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2600000007

第7章 高加索的戎马生涯

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就是肉体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命的强大、扩大。

——托尔斯泰

(一)

离开喀山后,托尔斯泰兄弟两人先到萨拉托夫,然后再到阿斯特拉罕,一直沿着伏尔加河南下。先是骑马,后来又坐船,一路饱览了这条“俄罗斯母亲河”两岸迷人的风光。

托尔斯泰觉得,这段旅程和这种旅行方式“非常富有诗意和魅力”,“可以写一本书”。晚年时,他还认为这是他一生中度过的最美好的时光之一。

阿斯特拉罕是个港口城市,位于伏尔加河与里海的交汇处。托尔斯泰兄弟俩从阿斯特拉罕坐驿车前往高加索驻地。这时,一直为托尔斯泰所神往的高加索大自然终于拉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托尔斯泰第一次看到了大山,感到惊心动魄。在他的小说《哥萨克》中,他通过奥列宁的眼睛对此进行了入神的描写:

第二天,清新凉爽的空气把他从驿车上拂醒了。他漫无目的地向右方望去,早晨是透彻的明净。忽然,在距离他二十步开外的地方,乍一看去,仿佛是一群轮廓柔和的雪白的巨大的东西,它们的顶端衬着远方的天空显得奇异的、分明的、轻巧的边缘。当他弄清楚他和山与天空之间离得那么远,群山是那么庞大时,当他感觉到这种美是怎样的无限时,他惊呆了:这怕是幻境、是梦境吧……

三天后,托尔斯泰兄弟两人结束了长达一个月的旅途生活,到达了尼古拉服役的炮兵部队驻地斯塔洛格拉多夫。在当晚的日记中,托尔斯泰写下了对生活的茫然和心中涌动的写作欲望:

“我怎么到这里来了呢?不知道。又为了什么?也不知道。我想写很多东西,写从阿斯特拉罕到这个镇的旅途见闻,写哥萨克人,写鞑靼人的怯懦,写草原……”

在尼古拉部队驻地的附近,有一条水流湍急的捷列克河。在河的左岸有许多原始森林,稍后则散落着一些格列宾哥萨克人的村子,斯卡亚村就是其中的一个。河的右岸地势低洼,长着茂密的芦苇,那里有已经归顺俄国但仍然不平静的车臣人村庄。距离驻地不远处的森林和峡谷中,还隐藏着许多反抗俄军的山民。

沙俄的军队与高加索山民之间的对峙由来已久。从18世纪起,沙俄就企图兼并东高加索和北高加索地区。到19世纪上半夜,沙俄军队更是加紧了对高加索山民的讨伐。1834年,当地信奉伊斯兰教的车臣人和达吉斯坦人推举沙米尔为他们的宗教和军事领袖,有组织地抗击俄军的入侵,并屡屡获胜。

1845年之后,俄军开始以更大的规模向高加索推进。他们砍伐森林,打开通道,广筑堡垒,步步紧逼,迫使山民躲入深山峡谷之中。

然而,山民们的反抗并没有为镇压下去,这里仍然经常发生山民同哥萨克人、同俄军士兵之间的冲突,气氛十分紧张。

当时,托尔斯泰还不清楚这场战争的性质,只是认为高加索应该属于俄国,俄军对山民的讨伐也是必要的,只是感觉采取的手段过于残酷。他甚至为此还设想了一个“和平政府高加索”的计划。当然,这也只是空想而已。

来到高加索不久,托尔斯泰还跟随一支俄军小分队参加了一次讨伐山民的战斗。在这次夜间偷袭中,双方都有伤亡。

这一切对于托尔斯泰来说,由马尔林斯基等人的小说所激起的浪漫主义幻影很快就破灭了,他开始全身心地融入到一个真实而又多彩的高加索世界中。他热爱高加索那独特而又迷人的风光,对哥萨克村民也产生了由衷的好感。

(二)

哥萨克是俄罗斯民族中一个特殊的阶层。在16世纪前后,一些不堪忍受农奴主压迫的农民,以及一些因反抗社会而遭到迫害的人们,陆续逃亡到当时俄国的偏远边疆地区,并在那里定居下来。随着人数的增加,逐渐形成了相对自治的、既务农又习武的群体。

这些热爱自由、具有反抗精神的人们,对沙俄政权构成了很大威胁,俄国历史上两次最大的农民起义领袖拉辛和普加乔夫都来自顿河哥萨克地区。从叶卡捷琳娜二世开始,沙皇政府对哥萨克采取了收买的政策,为哥萨克各级军事首领封官进爵,并免去所有成年哥萨克男子的赋税。但是,他们必须服兵役。这样一来,哥萨克反而成为沙皇政府对内镇压起义、对外扩张的工具。

