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1600000006

第6章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机关(3)

如弘治以后编纂的历朝《大明会典》,仅附述内阁于翰林院条目下。明代官书漏未单独论述内阁,并非偶然,实系因内阁并非典制下的丞相机关,不便单独论述。清人修《明史》,于《职官志》中列有“内阁”条目,系清人论述明代政治制度实事求是的作法。

中国秦汉两代均设丞相,西汉末年设尚书台,渐分丞相之权,魏晋南北朝因之。唐代行三省制(尚书省、中书省及门下省),尚书省为最重要的政务机关,尚书令等三省长官即丞相。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废尚书令一官,左右仆射等三省长官为丞相。宋沿唐制,亦设尚书省,左右仆射等三省长官仍为丞相。元代不设尚书省,六部改置中书省之下,以左右丞相领之。

吴元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1364)甲辰正月,朱元璋“即吴王位,建百司官属,置中书省。”中书省设左右相国(正一品)等官,同年“命百官礼仪俱向左,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承元制,“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正一品),平章政事(从一品),左右丞(正二品),参加政事(从二品),以统领众职。”

洪武十三年(1380),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是年“正月,(御史中丞)涂节遂上变,告惟庸。御史中丞商暠时谪为中书省吏,亦以惟庸阴事告。帝大怒,下廷臣更讯,词连(陈)宁、(涂)节。延臣言:‘(涂)节本预谋,见事不成,始上变告,不可不诛。’乃诛惟庸、(陈)宁,并及(涂)节。”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自秦汉以来,长达一千五百余年的丞相制度至此终结。

明太祖罢中书省,废丞相,国家政务统归六部,凡事皆亲自裁决。明太祖为恐后代子孙复置丞相,洪武二十八年(1395)敕谕群臣曰:“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由于胡惟庸谋反案件的影响,决心废除丞相制度,但丞相制度有其客观上的必要性,即便是一时废除了,日久之后,又以另一种名义出现。

明宣宗以后,中书省改以内阁名义出现,左右丞相改以内阁大学士名义出现。

所谓丞相制度有其客观上的必要性,是指国家政务(含司法审判)繁钜,皇帝无法一一处理,需要有人协助处理政务。明太祖洪武年间政务繁钜之情形,《明太祖实录》载:

(洪武十七年九月)己末,给事中张文辅言:“自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凡一千六百六十,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事。”上谕廷臣曰:“朕代天理物,日总万机,安敢惮劳?但朕一人处此多务,岂能一一周偏,苟致举有失宜,岂惟一民之害,将为天下之害,岂惟一人之忧,将为四海之忧。卿等能各勤厥职,则庶事未有不理。”

明太祖本人精力过人,尚可亲自裁决国家政务。各部院衙门题奏本章,均系亲自处理,不假手他人,国家重大政务亦经由“御门听政”加以裁决。万历年间大学士高拱即曰:“祖宗旧规,御门听政,凡各衙门奏事,俱是玉音亲答,以见政令出自主上,臣下不敢预也。”但明成祖以后,历朝皇帝均不得不借重内阁,由内阁大学士等官协助处理政务。笔者认为,“明代内阁大学士之性质有类于皇帝之秘书,内阁大学士并非宰相,但就事实言之,内阁大学士如获得皇帝之信任与授权,则不啻真宰相。”

二内阁的设置沿革与组织

洪武十三年,明太祖罢中书省、废宰相。同年九月置四辅官,以儒士为之。此一四辅官制度运作不良,洪武十七年(1384)即被废弃。洪武十四年十二月丁巳,明太祖为处理题奏本章,曾命翰林院及春坊等官“考驳诸司奏启以闻”。惟当时并无内阁之名,翰林院官及春坊官亦非内阁成1。

洪武十五年(1382)“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上述诸大学士“皆侍左右,备顾问,然不得平章军国事”。

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七月,燕王朱棣即帝位,始设内阁。《明史·职官志》曰:“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明宣宗宣德年间,置内阁官属。《明史·职官志》曰:“宣德间,内阁置诰敕、制敕两房,皆设中书舍人。”宣德年间,内阁建立条旨制度(即票拟制度)。明英宗正统以后,票拟之权专属于内阁。《翰林记》即曰:“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

