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3000000006

第6章 与玛莎订婚

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不死。

--弗洛伊德

(一)

弗洛伊德在少年时代,曾有过一次短暂的、宛若昙花一般的初恋,那是在1872年他16岁时出现的。

那年,正好是弗洛伊德中学毕业之前,他回到自己的弗莱堡游玩。在弗莱堡期间,他住在自己儿时的伙伴埃米尔·弗鲁斯家中。弗鲁斯一家也是以经营毛纺织品为生的,是弗洛伊德家在弗莱堡的世交。

弗鲁斯有个妹妹,名叫吉塞拉·弗鲁斯,年龄比弗洛伊德小一岁。小时候,弗洛伊德和吉塞拉经常一起玩。而现在,吉塞拉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了。

在弗莱堡期间,弗洛伊德和吉塞拉朝夕相处,经常在树林草地间漫步交谈,心中暗生情愫,但却羞于表达,不敢启齿。当吉夏拉离开弗洛伊德回家后,他一个人留在树林内想入非非。他幻想着自己的家如果不离开弗莱堡的话,他就可以在弗莱堡或在它附近成长为一个粗壮的农村少年,并有机会同吉夏拉结婚。弗洛伊德完全陷入了情海之中,这种幻想在此后几年一直都伴随着他。

此后,弗洛伊德“再也不曾为爱情所困扰,直到10年后,邂逅未来的妻子”。

1881年大学毕业后,弗洛伊德继续留在布吕克教授的生理研究所。每天除了做一些研究工作外,他还担任大学的助教。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犹太姑娘闯入了弗洛伊德的生活。她就是终生伴随弗洛伊德进行科学创造的玛莎·贝尔纳斯。

玛莎1861年7月26日生于一个书香世家,比弗洛伊德小5岁。她的祖父依沙克·贝尔纳斯是有名的犹太学者,正统的犹太教教士。在1848年欧洲改革运动中,他坚持正统,仇视革命,但同时又与革命诗人海涅的关系很好。在德国当局迫害海涅时,依沙克的弟弟在巴黎主办的《前进报》上刊登了海涅的诗。海涅还在给这位编辑的信中,请他转达对正在巴黎的卡尔·马克思的敬意。

依沙克有3个儿子,两个是大学教授,还有一个名叫伯尔曼,就是玛莎的父亲。伯尔曼是一位商人,但也很有学问和修养。

1869年,8岁的玛莎随家父母由汉堡迁往维也纳,她的父亲成为奥地利着名经济学家洛伦兹·冯·斯泰因的秘书。1879年底,伯尔曼去世,由玛莎的哥哥埃里继任秘书。埃里后来与弗洛伊德的妹妹安娜结婚。

玛莎从小就受过严格的教育,具有良好的教养。1882年4月的一个晚上,玛莎与妹妹米娜到弗洛伊德家中拜访。当她们坐在客厅与弗洛伊德的家人交谈时,碰巧弗洛伊德下班回来。

通常弗洛伊德回来后,总是径直走向自己的房间,继续他的研究工作,从不关心客厅中是否有客人。这天晚上,他一进门就看到客厅中坐着一位漂亮的姑娘,手中正在削平果,与家人亲切地交谈着。

弗洛伊德被这位美丽的少女深深地吸引住了,出乎意料地也坐在客厅中与大家一起交谈。就是这第一次见面,将两个人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也是这第一印象,为他们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二)

在刚刚与玛莎相识的前几个星期,弗洛伊德总是感到羞怯,不会交际,也不敢大方地向对方示爱。但汹涌澎湃的爱情热浪和情感的巨大力量,驱使弗洛伊德很快改变了这种被动的局面。

