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8800000003

第3章 扑朔迷离的三角关系(1899-1949)(3)

第二次鸦片战争所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使清王朝内部发生分化,主张积极与西方列强交往,放弃闭关政策的“洋务派”兴起。1861年辛酉政变后,清朝政大权转移到以奕(欣)为首的洋务派手中。洋务派在外交上采取了一些重大措施,如设置外交机构,派遣使节出洋。但洋务派的最终目的仍是希图维持封建统治,这一点与顽固派没有区别,这使得洋务派在外交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新一轮中国被迫扩大开放的过程中,美国又一次搭乘了别人的便车。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当英军进攻广州时,美国一方面宣告中立,一方面又派了海军陆战队向广州进发,为英军助威。英军攻入广州后,美军也随之入城抢掠,美驻香港领事吉南还把美国国旗插在城墙缺口上。1856年12月,美国一艘船误被中国炮台轰击,美军方乘机出动3只军舰,攻占腊德炮台5座,逼迫两广总督叶名琛书面道歉了事。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进逼天津,清政府急忙派员赴津议和。美国公使列威廉以“调停人”的姿态赶到天津,对清官员施加压力,于6月18日抢在英法之先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美国从《天津条约》中获得了更多的特权:美国外交代表可与北京清政府直接文书往来,遇有要事可在京暂住,如中国与别国立约允许外使长驻北京,美国同享此权;美国商人可在广州、潮州、厦门、福州、台湾、上海等地居住和经商;美国人在中国有传教自由;重申美国享有领事裁判权。1862年7月20日,美国公使蒲安臣正式驻进北京,成为首批进京的外国使节之一。

日本开国后,几乎与中国走了同样的道路。幕府并未因开国而放弃传统的观念,仍试图维持旧的体制,而西方列强却是一步步扩大对日本的侵略。1857年6月,日本与美国缔结了《下田条约》(即《日本国—美利坚合众国条约》),除规定向美国开放长崎港,美国人在下田和箱馆有居住权外,美国还享有领事裁判权。1858年2月25日,两国签订《日本国—美利坚合众国修好通商条约》,内容包括互派领事,开放口岸,自由贸易等,基本解决了把日本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自由贸易”的任务。同年8月,日本又分别与荷兰、俄国、英国、法国签订了通商条约,1860年同葡萄牙签订通商条约。日本向国际社会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敞开了大门。

随着日本国门的打开,国内形成了在对外方针上截然对立的两派,即开国派和攘夷派。由于开国后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使国内供求关系失调,引起物资不足和商人的囤积、投机,从而造成输出品价格暴涨,同时日本黄金大量外流。经济失调给攘夷论的兴起创造了条件。随着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攘夷派杀伤外国人的事件不断发生。1858年8月,几名俄国见习士官和水兵在横滨遭袭击,两名死亡,一名负伤;次年2月,荷兰两名船长被杀。这些恐怖活动一方面使列强对幕府的统治能力产生怀疑,同时使幕府在外交上陷入困境,进退两难。为了安抚攘夷派,幕府在对外上采取了一些收缩措施,如:拒绝了瑞士和普鲁士的缔结条约的要求;1860年颁发了五种商品运往东京的命令,限制对外贸易;延期开放按通商条约应该开放的商埠。

幕府的举措并未束缚住攘夷派的活动,1861年又发生了暗杀美国公使馆翻译享利·修士肯事件和袭击英国公使馆临时所在地事件。攘夷派得到了朝廷的支持,气焰更加高涨,1863年1月纵火烧毁了正在施工中的英国公使馆,点起了攘夷运动的火焰。幕府也不得不屈从于朝廷的意旨,从签订日美亲善条约以来幕府勉强坚持下来的开国方针严重逆转。6月6日,幕府在朝廷的督促下宣布实行攘夷,随后向各国公使要求关闭通商港口,撤走侨民。对此,各国表示拒绝,并声称,如果日本强行要求撤走侨民,各国将采取自卫行动,各国还要求驻扎军队以防备攘夷派袭击外侨居住地。日本与各国的关系紧张起来。

