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000000005

第5章 抑郁症的心理学理论 (1)

精神分析理论是如何通过“愤怒转向自我”来解释抑郁症的产生的?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精神分析学说认为,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是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的根源,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通过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导致精神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欲望或动机受到过分的压抑。

精神分析学派对抑郁症的认识经历了若干阶段,随着精神分析的发展,抑郁症的一些概念也得到了发展,如性心理发展的若干阶段、口欲期及肛欲期的扩展、自尊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对抑郁症的认识均产生了影响。

1917年,弗洛伊德在他的著名论文《悲伤和抑郁》中阐述了他对抑郁症的解释:愤怒转向自我。

弗洛伊德通过观察发现,从表面上看,抑郁症病人从不表现出愤怒,于是他怀疑他们的内心世界一定充满了愤怒。弗洛伊德认为悲伤和抑郁在正常人和抑郁病人之间是有明确区分的。他认为,同样面临丧失(例如亲人的丧失),正常人的反应是悲伤,而病人的反应却是抑郁。对一个悲伤者来说,世界变得空虚,但他的自尊并没有受到威胁,所以他能够从亲友的丧失中恢复过来。而对抑郁者来说,他却会对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到怀疑,于是他开始自罪自责,指责自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并且这种自罪自责常常是与道德有关的,与现实不符的,并且公开向大家诉说的。

在弗洛伊德看来,抑郁者自罪自责的根源,在于其童年时代的经验。在这些人的童年时代,他们对某个人产生了强烈的热爱,但是却不被这个人所接受,并因此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愤怒。但是,这个人又通过“认同作用”,把那个他热爱的人包容进了他的自我之中。于是那种原先针对那个热爱对象的愤怒,全部转向了自我。

举个例子来说,张三在他的童年时期,非常爱他的母亲,可是,他的母亲对他却非常的粗暴、冷漠。于是张三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愤怒。但是,张三又通过认同作用,把他的母亲包容进了他的自我中,他母亲成了他的一部分。于是,原先针对他母亲的愤怒,全部转向了张三自身。从此,张三就开始无休无止地自罪自责,甚至不惜在别人面前公然贬低自己,通过各种方式惩罚自己,最后,像某些抑郁症病人那样,采取最极端的形式杀死自己来了结这段愤怒。愤怒转向自我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除此之外,弗洛伊德也提出了抑郁症的素质因素。他指出,抑郁症患者退行到了发育早期(口欲期),那时施虐的情感很强烈。后来,Klein(1934)对这一观点加以发展,并提出了被称为“抑郁症位”的学习期。他指出婴儿必须获得自信心,他愤怒时,如果母亲离开他,他就坚持要母亲回到他身边。如果这一时期不能顺利地度过,儿童在成人之后很可能发展成抑郁症。

此后,Bibring和Jacobson在弗洛伊德的经典学说的基础上做了重要的修改,他们强调自尊丧失在抑郁障碍中的重要性;他们也提出自尊的形成不仅依赖于口欲期的经历和体验,而且也依赖于发育后期的经历。他们认为,虽然自卑是抑郁障碍的一部分,但在发病前并无明确的证据说明自卑的存在;也没有证据说明,在人格特点上,抑郁症患者病前的自卑比对照组明显。

行为学理论对抑郁症的发病机理是怎么论述的?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1913年,他所发表的《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到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初期的行为学派多致力于如贪食症、烟酒依赖、口吃等明显的行为障碍。早期行为学派的基本理论大多来源于动物研究,后来心理学家逐渐将之应用于人类。近年来,许多人将行为学派的理论与实践引进抑郁症的理论与实践领域。

行为学派对抑郁症的发病机理有两方面的解释:一是“习得性无助”理论,二是操作条件化理论。

“习得性无助”理论

“习得性无助”理论是Seligmen从条件反射实验得出的理论。在他所设计的实验中:首先将狗放入笼子中,并将笼子用隔板一分为二,在狗所站的一侧通上电流,狗在受到电击后,只要跳到无电的另一侧,就可不受电击。一次次重复后,狗就学会了在遭到电击后跳过隔板。然后实验者将狗约束住,放到有电的一侧,一次次给予电击,狗虽想挣脱却无能为力。第三步,将狗的约束解除,放入笼内,再给予电击,结果发现,狗不再试图跳过隔板,而只是在笼子里来回跑动,或不停地呻吟、哀鸣,无所作为,一直等到电击消失为止。

