为是多彩史前壁画艺术。

中国目前已知的有2处史前壁画遗迹,一处位于辽宁的红山文化遗址,其中一座女神庙建筑遗存中的壁画残块是中国迄今所见最古老的壁画遗迹;另一处在宁夏固原店河村齐家文化遗址的一座房屋残垣的白灰面上,发现了用红彩描绘的几何纹。这些史前壁画残迹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已有意识地用彩绘图案装饰建筑壁面,虽然还不能算作主题性绘画,但可以视为中国壁画传统最古老的源头之一。

神奇的雕塑艺术

考古学家认为,人类最早的艺术样式是雕塑艺术,这种艺术的出现甚至比洞穴壁画还要早许多年。制作女子雕像,是原始雕像艺术的发端。这些雕像有的很小,可以随身携带,它们通常没有脚,下肢呈尖锥形。据美国考古学家判断,这样制作雕像是为了便于往地上插。还有人称,这样做具有一种巫术或祈祷的意义,是为了防止她们从自己身边跑掉。

不过,关于这些可随身带的小型女雕像用途,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学者提出,它可能是一种爱情的副产品;但另一些学者持反对意见,认为这些雕像几乎没有发现性爱的倾向。

最古老的建筑所在

不管考古学家对史前艺术的起源持有哪种不同的看法,但艺术活动与人类生存斗争的功利性相联系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而建筑,作为满足原始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屏障,也属于艺术的范畴了。对于原始人来说,将自己与凶险的自然空间隔开,可以减少潜在威胁,有利于他们的生存发展。

考古学家认为,人类最古老的建筑物是1960年在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的属于旧石器时代最低文化层的一圈围墙,距今可能有175万年。旧石器时代在建筑房屋时除了用树木、草和石块外,也有以巨石建造石屋的例子。这种石屋最初可能与原始人对巨石的崇拜有关。欧洲所谓的史前巨石,就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一种纪念性艺术。它常以数块以至数十块巨石排成十几行,比如在法国布列塔尼的卡尔纳克地区发现的巨石群,每块巨石高达24米左右,而其排列长度达3000米以上。

历史侧影——古代便已具有现代文明

在现代的探险和考古活动中,发现了许多匪夷所思的远古遗物。这些物品表明,远古时代的人类已掌握了超乎现在想象的制造技术,他们甚至可以制造出当今20世纪人类能制造出来的东西。

1878年,考古人员从埃及沙卡拉郊外的坟墓中挖出了一个鸟状模型。令人惊讶的是,它有着直线的翅膀及垂直的尾部,令人联想到了飞机的垂直尾翼。这个用木头制作的模型重约39克,冀宽18厘米,机首3.2厘米,全长14厘米,首尾都是基于空气力学制造而成的。后经研究空气力学的专家试飞结果,此模型可在空中飞行很长时间。

1900年的某天,在地中海克里特岛西北方的安提古拉特岛海面上,一位采海绵的潜水夫在2000年前沉入海底的希腊船中捞到了一个青铜制的齿轮机器。此可转动的齿轮状物最后被保存在希腊国立博物馆内,后来,英国人史塔迈耶将这个机器恢复了原状,并称它是纪元前所发明的自动回转式天球仪。这个可称为天文学电脑的物体有40个齿,并可移动刻度,能推测出太阳、月亮及行星的运行经过实际使用的结果,科学家发现其测定月亮轨道的误差,仅仅只有百分之一度。

德国的考古学家曾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博物馆的地下室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罐子。这个陶罐是属于帕契亚人时代(公元前650至前250年)的物品。乍看之下,它只是个普通的陶罐,但开封后发现其内部有一长12.5厘米、直径为3.8厘米的铜罐,这个铜罐的尾部是以铅锡合金焊成的,里面有已腐蚀的铁棍。这个陶罐的构造如此神奇,它与伏特所发明的电池完全一样。

此外,考古人员发掘出来的一些黄金打造品、陶器制品等,都与很多现代技术非常相似。由此可见,史前人类具有的高超技术绝不输给现代人。

印度河流域的灿烂文化

同类推荐
  • 中国未解之谜(上)

    中国未解之谜(上)

    在这种严肃而充满趣味的探索中,读者将会了解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尽情领会事物的丰富与变幻无穷,更加完整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同时引导读者掌握研究事物和探求真相的方法,从中获得思考与发现的巨大乐趣。这不仅有助于读者在现实生活中以更辨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更促进思想的成熟。本书以解谜团、说故事的形式,把历史、考古、文学、艺术、军事、政治等范畴的知识生动地描述了出来,在知识含量大的基础上,吏具趣味性。读者开卷后,会轻松地了解、掌握、历史知识,对广大青少年朋友尤为适宜。
  • 科技探秘

