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6600000001

第1章 明宫女杀帝未遂案(1)

红丸引发的壬寅宫变

明世宗朱厚骢是兴献王朱佑杬的长子。明武宗于公元1521年3月病死后,由于武宗没有留下子嗣,又是单传,因此皇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最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骢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嘉靖。嘉靖虽在位45年,但政绩上却没有什么建树。他一生最关心的只有两件事情:一是怎样才能长寿无极,永享富贵,二是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纵欲淫乐。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他几乎把整个帝国都押了上去。

朱厚熜在还没有成为明世宗以前,就喜欢炼丹修仙,并将大半儿的心思都花在了钻研如何成仙上。他称帝之后享受的富贵达到了极点,更是一心追求长生不死。嘉靖皇帝朱厚璁迷信道教,据说道士能够帮助嘉靖实现自己的“理想”。因为道教主张的,正是长生不老,甚至肉体飞升,而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于是,他广征道士方士之流。

嘉靖皇帝朱厚熜为求长生不老药,命方士炼丹。当时术士所进献的秘方和炼丹术五花八门,其中有一种“红丸”炼法最为流行,“红丸”又称红铅丸,是宫廷中特制的一种春药。红铅又是什么呢?“红铅者,天癸水也。”什么是天癸?《黄帝内经》中说:“月事以时下,谓天癸也。”原来“红铅”是女子的经血,但不是一般的女子月经,而是处女的第一次月经。“经水甫出户辄色变,独首经之色不遽变者,全其阴阳之气也。男子阳在外,阴在内;女子阴在外,阳在内。首经者,坎中之阳也。以坎中之阳补离中之阴,益乎不益乎?独补男有益,补女有损。补男者,阳以济阴也;补女者,阳以亢阳也。”“坎离”是《易经》提到的卦相,阴阳水火既济。“首经”阳气最足,从女人阴户流出来之后保持鲜润,不马上变色,对男人是大补。因此“红丸”的制法很特别:须取童女首次月经盛在金或银的器皿内,还须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秋石、乌梅等药物,连煮七次,浓缩为浆。再加上乳香、没药、辰砂、松脂等拌匀,以火提炼,最后炼蜜成丸。“秋石”是用童男、童女的尿液制成。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先生说,明代道士所炼的“秋石”实际上是从大量的人尿中提取的性激素制剂。也就是说,加入秋石,红铅丸更具春药的功能。服用红铅丸,皇帝精力更加充沛,可以与更多童女性交进行“采补”。此外还有一种“含真饼子”,就是取用小孩刚生下时含在嘴里的血块作为主要成分,也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特别推崇的。

为了配制“红丸”,据《明实录》记载,仅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至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间四次大选,就采选了一千零八十个八岁至十四岁的幼女进宫。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的二月,从畿内挑选十一至十四岁少女三百人入宫,三十一年(1552年)十二月又选三百人,三十四年(1555年)九月,选民间女子十岁以下者一百六十人,同年十一月,又选湖广民间女子二十余人,四十三年(1564年)正月选宫女三百人。采选这些宫女,一方面为炼制红铅丸提供原料,另一方面也是为嘉靖皇帝充当泄欲采补的工具。为了及时采到处女的经血,道士还给这些年幼的宫女大量服用药物催逼月经,对宫女们的身心造成极大的摧残。不少女孩因此失血过多,有的甚至出现血崩丢了性命。另外,为了保持宫女的洁净,宫女们不得进食,而只能吃桑、饮露水。为了获取炼丹所用的露水,嘉靖命令大批宫女天不亮就去御花园为他采集“甘露”,很多宫女因此累倒、病倒。所以,被征召的宫女苦不堪言。

