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3100000005

第5章 求学与谋生

凡是不给别人自由的人,他们自己就不应该得到自由,而且在公正的上帝统治下,他们也是不能够长远地保持住自由的。

——林肯

(一)

自从继母来了以后,林肯一家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虽然依然贫困,但继母很善于打理生活,而且烹调手艺不错。和以前一样,家里主要吃的就是玉米、马铃薯、乳酪以及火腿等,但继母每天做出的菜式和味道都有变化,这让大家每顿饭都吃得津津有味。

更让小林肯感到快乐的是,继母的行李中有好几本书,都是少年读物,书不但很新,里面的字又大又清晰,而且都是《伊索寓言》、《鲁兵逊漂流记》一类的有趣故事。

林肯一有空,就坐在树下读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去问继母。父亲托马斯对此不屑一顾,嘲笑林肯说:

“这些东西有什么可看的?”

就这样,原本只认识几个字母的林肯,已经渐渐从书中认识很多字词了。继母见林肯这样好学,又很聪明,因此当巡回教学的老师再次来临时,她说服了丈夫托马斯,坚持要送林肯去上学读书。

就这样,1820年,在小林肯11岁的时候,他又获得了一次上学的机会。这次机会十分来之不易,是继母极力劝说父亲,才为林肯争取到了再次读书的机会。

不过,那时的鸽子溪地处荒僻,学校的师资条件很差。即便是开学,也只能在冬季的农事休闲时,偶尔也有本身文化素质很差的教师来到鸽子溪,只给孩子们教一些读、写、算之类的基础知识;老师一走,学校也就随之关门大吉了。因此多年以后,亚伯拉罕·林肯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

“在这一时期,我全部上学的时间加在一起还不到一年。”

尽管林肯真正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很短,但他却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他酷爱读书,只要能找得到的书,他都要拿来仔细地阅读。多年后,他的表兄丹尼斯·汉克斯在回忆中说:

“我从来没见到他不随身携带书本的。他把书塞在衬衫里,把玉米饼装满裤袋就耕地去了,晌午时他就坐在树下边读边吃。晚上回家,他把椅子往烟囱边一放,背靠着墙就能读起书来。”

有时没有书可读时,林肯就步行好远去别人家借书来阅读。据林肯后来回忆称,在借来阅读的书当中,有一本是帕森·威姆斯所撰写的《华盛顿传》,给他的印象最为深刻。在那阴沉的岁月里,书籍给林肯的生活带来了光明和欢愉,林肯也从读书中汲取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乃至真正领悟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全靠有锲而不舍、始终不懈的追求和脚踏实地、艰苦卓绝的奋斗。

同龄的小伙伴们对林肯如此痴迷于读书、沉醉于涂写的行为大为不解,甚至大多数的农村少年都认为林肯个性“古怪”。因为他不仅自己埋头读书,用木炭在铁锹上涂涂画画,还会在念过《肯塔基教师》这本书后提出疑问:

“谁最有权利进行控诉?是印第安人还是黑人?”

随后,他还会在玉米地里向众人大发议论,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没了。

当然,林肯还是要经常与父亲一起在田地里干活。但干活以外的其他时间,他很少有无所事事的时候。他喜欢随便问别人一下问题,这也是林肯获取知识的另外一种方式,这种方法与读书同样受用。关于奴隶制、联邦政府、宗教等社会问题,一般同龄的孩子很少问津,甚至根本就不关心,可林肯却表现得十分有兴趣,因为这些都是他不理解的问题,凡是不理解的他都要去弄清楚。

平时大人们在谈话时,林肯也会安静地待在一旁仔细倾听,并且一刻不停地转动脑筋,思考着其中的道理。一些难懂的概念、想法常常让他寝食难安,但他仍然不愿意放弃学习各种知识的机会,总是细心琢磨,并向别人询问。林肯后来在回忆自己小时候如何学习时说,在面对一些不懂的问题时,“直到我用自己认为对任何人都是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它为止。”

在这一次学校关门,林肯离开学校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机会长时间地在学校里读书了。而林肯后来所掌握的丰富的知识,都是他自己长期勤勉不倦地自学的结果。

(二)

