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800000024

第24章 懂一点礼数,修几分仪表 (1)

【细品潜伏】

形象可以反应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衬托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天津站每个有头有脸的人都知道这一点。军统特务头子戴笠要来天津视察,传言还要“单独会见”,天津站众人不由坐立不安——马奎穿着笔挺的西装,在办公室不断地练习着如何跟戴局长打招呼。他脚跟相碰,前胸迅捷地挺起,昂首挺胸地对着空气问好:“戴局长好,我是天津站行动队队长马奎。”这样的动作重复了一遍又一遍,马奎姿势之规范,完全赶上了国庆阅兵的规格。

而情报处处长陆桥山则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上演“时装秀”。一个下属伸长的胳膊上挂了好几条花花绿绿的领带,陆桥山揽镜自照,领带试了一条又一条。从他搭配服装的执着和专注来看,要是生在现代,那就是时尚界领军人物。

二人这么重视仪表,就是想给戴笠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可惜却临时接到通知,单独会见被取消了。这样的热情遭人泼了冷水,难怪马奎望着自己一身新行头大骂:“马奎啊马奎,你就是头猪。”而陆桥山则把怒气发在拍马屁的下属身上,把领带一扔,说:“好看个屁。”当然,这样有失风范的行为也只在私底下,二人见到了戴笠还是一副精神抖擞的模样。

不只是马奎和陆桥山重视仪表,翠平在余则成和站长太太的调教下,也渐渐开始懂得乔装打扮了。她穿上华美的旗袍站在余则成面前时,完全像换了一个人,连总是看她不顺眼的余则成都忍不住称赞:“好看,像林黛玉。”可惜翠平换了装扮,却没换脑子,立马回了一句:“林黛玉是谁,你在外面的野女人吧。”余则成哭笑不得,却还是鼓励翠平穿着打扮、说话行事都朝官太太们靠拢,因为只有先从外表上融入那个群体,翠平才能真正打入内部。

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形象的重要性。形象是成功的催化剂,是融入一个团体的通行证。身处职场就要多学点礼仪,注意一下外表,打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旗袍裹身,土翠平融入“官太太群”

为潜伏需要,组织上为余则成派来了假夫人,一个土里土气的农村妇女——翠平。身为游击队队长的翠平,从小生活在农村,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棉麻粗布,突然间来到城里,摇身一变成了官太太,山珍海味,绫罗绸缎,每天旗袍裹身,这让她感到格格不入,所以有了她初穿旗袍时发出的“耍老娘,找死啊”的粗言,以及让人捧腹的“还没缝完呢”笑语。

身为官太太,就要做官太太该做的事。翠平渐渐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于是开始收敛言行,注重穿衣打扮,学识字,玩牌,逐渐的融入到官太太的生活中,虽然有的时候难免会露出马脚,但她也学会了巧妙地掩饰过去。

其实,不光是身处官场的翠平,行走在职场的我们也需要注意言行举止,懂一点礼数,修几分仪表,保持一个好的形象。因为这可以影响你的魅力,影响你的事业。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在日记中曾记录了这样一件事。一次,他去理发时,理发师十分尖锐地批评他的仪容:“你是公司的代表,却这样不注重仪容,别人会怎么想?连你都这么邋遢,你公司的产品还会好吗?”理发师还建议,为了公司的形象,松下应每次都专门到东京来理发。松下听了理发师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以后就非常重视自己的仪容,并要求所有松下的员工都这样做。

日常生活里,外貌的重要性比我们想像中还来得重要,职场上也是如此。虽然衣着仅及于表面,但却影响深远,因为人们习惯以外观度人,纵使能力是最重要的,但言谈、举止及装扮也不可轻视。尤其是在竞争激烈、企业不景气的年代里,面对众多的求职者或员工,领导者根本还没来得及看出你的能力就得进行人事决策。这时候你所展现出来的整体感就成了决定性的因素,关乎你是否能被录取、被留任,甚至被提升。

或许有人会说:“有一些人从不注重自己的形象,最后不也是有机会提升的吗?”那么让我们试想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做事的小职员终于受到了上司的肯定,被提拔成了一个部门的主管。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如果升职之后的他依然保持着小职员形象,那么他的部下会尊敬、服从他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他在这种情况下能做出令人钦佩的业绩来吗?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美国总统卡特了。

卡特当时的性格和形象作为农场主再合适不过了,但作为一个对世界影响极大的超级大国——美国的总统后,再保持这种形象就不太合适了。

遗憾的是卡特当了总统之后,对自己的形象没有做任何的调整。结果舆论方面开始发难了:他是否拥有作为美国总统所要具备的形象气质呢?在其后的执政生涯中他屡屡被对手或是并非恶意的人们诟病,还经常有人因为他的形象表现而给他起外号,一些媒体甚至由此别有用心地怀疑他的政治能力和智慧。如果卡特努力改变自己的形象来适应新的变化,或许他能塑造一个更好的总统形象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

