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实验的第一步使狗学会了跳过隔板即可躲避电击,也就是说,它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对所处的环境施加影响(控制);在第二步中,由于实验对狗有约束,它不能躲避电击,从而它知道对惩罚性的环境无能为力,此时它体验的就是习得性无助感;第三步,尽管对狗的约束已经解除,但它已经放弃了改变环境或自身处境的尝试。
在这个实验中,狗在多次受到挫折以后,表现出来的绝望和放弃的态度有几个明显的形成过程:频繁体验挫折—产生消极认识—产生无助感—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实验中的那条狗就是在这样的连锁过程中,逐渐失去了与命运、挫折抗争的心理能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习得性无助感”不但会发生在动物身上,在人身上也同样会发生。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实验中也发现大学生在经历了某次无法控制的噪音情形后,第二次经历有可能逃避的噪音时比没有经历过噪音的人更难学会逃离噪音。
在现实生活中,“习得性无助”现象相当普遍。但是,“习得性无助”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教师和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对孩子经常性的指责等都可能导致孩子的“习得性无助”。
在生活中,你是否说过这样的话:“你看看楼上的明明,这次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数学竞赛拿了二等奖,你什么时候才能拿这样的好成绩给我看看啊?”“你怎么考试总徘徊在10名左右呢,什么时候你能给老妈争口气,考进前10名呢?”或许你的本意是想激发孩子的斗志,但是,这种盲目的攀比却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可能有时候和孩子聊天时,孩子会说:“爸爸,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比不上人家呢?”其实,这就是你攀比教育的结果,它告诉孩子,即使你再努力也比不上楼上的明明了!这时,孩子的“习得性无助”已经形成了。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作为担负着教育责任的家长和老师,不能让他们在“习得性无助”的摧残下无情地凋谢。我们应把孩子们从“习得性无助”中拯救出来,让每一朵花开得更灿烂。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尽快走出“习得性无助”的阴影呢?
1对孩子的评价内容要积极
积极的评价使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自我效能感因此提高;负面的评价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可能因此而破罐破摔。
2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功
受过批评的孩子往往会丧失自信心,因为害怕再犯错,所以对力所能及的事也会产生畏缩退避行为。较少受表扬的孩子会认为不管事情处理得如何,结果都无关紧要,相反做错了还会受到批评,因而会慢慢失去主动性,从而产生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一次两次挫折可能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但是反复体验这类情境就会导致孩子习得这种对生活的无助感。其实这些孩子已经知道自己有无数的“过失”,为何我们还要在他的伤口上撒盐呢?为何不找出孩子的闪光点给予鼓励,给予表扬呢?正如一句名言说得好:用一吨重的批评去攻击他,不如用一两的表扬去肯定他。
3夸奖鼓励要及时
对孩子鼓励多,孩子的进步就快。鼓励是自信的酵母,夸奖是自信的前提,自信是信心的基础,没有自信就没有信心,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有效方法就是夸奖鼓励要及时。夸奖不仅仅表明了父母对孩子的信心,同时也坚定了孩子对自己的信心,只有孩子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才会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寻借口。这对于“习得性无助”者克服困难、鼓起勇气、振奋精神、减少自卑、奋起直追尤为重要。
“习得性无助”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作为父母或者老师,我们一定要采用各种办法,尽量避免孩子的“习得性无助”,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半途而止的讲解更有效—蔡加尼克效应
很多电视剧的忠实粉丝对节目中插播的广告甚为反感,但是,又不得不硬着头皮看完。因为广告插进来时剧情正发展到紧要处,实在不舍得换台,生怕错过了关键部分,于是只能忍着,一条,两条……直到看完第N条后长叹一口气:“还没完呀?”
不得不承认,这广告的插播时间选得着实精妙。其实说穿了,都是广告商摸透了观众的心理,让你欲罢不能。
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理,让你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呢?