在这个时期,原本寂静的印第安纳州也逐渐热闹起来,这里的移民越来越多,丘陵上到处都是一座座的小木屋。

小木屋盖好后,接下来就是开垦田地了。这种繁重的工作,人手再多有时也忙不过来。

有一天,林肯从外面回来,看到父亲正在与一位最近才来的移民谈话。看到林肯回来后,父亲便对他说:

“这位先生听说你很勤快,想雇用你,你觉得怎么样?我想,你帮助别人做点事也不错。”

第二天,林肯就到这户人家去工作了。他随着主人的意思挖土、耕地、砍柴……一天的工资是16美分。虽然数目很少,但对家里却是很大的帮助。

父亲有时会偷偷去观察林肯的工作情况,他经常看到林肯在休息时间对其他的工人高谈阔论,工人们也似乎听得津津有味。父亲很奇怪:

“这个孩子在家里一句话都不说,现在到底在跟那些人说什么呢?”

原来,林肯正模仿牧师口若悬河地讲演,大家都觉得很有趣,而林肯自己更是一副很享受、很快活的样子。

林肯14岁的时候,当地有人开了一家杂货店,贩卖食品、农具、衣服等。店主很欣赏林肯的勤劳,就想请他来做店员。

父亲感到很怀疑:

“他能胜任这份工作吗?他根本不会与人打交道!”

可是林肯却答应了。这个在荒野中长大,平时沉默寡言的孩子,居然当起了店员,而且还能亲切地招待客人,使店内经常充满了笑声,杂货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事实上,过去林肯话很少,是因为他整天与大自然为伍,缺少说话的条件。其实林肯很喜欢店里的工作,因为这里经常出入各种各样的人,他也能听到许多新鲜事。而最令林肯高兴的,是店里订有报纸。通过阅读每天的报纸,林肯可以了解很多关于外面的世界。

在这里,林肯还认识了一位城里法院的推事,名叫皮贾。皮贾见林肯很喜欢读书,就对他说:

“我有一些你看得懂的书,可以借给你看。”

这些书有《天方夜谭》、《天路历程》、《富兰克林的生平》、《哈姆雷特》等。同时,林肯还设法读到了杰克逊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莫里斯在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葬礼上的发言,长达近500页的印第安州修正法典,等等。而对林肯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司各脱所编写的《演说法教程》,这让林肯开始用心地琢磨起语言表达的精髓来。

拓荒者的生活是既平凡又单调的,同样,林肯的少年时代也很平凡。不过,在这种平淡的日子中,林肯大脑中的知识却逐日增多。

那时的林肯还不知道这些知识到底有什么用处,他只是发现自己看的书越多,不懂的事也越多。更让他感到懊恼的是,没有人可以请教,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判断。

林肯16岁那年,他的姐姐萨拉出嫁了。可惜的是,她在第二年就因病去世了。这位从小就与林肯相亲相爱、同甘共苦的姐姐,如此年轻就离开了人世,使林肯心中的悲痛比母亲去世时更加深重。

姐姐的去世,也是林肯在少年时代即将结束时最为伤感的一件事。

(三)

随着岁月的流逝,林肯长大了。17岁时,他的身高已近6英尺4英寸,手臂修长,肌肉健壮,臂力过人。虽然每天的户外劳动使他十分困倦,但他还是如饥似渴地阅读所能找到的任何一切书籍。

有一次,林肯赤着脚徒步20英里去借一本关于印第安纳法律的书。后来去田间劳动时,他就经常随身带着这本书,在干活到地头,马匹需要休息一会儿时,他就会利用这些时间阅读。

他还常常步行15英里的路,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这些观摩学习,都为他日后成为一个卓越的演说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父亲托马斯不赞同林肯读这么多的书。他认为,读书和工作根本没关系,而且读书只会令林肯变懒。但心地善良的继母却不这样认为,她认为托马斯应该允许孩子坚持自己的人生之路。

继母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女人,她做得一手好针线活,还很会理家,对林肯也很关心,经常鼓励他多读书,教他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当林肯心中有烦恼的时候,继母总是宽慰他,帮他化解胸中的苦恼。林肯在后来的回忆中,也对这位继母充满了感激与敬仰。