后来,他每天送玛莎一支红玫瑰,并附上一张名片,背面用拉丁文、德文、西班牙文或英文写上格言、箴言等,并亲昵地称呼玛莎为“神仙公主”。

1882年6月17日,刚刚结识两个多月的弗洛伊德和玛莎订婚了。

这样,弗洛伊德再次面临一个新的选择:是先成家后立业,还是先立业后成家?立业与成家,也就是面包与爱情,这两者紧密相连,辩证统一。成家,就需要有富足的“面包”作为基础;立业,又需要温暖的家庭来作为后盾。两者很难说清谁主谁次。

弗洛伊德对此进行一番思考后,最后还是让成家的愿望屈从于立业的需要了。

几天后,弗洛伊德来到生理研究所,找到布吕克教授,问教授说:

“教授先生,为了期待结婚,我必须在大学里谋得一个正式职位,这样才能有晋升加薪的机会。您是否能向医学院推荐我做您的助手?”

布吕克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

“纯科学是有钱人的行当。像你这样的情况,必须和所有没有什么财产的年轻大夫一样,行医看病。”

弗洛伊德说:

“可是教授先生,我从来没打算行医,我学医也不过是想做个科学家。”

“如果你想结婚,你那位未婚妻是否有嫁妆呢?”布吕克问弗洛伊德。

“我想,可能没有。”弗洛伊德摇摇头说。

然后,布吕克教授耐心地劝说弗洛伊德去医院接受训练,以便今后可以挂牌开业。弗洛伊德觉得教授说得也很有道理,只好接受了布吕克的建议,违心地做了转职医生。

后来弗洛伊德在回忆这件事时说:

“1882年对我来说是个转折点,那年尊师布吕克教授见我经济上有困难,认为我父亲不应该在我身上破费大量的钱财,他极力劝说我放弃理论性的工作。我听从了他的劝告,离开了生理研究所,来到维也纳总医院当上了一名‘临床实习医师’。”

1882年7月31日,弗洛伊德正式到维也纳总医院工作。这所医院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型医院和研究中心,医院的教授们都是奥匈帝国中的着名人士。

医院有24个科室,14个研究所和门诊部,图书信息、科研设施等,都很先进。在这里,弗洛伊德作为实习医生,从外科、内科……一科接一科地按顺序实习。

这年10月,在神经精神科医生西奥多·麦那特的推荐下,弗洛伊德来到了着名内科医生诺克南格尔的诊疗所,在这里接触了大量的病症,从诺克南格尔的“现场示范”中学到了一些诊疗技术。但作为见习医生,弗洛伊德不能进行科研工作,因此他只能在处理完病人后再去看书学习,往往直到凌晨一两点钟。

后来,弗洛伊德迫切地意识到,他不能继续将大量的时间都耗费的日常的看病中,而应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病例研究。于是6个月后,他从内科转到了麦那特的神经精神病科。

麦那特是着名的神经病学家,曾在维也纳大学兼课,弗洛伊德在大学时候就听过他的课,对其极其崇拜。在这里,神经系统组织学的知识更有了用武之地,弗洛伊德的兴趣也更浓厚。麦那特对弗洛伊德也很欣赏,提升他为神经科的住院医生。

1883年6月,玛莎跟随家人搬迁到汉堡附近的万兹贝克居住。从此,弗洛伊德和玛莎便开始了他们长达3年的分离和相思。

在这3年间,弗洛伊德几乎每天都要写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给玛莎,既汇报自己的行止,又向玛莎倾诉自己的感情,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爱意。3年下来,玛莎竟积攒了900多封弗洛伊德的信。

玛莎走后,弗洛伊德就将大量的剩余时间都用来研读有关神经病的着作,还研究了许多男性和女性神经病患者,初步显露出从事神经病研究工作的卓越才华。后来,他又在皮肤科实习了3个月,于1884年1月开始长时间地在总医院神经科工作。

由于出色的表现,这年7月,弗洛伊德被任命为神经科的负责人。在麦那特等着名专家的指导下,他在研究神经纤维、神经细胞、神经错乱症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

(三)

