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8100000004

第4章 译学研究范式:转向 开拓与创新(3)

上述变化触发了对译学学科定义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使学科界限得以消解。这种积极的范式重构使西方译学受益匪浅,亦对西方世界以外的译学研究大有裨益。1991 年,巴斯涅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指出,西方文化霸权已有裂缝出现,比如巴西诗人兼翻译家冈玻斯兄弟(Haroldo and Augusto de Compos)援引德里达的理论建立了某种类似后现代主义、与欧洲中心论背道而驰的译学模式。它们将这种模式用于文学翻译,拒绝文化霸权仅凭己方意志强行派定的任何翻译文本。在冈玻斯兄弟看来,翻译就是一种“离经叛道”的形式。它们的译学思想在学术概念与术语上面的体现,就是“自铸伟辞”,绝不唯西方马首是瞻。在它们新创的概念中有一个核心名词,即是cannibalism(摄食)。他们认为“Translation is a form of cannibalism”【14】(“翻译即是一种摄食形式”)。不过,cannibalism 这个概念并不指对原文的“占有”,而是指翻译作为一种“争取自由独立”的形式它将摄食、消化原文,并从原文中独立,最终获得自由。可以看出,冈玻斯兄弟的cannibalism 这个概念与西方译学观大相径庭,原有的“暴力攫食”之义已经消失,却被注入了某种“敬重”的涵义(德里达的différance 一词其中的第二层意思deferring 就兼有“迁延、归化、敬重”这三层含义),即是说,翻译实际上是“拿来主义”的一种象征行为,但“拿来主义”的态度本诉诸于迁延、源出于敬重,目的却是为了归化;因此,翻译活动同时也是另一种象征,即指通过“输血”而汲取异质文化实体的精华。据此,翻译活动的意义得以重新解释,它不单是要借“他山之石”,同时还要“借力发力”(empowering)、借他人乳汁哺育自家孩子(nourishing)。德里达曾将翻译视作“载道之气”(life-force),可以确保文学文本繁衍生息,上述观点即差可与之近似。需要指出的是,冈玻斯兄弟非常欣赏庞德,认为他的《神州集》(Cathay,London:Elkin Mathews,1915)“妙造天成”,正是因为庞德热爱中国文化,景仰之情“溢于言表”,遂有无穷灵感产生。冈玻斯兄弟认为,这便是典型的cannibalism。【15】毫无疑问,冈玻斯兄弟所提出的译论几与中国古典哲学暗合,并且,通过庞德他们已几乎抵达中国文化的津梁,从译学范式变革的角度来看,此举意味深长,值此中国译学反思之际,这不啻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思想养料。

学术范式的重构与变革对西方译学所产生的影响既深且广。除上述论题以外,译学的研究范围渐趋扩大,其中还包括:利用翻译及译本厘定人类无意识的“文化误读”;确定翻译调适的所谓“无言区”以及相应的主观翻译策略;审读现存译本,以揭示影响文学与文化演进历程的文化及体制调节因素;基于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开始反思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认为译学研究认识论基础扎实、方法论成熟,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利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论体系完全可以揭示文学演进与其它尚处于发展阶段之文化体系之间的关系,因此比较文学之地位应予重新思考,或许作为译学研究的从属学科倒更为合适;“单语操持者”从事译学研究的困难及所存在的“盲区”;文学批评过分看重阐释是否“准确”,“拾人牙慧”已成通病,通过现存的文学译本以细读与比勘方式凸显文化迁移、认知错位及其相互关系倒更能见出真知;翻译批评与“翻译误读”及其与原文的比较、二者的关系、原因的甄定;等等。

在列夫维尔看来,译学研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天然具有的“比较性”,这种特性使译学研究积学甚厚却能“宽以待人”,常常“虚怀若谷”,海纳百川,不拒细流,自身的学理基础因之愈加雄厚,学术肌理更加丰满,学术视野更加宏阔,知识、学术、思想三者相得益彰。当前,在汩汩流入译学大潮的千洄细流中,不同层次(少数民族文学、民俗文学)、不同类别(传媒文学艺术)、不同性别(妇女文学)、不同国家(西方以外或西方世界以内的小国)的研究正为西方乃至国际译学研究注入生机。比如加拿大学者哥达德(Barbara Godard)向传统译学的等值模式提出挑战,认为在女性文学的框架内,“差异”(difference)或“不等值”(non-equivalence)现象应给予正面评价,其研究重点主要是探讨基于差异概念的翻译理论与女性语境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对女性语境与翻译本身进行理论解说;一位专治爱尔兰文学的学者图莫契科(Maria Tymoczko)研究口传文学传统中的翻译问题,将其作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试金石”看待,这无疑又为译学开启了一个新的领域;加拿大学者约特(Anne Mette Hjort)着力研究语言符号的指涉问题及其对翻译的影响,其内在的研究动机源自他本人对语言哲学家奎恩(W.E.Quine)怀疑论的关注,重点在所指之“不可理喻”及对翻译可能产生的后果;波兰学者塔芭科夫斯佳(Elzbieta Tabakowska)则以“语言复调之为翻译难题”作为研究课题,深入研治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与“内心对话”之间的关系,对译学研究也有启示。