    科技探秘

    《巅峰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探索书
  • 宇宙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宇宙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乐乐淘和小猴搭乘着宇宙光神2号先来到离地球最近的月球上,与嫦娥1号比赛谁探寻的信息多,之后他们又来到金星、木星和土星等等,每个星球都有它不一样的神秘……
  • 故事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故事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科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周围,各类各样的事物中,都隐含着科学。一株花、一棵树、一滴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从生活中任何的小事物中都能发现科学的闪光。而现在,让我们在故事中去寻找科学。
热门推荐
  • 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语言的联盟:中国古代名联

    毛翰生为中国人,我们常常为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而骄傲。面对辉煌的古典诗歌遗产,我们又不免羞惭于自己的贫乏。文学艺术的发展不同于科学技术,科……
  •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以两广手信之一金银肝为例,娓娓道来食材的制作、吃法、味道和奇遇。读之,与文中描写的众生一样,垂涎不止,起卧不安。老男人吃风情万种的金银肝:“发觉有人艳羡,那老男人越吃越发心满意足,越发嚼得咂咂有声,越发喝得咕噜生响。活脱脱一副镶了金牙就特别爱笑,戴了手表就特别爱撸袖子的表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妃倾天下

    重生之妃倾天下

    她与自己仇人同归于尽,却穿越到了古代世界。刚刚感受到家的温暖,整个家便被朝廷赶尽杀绝。昨日的杀手便重回冷漠,踏上了报仇的道路。为了复仇,甘愿为妃,陷入宫中纠葛,遭遇暗杀,她又从容应对。紧要关头,命悬一线,前世的仇人救她一命,而后大仇得报,两人又会铸成怎样的一段姻缘。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左耳失聪

    左耳失聪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瓷婚

    瓷婚

    《瓷婚》是一部描写婚姻家庭的情感小说。文中的男女主人公经过恋爱,结婚,小三来袭,再现了一个,二十年的婚姻的风雨历程。男女主人公又经历了下岗,创业,教育子女等一系列家庭矛盾,和社会问题。《瓷婚》让您看到一个不同的婚姻,家庭小说。您的支持,就是缕丝的动力。
  •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让心灵得到洗礼,让灵魂得到涤荡,让情感得以升华,让智慧得以延伸。漫步最经典的散文,你可以收获更多的快乐人生……。美丽的东西都值得珍藏,值得耐心地去细细品评。感性的文字、睿智的语言、美丽的心情勾勒出了经典散文。隽永婉约的散文,音韵优美发人深省的散文,经典传诵的名篇,一篇篇散文都是滋养心灵的鸡汤。每日给人生注入新的力量与智慧。朝阳初映,手捧散文,诵读默念,令人久久难忘……。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珍藏版大全集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珍藏版大全集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妃本彪悍之爷别耍赖

    妃本彪悍之爷别耍赖

    她是懦弱无能的草包?她是人人眼中的废物?一场让人艳羡的婚嫁却让她成为了天下的笑柄?开什么玩笑!揍皇子,斗小妾,玩毒药,这才是她的生活好么?阴谋诡计,尔虞我诈,她尽在眼中。明枪暗箭,刀光剑影,她亦不畏惧。银针一闪,素衣青丝,她笑靥如花间却可素手遮天。*****夜半时分,夜凉如水,某男悄悄的潜入了一香间闺房。“不知公子半夜到来,所为何事?”一柔若无骨的手缠上某男的脖子。轻启红唇,吐气如兰。“自然是来……。”邪魅的勾笑,男子镇定自若,转过身子将某女揽入怀中,少女的清香传入他的鼻翼,夺人心魄。“哦?是么?不好意思了,看我的佛山无影脚!”一脚踹开,男子应声落地。“你……对我做了什么?”“没什么?蚀骨软禁散,慕氏专利,绝无二家!”某女拍了拍手,得意的笑。***宠溺护短篇**“宫主,慕姑娘……”一小厮焦急的开口,话到嘴边就被打断。“叫夫人!”男子头也不抬,眼神微冷。“呃……”“叫夫人!”“夫人她打了红菱,砸了厨房……”小厮眼神躲闪,满脸惧意。“把化瘀膏送过去。”继续处理事务,眸底闪过一抹担心。“小的这就给红菱护法送去……”“滚回来,那是给夫人的!打了人,砸了东西,手一定很疼!要你们有什么用?本宫自己去!”话音刚落,某男就一阵风般席卷而过,速度之快,让人咂舌。*简介神马滴都素浮云,正文才是王道!本文宠文1v1,男女身心干净!喜欢的亲们快快跳坑吧,坑品有保证,爱你们,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