尽管弗洛伊德每天都埋头关于神经病的研究,但筹措结婚经费的事却在时刻缠绕着他。父母已经逐渐年迈,弟弟妹妹们年龄尚小,均需要赡养;而家庭的经济状况又每况愈下,以致一个妹妹不得不出去帮佣以补贴家用。为此,弗洛伊德不得不认真思考该如何缓解自己的经济状况。

根据临床的需要和对成家寄予的厚望,弗洛伊德开始了对可卡因的研究。

“可卡”是印度的一种植物,耐严寒,当地人经常咀嚼它的叶子以缓解疲劳;德国人还拿它给士兵喝,发现具有增强体力和耐力的功效。弗洛伊德从西德达姆斯塔市的一家化学公司弄到一些从树叶中提炼的、当时还鲜为人知的可卡因,开始研究它的生理作用。

1884年4月21日,他在给玛莎的信中说,他几乎把成功的希望都寄托在这项研究中了。他强调,对可卡因的疗效,“也许已经许多人试过,也许这毫无价值。但是,我不愿不试它就把它放过。你知道,经常有人试,始终愿意试,好日子这才终于临到他。这种机会我们可以设想,只要遇到一次,我们的成家就不成问题了”。

为了能真实地体会可卡因对人体产生的作用,弗洛伊德亲自服用了可卡因,检验其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所起到的振奋作用,结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不久,弗洛伊德发表了一篇《论可卡因》的学术论文。

但当这项研究进行到一半时,弗洛伊德遇到一个机会,让他可以出去一趟,看望他久别的未婚妻玛莎。为此,弗洛伊德草草地结束了这项研究,只是向一位眼科医生建议,可以试一下可卡因在眼睛治疗过程中的麻醉功效。

不久,弗洛伊德的另一位朋友卡尔·科勒在听弗洛伊德向他讲述可卡因之后,便在牛的眼睛上试验了麻醉效果,并在1884年9月开幕的海德堡眼科大会上宣读了实验报告。这样,科勒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可卡因用于局部麻醉的发明者。

虽然弗洛伊德没能取得这一发明权,但对同事的成功,他也表示由衷地祝贺。在祝贺之余,他也感到有些遗憾,因为如果他不去看望未婚妻,就不会错失这次借助可卡因研究而一举成名的良机了。

不过,弗洛伊德发表的那篇关于可卡因的论文逐渐在社会上流传起来,中欧一些城市一时将可卡因当成一种时髦的常服药品。但也有人久服成瘾,服用后药效也逐渐降低;有的人超量服用,还引起了其他症状。如此一来,弗洛伊德反而落了个“江湖骗子”的恶名。

借助研究可卡因实现结婚愿望的梦想破灭后,弗洛伊德考虑问题的思路也更现实了。在那时,不管是自己开业行医,还是到私立医院做医生,都需要有个“讲师”的头衔。有了这个职称,就能够在奥地利创办一家一流的私人诊所,也能获得在大学开设系列讲座的资格。虽然这种职称既没有工作,也没有资格参加一些科学院的会议,但一旦拥有它,一是可以获得大众无比的信赖,二是意味着不久就有晋升副教授的希望。因此在1885年1月21日,弗洛伊德正式申请讲师资格。

医学科学院委派以布吕克为主任委员的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弗洛伊德的任职资格进行考核。布吕克教授给弗洛伊德写了评价很高的评语,然后连同弗洛伊德的申请报告送交医学院教授大会表决,最终以21:1的票数顺利获得通过。

不久后,由于弗洛伊德在科学研究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在布吕克教授的帮助和推荐下,他被批准获得到了一笔数目可观的出国留学奖学金。

这两个好消息令弗洛伊德欣喜若狂。弗洛伊德早就听说法国神经病学家沙克的大名,他曾打算先获得神经病讲师的职称后再前往巴黎深造,而现在,这两个愿望竟然同时实现了,怎么能不高兴呢?