基于上述勾勒,可以看出西方译学在近20年已经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范式革命,这场革命呼应国际学术潮流,以“文化转向”为中轴,一边扬弃古典范式粗疏而封闭的研究范式,在重返历史深度的同时,既使学科定义得以延续深化,由“重写/摹写观”而至“通变/调适观”,又使富于使命感的宗教译论及实践在今天获得知音。这场革命还使近现代语言学范式得以升华,它以文化相对主义实施渗透,遂使译本语言载荷着异质文化交汇的结晶建构当代文明,又时时建构着翻译活动的主体——人自身。近20年的范式重构在认识论上的重大贡献是颠覆了古典及近现代译学的“宿语文化本位论”而代之以“文化迁移转换观”,将翻译从译入语的本位观中解放出来,让其以文化通观的态度穿梭于异质文化的各个分层系统,试图通过翻译的文化整合力量击碎传统译学的“七宝楼台”,然后建构起未来崭新的文化大世界。译学不再“划地为牢”,其内部研究与外向探索相携并进,正呈现出一片盎然生机。

4.中国译学范式:现状与未来

然而,反观中国译学研究,时下的繁荣凝聚着数代学人的执著追求。为学科定位、为所谓“自成体系”、为学科之“公器”——“术”的淬励与提高,我们曾经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可这一切却掩盖不了中国译学研究“局部精确、整体零碎”的现实。【1】五四时期胡适先生曾【16】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编选之《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1984)、罗新璋编选之《翻译论集》就中国学术的现状以“目的热方法盲”反唇相讥,之后大半个世纪过去,译界方法热高潮迭起。期间有援西格中亦有以中释西,“术”的层面虽有“译器”之深度探索,“论”的层面亦与严几道“信达雅”之说形影不离,却鲜见“体制别创”、异调新弹,始终徘徊在“学术四合院”的方井里,尺幅不纳寰宇,境界不深、思想苍白、学术乏力,既不能塑造中国译学研究的学术品格,建立自己应有的学术范式,亦不能以深具原创性的研究实绩汇入国际学术主流,为国际译学机体的丰满及其知识体系的“层累叠加”作出贡献。时值世纪之交我们必须为此作出深刻的反思。

葛兆光认为:“不相信离开知识性的学术,思想可以独立存在,也不相信没有思想,而学术可以确立知识的秩序。”【17】可见思想端赖深具“知识性”的学术而成立,而“知识的秩序”(或曰“学术范式”)却由于思想支撑之学术而建立。据此可以推断在21世纪中国译学当以知识、学术与思想三者并举,继以学术范式的建立为务,取精用弘,大气包举,方能卓然自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反思中国译学既有的研究当“出入经史,流连百家”,建立中国译学研究范式更须置本土经验于国际译学体系加以观照。将来大气包举的中国译学研究在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术流派”之际更须考虑本土经验与国际学术范式的整合,既要注重事实概括(译学知识的增加)与理论分析(学术研究的加强),亦要注意理论评判与思想体系的建立,即是要做到知识、学术与思想三者并举,不能有知无识、有识无见,也不能有术无学,学随术变。与西方译学相比,中国译学一直长于“术”的探讨,而短于“学”与“思”之求索,因之不能铸成肌理丰满的学术品格,建立学科发展须臾不可分离的学术范式,凸显跨文化共通的译学规律,然后进一步向理论层面推进,标举自己异于常态的学术广度与深度,在中外译学“相互推助与化合”的过程之中寻找弭久常新的理论生长点,最终走向汇通之途,熔铸并建构出一套基于知识、学术和思想的整合而能为全人类所共享的译学体系(不是自成体系)。这个目标应是中国译学研究的普遍追求和学术共识,但是与西方译学范式相比,中国译学目前尚无类似的理论自觉,因之造成学术范式的延宕与学术资源的短缺,至今尚在“事实概括”层面徘徊,理论分析亦较乏力(多引西方资源却因水土不服几难奏效,同时亦不顾本土经验,造成译学研究的自我悬置),尚无重大突破,更鲜见其中透溢出些许“思想的光辉”。中国译学“体格嬴弱”,外须跳出“术”的桎梏在范式层面与西方磨合,内须返求本土经验,“出入经史,流连百家”,前者“达观”,后者“圆览”,或能“强身健体”,有助于译学知识、学术及思想的整合与相应研究范式的建立。