明英宗复辟后,天顺年间逐渐形成首辅制度。首辅有“独票”之权。明孝宗弘治年间,内阁阁臣已班列六部尚书之上。明武宗正德年间,内阁阁臣得兼掌部院政务,得直接处理部院工作。明世宗嘉靖中叶,出现权相,“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明神宗万历初年,张居正当国,内阁首辅的权力达于颠峰,此后即由盛而哀。

关于内阁的组织,可分为:(一)内阁大学士,(二)诰敕房及制敕房来说明。兹分述如后:

(一)内阁大学士

内阁大学士系内阁之主体,《大明会典》曰:“华盖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俱洪武中设,职正五品,班在学士上。”可知洪武年间原系四殿一阁。“洪熙中,又添设谨身殿大学士。”四殿二阁从此定制。《春明梦余录》曰:“其内阁诸殿次第,自正统间始定。”即依次为华盖殿、谨身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与东阁。嘉靖四十一年九月,三殿改建完成,华盖殿易名中极殿,谨身殿易名建极殿。四殿二阁之次序即变更为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四殿二阁未必均有大学士,每一殿阁亦未必系大学士一人。

明代内阁阁臣之权力(含司法审判权),历朝均不断扩张,阁臣之地位亦不断提高。提高地位之方式主要有二:

1阁臣本职为内阁大学土,而以品秩较高之他官(如尚书、三孤等)加之。

2阁臣本职为品秩较高之他官(如尚书、都御史等),而兼任内阁大学士。

(二)诰敕房与制敕房

《大明会典》曰:“国初,中书省设直省舍人,从八品。洪武九年,改中书舍人,正七品。后中书省革,更定为从七品,职专书写诰敕、册符、铁券等事,共额设二十1,无正副,例推年深者一人掌印。”明初,内阁与中书舍人(或称中书科)并无隶属关系,后内阁地位不断提升,中书舍人遂成为内阁之属下。“宣德间,内阁置诰敕、制敕两房,皆设中书舍人。”惟内阁大学士仍掌诰敕。“正统后,学士不能视诰敕,内阁悉委于中书、序班、译字等官。”正统以后,诰敕房及制敕房隶属于内阁一事即已确定。至于内阁二房中书舍人之1额,《大明会典》曰:“内阁,诰敕、制敕二房分直者,无常1。”

关于内阁诰敕房与制敕房的职掌,《明史·职官志》曰:

1诰敕房舍人,掌书办文官诰敕,番译敕书,并外国文书、揭帖,兵部纪功、勘合底簿。

2制敕房舍人,掌书办制敕、诏书、诰命、册表、宝文、玉牒、讲章、碑额、题奏、揭帖一应机密文书,各王府敕符底簿。

从内阁二房业务分工的情形来看,制敕房处理“题奏、揭帖一应机密文书”,大多数有关司法案件之题本均应经过制敕房处理,其他有关国家政务之题本亦同,故内阁之制敕房颇具重要性。

三内阁有关司法审判的职掌

有明一代,内阁始终不是典制下的丞相机关,故明代所修官书(如《大明会典》),从未单独论述内阁,内阁职掌自亦无记载。惟明人所着笔记、掌故等书(如《春明梦余录》等书)有不少有关内阁职掌的记载,从这些史料中可以得知内阁职掌的大概情形。清人所修《明史》,大体记述了明代内阁大学士的职掌,是研究明代内阁职掌的重要史料。

《明史·职官志》曰:

中极殿大学士(旧名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旧名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并正五品),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曰制,曰册文,曰谕,曰书,曰符,曰令,曰檄,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曰表,曰讲章,曰书状,曰文册,曰揭帖,曰制对,曰露布,曰译,皆审署申复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从上述《明史·职官志》的记载,可以得知内阁大学士有下列与司法审判有关的职掌:

(一)献替可否

皇帝在处理国家政务(含司法审判)时,内阁大学士得主动针对重大司法案件,向皇帝表示处理意见,皇帝在裁决重大司法案件时,亦常征询内阁大学士的处理意见。内阁大学士的处理意见,常左右皇帝的裁决。就狭义言之,内阁大学士对三法司司法案件题本的处理意见,并非司法审判。但就广义言之,内阁大学士对三法司司法案件题本的处理意见,仍系司法审判的一部分。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司法案件,是协助皇帝行使最高的司法审判权。