弗洛伊德难以抑制自己的喜悦心情,他马上给远方的玛莎写信:

啊,这是多么美妙啊!我即可就要腰缠银钱到你那里,给你带上好东西,并在你身边长时间地逗留;我就要到巴黎去了,就要成为伟大的学者,然后头上戴着大大的一圈光环回到维也纳,治愈各种顽固的神经疾病。我要拥抱你,让你变得幸福--我们一定会幸福的,会有许多许多的孩子!

1885年9月,弗洛伊德离开了维也纳,怀着欣喜和渴望的心情准备赶赴巴黎。

同类推荐
  •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当下,正处在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力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两大力量的交汇点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大势所趋。太阳能行业也将乘势异军突起。同是做太阳能行业的施彭二人。一个沉稳务实,一个外冷内热,却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眼光,他们笑傲光伏世界、领跑中国光伏产业的神话。
  •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研究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研究

    本文旨在对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做出全面的解读。作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散文作家,诗人,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对美国文化影响可谓至深至远。本论文在对爱默生的两个核心观念——超灵和自立进行详细解读后,还尝试从对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和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角度来进一步阐释爱默生的超验主义。
  • 毛泽东传:峥嵘岁月

    毛泽东传:峥嵘岁月

    本书作者是公认研究青年时期毛泽东的权威。他前后历时四十年,数度修订,撰成本书。他以第一手原始材料为依据,以近身的观察分析为凭借,将毛泽东早年的才具、胆略与豪情,以及其困学勉思,参与、领导学生和工农运动的历程,予以历历重现。2012年适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19周年,也即将迎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李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书写的传记将集中体现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建立过程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 苦命皇帝:明思宗

    苦命皇帝:明思宗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苦命皇帝明思宗》生动介绍了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凄惨一生。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大富豪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富豪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创造财富需要智慧,需要胆略,每一位大富豪的历史,都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世界上著名的大富豪,他们不但为自己创造财富,同时,也为人类创造财富,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经济飞跃的一股不可缺少的力量。
热门推荐
  •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徐州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

    历史当然有用,以古鉴今,读史明智。我为什么反复说没用呢?因为我们这个民族现在的功利性太强了。功能说得太多,难免庸俗化……
  • 阴差阳错结良缘:妻为君纲

    阴差阳错结良缘:妻为君纲

    他,紫陌,是瑞王国的三王爷,却无法支配自己的婚姻,明明不爱她,却必须娶她为妃,只因父皇的一道圣旨,便与自小青梅竹马的爱人分离。她是他新娶的王妃,而在新婚夜他却只是掀了她的喜帕,微笑着看她,好看的双眼里带着疏离和冷漠,“从此以后你就是这个王府的女主人,你需要什么吩咐管家就好。”然后便急忙转身离开。从此他就像避瘟疫般避着她,而她也乐得逍遥,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是命运并不想让她如此平静的度过,突然有一天,他来到她的房间,微笑着对她说,“我要娶菲儿为我的侧妃。”“好啊。”沐红尘开朗的笑着,爽快的回答,让他为之一愣。从此她的生活失了以往的平静,而命运到底要将他们带往何处呢?此文属于慢热性,文风较轻松柔和,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了攒起来看,后面的故事会更精彩的~00~!
  • 重生之新生

    重生之新生

    她,一个父母厌弃的小孩,和奶奶相依为命的长大。然而,十八岁,奶奶也永远的去了,只留一个玉镯给她。她在想活着是为了什么?一个人,一个人,一直一直……可是,她还得活着,奶奶说,你要活着。她很听话。浑浑噩噩的过了几年,孤单寂寞的她,本以为这一生就将如此老去,但是在一个雨夜的电闪雷鸣中,她的人生出现了转机。她,重生了。重新拥有了亲人,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玉镯的空间让她有了资本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有让她有了别人永远想不到的奇遇。不张扬,不随意。用心爱着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可是老有人企图破坏他们的生活,危害她认可的人。于是,她爆发了!阴谋诡计在强大的力量下都是纸老虎,谁要妨碍她,她就给谁好看!
  • 娘亲,给我劫个爹

