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9700000010

第10章 母亲的榜样——仉氏

旧时小孩子们在私塾里的启蒙课本《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四句话。短短十二个字中包含了一位伟大母亲为了儿子的成长,所付出的大量心血和沉重代价。这四句话囊括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孟母三迁”,另一个是“断织劝学”。结果是,这位苦心孤诣的母亲,终于培养出一位仅次于孔子的大儒、唐宋以后的学界亚圣——孟轲。

孟轲的父亲孟激,字公宜,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据说他是鲁国公族孟孙的后裔,血统高贵,饱读诗书,很有抱负,却怀才不遇。为了致仕为官,光宗耀族,便离家远去宋国寻求机会。谁料在外游历了三年,妻子盼回去的却是丈夫客死他乡的噩耗。当时孟轲才三岁,失怙的幼童只有依靠年轻的寡母来抚育了。值得庆幸的是,这位寡母是一位明达事理、勤劳节俭、教子有方、堪为人母楷模的伟大女性。她的故事在封建社会流传了两千三百多年,妇孺皆知。直到如今,人们也耳熟能详。

孟轲的母亲仉氏,战国时魏人。嫁与孟激后住在邹城郊外马鞍山下的凫村。她在怀着儿子的时候,曾在夜梦中看见一位慈眉善眼的神仙,乘坐祥云自泰山飘然而至,在孟家上空盘旋不去,仉氏久久凝视,忽然,一片五色彩云竟覆盖在自己居住的房屋上面。仉氏惊喜而醒,天未亮,就生下了孟轲。这时正是周威烈王三年(公元前422年)的四月初二的凌晨。她当然相信这是吉兆,儿子是由神仙相伴、乘坐五彩缤纷的祥云来到孟家的,所以特别钟爱他。丈夫死后,她越发怜爱儿子。孟轲自幼聪明,活泼好动。父亲病故后,遵照周礼,妻子要为丈夫守节,儿子需要尽孝。但当时还没有像后来汉朝那样强调,子为父丧必须守孝三年。可仉氏是个讲究礼仪的人,她觉得应当让儿子懂得居丧之礼,于是在埋葬了丈夫以后,便携带儿子把家迁到了距离坟茔很近的鬼村。这在《三字经》注解备要中有记载:“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这样一来,除了自己守节,还可以随时告诉儿子父亲的墓地就在附近,应当尊风俗按时到墓前祭祀。从凫村迁到鬼村应当是孟母携子的第一次迁居,目的之一是培养儿子的孝道之心。但是,事与愿违,小小的孟轲与邻居孩子们一起,经常看到成群结队的人们披麻戴孝为死去的亲人送葬、祭拜,觉得很好玩,便模仿成人做些挖土坑、埋葬死人的游戏。仉氏知道了这些以后,心情很沉重。她一直认为儿子长大应当是个非同一般的名流学者,哪能从小就熟稔这些卑俗的事情。给他讲道理,他又太小,收效甚微。于是她决定,搬离这个不适宜儿子成长的地方。俗语说:“搬家三年穷”,况且是一个已经很穷困的寡妇,再次搬家,犹如雪上加霜。但为了儿子,再穷再苦,她也没有动摇决心。这第二次她又搬到了一个叫庙户营的小村,以为这下远离了荒野的坟茔,环境好多了。但距这个小村不远,就是一个集市,而孟轲又是个极富模仿性的孩子,见集市上那些行商坐贾,有的高声叫卖,有的坐地销售。行人如织,举止各异。他便学着那些人的样子或吆喝买卖,或装做锱铢必较,争长道短,俨然一位沿街叫卖的小商贩或一个专搞批发的小老板。他的母亲见了,又十分懊丧。心想:“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的作用太大了”。她不希望儿子成为惟利是图的富商,更不愿意他沦为靠卖苦力维持生计的小贩。但没有别的办法可以阻止一个才只几岁孩子的浓烈兴趣,只有再次远离这喧闹的小集市,搬到一个有利于儿子成长的地方。经过前两次的教训,仉氏这次慎重多了。她左挑右选,最后看中了一座学宫附近的茅屋。房子虽然破旧,但环境肃静和并满了书香味儿。儿子在门外可以经常看到的多是一些神情淡定、举止从容,循规蹈矩的莘莘学子,听到的是悠悠扬扬的读书声。其实,孟轲是个天生的好学之人,来这里不久,便常常与小朋友们结集在一棵古槐下,演习揖让进退礼节,模仿朗朗的读书声。仉氏见了,由衷地高兴。上面这些才是完整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许多记载中都只是后两次,把从凫村搬到鬼村忽略了。这大概是因为那一次仉氏是为了自己守节、不完全是为了儿子的教育。其实不然,那一次同样是为了培养儿子从小懂得礼仪,养成孝敬父母之心。