形象是成功的催化剂,身处职场就要了解这一点。另外,不同的角色决定了自己所要塑造的形象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塑造形象,穿衣打扮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职业需要。

“老师就好这一口”:送礼送到点子上

穆连成家财万贯,但因为曾经当过汉奸,所以他害怕有朝一日锒铛入狱,小命不保,为此他四处打点,巴结吴站长,在得知吴站长喜欢古董——“都这把年纪了,就这么一点喜好了”的时候,穆连成挑选了一箱古董,准备夜里送到吴站长家。

送礼是求人办事必不可少的,于穆连成而言如此,于身处职场的我们也是这样。想得到领导的重视,得到晋升的机会,有时候不得不送送礼。

“礼”虽然是好东西,但并非在任何情况下给人送礼对方都能接受。那么我们该怎么送礼呢?这里不妨先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某科长老刘去拜访老局长,想申请一笔资金。刚进老局长家的门,透过门窗玻璃发现局长正铁青着脸,旁边站着个小保姆,浑身直哆嗦正在啼哭。刘科长一看地下茶壶茶碗的碎片满地都是,他突然想起了朋友告诉他的话,这位局长有个嗜好——喜欢品茶,更喜欢收藏名产地的茶壶茶碗。看到这种情况,他灵机一动,赶紧退出。

刘科长急忙来到某专卖店高价买了一套景德镇出产的上等茶具,又买了龙井、碧螺春等上等茶叶,再次来到局长家,对局长说:“哎呀!这可是局长的宝贝啊!”局长听完他的话后,更是心疼,脸上不断抽搐。

刘科长掏出刚买的礼物,打圆场地说道:“我也是喜欢品茶之人,更是喜欢收藏这些茶具。您看,这是我刚买的上等茶叶和茶具,本打算自己留下的,没想到您的爱好和我一样。宝剑赠英雄,这一套景德镇的上等货就送给您吧!”说着,双手奉上茶具,局长一看,眉开眼笑连声感谢。

“不过局长,我有个要求,这茶叶得让我品尝一下吧,我忍不住了。”

“好,好,没想到你也如此嗜好品茶啊!”笑呵呵的局长吩咐保姆去泡茶。

接着,刘科长与赵局长谈起了茶经:“你看,我买的正宗西湖产的龙井:色绿、香郁、味甘、形美、人称四绝,是吧,局长?”

局长一副泰然神色,稳坐在沙发上,将茶碗冲刷一下,摆好,咳嗽一下说:“确实是这样,而且不仅茶叶要好,喝茶也有讲究,喝茶讲究就大了,喝茶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品茶不但要茶好,茶具好,水也很重要……”

刘科长认真地听完局长的介绍后,又装作请教的样子问了局长几个问题,引得局长高谈阔论一番。

一壶茶品了两个小时。日渐中午,局长吩咐下厨,留刘科长吃饭,刘科长忙推却,告辞之际,提出申请资金一事。局长不加犹豫地说,“星期一到我办公室来吧”。

刘科长终于达到了目的。

刘科长之所以那么容易地就达到了目的,是因为他在适当的场合和时机送了别人适当的礼品。由此可见,送礼必须要动点脑筋,选择好时机,送到点子上。

很多人喜欢晚上把礼品送到对方家里去,其实这未必是最佳选择。因为晚上对方也可能不在家中,虽然他的家人收下了礼物,但有些事情你还是无法交待;或者他本人在家,却有其他串门人在场,这时带着礼物进去未免有些尴尬。所以,最好的送礼时间应该选在早上对方未上班之前,或者在星期天早上对方刚刚起床以后不久。这个时候带着礼物进屋,既无外人打扰,又能找到关键的人,便于直接沟通交流。另外,有的礼物可以直接在办公室送,比如一些办公用品;而有的礼物只适合于在家送,比如烟酒等。总之,不同的礼物还要选择不同的时间和场合,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此外,送礼总要在说法上有个由头,才好送出去。比如对方患病、生日或子女升学等特别时日,则是送礼的最好时机,因这时“出师有名”,名正言顺,显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接礼的人除了感谢之外,也不会有太大的顾忌。否则,礼物送得名不正、言不顺,那就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后果。所以,你在送礼时,一定要先找个理由,下面的几种方法可供你参考:

方法一:把理由推到不在身边的爱人身上。

你可以说:“是啊,我也说,找您办事用不着拿东西。而我爱人却说啥也不干,非让我拿着不可。既然拿来了,就先搁这儿吧,要不然,我爱人准得埋怨我不会办事,回到家也交不了差。”

方法二:把理由推到对方的孩子身上。

你可以说:“东西是给孩子买的,和你没关系。别说是来找你办事,就是没这事,随便来串门儿还不一样应该给孩子买点东西吗?”