6月25日,日本开始实行攘夷,长州藩炮台向航行在下关海峡的美国商船开炮。7月,日方又分别炮击了法国和荷兰的军舰。攘夷运动遭到列强的反击。美国军舰怀俄明号立即袭击并破坏了下关炮台,击沉了长州藩的军舰两艘;法国军舰塞米拉米斯号和唐克德号也袭击了长州藩炮台,有250名海军登陆,将炮台彻底破坏。7月25日,英、法、美、荷四国代表在横滨集会,决定对长州藩采取强硬措施,以维护条约规定的既得权利。8月,英国舰队与萨藩炮台展开了激烈的炮战,互有损失。1864年9月,英、法、美、荷四国联合舰队对长州藩发动进攻,顷刻之间就击毁了各个炮台,长州藩被迫议和,签订《下关协定》。攘夷派的妄想被粉碎。幕府转而采取更开放的政策,1866年5月宣布,不论武士或庶民,为了学术和通商,均可前往缔约各国。锁国体制被彻底打破。

以攘夷运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对西方势力的抵御,不仅未达到目的,反而促使幕府与朝廷及各藩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武装倒幕运动的爆发和幕府统治的垮台。

在抵御西方入侵的过程中,美国等西方列强虽然是中日两国的共同敌人,但两国却未能联合起来共同对敌。就日本而言,在民族危机最为沉重的时候,中日合作的呼声是十分微弱的,只有少数人悟出了唇亡齿寒的道理,比如佐藤信渊曾在1849年表示:“希望清国复兴,永为吾国西面之屏障。”中日不能联合对敌是两国各自实行封闭政策的必然结果之一,是历史的悲剧。而且,即使能够联合起来,就当时两国的观念、制度和实力状况来看,抵御西方入侵也是徒劳的。

四、“脱亚入欧”:日本跻身列强行列

日本开国促使幕府统治的崩溃,而幕府垮台则成了明治维新的前奏。1868年的明治维新,不仅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而且也是中日关系,甚至是中美日三角关系的转折点。

在西方势力逐渐东侵的民族危机面前,如果说中、日起初同为被西方虎狼宰割的羔羊,那么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则走上了一条由羊变狼并反过来与列强一道吞食中国这只羊的道路。这一过程是通过达成两个目标而实现的:一是从西方列强手中收回失去的主权,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民族独立,取得与列强平等的地位;二是以列强之一的身份对东方邻国实行领土扩张和经济掠夺,由被压迫民族转化为压迫民族。简言之就是“脱亚入欧”。

1868年1月12日,明治天皇政府成立。天皇本来是在攘夷派的支持下,在王政复古的旗帜下夺取政权的。然而此时,德川幕府仍然存在,与天皇政府处于对立状态,而且还掌握着日本的外交。此外,攘夷派的盲目排外活动仍在继续,2月4日在神户发生了日本军人殴打外国人的事件,引起了与各国公使馆卫兵的武装冲突。各国注视着天皇政府对这一事件的态度。为了显示自己的统治能力和权威,尤其是为了在与幕府的斗争中取得列强的支持,天皇政府必须设法同各国保持友好关系,压制攘夷派的活动。神户事件发生后,天皇政府很快表示接受各国关于道歉和惩办肇事者的要求,并且宣布了它的外交方针,表示:外交事宜因“幕府过去的错误”造成今天的局面,但因形势已变,大势所趋,不得不承认已定条约。但是同时,天皇又表示,过去幕府所订的条约将在“公议利害得失之后”,予以改订,并承诺将依“世界公法”处理“对外交际事宜”。天皇政府一方面不敢得罪列强,允诺将继承过去幕府时期的对外政策,另一方面又表达了想取得与列强平等的位愿望。

天皇政府不仅承认了幕府时期所订的条约,而且在初期还签订了一些不平等条约。1868年11月,日本与瑞典和挪威签订了“修好通商及航海条约”。内容几乎是抄袭幕府所缔结的条约,重复了“幕府过去的错误”。随后又与西班牙、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了同样条约。其中的日奥条约,不仅承认了各项条约中对外国有利的所有条款,而且还承认了许多以前没有的特权,集不平等条约之大成,而与日本缔约的各国则借助最惠国条款均沾了这些新特权的光。

明治政府开始时把外交重点放在争取修改不平等条约,争取与列强拥有同等地位上。明治政府在给予列强新的特权的同时,开始着手解决修改不平等条约问题,其重点是收回税权和法权。按规定,1858年与美英等五国签订的修好通商条约到1872年7月才可以修改,但对新成立的明治政府来说,修改这些不平等条约是它所面临的头等重要的外交课题。1869年2月4日,日本向美国和荷兰公使非正式地提出了修约的建议,声称:随着日本社会的变革,过去签订的条约有很多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内容,因此,虽然未到条约中规定的修改期限,但希望提早开始修约问题的谈判。接着又向其它缔结国发出同样的通告。但是,日本的要求遭到各国的拒绝,修约的最初努力失败。此次挫折使明治政府认识到要修改不平等条约,改变受欧美列强欺压的地位是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于是改变战略和策略。在战略上将外交重点转到东方,走迂回道路,先行成为东方邻国的压迫者,成为事实上的二等强国,以此推动修约进程,最终摆脱从属于列强的地位。在策略上则提出由于国内各项制度尚不完备,先将修约日期延缓数年,同时向海外派出使者团,商谈修约问题并考察欧美文化。经过长期的努力,日本终于在1899年正式废除治外法权,1911年收回关税自治权。