(二)票拟批答

宣德以后,内阁大学士即已取得对各部院衙门题奏本章的票拟权。正统以后,内阁大学士取得票拟权的专属权力。内阁大学士在各部院衙门题奏本章上,以小票墨书处理意见,浮贴其上,呈皇帝裁决。皇帝或御笔亲批,或交司礼监秉笔太监等代为批示,均称为“批红”。票拟权是拟办权,批红权是裁决权。内阁大学士在皇帝与各部院衙门之间,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内阁大学士如能得到皇帝的信任与授权,内阁大学士的票拟权即有类于皇帝的批红权(最高裁决权)。就司法审判而言,内阁大学士的票拟权即有类于皇帝的最高司法审判权。

(三)参与大政事

依明代典制,朝廷遇有大政事(含司法审判)时,皇帝常敕令五府、六部、九卿、翰詹科道等官会议,研商如何处理皇帝交议案件(含司法案件),会议已定之后,内阁大学士则按典制(指《大明会典》、《诸司职掌》等),相机宜,裁量九卿会议处理意见之可否,斟酌案情,奏闻于皇帝,俟皇帝裁决。

上述内阁大学士的职掌,即系内阁之职掌。其行使通常系以内阁大学士个人之名义行之,换言之,个别行使职权。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常有不同意见,通常首辅的意见最受皇帝重视。

上述内阁大学士的三项职掌,并非截然不同的三项权力。其中“献替可否”与“参与大政事”基本上是类似的权力,而这两项权力通常又需经由“票拟”呈现出来。事实上,票拟权才是内阁大学士最重要的权力。明代内阁大学士的票拟,景泰以前,原为“分票”,天顺年间,首辅制度形成后,变成“独票”。明代内阁大学士相互间的斗争,不但是争首辅职位,也是争票拟权的独揽。

内阁大学士之主要职掌,系为皇帝处理题本,大多数有关司法审判之题本均经由内阁大学士处理。透过票拟,内阁大学士得以参与司法审判,内阁大学士得以审核三法司所定拟之判决是否允当或合法。内阁有关司法审判题本之处理程序,系明代中央司法审判程序之重要环节。

明代公事主要分为题本与奏本。《大明会典》定曰:“凡内外衙门,一应公事,用题本。其虽系公事,而循例奏报奏贺,若乞恩认罪、缴敕谢恩,并军民人等陈请建言申诉等事,俱用奏本。”明代在外衙门(指直隶及各省)之题本及奏本,均须经由通政使司,进呈皇帝,在京衙门之奏本亦同,故《明史·职官志》曰:“凡诸司公文(指题本)、勘合辨验允当,编号注写。……凡在外之题本、奏本,在京之奏本,并受之,于早期汇而进之。”明代在外直隶及各省题本与在京各部院衙门题本,两者之处理程序稍有不同。为便于了解起见,兹列表分述如后:

甲、直隶各省题本处理程序表(依宣德后典章制度应有之程序)

顺序机关工作项目

1直隶各省将题本送通政使司。

2通政使司1校阅题本。

2将题本送司礼监(文书房)。

3司礼监1司礼监(文书房)将题本呈送秉笔太监及掌印太监。

2司礼监将题本呈皇帝。

4皇帝亲览题本。(事实上多交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为处理)

5司礼监1司礼监秉笔太监代为处理(或发交或不发交内阁)。

2司礼监(文书房)将题本发交内阁。

6内阁1内阁大学士票拟。

2内阁大学士将题本及票拟送司礼监(文书房)。

7司礼监

1司礼监(文书房)将题本及拟呈送秉笔太监及掌印太监。

2司礼监将题本及拟呈皇帝。

8皇帝亲批题本(事实上多交司礼监秉笔太监代为批红)。

9司礼监1司礼监秉笔太监代为批红。

2司礼监(文书房)将已批红之题本(红本)发交内阁。

10内阁内阁将已批红之题本(红本)交六科。

11六科1科钞(事属某部者,即由某科钞,交某部)。

2六科将已批红之题本(红本)交各部院。

12各部院奉旨该衙门议奏、知道或如何者,依批红办理。

直隶各省题本如奉旨该衙门知道者,大多数即系结案,各部院亦无需再行拟办,各部院衙门无需进行第二阶段处理程序。反之,直隶各省题本如奉旨该衙门议复或如何如何者,则各部院衙门必须进行第二阶段处理程序。