嘉靖皇帝还是个好色之徒,但求长生则需禁女色,两者不可得兼。对嘉靖来说,求长生就是为了长盛不衰,永世作乐,女色怎可禁绝。道士深知,皇帝无求不遂,又宫中女色遍布,均属帝王,令其戒色,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于是嘉靖宠信的道士邵元节、陶仲文之流顺水推舟说,养生是不必节欲的,如果掌握了房中秘术,多与童贞女相交不但没有关系,而且还能起到采阴补阳、延年益寿的作用。在道教的理论中,房中术是养生术的一种,只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服用密制的丹药,并且多与童贞的处女交配,就可以达到采阴补阳、延年益寿的效果。《辞海》中对房中术所下的定义是“古代方士所说房中节欲、养生保气之术”。房中术的主要派别提倡“合气”(男女性交)以修炼,而节欲只是其次要派别、次要方面;同时,房中术的后来发展与医学相结合了。所以,房中术的确切定义是古代与医学相结合的通过对性生活的调节以养生保气、益寿延年之术。

统治阶级是很重视性享乐的,可是古书常常强调“纵欲必然戕身”,这使一些统治者不能不有所顾忌,而这时候一些道士站出来蛊惑说,房中术可以把性与保健结合起来了,既不影响享乐,又可延年益寿而更好更多地享乐,这就完全符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房中术一旦为统治阶级所攫取,就脱离了它的原始含义和朴素的养生主旨,而成为统治者们糜烂腐朽、奢侈淫逸生活的工具。那么嘉靖皇帝也不例外,当他得知运用房中之术,纵欲和养生竟可以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时,当然心花怒放。于是嘉靖明令礼部派员在京城、南京、山东、河南等地挑选了民间女子千余人进宫。以后又多次采选宫女,多达数千人。用以炼制“元性纯红丹”和供他淫乐纵欲。这些进宫的女子,只有少数有封号,绝大多数既被嘉靖淫乐,又被奴役,饱经摧残。后来发生的嘉靖皇帝被宫女谋害这件事情,就与这种荒淫无耻的行为有关。

此外,据历史资料记载,嘉靖帝不但贪淫好色,而且性情暴虐,他不但任意对待臣下非打即骂,而且对待后宫的皇后和宫女也很刻薄,这也成为引发宫女暴动的一个诱因。

嘉靖皇帝前后有三个皇后,分别是陈氏、张氏与方氏。这三位皇后都有着同样美丽的纤纤玉手,但也都有着同样的悲惨命运。

第一位孝洁皇后陈氏,在嘉靖还没有即位时就是王妃,因为是由正德皇帝的母亲张太后指定的,再加上陈氏为人性情冷僻、不苟言笑,所以嘉靖一直不喜欢她,对她也很冷落。有一天陈氏与世宗同坐在一起,这样夫妻坐在一起的机会并不多。陈氏已经怀孕多日,世宗也因此对她呵护有加。二人正在闲聊的时候,张、方二妃端进茶来,世宗见张妃的手如纤细的柔荑,晶莹剔透,于是当着陈后的面,他就轻狂难抑,竟情不自禁地伸手抚摸张妃的手,且失声赞美:好一双柔美的手!那眼睛也泛出异样的光彩。陈后醋心大起,放下茶杯,转身离去。嘉靖觉得淫兴被扰,不顾陈氏已有身孕而大发雷霆,使得陈皇后受到惊吓而流产。后因失血过多,调治无效,含恨而死。世宗的余怒不消,下令丧礼从简,给了个恶谥叫“悼灵”,埋葬在袄儿峪。嘉靖十五年(1536年),礼部尚书夏言议请改个谥号,那时已经过去很久,世宗的恨意也消得差不多了,便将陈后的谥号改为“孝洁”。

第二位张皇后,就是那位长着一双玉手的张妃,起初被封为顺妃。嘉靖七年(1528年)陈皇后死后,张妃被立为皇后,嘉靖对她宠爱有加。因为《周礼?天官?内宰》曾有“中春,诏后率内外命妇,始祭蚕于北郊。”的句子,当时嘉靖心血来潮想追崇古礼,恢复古神农时候“皇后亲蚕”之说,于是命令张皇后率领嫔妃亲自去北郊养蚕,又率后宫的所有女子在宫里听讲章圣皇太后编写的《女训》。后来张皇后红颜渐衰,一双曾让嘉靖神魂颠倒的玉手也不像年轻时那么柔润如玉了,嘉靖看着也厌烦了。后来嘉靖以张皇后帮张太后的弟弟辩护为借口,将其打入冷宫,张皇后不久就凄惨地死去。

