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周:改变观念,击碎瓶颈
只有傻瓜才不懂得变化
课堂导读
亚伯拉罕·林肯在没有成为美国总统之前,是一个年轻律师。有一天,他要为两起类似的案件进行辩护。巧的是,两起案件是由同一个法官主持,并且触及的法律条规是相同的。在上午进行听证的案子里,林肯表现了雄辩的口才,为被告辩护,并赢得了官司。有意思的是,在下午进行听证的案子里,林肯为原告辩护。他从相反的角度,以同样的热情进行辩护。法官觉得饶有趣味,就问林肯为什么有180度大转弯。“法官大人,很可能今天上午我弄错了,”林肯说,“但是我知道今天下午我是正确的。”
课堂精讲
一成不变的思维会阻碍你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当今的世界变化迅速,为了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我们的观点、思想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无论是在职场中还是在生活中,用不同的价值观和观念审视工作和生活,就会看到不同的世界。拿出勇气,敢于改变自己的观念,创造性地工作,让工作发生不一样的变化。
课后总结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的观念也要及时改变,这样我们才不会落伍于这个时代,才会占得一席之地。
我早已放下,你还背着她
课堂导读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个小和尚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一路上,小和尚一直闷声不响,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
“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她吗?”
课堂精讲
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拥有的只是当下。总是沉湎于过去,会阻碍我们今天的进步和发展,并使我们无暇享受当下的快乐。过去不顺利而产生的悔恨懊恼,和因过去辉煌而产生的自我满足,都会阻碍我们今天的进步。明智的做法就是放手,放下过去,面对现在,轻装上阵。只有真正地告别过去,才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现在的事业中。
课后总结
卸掉昨天的包袱,轻装上阵,从现在开始收获美好的未来。
是自己在给自己制造问题
课堂导读
一次宴会上,奥里森·马登先生同一位面临着失业危机的中年人聊天,那个中年人一个劲儿地抱怨上司不肯给他更多的机会。
马登先生问他为什么不自己争取,他说,他已经争取过了,但是公司不给他机会。他气愤地说:“我今年已经52岁了,可他们竟然派我去海外营业部。像我这样的年纪怎么能够经受起这样的折腾呢?”
马登先生问他:“为什么你会认为这是一种折腾,而不是一种机会?”
他愤愤地回答:“公司里有那么多年轻人,不派他们而让我去,这不是折腾人是什么?再说公司本部有那么多职位,却偏偏要把我调走,我真不知道他们安的什么心。还有,公司所有的人都知道我身体不好……”
面对中年人的喋喋抱怨,马登先生说:“我无法确认他公司里的同事是否都知道他的身体不好,起码我是没有看出来,站在我面前的他红光满面,神情激昂。我想,这位先生并没有得什么病,我更倾向于认同他犯了一种最严重的职业病:推诿病。”
课堂精讲
有的人每天都在为自己制造许多本来并不存在的问题,而把自己陷入困境。把他派往新的部门,让他锻炼多方面的能力,他觉得是在折腾他;分派给他一项任务,他又觉得是在刁难他……心态不好的员工,只能看到问题的消极面,看不到工作中蕴藏着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因此,改变首先要从自己的内心开始,从自己的心态开始。拥有阳光向上的积极心态,就能轻松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课后总结
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间的竞争往往是心态的竞争。只有首先突破自己的瓶颈,才能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心先跳过去,身子才会过去
课堂导读
有一位撑竿跳的选手,一直苦练都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
教练问:“你心里在想什么?”