林肯在田间干活时,经常带着一本叫做《奎因的笑话集》的书。每次当他坐在木头上高声朗读其中的某一部分时,树林中他的听众就会捧腹大笑。然而,田间的杂草却没有因为林肯的勤奋好学而减少,反而日益蔓延起来。

那些雇用林肯的农夫也开始埋怨林肯太懒惰,他也承认。

“我的父亲教我工作,”林肯说,“可他从未教我如何爱它。”

有一天,林肯继续在田间讲笑话和演讲时,被父亲托马斯看到了。他当着众多人的面,上前就给了林肯一个响亮的耳光,并把林肯打倒在地。

林肯伤心地哭了,却一言不发。从此以后,父子之间便有了隔阂,甚至这种隔阂一直延续到他们生命的尽头。托马斯年老后,林肯在经济上虽然对父亲有所接济,但直到父亲临去世前,这个儿子也没有去探望过他。

林肯喜欢在田间工作,但他了解这种开垦的工作必须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完成。住在荒野之中,有时还会受到野兽的袭击,有时会被印第安人攻掠。如果遇到暴风雨肆虐,河水泛滥成灾,辛苦开垦的土地就会荡然无存。相反,如果久旱无雨,土地就会干涸,农作物就会枯死。

而且,开垦区还缺乏学校,小孩子们像原始人一样无知。还缺乏医院和医生,一旦不幸得了重病,就无药可医,自己亲爱的母亲和姐姐都是因此失去了生命的。

所以,林肯最大的心愿,就是设法使开垦区成为较易生存的地方,并且改善拓荒者的生活,但这个愿望在当时根本无法实现。

林肯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必须依靠自己的能力去生活。于是,他就与父亲商量,准备到俄亥俄河岸的农场去干活赚钱。

托马斯答应了林肯的请求,这也是林肯第一次离开父亲去自力更生。

(四)

俄亥俄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虽然是支流,但它却算得上是一条大河,当时有很多船只在河上行使。这时,美国的开垦地已经扩展到密西西比河的西部了。当时的美国,就像一只不断膨胀的气球一样,一再扩张领土,政治与经济也在不断地发展。移民者越来越多,这些移民者不仅有英国的农民,还有荷兰、德国、意大利等地的农民。所以,横渡大西洋的船只在这里就从类没有中断过。随着拓荒者的增加,密西西比河两旁也形成了许多较大的城市。

林肯离开家,到达俄亥俄河岸后,就住在俄亥俄河的旁边。每隔几天,他就能看到装有水车的气船驶来。

这种汽船是在1807年由詹姆斯·富尔敦所发明的。在船的两侧装有大型的水车,靠水车的旋转力量来推动船向前行走。

每次汽船驶来,船上、甲板上都站满了人,有商人、移民、旅人等等。林肯每次看到汽船,心理都十分憧憬。

有一天,林肯划着借来的小船在河边休息,突然跑来两个人,气喘吁吁地对林肯说:

“拜托,我们错过了时间,船已经开走了,请你送我们过河去好吗?”

两人边说,边用手指着停在河中央的大气船。

林肯答应了两个人的请求,将两个人送了过去。

到了汽船上后,两个人给了林肯两枚5毛钱的硬币,作为渡船费。

林肯看着手里的钱,感到像是在做梦一样。自己平时辛苦干一天农活也只能得到35分钱,而现在不过是载人一次,居然就得到了1元钱!

本来只知道埋头工作的林肯,现在终于改变了想法。他立刻凑钱买了一条小船,开始做起船夫来。

原来,这条大街直对着河流,却没有设立码头,想要渡河的话,就必须要到稍远的下流去搭船。现在这里设了一个渡口,大家都觉得十分方便。所以,林肯的这一招很成功,来乘船的人很多,有时他甚至忙不过来。

在俄亥俄河的对岸的肯塔基州也有船夫,他们是一对名叫迪尔的兄弟。

有一天,迪尔兄弟找到林肯,上前抓住林肯就大骂起来:

“你这个小鬼,你抢了我们的生意,我要你好看!”

林肯用力一甩,就甩开了他们的纠缠。但迪尔兄弟并不罢休,威胁林肯说:

“你的生意是违法的,我们要到警察局告你!”