明治政府的第二个外交目标就是充当压迫其东方邻国的二等强国。在重点争取摆脱欧美列强压迫的同时,明治政府就已将压迫东方邻国作为其外交的辅助任务。日本的首选目标就是朝鲜。1869年1月,日本致信朝鲜,希望修复邦交,被拒绝。朝鲜的理由是,朝鲜是清王朝的附属国,而日本的信中则有“皇”、“敕”等字样,而这些字样只有中华皇帝才可使用,所以朝鲜不能受这样的信件。对朝鲜交涉的碰壁,促使“征韩论”在日本复活。但在如何征服朝鲜上,日本形成两派:一派认为先派使节前往朝鲜,要求开港开埠,签订条约,视朝鲜态度如何,必要时诉诸武力;另一派认为,根据华夷秩序,利用清朝与朝鲜的宗属关系,先向清朝派使缔结修好条约,如能与清朝建立平等关系,即可居朝鲜之上,朝鲜就可能接受日本的建立邦交的要求,如果朝鲜不从,再诉诸武力。经过争论,后一种意见占了上风。1870年9月,日本与清朝签订了“修好条规”,这虽然是两个深受欧美列强所加不平等条约之苦的国家首次缔结的平等条约,但日本通过这个条约达到了对清朝交涉的最初目的,使日本在与朝鲜交往时在名分上取得了优越地位,扫除了与朝鲜建交的障碍。1875年9月,日本制造了江华岛事件,日本军舰云扬号炮击位于朝鲜首都汉城附近汉江河口的江华岛上的炮台。1876年2月,日本效法当年美国逼迫日本开国的榜样,在武力逼迫下,与朝鲜签订了《朝日修好条规》(即《江华条约》),除否定朝鲜对清王朝的宗属关系外,朝鲜还向日本开放港口,承认日本在开放港口派驻领事的权利和领事裁判权,其不平等性是显而易见的。此后,日本一步步扩大对朝鲜的侵略,朝鲜成了日本“脱亚入欧”的第一个受害者和日本进一步侵略东亚国家的跳板。

在逐步实现“征韩论”的同时,日本还把矛头指向了琉球,推行将琉球变成日本的藩属的方针。琉球原是华夷秩序中的一个成员,后被日本萨摩藩的封建诸候侵掠。1872年10月,日本单方面设琉球藩,任命琉球国王为琉球藩王。1875年5月,日本禁止琉球对清朝两年一次的朝贡以及清帝即位时派遣贺使并接受册封的惯例,但是琉球官员一再请求日本政府允许向清帝朝贡,同时派遣使节出使清朝请求援助。1879年,日本派官员前往琉球,要求琉球王限一周内宣誓遵奉日本法律,被拒绝。次年,日本与清朝就琉球问题进行了谈判,但在谈判的最后阶段陷于破裂。直到1894年甲午战争后,清王朝才承认琉球归属日本。琉球变成了日本侵略东亚国家的另一块跳板。

在“脱亚入欧”的过程中,日本国民观念的变化对推动这一进程起了重要作用。随着修约外交活动的进行,日本国民中要求修约、收回税权和法权的呼声日益高涨,同时也发生了是先修约还是先建立国会的争论。1879年11月,在大阪召开了爱国社第三次大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要求建立国会的运动,被史学家看成是划时代的大会。大会批判了“修约先决论”,提出:即使为了实现修约,也必须先进行建立国会的运动。主张先建立国会的人认为:目前修改条约之所以不能实现,虽然是由于英德法等国要维护它们的既得利益,阻挠修约,但真正的原因是它们蔑视日本;而它们蔑视日本决不是因为日本军事力量弱小,荷兰、丹麦、比利时等国的军事力量也是弱小的,但它们有宪法,有国会,所以“任何大国强国也不能违逆这些国民的感情,不敢恣意妄为背理不公之事;列强之所以蔑视日本,是因为日本没有宪法,不能集中国民的舆论;日本要想实现目前至为紧迫的修约,就必须迅速建立国会;“国会果能建立,则国人之感情即可著功效于实际,彼欧洲国家,纵使既大且强,岂能抵抗我国民之成功?”。日本史学家认为,这种主张的正确性,后来为事实所证明。