第三位继立的方皇后是江宁人,与废后张皇后一样有着一双惊艳的手。方氏在“壬寅宫变”(即宫女谋杀皇帝案件)中对嘉靖皇帝有救命之恩,但因在宫女谋杀嘉靖的案件中借机杀掉了嘉靖所喜爱的曹端妃,事后嘉靖回忆起端妃的情爱,对人说:“端妃,我所爱,应该没有害我之心。”从此迁怒记恨方皇后,开始跟方皇后不和。清人对此咏道:“无端事变起宫闱,全仗长秋息祸根。岂料顿忘宗社恨,翻然病已忆端妃。”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大内发生了火灾,嘉靖当时住在西内,听到大内的火警,宦官们报称火已经烧到了方皇后的宫院,不料嘉靖只是不下令救火,他仰天自语说:“真是报应不爽,那东西喜欢害人,今天是在劫难逃了。”等到大火被扑灭,方皇后并没有被烧死,但受了重伤,嘉靖也不去看她,不久方皇后因伤重死了。嘉靖听到方皇后死去的消息,眼前浮现出她生前的种种好处,不由得泪流满面说:“你曾经救了我,我却没有救你,是我辜负你了。”于是亲自给方皇后定谥号为孝烈,葬在了永陵。

嘉靖皇帝对皇后都是如此,对待出身低微的宫女侍婢更加苛刻。据史料记载,朱厚熜虽然贪色,但宫人只要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就加以鞭笞杖责,从不宽恕。几年中,受过鞭杖责罚的宫女达200百余人,其中有数十人或死于大杖之下,或不堪凌辱而自尽。这种非人的待遇,使宫女们整日担惊受怕,而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宫女们才发出了“咱们下手了罢,强如死在他手里”的呼声,并蓄谋刺杀嘉靖。

嘉靖有个宠妃曹氏,曹妃长得异常美丽,深受世宗的宠爱,被封为端妃。“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同时也受到了其他人妃子甚至方皇后的嫉妒。嘉靖几乎每日都要到端妃那里,与端妃饮酒狎欢。端妃有一个叫杨金英的侍婢,嘉靖在端妃处寻欢时,一次因为一点小事侍奉不周,被嘉靖责骂,嘉靖要将她重杖打死,多亏端妃从中说情,才得以保全了性命。杨金英在宫中也耳闻目睹了嘉靖皇帝用宫女身体做丹炉,制取长生不老药,宫女受害的惨状,于是对世宗心怀怨恨。杨金英因险些丧命去向宁嫔王氏哭诉。宁嫔王氏也正因为嘉靖生子而未被封妃,以及被曹端妃夺宠久遭世宗冷落而心存不满。于是宁嫔王氏挑唆杨金英杀死嘉靖。

宁嫔王氏生子而未被封妃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世宗自嘉靖元年大婚后,因荒淫无度致使身体很虚弱,经常气喘、咳嗽,直至嘉靖九年(1730年)还没有孩子。嘉靖十年(1731年),世宗在宫中钦安殿建坛求嗣,以求得到一个儿子。起初,以礼部尚书为监礼使,文武大臣轮流值班进香,一直没有效果。到嘉靖十五年(1736年),请道士邵元节等主持祈坛。事情也是巧合,当年,后宫妃嫔就生了男孩,以后又生了好几个孩子。宁嫔王氏也在这一年为嘉靖帝生了一个儿子,按惯例,她应该由嫔晋为妃,可是不知为什么,世宗没有晋封她。因此宁嫔王氏对世宗怀怨。

杨金英深知单靠自己的力量很难成事,于是就找到也曾受到责罚的梅玉香、张金英、刘妙莲等10余名宫女商议,这些宫女也自知这种灾难早晚会轮到自己,因而决定先发制人。她们明知事情无论成与不成,自己都必死无疑,但已身临绝境,只能抱着必死的信念,与嘉靖展开同归于尽的殊死一搏。