由此可见,上述实验的第一步使狗学会了越过隔板即可躲避电击,也就是说,它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对所处的环境施加影响(控制);在第二步中,由于实验对狗有约束,它不能躲避电击,从而知道它对惩罚性的环境无能为力,此时它体验的就是习得性无助感;第三步,尽管对狗的约束已经解除,但它已经放弃了改变环境或自身处境的尝试。

“习得性无助”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某些人发生抑郁症的素质因素,帮助我们理解诸如童年期创伤、贫困、社会压迫、种族歧视等不幸经历的麻木作用。

例如,在童年期有过严重创伤的人中,有的人出现抑郁症,而有的人则相对正常。其形成原因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不同的人对创伤性经历的感受及态度不同。一些人或尝试失败,或缺乏支持,逐渐出现习得性无助感,他们自觉缺乏希望,觉得无助。这些个体往往自尊较低,且往往伴有自主神经症状,也就是说,他们变得抑郁了。而另外的一些人,能够成功地改变处境、避开痛苦及(或)得到他人的支持,会不懈地努力,这些人不容易得抑郁症。

Seligmen的行为主义学派受到了某些学者的批评,他们认为从动物身上得到的理论毕竟不能解释人类的抑郁症,因为人类的抑郁症实在要比实验动物的表现复杂得多。因此,Seligmen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习得性无助理论包括如下几方面要点:

(1)抑郁症患者认为,无论周围发生什么事都是坏事,并且相信好事不会找到自己头上。

(2)他们认为没有办法采取任何行动以阻止坏事的发生,对于坏事无能为力。

(3)人们愈是相信厄运来临的必然性,愈是认为自己不能控制,他们行为的动机便愈不强烈,且能力也愈低。同理,发生的不可控事件对他们愈重要,对自尊的影响愈严重,个体的抑郁症反应愈强烈。

(4)抑郁症患者往往会出现适应不良性归因方式,他们认为自己所遭遇的厄运都是自己的过错,是由自己的内部因素造成,因此厄运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无法避免。相反,好事的出现只是偶然,是外部原因,可遇不可求。

修订的理论虽然认为上述四方面因素均与抑郁症有关,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第四点即适应不良性归因方式的作用更为重要。

也有人认为,上述理论并不完美,它未将遗传等生物学因素考虑在内,是一种缺憾。但这一理论的确丰富了我们对抑郁症的认识,其重要性和价值是不可否认的。

操作条件化理论

操作条件化最早由斯金纳等提出,其基础是A-B-C理论。操作条件化理论认为每一事件都有前因(antecedent,简称A),前因导致或促使行为(behavior,简称B)以及其后果(consequence,简称C)。前因(A)可为某一特定事件,例如十字路口亮绿灯(A)表示可通行,亮红灯则表示应停止前进(B),见绿灯前行的后果是无须耽搁,继续前进;见红灯暂停可避免被罚款或交通事故(C)。前因(A)也可为人,如在演讲会上,演讲者登台(A),底下的听众会停止讲话,并做好听讲的准备(B),此时演讲者就会开始演讲(C)。这就是操作条件化的A-B-C理论。反过来说,结果也可以影响行为的频度。有的结果会使行为增加,这种情况称为强化;有的则会使行为减少或停止,称为惩罚。如在上课时,那些认真听讲的学生得到教师的表扬,使他们行为得到了强化;而那些开小差的学生则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惩罚会让他们开小差的行为减少或停止。

操作条件化关于抑郁症的认识也经历了若干阶段。最初,斯金纳认为,抑郁症是广泛的消除的结果,在消除过程中,原本被强化的行为失去强化。比如,对一个丈夫已去世的妇女而言,她对做饭的兴趣会大减,因为她的努力失去了“意义”——她丈夫再也吃不上她的饭了。有时,原先行为的提示物(如丈夫回家的特定时间)也会随强化因素的消失而一并消失。

同类推荐
  • 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

    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

    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并将他们的行为引向实现组织目标的道路。管理者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即组织成员在什么状态下愿意充分展现其才能并不断地自主地挖掘内在的潜能呢?这正是《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人性、人心的分析,将管理工作和心理学有机结合,真正使每一个管理方法或技巧切合人心、实用有效,使每一位劳心者有“心”可“劳”。
  •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此卷包含七部分内容,是弗洛伊德关于美学方面的重要论著。《戏剧中的变态人物》(1942)以精神分析观点解释了戏剧活动。《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1907)揭示了压抑、幻觉、梦的形成。《作家与白日梦》(1908)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介绍了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分析了其性心理的发展,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1914)阐释了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摩西这一艺术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1928)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艺创作。《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指出了精神分析技术不是神秘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全球最强势的神秘力量,你不可不知的超级潜意识!几百万年以前,在宇宙万物之中,蕴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创造一切。在160多年前,科学家发现了这种神秘的力量。近十年以来,它在180多个国家流行开来,它风靡全球,改变世界!它就是潜意识!
  • 心理健康36计