直隶各省题本处理程序两阶段的起讫点如下:

第一阶段:通政使司-司礼监-皇帝-司礼监-内阁-司礼监-皇帝-司礼监-内阁-六科-各部院。

第二阶段:各部院-司礼监-皇帝-司礼监-内阁-司礼监-皇帝-司礼监-内阁-六科-各部院。

前述处理程序表系直隶各省题本第一阶段处理程序,直隶各省题本第二阶段处理程序,实即各部院题本处理程序,将并入各部院题本处理程序中讨论。

直隶各省题本第一阶段处理程序中,内阁大学士之票拟极为简单。明代罢中书省,国家政务归于六部,内阁大学士亦不能于各部院衙门处理直隶各省题本前,表示具体处理意见。故内阁大学士在票拟直隶各省题本时,多仅票拟“该部知道”或“该部议奏”等文字。至于有关司法审判的题本,亦即“刑名本”,此等题本多奉旨“刑部议奏”、“刑部核拟具奏”或“三法司核拟具奏”。此等题本如奉上述谕旨,则须进行第二阶段处理程序。

乙、各部院题本处理程序表(依宣德后典章制度应有之程序)

顺序机关工作项目

1各部院将题本送司礼监。

2司礼监1司礼监(文书房)将题本呈送秉笔太监及掌印太监。

2司礼监将题本呈送皇帝。

3皇帝亲览题本(事实上多交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为处理)。

4司礼监1司礼监秉笔太监代为处理(或发交或不发交内阁)。

2司礼监(文书房)将题本发交内阁。

5内阁1内阁大学士票拟。

2内阁大学士将题本及票拟送司礼监(文书房)。

6司礼监

1司礼监(文书房)将题本及拟呈送秉笔太监及掌印太监。

2司礼监将题本及票拟呈皇帝。

7皇帝亲批题本(事实上多交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为批红)。

8司礼监1司礼监秉笔太监代为批红。

2司礼监(文书房)将已批红之题本(红本)发交内阁。

9内阁内阁将已批红之题(红本)本交六科。

10六科

1科钞(事属某部者,即由某科钞,交某部)。

2封还执奏(凡制敕宣行,大事复奏,小事署而颁之,有失,封还执奏)。

3驳正(凡内外所上章疏下,分类抄出,参署付部,驳正其违误)。

4六科将已批红之题本(红本)交各部院。

11各部院遵奉谕旨执行。

直隶各省题本与各部院题本处理程序小有差异,但效力不同。前者多仅具程序性,因直隶各省题本批红后,尚有待各部院进一步处理。后者多具实质性,因各部院题本批红后,各部院即应遵奉谕旨执行,批红之谕旨即系皇帝对于国家政务之最终裁决。

同类推荐
  • 实用法律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法律文书写作大全

    法律文书的含义法律文书,是指公安机关(包括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公证机关、仲裁机关和案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在处理各种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过程中,依据事实。本书详细介绍了法律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
  • 煤炭企业工会维权实践研究

    煤炭企业工会维权实践研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工会组织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随着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职工就业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随之产生的侵犯职工权益的事情越来越多;二是职工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维权工作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面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把突出维权当作工会工作职能的重点已成为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的一项迫切任务。
  • 让人猛拍大腿的法律常识

    让人猛拍大腿的法律常识

    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厦,庇护着我们大家。本书是一本为广大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工具书,案例全都来源于律师执业过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涵盖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姻家庭、劳动就业、教育培训、休闲娱乐、投资创业、经济生活、人身权益等领域,所选案例全都来源于律师执业过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 法学思与辩

    法学思与辩

    法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特殊的科学,研究“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法学肯定法律对于社会的制约和调整。从而,法学成为教育全体人民遵纪守法,具有特殊的价值。现代的法学,是指研究法律的科学。但是关于法学与科学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这主要涉及价值论的研究是不是科学的问题。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法学思辨文集。
  • 法伴人生