至此可以看出,中国译学研究目前尚有三个层面的问题有待解决: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利)

    中华成语故事(利)

    成语源远流长,是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寓言故事中。成语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每个成语都是个故事,它的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形象生动,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几个字就能说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 中国织绣

    中国织绣

    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热门推荐
  • 养母妈咪

    养母妈咪

    苏雪怡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外还是苏家的大小姐,但是无人知晓这层身份更让人们不知道的是她却有一个5岁大的儿子可这个孩子并不是亲生儿子在她十七岁那年捡到的一名婴孩当这个5岁大的孩子身世揭秘时又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呢?剧场一“妈咪,我们班里有个男孩子亲了我说喜欢我!”“是吗?那你是攻还是受啊?”“那是什么?”“就是@#$%”“他强亲我!”女子鄙夷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说道:“离我远点!”“为什么?”“我儿子必须是攻,不能是受!”“。。。”剧场二“告诉爸比,这是哪里来的照片啊?”老大问道。“这是我妈咪包包里的!”“你妈咪为什么会有这照片啊?这些人是谁啊?”老二问道。“这些人都是喜欢妈咪的!”“那这些呢?”老三指着另一堆照片说道。“哦~那是外公寄给妈咪说是什么相亲用的!”顿时三个男人发出强烈的怨气。剧场三“外公,外婆你们放心吧!麟儿一定帮妈咪把关的!一定找到合适的男朋友!”“要你管!小子管好你自己!”小男孩双手一摊说道:“这是外公和外婆布置的任务!”沈俊扬,她的高中学长,暗恋她多时。邵彦尘,一个既稳重又温和的男子。邵樊尘,长得一副文质彬彬,温和的模样,其实有些腹黑!邵思宇,高中生,脾气火爆的家伙!推荐巫马问儿的文文:霜简介无能霜请求收藏,请求留言。。霜的扣扣群号是二一二六三零六四七欢迎亲随便吐槽!
  • 异校园秘典危机

    异校园秘典危机

    似真似幻的超能力,疑团重重的阴谋,神奇浩瀚的谜藏典籍,超越《哈利·波特》,中国首座魔法学校,燃起无敌的青春传说。以战为生,以血证力,在刀尖滑过上的生活,不留一丝痕迹。她是谁,她是看到了他的刀,还是看见了他的心?化解不开的心结,可以从任何一句话爆发。他没有想到,有个更大的阴谋还在等着他……
  • 盲妃十六岁

    盲妃十六岁

    她是丞相府人人可欺的瞎子三小姐。她的生命里只剩下那只陪伴了她三年的狗。她不知道他的颜色,但却问过下人,他们告诉自己,这是一条黑色的狗。她不知道黑色到底是什么颜色,却依然相信。所以给它取名:小黑。还记得,娘临终前抓着她的手,对她说,“唯一,不要难过,上天关上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她那时才六岁,她不懂,却依旧点头。十六岁这年,她明白了。娘说的这扇窗,就是龙殇彦。她不懂,丞相府里的大姐和二姐都被夸的美若天仙,可他却依然要娶她,他就像天上的云,而她,就是地上的泥。她不懂,为什么每次他都霸道的抓着她的手,任凭她怎么挣扎,都不放开。她不懂,不懂的太多太多…她像个受伤的小兽,习惯了孤独,习惯了黑暗,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抗拒着任何人的靠近,包括他。可他却硬闯入她的心中,不肯离开。他会抓着她的小手,放到他的脸上,告诉她:“唯一,记住我的样貌,一点点的记住。”他会在她跌倒之际,紧紧的抱住她,告诉她:“唯一,不要怕,我永远在你身边…”他还在伏在她耳边,轻轻的说道:“唯一,今生,我就是你的眼。”后来的后来,他再次告诉自己,陪伴了她那么长时间的黑狗,其实是白色的。这次,她相信,因为她明白了,这个世界,只有他,永远不会欺骗她。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幻。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眼前…★【片段一】“不要…不要过来…”她像只受惊的小鹿,听着耳边渐渐朝着自己走来的脚步声,吓的抱着自己的身子,惊恐的瞪着前方,晶莹剔透的眼睛里却没有任何焦距。“唯一,不要怕,我不会伤害你。”他一身大红喜袍,清隽的面庞满是怜惜。“不要…不要过来…求你了…”她感觉到了他的呼吸,离自己好近,吓的啜泣,身子不停的颤抖。“好,我出去,别哭了,我出去…”人人敬仰的谪仙三王爷,大婚之夜睡书房,人人传言,新王妃不受宠。却不知,其实是他们的三王爷被赶了出来,不受宠的…是他。【片段二】他将她手中脏兮兮的‘黑’狗提了起来,唯一立刻像乍了毛的猫,抓着他的手臂,“还给我!把我的小黑还给我”。“你亲我一下,我就还给你。”他故意将脸凑到了她的嘴边,坏坏一笑。“你…你…你…”唯一的脸控制不住的红了起来。“唯一,就亲一下脸,我就还给你,好不好嘛?”他竟然会撒娇,而且是对她撒娇。
  • 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