这要归结于一种被称为“蔡加尼克效应”的心理现象。
1927年,心理学家蔡加尼克做了一系列有关记忆的实验。他给参加实验的每个人布置了15~22种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比如写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将一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珠子按一定模式用线串起来,完成拼板,演算数学题等等。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时间是大致相等的。其中一半的任务是顺利地完成,而另一半任务在进行的中途会被打断,要求被试停下来去做其他的事情。在实验结束的时候,要求他们每个人回忆所做过的事情。结果十分有趣,在被回忆出来的任务中,有68%是被中止而未完成的任务,而已完成的任务只占32%。这种对未完成工作的记忆优于对已完成工作的记忆的现象,被称为“蔡加尼克效应”。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由于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在心里产生一个张力系统,这个系统往往使我们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
当工作没有完成就被中断的时候,这种紧张状态仍然会维持一段时间,使得这个未完成任务一直重重地压在心头。而一旦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了,那么这种紧张状态就会得以松弛,原来做了的事情就容易被忘记了。
在现实生活中,蔡加尼克效应经常会出现。比如,我们经常会在备忘录上记下重要的会议,但是到最后还是忘记了。因为我们以为记下来了就万事大吉。张力系统松弛下来,最后连备忘录都忘了看。还有,在打电话之前,我们能清楚地记得想要拨打的电话号码,然而打完之后却总也想不起来刚才拨过的号码了,这也是蔡加尼克效应在起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喜欢连续不断地讲授教学内容,虽然这种教学精神让人敬佩,但其效果也令人惊讶不已:他讲到哪里,学生就忘到哪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现象呢?主要是因为他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但还有另外一个微妙的因素,即他不知道“蔡加尼克效应”的功能。
教师如果谙熟这种效应的特性,就不会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也不会“满堂灌”了。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微妙的心理机制应用到教学上来,帮助学生克服记忆难的问题。
但是,为什么这种半途而止的讲解要比滔滔不绝地讲解易于被学生记忆呢?它是由于后者所引起的张力系统业已松弛,而前者所引起的张力系统则仍在继续。
可见,蔡加尼克效应在教育中有重要意义,教师应积极加以开发与应用。
按照蔡加尼克原理,教师在讲到关键处不妨稍作停顿或者让学生讲一下,这样这个关键点就易于被学生记忆。事实上,突出关键点的方法很多,可以重复强化,可以详细阐述等,但这些方法如果不能引起学生关注,关键点就无法突出,而戛然停止不再讲解,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关注。注意听讲的学生就会认真思考起来,当时未注意听讲的学生也会问旁边同学刚才老师讲什么,为什么停下来,从而引起重视。可见,教师在讲课时若能够运用蔡加尼克效应,则会提高讲课效率。
教育孩子莫“超限”—超限效应的启示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一开始,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他很感动,就准备听完以后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
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有点不耐烦了,就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很不满意,马上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没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马克·吐温为什么最后会气愤,不仅没有捐钱,反而偷钱呢?显然是因为牧师讲得太久了!牧师的话无论如何动听与感人,若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个不停,那么再耐心的人也会心生厌烦。这种因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心理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就称为超限效应。
当前,不少家长在“望子成龙、盼女为凤”的观念支配下,总是对子女不厌其烦地说教、嘱咐、训斥,终日喋喋不休,以为只有如此,才能让孩子“铭记不忘”。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也会导致“超限效应”。一番苦心,换来的往往是孩子的无动于衷甚至造成反感。
在教育中“廉价”的表扬也会引发超限效应。有人认为,多批评容易引发超限效应,多表扬就不会了,其实不然。
有这样一个例子:某班有个“差生”平时听惯了批评,他对批评根本不当一回事。但是新学期换了个班主任,这个班主任一开始就对这个“学生”的某些“闪光点”进行了表扬。起初这个学生很受感动,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学生发现,老师对自己的表扬越来越多,而且还有许多是有意拔高的。他认为这是老师在哄骗自己,名义上是表扬,实际上就是让其注意这些方面,不让其再“捣蛋”,这分明是老师看不起自己,不信任自己。于是,后来他一听到表扬就反胃,就大为恼火。
那么,在教育中应如何警惕出现“超限效应”呢?
首先,表扬或批评要注意把握“度”。表扬或批评,是教育的“常规武器”。表扬时,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及时捕捉孩子的每一次、每一点进步。但表扬不能太频繁、太“廉价”,不要大事小事都表扬,让孩子成天生活在赞美声中。否则,时间长了,孩子“腻”了,表扬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批评时,更要讲究艺术。要切记:“孩子犯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如果孩子犯了同样的错误,应该换个角度、变个方式,千万不能“穷追不舍”。否则,孩子要么用“又来了,又来了”的话语“硬顶”,要么用捂耳、哼歌或做别的事来“软磨”。更有甚者,索性“破罐破摔,对抗到底”。想象一下,这时家长的“金玉良言”还能“震撼孩子的心灵”吗?
其次,要讲究教育的“布白”艺术。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空白,才能产生美感。家庭教育也同此理。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适当的“布白”,更易激起孩子想象的浪花、好奇的涟漪。家长和教师在平时与孩子的交谈中,要“点到为止”,适时地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这样,孩子就会敞开心扉,和你交心,与你为友。否则,过于唠叨,孩子会很反感。
俗话说:“酒里,水多了,味道就淡了。”过多的重复说教,到后来不但不再产生正面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厌烦甚至抵触情绪。“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分寸”和“尺度”。该放手时就放手,该不说的就不说。“多一点安宁,少一点话语”。研究孩子心理,抓住要领,相机而教,然后再加以具体的指导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避免出现“超限效应”,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