他说:“我一冲到起跳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跳不过去。”
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先把你的心从竿上跳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跳过去。”
他撑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跃过去了。
课堂精讲
一位哲人说:“世界上没有跨越不了的事,只有无法逾越的心。”心中有枷锁,便限制了人潜在能量的爆发。所以,要想开发和利用生命潜能,最关键的事情在于摆脱心中的枷锁。
有句话如是说:“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可以凭借潜能的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其实,许多人的失败不在于他们不去努力,而在于给自己设定了许多条条框框,这种条框限制了人们想象的空间和奋进的勇气。敢于打破自我设定的障碍,多一点超越,少一点盲从,生活就会不一样。
课后总结
摆脱心智的枷锁,不断拓展新的思维空间,提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错误和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
课堂导读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一位年轻工程师独立负责一项新塑料的研究。正当这位工程师踌躇满志地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实验的研究设备突然爆炸,3000多万美元的实验设备连同厂房瞬间化为灰烬。面对爆炸后一片狼藉的现场,年轻的工程师濒临崩溃。他想,自己在通用的梦想就此结束了。他非常沮丧,忐忑不安地接受了通用总部派来调查事故的高级官员的谈话。没想到的是,这位高级官员问的第一句话是:“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没有?”年轻工程师先是一惊,然后回答:“我们这个试验行不通。”调查官员说:“这就好。”
一场惊天动地的重大事故就这样解决了。这位年轻工程师就是日后带领通用电气公司实现了20年高速增长,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
课堂精讲
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成功者也会失败,但他们之所以是成功者,就在于他们失败了以后,不是为失败而哭泣流泪,而是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发愤图强。
其实,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从中得到教训,以后不会重蹈覆辙。
课后总结
失败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会使你在成功路上少走很多弯路。
第2周:调整心态,积极面对问题
摆脱你的“约拿情结”
课堂导读
约拿是《旧约》里面的一个人物。他本身是一个虔诚的犹太先知,一直渴望能够得到上帝的差遣。终于有一天上帝给了他一个光荣的任务,去宣布赦免一座本来要被罪行毁灭的城市——尼尼微城。约拿却抗拒这个任务,他逃跑了,不断躲避着他信仰的上帝。上帝到处寻找他,唤醒他,惩戒他,甚至让一条大鱼吞了他。最后,他几经反复和犹疑,终于悔改,完成了他的使命——宣布尼尼微城的人获得赦免。
课堂精讲
后来,人们将这种渴望成长又因为某些内在阻碍而害怕成长的心理称为“约拿情结”。“约拿情结”其实是对成长的恐惧,很多人内心都深藏着“约拿情结”。心理学家分析,这是因为在我们小时候,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和不成熟,心中容易产生“我不行”、“我办不到”等消极的念头,如果周围环境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和机会供自己成长的话,这些念头会一直伴随着我们。尤其是当成功机会降临的时候,这些心理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要抓住成功的机会,就意味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面对许多无法预料的变化,承担可能导致失败的风险。
“约拿情结”是我们平衡自己内心心理压力的一种表现。每个人其实都有成功的机会,但是在面临机会的时候,只有少数人敢于打破平衡,认识并摆脱自己的“约拿情结”,勇于承担责任和压力,最终抓住并获得成功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总是只有少数人成功,而大多数人却一生平庸的重要原因。
课后总结
约拿情节是阻碍我们实现自我的心理障碍,使我们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好的事,甚至逃避发掘自己的潜力。只有克服它,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畏惧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课堂导读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某军事科研部门着手研制一种高频放大管。科技人员都被高频率放大能不能使用玻璃管的问题难住了,研制工作迟迟没有进展。后来,由发明家贝利负责的研制小组承担了这一任务。上级主管部门在给贝利小组布置这一任务时,鉴于以往的研制情况,同时还下达了一个指示:不许查阅有关书籍。
经过贝利小组的努力,终于制成了一种高达1000个计算单位的高频放大管。在完成了任务以后,研制小组的科技人员都想弄明白,为什么上级要下达不准查书的指示?
于是他们查阅了有关书籍,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原来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如果采用玻璃管,高频放大的极限频率是25个计算单位。“25”与“1000”,这个差距太大了!
后来,贝利对此发表感想说:“如果我们当时查了书,一定会对研制这样的高频放大管产生畏惧,就会没有信心和勇气去研制了。”
课堂精讲
其实,真正的问题并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我们对问题的畏惧。面对问题,我们不应当畏缩,不应当逃避,而应该坦然地去面对,将问题的根源找出来,开动自己的脑筋,寻找正确的解决之道。
看待问题时,我们不能将其放大,相反,除了要正视问题,更要藐视问题。问题的出现经常出乎人的意料,只有不被它吓倒,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那些一开始就被问题所吓倒的人,往往很难找到出路。
课后总结
战胜心理上的恐惧,我们会发现问题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自信和勇气会使你战胜困难,并出色地完成任务。
“不可能”绝非永远
课堂导读
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十分有趣的动物,名叫大黄蜂。根据动物学家的观点,所有会飞的动物,其条件必须是体态轻盈,翅膀宽大,而大黄蜂却恰恰相反,它的身躯十分笨重,翅膀出奇的短小。大黄蜂这种身体与翅膀的比例,从流体力学的观点来看,是绝对没有飞行的可能。可是,在大自然中,只要是正常的大黄蜂,没有一只是不能飞的,它们的飞行速度也不比其他能飞的动物差。这一事实的存在,仿佛是大自然和科学家们开了一个大玩笑。
最后,社会学家揭开了这个谜。谜底很简单,大黄蜂根本不懂动物学与流体力学。每只大黄蜂在它长大之后,就很清楚地知道,它一定要飞起来去觅食,否则就会活活饿死!这就是大黄蜂之所以能够飞行的原因。
课堂精讲
人总是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唯有突破自我,才能超越自己。一旦你将自己束缚住了,认为这根本没有可能,那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你所想的就往往无法实现了。当我们面对困难、问题的时候,试着打破自我限制和脑海中对于事物的旧有看法,往往能发现更多的东西,甚至将“不可能”变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