高加索一带的哥萨克人是从顿河迁居来的,他们与当地的山民相处融洽。但沙皇政府为讨伐山民,将哥萨克也拉入了战斗,导致哥萨克与山民的关系也紧张起来。不过,如托尔斯泰所写的那样,“哥萨克对杀死他们弟兄的山民骑手的憎恨,还不如对驻在那里保护他们村庄的、但抽烟熏臭了他们房子的俄罗斯士兵的憎恨来得强烈。他们敬重敌人——山民,但蔑视俄罗斯士兵,视他们为外人和压迫者”。

哥萨克人往往具有诚实质朴、粗犷善战、勇敢豪放的性格。托尔斯泰在高加索结识的叶皮什卡老人,就是典型的下层哥萨克人。后来,托尔斯泰将他作为叶罗什卡大叔的原型写入他的小说《哥萨克》中。

叶皮什卡是尼古拉的房东,村里人都称他为叶皮什卡大叔。托尔斯泰兄弟都很喜欢他,爱听他唱歌和弹三弦琴,更喜欢他一边喝酒,一边滔滔不绝地讲述过去的经历和昔日哥萨克的生活。

很快,托尔斯泰就与叶皮什卡大叔成了朋友,两人经常一起喝酒聊天,一起外出打猎。在谈到自己的人生时,叶皮什卡大叔说:

“我一生中从来没有忧伤过,将来也不会忧伤……人死了,不过是坟头长草。死期到了,我就去休息,不再打猎;而活着时,我就唱歌、游逛,让心情舒畅。”

老人与大自然的接近和豁达的生活态度,给托尔斯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托尔斯泰在离开斯卡亚村时,与老人深情话别,还送给老人一件饰有丝带的大衣。

在高加索时,托尔斯泰还认识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萨多·米歇尔比耶夫。萨多出生于富裕家庭,他的父亲非常富有,但又相当吝啬,宁可把钱藏在地窖里,也不给儿子。萨多需要钱时,就到敌人那里去偷马匹和牛。他这样做并不是贪心,而是因为这是“首要之事”。最大的强盗,最受尊敬,所以萨多还被他周围的人称为勇士。

萨多经常到托尔斯泰所在的军营中玩牌,那些俄国军官们总是捉弄他。托尔斯泰看不过去,多次帮他识破骗局,因此赢得了萨多的信任,两个人也结交为好友。

托尔斯泰刚到高加索不久,就因为赌博而输了一大笔钱。由于当时无力全额偿还,他只好开具期票。在高加索,托尔斯泰经常因为债务而苦恼,甚至打算拍卖掉波良纳的部分产业来还债。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萨多知道了。几天后,托尔斯泰收到了大哥尼古拉的来信,尼古拉在信中告诉他:

“萨多前几天来看过我,他从诺林那里赢到了你的期票,把它们带给了我。他非常高兴,并且不断问我:‘你觉得怎么样?我这样做,你弟弟会不会高兴?’他对你真是很有情义,我现在非常喜欢他了。”

这件事让托尔斯泰非常感动,他始终都不能忘记这位勇敢、爽直、赤诚相待的朋友。

(三)

在高加索的大自然和普通人的接近,让托尔斯泰对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曾经生活过的贵族社会似乎已经离他远去,他开始相信,“幸福的生活就在大自然中”,像普通人那样生活。当时的托尔斯泰甚至严肃地考虑过,要“扔掉一切,在哥萨克人中间落户,买一所小房子和几头牲口,娶一个哥萨克姑娘为妻”。可以说,这正是托尔斯泰平民化思想的发端。

但是,托尔斯泰的出身、地位和过去生活的经历,让他又不可能完全与普通哥萨克人的生活融在一起,他的美好愿望只能是个幻影。

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之下,托尔斯泰决定参军,到军队中去建功立业。于是在1852年1月,他正式入伍,成为一名炮兵军士。同年3月,托尔斯泰获得了士官的任命书。

然而,军队的生活也没有给托尔斯泰带来真正的快乐。他周围的那些军官大多粗野放荡,整天酗酒、赌博,过着糜烂的生活。托尔斯泰虽然偶尔也放纵一下自己,但在精神上却与那些人格格不入,内心十分孤独。而那些军官们也将他视为怪人,当年一位曾与托尔斯泰共事的军官回忆说:

“他很高傲,别人都在饮酒作乐,他却一个人坐着一旁看书。以后,我还不止一次看到他——他还是在看书。”

在那个时期,托尔斯泰确实看了不少书,也思考了许多问题。他仍然坚持着过去那种自我剖析的习惯。可以说,年轻的托尔斯泰仍然在顽强地提高自我和探索人生。

对托尔斯泰来说,在高加索生活的几年中,最大的收获就是确立了他毕生都要为之奋斗的事业——文学创作。这一时期,他除了大量阅读作品和随时记录高加索的生活印象之外,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写作之中。

在刚到高加索一个月时,他就在自己的日记中记录道:

“明天开始写一部长篇小说。”

托尔斯泰所说的这部“长篇小说”,就是他在莫斯科时就已着手构思和动笔的《童年》。此后一年,他一直都在认真地进行创作。

托尔斯泰给自己制订了一些创作原则,如不从善良、聪明、愚蠢等抽象概念去描写人的性格,而是从活生生的印象中去写具体的人。在创作时,也必须真诚,声音要发自自己的肺腑,哪怕这种声音是最平凡的,这样才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必须删掉作品中一些不清楚、琐碎和不恰当的地方,即使它看起来很不错;必须抛弃写作不加修改的念头,多改几遍也无妨;等等。

《童年》的写作并不顺畅,托尔斯泰总是感觉有不满意的地方,有时甚至认为“写得简直太差了!文字太粗,思想太少,还有无法原谅的空洞”;然而有时他又心花怒放,觉得“写得不错,有不少精彩的地方”。

1852年7月2日,在经过四易其稿后,《童年》这部小说终于完成了。第二天,托尔斯泰就将稿子寄给了彼得堡最好的月刊《现代人》杂志编辑部,作者署名是“列·尼”。他在给杂志主编、诗人涅克拉索夫的信中说:

“我翘首盼望您的裁定,您的裁定要么是鼓励我继续从事我所热爱的事业,要么就是将我的全部手稿付之一炬。”

等待是煎熬的,托尔斯泰每天都度日如年。8月29日,托尔斯泰终于收到了涅克拉索夫的回信。信中写道:

作品已经拜读。它写道十分有意思,因此我决定采用。……在我看来,作者是有才华的。无论如何,作者的思想倾向、故事内容的质朴和真实性都是这部作品不可多得的优点……

所以,我请求您将续稿寄给我。无论是您的小说或是您的才华,都引起了我的兴趣。我还建议您,不要再用简写字母来掩盖自己,请干脆用您自己的真实姓名来发表文章,如果您不是一位偶临文坛的过客的话。

这封回信让托尔斯泰欣喜若狂,他甚至在收到编辑的来信后,“兴奋得像个傻子”。毫无疑问,作为当时俄罗斯文学界享有盛名的着名诗人和杂志主编,涅克拉索夫诚挚和恰如其分的评价与鼓励,有力地消除了长期以来托尔斯泰对自己文学才华的疑惑,也坚定了托尔斯泰从事文学创作的决心。

不久,《现代人》杂志第九期(1852年11月版)上就刊出了托尔斯泰的小说《童年》,题目改为《我童年的故事》。

小说一经刊出,立即在俄罗斯引起很大的轰动,许多报纸和杂志都纷纷刊登文章赞扬。《祖国记事》杂志的一篇文章说:

“如果这是列·尼先生的第一部作品,那么,不能不祝贺俄罗斯文坛上又出现了一位出众的才子。”

同类推荐
  •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人间的苹果失去了乔布斯会怎样?世界失去了乔布斯又会怎样?这点你是否懂得?天堂之行之前,20年来拒绝媒体、刻意注重隐私的乔布斯托人为他写传记,他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理解我做过的事。”所以,真的,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为了实现中国植物学本土化,他的脚印几乎印在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他对中国植物学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植物学界。着作等身,成果累累,这样的评价对吴征镒来说,是毫不过分的。他用科学的语言抒写着一首植物之诗,科学之诗,也用诗的语言写下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真理,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我愿意默默地深深地崇拜。
  •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是“经营之神”!他是“日本式管理之父”!他是重振日本精神的著名企业家!他以富有人情味的管理赢得了合作伙伴和员工的交口称赞!松下幸之助全传》从一个平民的角度,向读者深度剖析一个最真实的松下幸之助。作者从回忆松下幸之助的童年开始,讲述了他如何从学徒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家的完整过程
热门推荐
  • 人道无极