    改变一生的健康习惯

    健康不是到了中年之后才开始关注的事情,而是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注重,它就藏在你身边的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中。本书从日常生活、饮食、睡眠、运动、服饰、美容、心理健康、养生保健、性生活几个方面,分别讲述了你健康一生的120个习惯,让你摆脱一些看似正确的坏习惯,精力充沛土面对每天的太阳。
  • 默多克家族全传

    默多克家族全传

    1952年,默多克继承了父亲的小报《新闻报》,短短的三四十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巨无霸——20世纪福克斯公司。80年代初,默多克的国际新闻集团年营业额达到12亿澳元,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翘楚。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报业出版外,还延伸到电视台、电影公司、唱片公司、图书公司、足球俱乐部、航空公司、石油钻探等非传统领域。着眼于长远、敢于冒风险、善于撬动资本杠杆是默多克扩张的法宝,将为读者展示默多克的传奇经历和经营奇才。
  • 高血脂食疗菜谱

    高血脂食疗菜谱

    本书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高血脂患者的食序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昧俱全。《高血脂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于高血脂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
  • 翡翠谜中谜

    翡翠谜中谜

    《翡翠谜中谜》这部实现跨介质阅读的知识小说,曝光翡翠收藏最触目惊心的内幕,比翡翠更难看透的是人心!一块世间难寻的极品“帝王绿”,竟渗出斑斑血迹?驰骋翡翠收藏界数十年的收藏大师,又暗怀着怎样不堪的黑色往事?为调查兄长意外死亡的真相,“雅贼”雷涛在神秘好友“罪恶天使”黎希颖的帮助下,潜入收藏界深度探查,不料却触及到无法想象的阴暗秘密……
  • 爱丫一秒爱

    爱丫一秒爱

    那年我们黯然离去,现在,你重新找到我是为了见我妈妈的坟墓吗,要我跟世界首富的儿子结婚又是什么意思,以为我是温顺的乖乖羊,还是可爱的SD娃娃!正当,你们闯入我的世界,我的世界开始一片混乱,选择,是爱你还是崇拜,琥楠江佑单纯的可爱,我又何尝能做到拱手让人,不明白,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去刻意得到。面对这样的爱,我要如何决定?是紧紧抓住天使给予的宠爱还是轻轻握住恶魔给予的无奈……
  • 超级女战神:第一绝妃

    超级女战神:第一绝妃

    笑看浮生世态千百种,英雄背后总有美人痛。<br/>唐七七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童御夜的,在这个乱世之中,她作为一个穿越客,起初只想做一个衣食无忧,饭来张口的米虫,却不曾想在与西蜀现在的大皇童御夜几番接触下来后,她就将自己的心给深深的沦陷了。<br/>
  • 婚色门

    婚色门

    容颜为了免于日后混迹盛女大军的悲惨命运,一出校门便将自己嫁了。婆家高门荣华,丈夫行止风雅,这一生若安好,本该功德圆满。然丈夫心系青梅,小叔风流绝艳,大姑嚣张跋扈,还有那讳莫如深的婆婆…豪门里的婚姻,如何不是场攻心计?!容颜自认自己只是红尘中的一粒沙,没有绝色容貌,没有惊滟才艺,更没有厚重身价,如何所向披靡,戎马一生,当身心俱疲,毅然转身,一纸离婚协议抛给他,从此粉饰太平。秦远修没觉得多爱她,只是习惯了分一半床给她,习惯午夜迷乱时,枕边沉沉唤出的名字是‘容颜’…衣柜只剩我外套拖鞋少了一双脚当所有人觉得我越飞越高我却只要原来我只想要把你找到每天每夜的在祈祷原来我只希望时间回到现在我承认我霸道原来我的愿望就那么少醒来时候有你撒娇原来我真的什么都不要只要从前一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