    心理健康36计

    体味心理36计,让你拥有一颗轻松愉快的健康心灵。让你踏上重获心灵健康与生活幸福的途径;让你超越自我,从平凡之中领悟着人生的真味。过开心的日子,首先要有一份好心境。心境的好坏,在人不在天,在己而不在人。好的心境来自于人性的平和与淡泊。平和就是对人对事都要想开点,看点,不必斤斤计较生活中的一得一失,淡泊就是要超脱世俗的困扰、红尘的诱惑,有登高临飞宠辱皆忘的情怀。其实,保持一份好的心境并不是与世无争,也不是冷眼旁观,随波逐流,更不是封建士大夫式的悠游潇洒。拥有一份好心境,实在是一种大气魄。
  •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作者在长期从事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病人”,这些“病人”看上去很正常、很健康,但实际上正在遭遇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他们大多都是遇事不能主动化解,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责、心烦、不快乐……心事越积越深,逐渐形成了“心病”。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并排解心理障碍。而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能帮您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带给您幸福美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在夹缝中生存

    在夹缝中生存

    本书阐述了适者生存、生存智慧、处事与做人、生存与尊严、在逆境中崛起、突出重围、永不言败、在夹缝中求生存等生存哲理和指导方法。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奇人怪谈

    奇人怪谈

    令人生畏的生物馆趣闻、让人惊叹的超人能量、错综复杂的历史真相,如梦如幻地发生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 重生复仇:异能废嫡女

    重生复仇:异能废嫡女

    上一世,她是南宫将军府的废物嫡女,为庶母庶妹所迫害,被打入天牢,与鼠蛇蚁虫为伍,最后被庶妹一箭穿心而死。这一世,她因恨重生,身上还带着不为人知的异能,她誓要将那些害过她的人都千刀万剐,下斩庶母庶妹,上将太子拉下马。南宫凰:“我欠你一条命,你有什么要求?”拓跋战睿:“我只想宠你、纵你一世!”
  • 绮罗魅世香:四嫁千金

    绮罗魅世香:四嫁千金

    她重生为凤府的病西施,南宫家的退婚,往日承诺重提,让她不得不嫁给傻子王爷……侯爷之子为她中美人局,被父斥逆子,天下人讥笑,他却不改初衷……凤曦在阴谋漩涡中求生,回首灯火阑珊处,谁是真心,谁是假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新编大众家常菜

    新编大众家常菜

    本书共分为家常菜和特色菜两大部分。家常菜对于厨艺初学者来说,可以从中学习简单的菜色,让自己逐步变成烹饪高手。对于已经可以熟练做菜的人来说,则可以从中学习新的菜色,为自己的厨艺秀锦上添花。
  • 火凤凰之庶女遮天

    火凤凰之庶女遮天

    为了他,她离开了族门!放弃了身份!无怨的付出!不顾性命!大难临头!毅然守护在他身边!生死与共!无怨无悔!尘埃落定,他登上宝座,却灭她族人!赐她红花一碗!毒酒一杯!鬼谷圣女苏永娇含恨重生,就是要那人血债血偿!备受痛苦!今生她是国公府不得宠的小庶女!灵魂交错,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忍气吞声的四小姐!皇帝怎么了?就可以高枕无忧?诡计!阴谋!陷害!环环相扣!报仇路上风雨险阻!她不愿拜倒在那黑暗阴险的诡计之下!机敏、心狠、冷血、狠毒的一一还击!重生一世,恶女寻仇,她再也不会对那人心软!欠下的血债,定要他加倍的偿还!她就是那地狱里的嗜血恶女!拉他下那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庶大招风!所向无敌!奈何此女太倾城,吸引的都是人间极品——某男动情,表示做我的王妃吧!某某男吃醋,表示跟我回家吧!有没有搞错?想娶我?得看看你们有没有本事!然后,某男倒霉了,某男心痛了,某某男——呃,大家还是看文吧~坑品有保证,请大家放心的跳坑吧~
  • 人一生不可不防的十八种人

    人一生不可不防的十八种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小人、哈巴狗、墙头草、笑面虎、伪君子、大嘴巴、瘾君子、红眼病、多疑者、忘恩负义者、贪婪者、赖皮鬼、窝里霸、滥施暴力者、轻浮人、二管家、自负狂、假面人,这18种人无论哪一种人都会使我们的人生蒙受损失,甄别并防范18种人,方能趋利避害,左右逢源,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