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世界上的事情不会都尽如人意,相信每个人都会为了使某些事物更至真至美而选择放弃。人生无常,能够舍弃才不会被物欲驱使,进而能够抛开得失,看清一切,悟得生命快乐的源泉。
谦卑做人,舍弃骄傲
《老子》上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段描述:“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意思是说,真正懂得搏击的武士,凭借的是智慧不是武力;真正懂得打仗的将领,凭借的是冷静沉着不是冲动暴躁;常常战胜敌人者,往往不需打仗就胜了;很会运用别人优点的人,对待别人都很谦恭,尊重对方。
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受教于老子。当时老子曾对他讲:“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而君子之人,品德高尚,而容貌却显得愚笨。其深意是告诫人们,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将欲望或精力不加节制地滥用,是毫无益处的。
因此,谦逊做人,这样会更有利于我们的进步,也更有利于我们人际关系的发展。但生活中,很多人却无法抑制成功后的自满心理,总是扬扬得意,而对别人的成就不屑一顾。
德国阿道夫·冯·贝耶尔是发现靛青、天蓝、绯红现代三大基本染料分子结构的著名化学家。他在大学读书时,有机化学家贾拉古教授的名字传遍了德国。有一天,贝耶尔和父亲在一起闲谈,提起了贾拉古教授。贝耶尔说:“贾拉古只比我大6岁……”言外之意是这个人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父亲听了很不满意,他对贝耶尔说:“大6岁怎么样?难道就不值得你学习吗?我读地质学时,老师的年龄比我小30岁的都有,我一样恭恭敬敬地称他们为老师,认认真真地听他们讲课。你要记住,年龄和学问不一定成正比。不管是谁,只要有知识,就应该虚心向他学习。”
圣人早就告诫我们:“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太出风头,就会遭受打击;一个人过分追求完美,反而会遭到挑剔和批评。大多数的人能够同情弱者,却敌视比自己强的人;能够认同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却讨厌那些飞扬跋扈的人。所以后者的人际关系更为紧张,处世更为外露,自然招致他人的反感情绪,生活中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多的。所以,为人处世一定要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千万不要狂妄自大,过度张扬。
人生有限,精力有限,这就注定了学贯古今、识穷天下对任何一个人来讲都毫无实现之可能。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存在无知和不足,那么忍受住骄傲的煎熬,谦虚做人就显得弥足珍贵。
大多数人都难抵骄傲的诱惑,有一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自己就成为前进的障碍。做到谦虚需要有大智慧,也就是说,做到谦虚的前提是自知,要知己所知、知己所不知、知己所长、知己所短,因为唯有自知之后方能虚心、不自满。然而,不能自知是愚昧,自知却不愿意加以完善和提高则是自弃。谦虚更深的含义是知己无知后不耻下问地处处努力学习,知己不足后精益求精地时时积极改进,这就需要正确地看待自己、尊重自己,正确地看待他人、尊重他人。
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无论是估计过高还是估计过低,都是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对自己估计过高的人,一般来说往往自尊心过强。自尊心本来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它能激发人的进取精神,自觉维护应有的荣誉和人格。但是,自尊心太强,则会衍变成一种有害身心健康的坏毛病。这种人的表现就是用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最终的结果就是,他永远觉得别人比自己差,老子天下第一。而一旦出现别人超过自己的情况时,他就会很生气,容易产生嫉妒。只要是别人幸福,他就认为是自己的不幸;而一旦自己不幸,他就会认为是别人妨碍了他。在他看来,他永远应该是最幸福的、最优秀的,任何人都不能比他强。一旦出现了别人比自己强的情况,他就会觉得不快。这样的人是无法适应环境的,他总是处于沮丧、牢骚满腹的状态。
因为只有正确地看待自己、尊重自己,才能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和不足,才能够低下头,谦卑处世,而不会不懂装懂,自取其辱。只有正确地看待他人、尊重他人,才能发现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得到他人真诚的帮助。
内心固执己见、自命不凡,在人前却刻意做出一副很虚心的样子,这不是谦虚是虚伪。总是自惭自责、自怨自艾,对自己全无一点信心,遇事处处逃避,这不是谦虚是自卑。
一个内心成熟的人,总会表现得低调、谦虚地埋头做事。做一个谦虚的人,就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地位卑微,无论是名家硕儒还是初学少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在每一个方面都超过别人。
做一个谦虚的人,就要保持一颗坦荡的心,既不因自身的长处而骄傲、不因自身的短处而气馁,也不因别人的优点而妒忌,不因别人的不足而嘲笑,十全十美的人在世间从来不曾出现过。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本是一位谦虚、慎行的人,但关羽、张飞之死使他十分悲痛。为给关羽、张飞报仇,刘备兴两川之兵浩荡东来,江南人民皆胆裂,日夜哭号。投东吴的关羽旧部糜芳、傅士仁,将刘备所恨者马忠杀了,献首级降刘备,刘备连糜、傅也剐了,一同祭关公。东吴诸将献计孙权,将杀张飞投东吴的范疆、张达也送还刘备,以图息战宁人,谁料刘备剐了范、张,仍怒气不消,定要灭吴。孙权在这种情况下,从阚泽言,起用陆逊为主将,统率步水马三军抗刘。消息传来,刘备问陆逊何许人也。马良说是东吴一书生,年幼多才,多有谋略,袭荆州便是他用的计。刘备大怒,非要擒杀陆逊为关羽、张飞报仇。马良谏道,陆逊有周瑜之才,不能轻敌。刘备却说:“朕用兵老矣,岂仅不如一黄口孺子耶!”