明朝皇帝住的寝宫是紫禁城内的乾清宫,除了皇帝和皇后,其余人都不可以在此居住。妃嫔们也只是按次序进御,除非皇帝允许久住,否则当夜就要离开。嘉靖年间的乾清宫,暖阁设在后面,共9间。每间分上下两层,各有楼梯相通。每间设床三张,或在上,或在下,共有二十七个床位,皇上可以从中任选一张居住。因而,皇上睡在哪里,谁也不能知道。这种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皇上的安全,但对最贴身的宫女却毫无防范作用。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二十日晚上,世宗在端妃宫中饮酒大醉,倒在榻上糊里糊涂地睡着了,端妃不敢随便惊扰,替他掖好被子自己就悄悄退出,去了别的屋子,好安静些,让世宗睡得踏实。这时候早就在一边窥伺时机的杨金英等十余名宫女,就趁嘉靖皇帝熟睡之时,潜了进来。宫女们一齐按住世宗,先是杨玉香把一条粗绳递给苏川药,这条粗绳是用从仪仗上取下来的丝花绳搓成的,川药又将拴绳套递给杨金英。邢翠莲把黄绫抹布递给姚淑皋,姚淑皋蒙住嘉靖的脸,紧紧地掐住他的脖子。邢翠莲按住他的前胸,王槐香按住他的上身,苏川药和关梅秀分把左右手。刘妙莲、陈菊花分别按着两腿。待杨金英拴上绳套,姚淑皋和关梅秀两人便用力去拉绳套。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但由于过于紧张,杨金英把平时很容易打的活结竟然系成了死扣,这样绳子套怎么也收不紧。这时宫女当中有一个叫做张金莲的竟然愚蠢地认为勒不死世宗是因为皇帝有神灵的佑护,她又担心祸及自己,于是害怕起来,就偷偷地跑出去告诉了方皇后。方皇后听说后,鞋子也顾不上穿,忙带着宫女跑去解救。前来解救的方皇后被姚淑皋打了一拳。王秀兰叫陈菊花吹灭灯,后来又被总牌陈芙蓉点上了,徐秋花、郑金香又把灯扑灭。这时管事的被陈芙蓉叫来了,这些宫女才被捉住。嘉靖虽没有被勒死,但由于惊吓过度,一直昏迷不醒。

嘉靖虽然得救,但仍然不省人事,不过还活着。方皇后马上召集御医会诊,御医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冒这个风险。方皇后心急如焚,要御医许绅务必设法救活皇帝。许绅无可推托,只好开了一付猛烈的药方,嘉靖服下后终于坐了起来,但仍然说不出话来。许绅救活了嘉靖,但时隔不久他自己却得了病,临死之前对家人说:“我不行了。上次宫变,我自知若是救不活皇帝就会惹来杀身之祸,因此惊悸得病,所以这病是医不好的。”没几天就病死了。

同类推荐
  • 锦衣当权

    锦衣当权

    卧底十年,铁血军人孟岩重新活了过来,成为一名锦衣卫。一把绣春刀,一身霹雳胆,男儿血,尤未冷,美人随,斗权阉,收漠北,定安南,下西洋,权倾天下!
  •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她是金牌猎人,以猎杀罪犯为生,身手矫健,性格狂妄。一朝穿越,她成了一个病死王爷的陪葬侍妾,好不容易保住一条小命,却被王妃欺辱,继子坑害,人人当她还是柔弱无能的下等侍妾,想要害她性命。她斗毒妇,整渣男,呛皇帝,与病弱王爷联手掀起翻天巨浪。要誓众人俯首称臣,再不敢造次。只是那冷淡无情没有人味的王爷怎么突然变得这般热情?病娇王爷稍稍靠近,温文一笑:“本王给你送一道餐后甜点如何?”“不要。”孟青珺断然拒绝。病娇王爷马上变脸,威胁道:“不要也得要。本王将自己做为甜点送给你,岂容你拒绝?”孟青珺抵死不从,...
  • 赤眉绿林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陈桥驿是赵匡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在这个驿站,他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改朝换代。公元951年至公元960年,纷乱复杂的五代十国行将结束,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宋帝国开始浮出历史地平线。大宋立国前十年,周太祖郭威清除往朝弊政,带来了乱世中第一缕曙光;一个有英雄气,又满怀王道理想的大帝柴荣,御驾亲征,击败北汉契丹联军,开始文明政务;绝世高人王朴献《平边策》,“底定中原路线图”;经高平之战,赵匡胤进入后周高级军官行列;不可思议的“韦囊”,神秘的陈桥兵变,使历史出现了惊人的拐点……
  •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我们祖先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的理性思考、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核心的内容已成为流淌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本书从上古传说讲起,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轮番登场。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世之谜,补天教民的不世之功;夏、商、西周江山更迭,庸王丧邦,圣主治世,小人误国,贤臣辅主。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清淡药香