林肯便跟着他们来到了警察局。

根据肯塔基州的法律规定,做渡船生意必须经过政府的许可才行。一位名叫贝特的治安官在听了迪尔兄弟的控诉后,又听了林肯的陈述,认为林肯在印第安州那边做生意,并没有触犯肯塔基州的法律,因此并没有处罚林肯。

迪尔兄弟虽然不服,但也没办法,只好悻悻地离开了。

随后,贝特对林肯说:

“你难道不懂法律吗?一个再诚实的人,不懂法律也是要吃亏的!”

林肯这才知道,国家是有法律的,而每个州也有自己的法律。从那以后,林肯便经常到肯塔基州去向贝特请教有关法律的问题。在他的心中,又有了新的憧憬。

两年之后,19岁的林肯意外地获得了一次长途旅行的机会。

詹姆斯·金特里是当时的一个大农场主兼业主,控管着俄亥俄河畔的一处码头。经过对19岁的林肯多方了解后,他确信林肯精明能干、诚实可靠,于是就雇佣林肯当他的货船水手。

金特里准备要装一船农产品沿密西西比河运到新奥尔良去出售。为了慎重起见,他让林肯跟自己的儿子艾伦一起去。他们把货物装上船后,便沿着这条大河顺流而下,向新奥尔良进发。

到达新奥尔良后,林肯第一次目睹了如此巨大的国际港口城市,这所城市也给了他新的感受。这里既有小巧玲珑的古雅楼房和耗资巨万的高耸华厦,又有拥挤不堪的贫民土窟和杂乱无章的简陋小屋;城里既有宽阔平坦的马路和货积如山的码头,又有狭窄污秽的小巷和垃圾遍地的街道。

在种植场主、公务人员、外国客商、海员水手和码头工人中间,偶尔也能瞥见一些自由的黑人,但更多的却是身带锁链的黑人奴隶。他们成群结队地被押着匆匆地走过街头,被发送到一些拥有千亩土地的棉花种植场,其后跟着的是手持鞭子的残忍的奴隶贩子。

两个月后,林肯告别了新奥尔良,回到詹姆斯·金特里农场。此后,林肯更加渴望到新世界里去闯荡,而不是希望继续在偏僻的乡村中默默无闻。只是,此时他没有更多的机会出去。所以1829年的一年,林肯都是在帮金特里先生坐店,生活倒也算顺畅。

同类推荐
  • 品关羽

    品关羽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最真实的感悟。”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用洗练的文字,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更难能可贵的是,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
  •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选了曾国藩家书一改过去各版本形式,将曾国藩生平分为京宦生涯、窘困的团练大臣、人生巅峰、余晖残照四部分。在讲解曾国藩家书的同时,以这种简介的形式方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思想。
  •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这是一本关于大衣哥朱之文的励志传记。朱之文一唱成名天下知,进入“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并成功登上春晚,红遍全国。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好的心态,把唱歌当爱好,30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铸就了他的辉煌。令人敬佩的是,虽然出身贫寒,朱之文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梦想和追求,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土屋、田野里、河岸边、建筑工地上都有他练习唱歌的身影。如果没有这种“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音乐追求,也就没有今天的“大衣哥”。
热门推荐
  • 刁蛮小姐惹上嚣张拽少

    刁蛮小姐惹上嚣张拽少

    “喂!你干嘛这么嚣张?你拽什么拽呀!别以为你是这儿的校草就不得了了!别以为你是学生会会长我就是怕了你了!本小姐告诉你!我南宫灵惹上你了!”这是嚣张小姐的强势宣誓,也彻底的惹火了腹黑冷酷校草,且看这对冤家如何斗智斗勇,爆笑上演女追男的故事!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少年游

    少年游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成功的核心机密

    成功的核心机密

    失败的原因也许各种各样,但成功的原因却是大同小异。本书试图通过归纳总结,得出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共性原因。本书竭尽全力为你提供一串开启你人生成功潜能的钥匙。只要你愿意遵从它里面的原则,只要你愿意努力具备里面所提到的7个成功要素,你就会终身受益无穷,并获得丰硕的成果。
  • 兔子彼得和他的朋友