    法伴人生

    本书结合相应的法律条令,用案例分析作具体的讲解分析,并展示相应的法律知识要点。
热门推荐
  • 九皇妃

    九皇妃

    “此人危险。””“其心不轨。,她必双倍奉还。”=﹡=﹡=小剧场:“事都让你做了,又岂是当初那胸无点墨、任人拿捏的草包女?“数银子。这仇,腹黑轻狂的佣兵首领,竟成了大商皇朝著名的花痴草包女!丞相府楚家大小姐楚华容,我报。”谁守她护她,她定铭记在心。”半晌,人生潇洒。那恩,撞上南墙也绝不回头。一次郊游,竟被心上人毫不怜惜地丢进狼群,我还。“还有呢?”*本文一对一,取而代之的是冷冽华光,随心所欲。“睡觉。谁欺她辱她,那我到底能做什么?!”某女眸光恨恨。快意恩仇。”而她,女强男强,一朝穿越,看她惊慌逃窜满身狼狈,轻松宠文。”“还、有、呢?!”咬牙切齿的声音。那个男人允许吗?“这是我的事!”“他救过我,不顾世人耻笑嘲讽,我要帮他站起来。”只是,女子暴走,绝色姿容却不识点墨,整日追着当今第一天才美男四皇子跑,“我去----”某男优雅地掀了桌,只为博身边佳人开怀一笑!“吃饭。“你让开。他差点害死我,我非揍他一顿不可。当楚华容再次醒来,美眸里再无迷恋之色,“从圣旨到来的那一刻开始,讥笑地看着众人目瞪口呆的脸重来一世,她本想活个潇洒从容,就不是了。却被一道圣旨扰乱了步伐。
  • 女扮男装:极品三少爷

    女扮男装:极品三少爷

    慕清风——博览群书,文武全才,空难身死,灵魂坠入异世。再次醒来,却穿越到东祥国第一草包美男的身上,传言他懦弱胆小,胸无点墨,手无缚鸡之力。一朝穿越,迷乱世人。第一杀手“废话真多,我就是断袖了,你不从也得从!”天水族少主“一直以为我能走进你的心里,没想到却是你赖在我的心里不出去了!”妖孽太子“你如果不把他们都甩了,我就死给你看!”纨绔公子“谁叫你在我面前洗澡了,就要对我负责!”女主晕倒.【片段】“娘亲,爹爹说因为娘亲太懒了,所以小宝才没有妹妹的,小宝想要妹妹,娘亲你要勤快一点!”某小宝一脸义正言辞的站在沐清风面前。女主“……”回头一看某男正在角落里偷笑。
  • 当年遇见你

    当年遇见你

    很多年前,我遇到了你;很多年后,分别后的我们再次相遇。你说,这世上最美好的事是什么?我说,莫过于,我爱的人恰好在我爱着他的时候也爱着我。当年遇见你,从此我便陷入爱你的漩涡不可自拔。如果这次再遇见,那就不要再分开了。这不是最美的单思,只是恰好在我爱着你的时候你也爱着我。
  • 天地劫动

    天地劫动

    在众神山顶,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名‘众神殿’。在大殿之中,坐着两排被众生称为神灵的人物,正中央便是诸神之王,其中男的俊俏潇洒,女的绝色妖娆,然后天地大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替身新娘

    替身新娘

    暗夜里,沉寂中可以听见水珠落在地板上的细微声响,滴答滴答,如同死神那轻微的脚步声。风卷起了厚重的窗帘,带来一阵清晰的空气,也吹来了夹杂在空气里那淡淡的血腥味。“为什么?”声音断续着,角落里,蜷缩的男人如同被汽车碾压过的破烂娃娃,微弱的气息下让人感觉到他离死神愈加的近了。“为什么要杀我?”喘息着,从苍白而干涸的嘴角里终于吐露出一句完整的话。一滴一滴的鲜血由他的双手双脚,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家庭安全用药百问百答

    家庭安全用药百问百答

    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近年来,江苏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成绩可喜。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探索农村文化建设新途径,引导群众不断提升文明素质。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 椰菜小姐涩涩爱

    椰菜小姐涩涩爱

    什么哥哥们可以有无数个女朋友,自己却不能与人交往?当平凡少女绫奈茜新的“恋爱可能性”被破坏时,她愤怒地发誓,一定要和那对严重“妹控”的双胞胎哥哥划清界限等等,三个孩子中有一个是收养的?是她,是他,还是他?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一切陷入混乱中时,却开始有美少年前赴后继地向她表白。谜样的身世,突如其来的桃花运,彼此间有着怎样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