    娘亲,给我劫个爹

    “装B,别看一身华丽锦袍,指不定脱光了就是穷光蛋,咱们盗卖军火不容易,还带个吃白饭的累赘!你可有那兴致?”沐瑶可没兴趣带个小白脸肉丁摇头如波浪鼓,“没兴趣!”某人闻言,默默的从怀里拿出某某山庄地契,某某钱庄地契十余张;外加银票票额一千万的数十张,默默的排放在石桌上。不发一言……,穿越算什么?穿越后未婚生子!又算什么?不就是贩卖军火,被警察抓个正着吗?这又算得了什么?不知道娃他爹是谁?不成问题带上儿子坑、蒙、拐、骗、抢,这才是王道。【精彩提前看】一:“娘亲,我爹爹是谁吗?”某肉丁一脸无邪,支着下巴,非常期待。“我怎么知道!”某沐瑶白了一眼,继续数着手中的银票。“那怎么会有我?”某肉丁一脸不解,伸出小手指,指着自己可爱的小脸。“娘亲是穿越过来的,穿越来时就有你了!”某沐瑶说得一脸轻松,她还想知道把她XXOO了的男人是谁那!“哦!原来穿越可以让人怀孕,那男人穿越是不是也可以怀孕?”某肉丁觉得如此才是理所当然的。沐瑶望着深思的儿子,默默汗颜……二:“娘亲,有个男人说是我爹爹。”某肉丁手里抓着一团纸,一双水旺旺的大眼望着沐瑶,模样极度可人。“这种事情,我相信肉肉会处理好的!”沐瑶一脸痴迷的望着可爱的儿子,脑海里想象着肉丁放大版。“处理了,他留下了这个!”肉丁把手里的那团纸,交到了沐瑶手中。沐瑶细细一数,“小肉儿,最近有长近,这个男人挺有钱,下次多弄点儿!”望着手中一团的银票,沐瑶笑开了花。三:日落西山,琼山顶上,白水洞中,一绝美男子长发飘飘,身材欣长,一身华身锦袍。“娘亲,这男人看上去挺有钱的!”肉丁盯着眼前这个自称是他爹爹的男人看了一小会儿,转身以无辜大眼望向沐瑶。“你知道这世上的男人,都有一个习惯吗?”沐瑶不予理会。“什么习惯?”
  • 战争论

    战争论

    马基雅维利是西方思想史上遭受非难最多的伟大思想家,他的思想对政治生活中的道德基础产生了重大威胁。
  • 爱在网王之游戏人生

    爱在网王之游戏人生

    李月希一个平凡的女生,因为脱线且爱动漫的作家老妈而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因被硬逼看老妈最新的小说莫名其妙穿越为一个沉睡了5年的睡美人,奇怪的身世之谜牵扯出一系列的事故。她与他一见钟情,似曾相识,是真爱?还是又一场复仇?一切都因一本名为《游戏人生》的书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常可爱:舞林萌主降魔计

    妃常可爱:舞林萌主降魔计

    明明心狠手辣、杀伐果断,却顶着一张可爱的娃娃脸骗神骗鬼。有人骂她“卑鄙”她问:“baby?你是在夸人家像婴儿一样粉嫩么?”有人骂她“无耻”她回:"胡说,本王妃可是有一口洁白的小牙,不信你看!"无耻、腹黑的她,被命中注定的煞星,以强大的念力召回古朝。而等待着她的,又是什么?
  • “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下)

    “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下)

    已经被战局搞得晕头转向的希特勒又赶紧下达“从加来开往诺曼底的装甲兵和步兵立即停止前进”的命令,这样,配有重型装备和久经沙场的德国第15集团军依然留在了加来。希特勒的决定在关键时刻救了盟军,如果第15集团军进入诺曼底战场,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