同类推荐
  •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对八项规定出台的背景,八项规定给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八项规定昭示的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以及中国梦蓝图进行了梳理和论述。既是一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也是一本在党的建设方面起教育、普及作用的通俗理论读物。
  •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社会建设理论,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指导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毛泽东还高度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思想。他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利益主体,并把改善民生当作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毛泽东的这些社会建设思想是党和人民共同探索的理论成果,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在实践中是互动互促与辩证统一的。政党民主持久健康发展,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动力支撑。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属于主体性动力,有内在性,广泛性,根本性的动力特点。本书内容的重点,是在厘清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理论来源与实践进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与动力合成有机统一的视角,立足党员主体动力产生的来源、动力体现的重点、动力效能检验的关键,探寻推动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完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能源博弈大战

    能源博弈大战

    以世界油气资源大势为背景,透过大国能源战略解读能源安全与能源外交博弈,针对科技进步下油气资源的延伸、替代能源的最新发展、各国对节能减排的共识、能源冲突解套以及国际合作中的求同存异、共谋多赢等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述,提出了独到新颖的见解。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所谓权,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或为金钱,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腐败导致灭亡,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据文献记载。以权谋私,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生活卷(文摘小说精品)

    生活卷(文摘小说精品)

    这是读者俱乐部主编的一套书籍,里面包含青春、情感、家庭、校园、情境、师生、社会、父母、智慧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它们的意义,是一本伴随人生的书籍,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系。在《智慧卷》里面,文字充满智慧,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感受到来自智者的声音,启迪我们去探寻生命以及生活的意义,值得一读!
  • 教室别恋

    教室别恋

    十年前你是我的老师,十年后你却是我的当事人,我第一个当事人。十年前我有了我们的孩子,但十年后我还是孤家一人,赵宋宁,这辈子你欠了我太多太多……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 凤倾天下之独霸后宫

    凤倾天下之独霸后宫

    夕阳火热,洒下热烈的光芒,划过天空倾于大地,这是一个炎夏,划过的微风柔和的吹着人的脸颊,吹得人一阵舒爽,好似吹走热气的同时也吹走了所有的烦恼,连心情都跟着轻松了是的。“唔……秦楚,这里的风景好漂亮,以后我们常常来玩好不好。”山顶上,女孩扎着马尾,穿着合身的运动服,整个人都显得阳光、富有活力。她站在郁郁葱葱的大树前,浓郁的绿色衬得她更加青春。任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女孩会是特工界……
  • 寻找快乐的毒药

    寻找快乐的毒药

    米克——憨厚老实的大乌龟,是马飞飞家养的超级宠物。米克和他的伙伴们可没少给马飞飞和他的同学们找麻烦。不过,在鹤乡发生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情还多亏了米克、哈青和华丽鼠他们呢。你想知道马飞飞和他的哥们在鹤乡经历了怎样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么?那就跟着米克去经历一段冒险之旅吧。兴许,你会在这里找到神秘的智慧宝典和香酥可口的心灵巧克力派……你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出发!
  • 江湖遍地遇相公

    江湖遍地遇相公

    凤女临世,美男来袭。且看各路公子,如何大显身手,抱美而归。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幸福像花儿

    幸福像花儿

    自从爷爷去世后,蓝芷若已经很久没有体会到幸福的感觉了。可是老师却偏偏让大家以《幸福》为题目写篇作文。蓝芷若看见爸爸妈妈经常为一点小事吵嘴,非常担心他们会因此离婚。一个偶然的机会,蓝芷若被选为辩手参加“金钱是否能带来幸福”的辩论赛。在准备辩词的过程中,蓝芷若慢慢地找回了幸福的感觉。
  • 狼王之主

    狼王之主

    我终究也没有搞明白这倒底是穿越还是做梦。这狼王扳指究竟有什么秘密。给了我无上宠爱的天凌,最终也没能留住我。给了我无上权利的轩辕政,他的皇位永远比我重要。对于宠爱和权利都不稀罕的我,却落到了相传残暴无比的龙诀国皇帝手中。我从未如此迫切的想结束这场穿越或是梦境,却终未能如愿。谁能想到他那狂野的爱犹如肆虐风暴一般来得如此突然。他为我舍弃三千后宫。他为我可以放弃皇位、归隐山林。可我却怕这终究是一场境花水月。古代跟现代,该如何抉择,抑或是根本就没有我选择的权利…感谢亲爱的rkevin2008为本书做了个漂亮的视频,大家都快去看看吧!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