    穿越之清淡药香

    纳兰凌原本是现代的中医,但小憩过后却无端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古代……她只是想在古代继续她中医的路程,但是她平淡的生活却多番被打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5)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那儿的园林本是著名的,但近来却很少;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
  • 契约帝后:皇后,朕很爱你

    契约帝后:皇后,朕很爱你

    第一次见面,她把他当成了贼;第二次见面,她成了他的皇后;第三次见面,她跟他签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契约。她手捏契约为所欲为,与帅哥美男玩的不亦乐乎,却被黑着一张脸的他捉住,狠狠的惩罚一番后,恶狠狠的说道,“皇后,朕很爱你!”此文与契约帝后无任何联系!!
  •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关羽为什么要千里走单骑?曹操为什么只承认他和刘备是英雄?《隆中对》到底是什么意思?赵云为何不讨刘备喜欢?诸葛亮为什么不断对曹魏用兵?为什么天下合久必分?为什么分久又必合?为什么…… 在中国,《三国演义》使三国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历史果真如此吗?翻阅雾满拦江的这本《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你会发现,你所知道的三国简直是一点儿也不靠谱!
  • 橙安落定

    橙安落定

    她上大一,他已经大三了。她上大四,他早已毕业了,消失在她的世界里。毕业后很多年,在另一个城市,他们再次相遇。他一眼就认出了她来,轻声唤道:“安之,好久不见”没有在最美的时光在一起。他们是否还会有缘分继续???,夏日的一天,篮球场上的惊鸿一瞥,便永远地留在了她的心里。她一直跟着他的足迹努力追寻。一路走来,才发现,她是真的累了。身边的人很好,可是,为什么就是比不过心里的那个他。
  • 逆天重生:腹黑千金嫡女

    逆天重生:腹黑千金嫡女

    且看重重疑云之下,她步步为营,命运轮转,她能否寻到自己的一方天地?,从一个被弃之荒院人人踩在脚下的废柴大小姐逐渐变为令人敬之怕之的千金嫡女!然而,一世的倾心爱恋最后只换做狼心狗肺的背叛,一碗打胎汤药竟是置她死地的致命毒药......为了入宫复仇。巧谋深算然,千算万算却没算到自己又一次跌进了感情的深渊万丈,她竟魂归丞相之女,重活一世。且看她如何教训恶毒奴才、智斗姨娘庶妹,更在此过程中发现了惊天秘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浮躁:破解生存状态中的困惑

    浮躁:破解生存状态中的困惑

    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是成功、幸福和快乐的绊脚石,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敌人。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人,都不可浮躁,如果一个企业浮躁,往往会导致无节制地扩展或盲目发展,最终会没落;如果一个人浮躁,容易变得焦虑不安或急功近利,最终会失去自我。
  • 冰天雪地:雪灾与低温灾害的防范自救

    冰天雪地:雪灾与低温灾害的防范自救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同时,青少年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一些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对于防范自然灾害来说,居安思危才能处变不惊,防患未然才能游刃有余。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树立防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本书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常见的自然灾害的防范常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同学们如何面对突然的灾难,保持冷静、勇敢,及时做出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