    人道无极

    《无极》第一部《人道无极》,QQ群:84372095,本人QQ:89200983!神州大地三国鼎立,天子转世,诸侯战乱,一统神州。仙、人、魔、兽、鬼、妖六道相互依存,人道渺茫。不是魔法、不是玄幻、不是灵异、更不会是科幻,《无极》是神话,一个只关系到中国本土人情的神话,只有“道”没有“佛”。小说中善恶错乱,恩怨缠绵,妖魔鬼怪层出不穷,仙神奇遇不断。这部小说的主要宗旨就是“道”,情节由无极经轮回从新验证自己创造的“道”这一线索,不断的延伸各个轮回和正邪的恶体验,经过六界八道的亲临感受,最终找到自己的“道”,从新回到无极的这一过程。
  • 寒情王爷的鬼面医妃

    寒情王爷的鬼面医妃

    五岁之前,她只是一个单纯的小女孩五岁之后,在亲眼看到父母在自己面前被人杀害以后,她成了无血无泪的人花费了二十年时间,她报了父母的仇,然后自己也举枪自尽了醒来之后,她发现自己穿越了成了一个一动也不能动的婴儿还有一个让她震惊的消息就是她的身份一个被人陷害的一国公主但是她却并不想回去四周都是恐怖的狼叫声就在她以为自己要死的时候,她被一个怪老头抱回了一个林子后来她才知道这个老头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神医‘风老子’可是她只叫他‘疯老头’然后她开始了漫长的学习过程后来的二十年间,她最常听到老头一句话就是:“风无情,你这个死小孩怎么就这么冷血无情啊。”
  • 闲居诗韵

    闲居诗韵

    本书以历史、地理、人文为写作范畴,是一本散文为主、诗歌为辅的文学集子。其中诗歌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当代诗歌和古体诗歌。
  • 修士记

    修士记

    无善恶之心,何以为人 无是非之心,何以为人 修真者纵逆天而行,亦为人也,须持善秉义,方能印证大道 修士记!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总裁囚欢

    总裁囚欢

    人前,他是万人景仰的总裁,她是端庄大方的秘书;人后,他是残暴无情的主人,她是羞辱屈服的小奴;他要她血债血还,她未婚夫对他未婚妻做的事情,他都要在她身上加倍的讨回来,否则,她将面临的是世界末日,她无能为力,只能屈服。一次一次的凌辱,一次又一次的屈服,背离了社会道德,纠缠不清的又何止是欲望?她在情欲里种下了爱恨的种子,发芽,成长,开花,结果.————————————————————————————————————他说:“你未婚夫拐走了我的未婚妻,男人对女人做的事情,就是我要对你做的事情,他动我未婚妻一根手指头,我就砍了你双手。”他说:“乖乖的做我的奴隶,别想反抗逃走,否则的话,不仅仅是你的家人,连你未婚夫的家都将夷为平地。”他说:“你的未婚夫让我的未婚妻怀孕了,那么你也得怀孕。”【友情链接】——清风恋飘雪《正室》——暮阳初春《弃妇的誘惑》【推荐自己的作品】——做我皇妃(已解禁)
  • 用活公关办事门道

    用活公关办事门道

    《用活公关办事门道》全方位地介绍了公关办事的方法与技巧:树立形象,体现魅力,好事多磨,耐心成事;打造关系,拓展人脉;交际应酬,恰到好处;选择环境,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能方能圆;看菜做饭,因人而异;把握原则,远离禁忌。读者心中的疑惑,几乎都能够在《用活公关办事门道》中找到答案。与其在黑夜里摸索着移动脚步,不如拿起火把大步前进。愿《用活公关办事门道》成为一把鲜亮的火把,为你的人生之路、为你的事业增光添彩。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超越快乐原则》修正了弗洛伊德早期的本能学说,第一次提出人存在着死的本能与生的本能,并把这两种作用相反、同时并存的力量的斗争视为整个生命运动历程的决定者。《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系统论述了关于“群体的本质就在于它自身存在的力比多联系”的理论。《自我与本我》谈及意识、前意识、潜意识,阐述了自我从本我、超我从自我分化的过程。《抑制、症状与焦虑》是弗洛伊德对压抑与焦虑及心理防御机制关系理论进行修正与补充的主要论著。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本书选取了燕赵、三秦、三晋、齐鲁、吴越、荆楚、巴蜀、滇云、岭南、青藏、闽南等十一个文化生态群体,撷取了各地的民俗民情、地方风物、饮食、建筑、文化名人等历史沿革,力图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上,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化性格脉络。同一般的人文文化书相比,本书内容广泛,不仅停留在对风俗人情的简单介绍上,而且是从“文化性格”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一个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