    兔子彼得和他的朋友

    在世界儿童文学长廊里,活跃着一只古老而又年轻、顽皮而又惹人喜爱的兔子--彼得。1902年,他以在花园里狼狈逃窜、丢掉了蓝上衣的形象首次亮相,随后,他和他的伙伴们便一个接一个地以不可抗拒的魔力闯进了数以千万计孩子的童年生活。淘气而又胆小怕事的兔子彼得,不知天高地厚的松鼠特纳金,不谙世事而却又颇有主张的水鸭杰迈玛,勤劳的刺猬提吉o温克夫人,爱搞破坏的小老鼠露辛达和简……他们可爱、调皮、爱犯懒,时不时有点小脾气。书中的画面将孩子们的日常世界与幻想世界结合到一起,字里行间洋溢着友情和爱心的温馨。
  • 鬼医傻后

    鬼医傻后

    云笑,东秦摄政王的女儿,闻名天下的傻后。一根绣花针把皇帝的宠妃送进锦鲤池.一杯云舌茶使得皇帝不举,访遍天下名医,无人能医.捉奸捉到太后头上,宫女被打,太监被踢。从此诺大的宫中,只要此女从面前过,周遭鸦雀无声.太后大病,鬼医进宫,一招暗度陈仓,傻后出宫。从此民间多了罂粟医馆,名动天下,罂粟,带着毒汁的迷香,一如它的主人,亦正亦邪的怪胎鬼医,一把薄如蝉翼的手术刀,可救人于水火之中,亦可眨眼夺命。慕容冲——黑暗王国,神龙宫的宫主,一袭白衣飘飘,神秘如仙,世人眼中嗜血成魔,冷漠无情的男子,一张蝴蝶面具,遮盖住的是旷世的容颜,还是嗜血的魔性?上官曜——东秦的皇帝,俊美无俦的少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霸气深沉,所有女子梦魅以求的男人。上官霖——霖王爷,腹黑阴险,皇上的左膀右臂,视女子如衣服,繁花落尽,是谁迷离了他的眼?夜无昀——烟京第一公子,美丽中带着一缕忧郁,让人想靠近,却又被他的疏离生生的阻隔在门外?燕昱——北燕的太子,邪魅狂放,神采逼人,这样出众的人偏偏喜欢那个傻子,这即不是传闻?云祯——温润懦雅,翩翩风采,疼宠妹妹的好哥哥,只要她想要,他必然费尽千幸万苦为她谋得。片段:耳边传来凉凉的声音:“要不要再靠近一点?”“那敢情好,”云笑赞同的点头,忽然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谁?掉头对上一双深幽如潭,凉如薄冰的美眸,忍不住叫起来:“慕容冲,你又跟着我干什么?我没欠你啥吧。”片段:霸气俊美的上官曜,一脸温柔的执起她的手,深情款款的开口:“云笑,朕发誓,你永远是东秦的皇后,这个位置除了你,谁也不配坐。”云笑不紧不慢的抽回手,笑眯眯的从袖口里抽出香绢,把上官曜摸过的手擦了又擦,皮笑肉不笑的开口:“皇上,这宝贵的位置还是留给别人吧,我怕你手上有细菌,嘴里有细菌,”她的话停顿了一下,眼睛慢慢的下移,准确无比的落在男性的特征部位,鄙视的接着说:“全身上下全是细菌。”女人说完,笑意盈盈施施然的离去了,男人的一张俊脸瞬间黑青一片,咬牙切齿:“云笑?”云笑——东秦摄政王的傻女儿,受人百般欺凌的傻后,被皇帝的宠妃骗进锦鲤池,再次醒过来,星瞳闪烁,灼灼生华.笑的新文《毒医王妃》推荐笑笑的完结文:《天价皇后》《黑道皇后》推荐好友的文:《绝色太监》一叶心香《大牌淑女》风间名香《十七妾》舒歌《嫡女不得宠》薄荷清凉糖《刁妾》简红装
  • 西游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西游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西游记》共一百回,前七回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并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构架出一个亦虚亦实的世界;八至十二回写唐僧出世、唐太宗入冥故事,交待唐僧去西天取经缘由;十三至一百回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由于本书篇幅较长,疑难字较多,因此编者特别整理了一份简明的唐僧西天取经图,并对疑难字进行了注音,便于读者诵读辨认。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