在这里,看来刘备真是悲伤过度了,他仅仅是看到了自己鞍马劳顿的半生经历,计谋老到就以资夸口,这是很可笑的。毕竟,战争是残酷的客观现象,不分老嫩定优劣。用兵之道,看谁能把握战机,深借谋略,不论谁的年龄大就算谁的计谋多。正是刘备骄傲轻敌,瞧不起对方主将年轻,是未战先败了一阵。
做一个谦虚的人,就要保持一颗进取的心。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虽然即使穷尽毕生精力也只能掬起一朵浪花,但在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中,人生会变得更加充实,自身价值会不断得到提升。
谦虚的人之所以谦虚,其实来自于他对自己正确的认识。他的低调,决定了他的冷静。在低调者看来,骄傲是很荒谬的事情,因为无论自己过去做了什么事情,都不重要,自己将要做的事,比已经做了的事总是要重要得多。过去的价值,仅仅在于它能帮助自己将来做什么。所以,低调者永远不会傲慢、自负,因为他没有傲慢和自负的理由。他总是很谨慎地看待自己的成就和能力;总是可以事先预计到问题的严重性;总是能够明白,自己取得的成功,其中有多少成分是属于自己的,有多少成分来自于别人的帮助,来自于运气。他知道,自己的成功,离不开这一切外在的条件,自己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所以,他不会把自己无限地夸大。
谦虚,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推动人类共同进步的伟大力量。
送人情不吝啬,多为自己开条路
《菜根谭》上有这样一句话:“路行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人活一世,不可能事事都遂人愿,总要经历世事变迁。在这个过程中,必定有你不能忍让的事情,但能忍则忍,很多时候,忍一忍就过去了,一时的退让不是妥协,也不是抹杀做人的尊严,是为了顾全大局。一时的痛快发泄并不能换来一世的快乐,唯有宽容隐忍,不计前嫌,才能使你提早迈入幸福人生的大门。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而交朋友的基本目的也是为了有个好人缘。自古以来,先人就要求后人要知恩图报,即如果有人给你恩惠,你就须记住人家的好处,你就得找机会去偿还,这一欠一还,一来一去,也自然成了朋友,为自己多开了一条路。但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懂得施恩的必要,送人情对自己的益处呢?人们看的总是眼前的小利小益,而从不去考虑长远规划。比如你在沙漠里,把自己的水分给一个濒临渴死的人,他必定会从内心感激不尽,终生不忘,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会尽力帮助你。施恩送人情是一种美德,既能帮助他人,又能为自己多开条路,何乐而不为呢?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偶然的事情,将会决定你未来的命运,这可能是一句温暖人心的话,一个关爱的眼神……在人际交往中,多对周围的人做点好事,不管是陌生的路人,还是朋友、同事,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在自己能帮助他们时,伸出自己的手,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这都可能成为决定你将来命运的重要因素。
有一位自己创业的年轻人,在承包了一家大电器公司的工程后,十分注意与电器公司搞好各种关系。他将电器公司中各员工的学历、人际关系、工作能力和业绩,作了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如果哪个人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哪怕他只是刚进公司的小员工,他都会尽力帮忙。他还经常在节假日邀请公司员工一起出去玩,哪个人晋升了他也会进行祝贺。
最后的结果呢?在各家生意竞争十分激烈的特殊时期,许多公司倒闭破产,而只有他的公司却仍旧生意兴隆。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由于他平常对公司的人关心多,在困难时,这些人也帮助了他。
所有人都知道,求人帮忙是被动的。可如果别人欠了你的人情,求别人办事自然会很容易,有时甚至不用自己开口,他人就会给你提供方便。所以不要吝啬你的人情,因为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穷人,一枚铜板的帮助就可能会使他解决极度的饥饿和困苦,说不定还能干出一番事业,闯出自己富有的天下;对于一个执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促膝交心的谈话可能会使他建立做人的尊严和自信,说不定还能在悬崖勒马之后奔驰于希望的原野,成为一名真正的勇士。