方法三:把理由推到对方老人身上。

你可以说:“你不用客气,这东西是给老爷子买的——老爷子身体最近还行吧……你方便时把东西给老爷子拎过去得了,我就不再过去专门看他了。”

同类推荐
  • 做人要悟玄机

    做人要悟玄机

    本书把做人学问中最隐蔽、最玄妙的东西挖掘出来,浓缩成9个问题进行阐述。
  • 《潜伏》中的职场智慧

    《潜伏》中的职场智慧

    一部《潜伏》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办公室教程,重温《潜伏》经典,用“余则成式”的间谍思维打造无坚不摧的职场战斗力。本书带你识破职场中潜伏者,察言观色里冷静辨明敌我之势,看穿办公室潜规则,谋篇布局中从容应对重重危机。开辟出一条从容不迫的职场之路。
  • 习惯正能量

    习惯正能量

    国外研究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其中,习惯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好的习惯是种正能量,也是能量的储蓄。培养好习惯,就是在为自己的未来贮存正能量。
  •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100个历史故事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100个历史故事

    本书为青少年朋友精心挑选了100个中外历史上生动有趣,充满智慧的故事,每一个历史故事都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反应着古代人民的生活,每则故事后都配有“智慧解读”,从而历史故事的背影和人物进行阐述和评价,帮助青少年了解中国历史,领悟古代人民的智慧。
  • 创新的开拓

    创新的开拓

    ,别人能行,我也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对自己说"OK",找一位恩师指点迷津,学会为自己鼓掌
热门推荐
  •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

    6岁时,诸葛亮失去父母。14岁时,他领全家南迁,一路谋划躲过兵乱和仇杀。20岁时,他被公认为“卧龙”,却安于耕读不谋仕途。26岁时,对三次来访的刘备,诸葛亮微笑着讲了356个字,天下大势便如拨云见日。刘备集团此后三十年的发展战略,就此奠定。出山后便逢曹军压境,危难中诸葛亮孤身渡江,巧妙激将孙权抗曹,这才有了赤壁大胜。当东吴还在庆功,诸葛亮已定计拿下了最大战果——荆州四郡。得诸葛亮后不到一年,刘备便从绝境中崛起。43岁后,诸葛亮独掌军政大权,从此开启了蜀汉十年的强盛期:内用法家富国强兵,外领大军南征北伐,打得曹丕一度考虑迁都。
  • 重生之剩女大翻身

    重生之剩女大翻身

    一个剩女意外死掉,重生成猫,为了重新做人、顺利嫁掉,不得不和月老做交易做善事来改变命运。为此,她替摔成植物人的新媳妇回老家结婚,替被小三撬掉男友的女博士收回男人的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

    在现代生活中,口才是衡量一个人学识和魅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笨嘴拙舌、词不达意的人往往四处碰壁;寸步难行。而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人则可以左右逢源,无往不胜。 口才好的人更容易成功,是因为他们总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说到他人心里。这种高品质的沟通不仅能让交流无障、谈话愉快,而且能帮助你轻松交际,达成所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传奇

    传奇

    《传奇》写了小男小女之间的“传奇”,写了城市小男女的心思。
  • 恶男的美女保镖

    恶男的美女保镖

    大兴朝高高的山顶上,一位道骨仙风的老者闭着眼,盘腿坐在一块大青石上。此人名善通,号天机子。一旁站着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孩,看上去也就十五六岁,一张精致小巧的脸,细而弯的柳眉,星般璀璨的眼眸,高挺小巧的鼻子,红而丰润的唇,娇小玲珑的身体,整个就是精致的代表。天机子微张开眼喊道:“莫狸!”“在!怎么了师父?”那精致的女孩,也就是莫狸,奇怪的问。平日师父没打坐完是不会开口讲话的……
  • 成功处世艺术

    成功处世艺术

    该书告诉我们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事情,如何对待我们的世界,如何生活得更好,一本智慧树,值得阅读。
  • 初见葵色日光

    初见葵色日光

    他伸出苍白的指尖触碰那些可怖的小触须,头顶缓缓长出一对缠绕着黑紫色瘴雾的角。它们是恶魔的象征。,狭小的空间里,少年蠕动了一下蜷缩着的身体。湿漉漉的黑色绒毛细密地保护着尚未破壳诞生的他,一如妈妈最温柔舔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等你来

    等你来

    有的人见上一面就会误了终生,比如宋佳和管羽风。宋佳是典型的狮子座女生,哪怕爱到骨子里,也要保持傲气,你若不来,我可以等,但绝不会送上门去。偏偏让她遇上喜欢欲擒故纵的管羽风,历尽艰难最终还是没能在一起。虽说亲情难舍占了很大原因,但终究还是败给了自己骄傲的性情。虽然讲的主要是管羽风的故事,但里面的配角,不管是孙小鱼还是沈南,或者唐茜,他们心里都有一句潜台词,那就是“我在等你来”。可是这句话,自始至终,谁也不曾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