送人情并不一定非得送大礼,也许没有什么比帮助他人这一善举更重的人情了。其实,人在旅途,既需要别人的帮助,又需要帮助别人。救人于危难倒悬,不但得到了人缘、信誉及声望,也是积善积德,更是留下了人情,你日后所得势必要超过你的付出。所以,不要在别人伸出求援之手时,冷冷地推开;不要在别人痛苦地呻吟时,无动于衷;不要在遇到不平时,不懂得什么叫拔刀相助。更不要小看一句暖人心的话,小看帮助他人的一个小动作。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人们总是因积小善而成大德的。对他人举手之劳的帮助,或许仅仅是一个可信的眼神,一声赞同的掌声,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给他人、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有一天,你为他人雪中送炭,哪一天,他人就会给你雨中送伞。
我们不难发现,所有有成就、很风光的人,其人脉都会很广。而这人脉大树需要用人情去灌溉,缺少人情、人脉的树再大,终究会干枯;人情足,人脉树也会枝繁叶茂。人情,是任何事业有成人士不可避免要走的路。人活在世上,不仅要做人情,还要把人情做足,好人做到底,才能稳固自己的人脉。
东汉有一位叫荀巨伯的人,一天收到一位友人的来信,得知他得了重病。可这位朋友远在千里之外,他赶了几天的路,等赶到朋友所住的地方时,却发现这里被胡人包围,但他还是潜入城内,只为见友人一面。友人的家人让他赶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他却一定要留下来陪友人。荀巨伯对朋友可谓情深义重,做足了人情,这会让对方一辈子也不会忘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情况:比如你求朋友办点事,朋友满口答应没问题,但几天过去了,朋友却对你的事不重视,以至于也没有什么结果。这时你是不是就会想,这朋友说话不算数,不能长交。所以,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千万别犹豫。如果答应要帮人家,就要尽心去做,不能做得勉勉强强。把人情做足,好人做到底,在朋友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他帮助。
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总想着自己,也要多想想别人。就是要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以开朗豁达的心境、热情友好的态度,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要想获得真正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用一颗诚心去与他人交往。真诚地帮助别人,不能只做口头文章,要落在实处。当你把爱的露珠洒向他人时,你平凡的人生就会因此变得充实而有意义,你的内心也会充满了温馨和快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管你遇到怎样的苦难和危险,必定会有一个你曾帮助过的人来帮你,让你逢凶化吉,你的付出总会得到回报。
以知足的心境对待一切
“知足才能常乐”,芸芸众生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这个境界。所以,大部分人都不能感觉到生活的乐趣所在。他们穷其一生都在争名夺利,有了房子便想要车了,赚了一百万还想赚一千万,永远都不知道满足。中国有句古话:“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一个人如果总是痴心妄想,就很有可能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荀子》中讲:“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人类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不管多么贪财的人,也会有与其相符的欲望;不论拥有多大的权力,也不会断绝欲望。但是,欲望是可以控制、管理的,借此才能建立起社会的秩序。我们的某种欲望一旦获得满足,必定会出现更高的欲望。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如果欲望可以满足,人就不会再努力,也就不会有进步。不过,欲望虽然很难满足,要无限地靠近满足,也并非做不到。被满足的欲望,就不再是欲望,想借此刺激人,其必不为所动。降低欲望的一个办法是尽可能地节制欲望,聪明者应该懂得制欲、节欲。
有一个小笑话,说有一个老太太,晴天也哭,雨天也忧。因为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雨伞,二女儿卖冰棍。晴天怕大女儿赚不到钱,雨天怕二女儿赚不到钱。有位智者开导她说:“你老人家大可不必天天忧心,晴天的时候你就为二女儿高兴,今天冰棍一定好卖;雨天的时候你就为大女儿高兴,今天雨伞一定卖得好。这样一来,你就变天天哭为天天乐了。”老太太一想:“果真有道理,怎么我从前就没想到这个理儿?”忧和喜是事物给你带来的两种心情,只要你不钻牛角尖,懂得“痛点”转移,想问题善于从两面或多个角度去思考,哲理就在你身边,大可不必忧心忡忡,更不用像老太太先前那样总是生活在痛苦之中了。
人生的很多道理,也大抵如此。人生的目的、志向以及欲望都不是多多益善,不应该是面面俱到,而是把已经掌握的东西得心应手地去运用,它跟宝剑一样,剑刃越薄越好,重量越轻越好。无论过多的物质追求、过多的财富,还是过多的享乐,都像剑刃上多余的钢铁,应该毫不吝惜地磨掉,因为我们的生命有限,所以必须要舍弃一些不必要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