仉氏教子是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的。为了培养儿子诚实不欺,她十分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当母子二人住在集市旁的庙户营村时,近邻有人杀猪,孟轲问母亲他们为什么要把猪杀掉,她脱口说:“是为了烧熟了给你吃的,咱们不是很长时间没有吃肉了嘛!”孟轲听后十分欣喜,便眼巴巴盼着午饭有肉吃。其实,当时他们连粗茶淡饭都是上顿接不上下顿,哪里有钱买肉吃。仉氏说完知道自己失言,但失言是自己的事,而失信可就要影响儿子了。因此,她立即变卖了自己仅有的一支头饰,买回了一块肉,给儿子炖熟吃了,这件事直到孟轲长达成人以后才知道了,他非常感激母亲的良苦用心,一生都不曾失信于任何人。这就是传诵久远的“杀豚不欺子”的故事。

经过三次迁居以后,孟轲长大了。到了应当读书的年龄,母亲送他进了一所学塾,并谆谆教导他要尊重师长、友爱同窗,努力读书,成绩要优于别人。孟轲天赋好,有慧根。但也与其他小孩子一样,有时因贪玩儿而忽略了学业。一次,他与小朋友们玩耍,竟然耽误了读书的时间。待到天黑回家时,母亲问他学习进程,他如实承认了自己贪玩误课的事,仉氏听后很生气。但他没有像其他母亲那样厉声责骂他,而是把儿子叫到自己的织布机旁,让他亲眼看着自己用剪刀剪断了织好的锦绢,那片整洁、光亮、色彩艳丽的锦绢顿时破为两段。孟轲一时不解母亲为什么这样做,便瞪着一双天真的眼睛问道:“母亲,您为什么把刚刚织好的绢弄断啊?”母亲一脸严肃而不失慈爱地说:“儿子,你觉得很可惜吧?我这样做是想告诉你一个道理,你随便逃学,中断学业,就像我把织好的绢剪断一样,中道废而不为,怎么能够成就大事呢。”孟轲听了恍然有悟,惭愧地低下了头,并向母亲请罪,母亲见他知道错了,就宽恕了他。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曾懈怠过学业,孜孜以求,日夜苦读不辍。后来,仉氏又为儿子延请了孔子的嫡孙子思为师,终于学有所成。孟轲成长的时代正是“礼崩乐坏,学散四夷”,诸子百家,各领风骚的时代。而他既漠视老庄的玄虚之学,又十分厌恶杨朱的极端利己主义,斥责他:“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对于古代先贤他只尊崇伯夷、伊尹、柳下惠和孔子四个人,称他们为“古圣人”。对于“治亦进,乱亦进”的伊尹尤为钟爱,因为这与他的“君子应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十分吻合。孔子在君臣关系上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却说:“君之视臣如手足,臣则视君如心腹;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臣之间的关系是对应变化的。应当说这比孔子的主张更为临情近理。到后来,他的思想日臻完善,又进一步提出了“民为上,君王次之”的“民本思想”,这就更加凸现了这位大儒的难能可贵的平民意识。以致遭到了专制主义的明太祖朱元璋的憎恶,把他的亚圣牌位从孔庙扔了出去。

在做人上,孟轲一直保持着高尚的节操。绝不趋合奉迎,苟荣取悦。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句为人立身的格言,为世代贤良之人的座右铭。直到如今仍不失其珍贵价值。

早年丧夫的贫妇仉氏,含辛茹苦培养出这样一位久经考验而矗立不倾的古代圣贤,她的卓越功劳是值得众多母亲效仿的。

同类推荐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家王安石,锐意富强,勇于冲破旧俗樊篱,指引新路,政治家王安石,特立独行,别于流俗腐儒,务实精进,文学家王安石,笔力冷峻深刻,文坛领袖名至实归!《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大师(王安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是百年前辛亥革命时山西起义的重要领导者,起义于十月二十九日以突击形式攻击山西巡抚衙门,一举成功,遂推选其任山西都督。从此,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而且,在风云变幻的民国历史上,阎锡山始终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与三代君王打交道颇费心机,有时奴颜媚骨,有时抗旨犯上,有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因为对方是一言九鼎的皇上。封建社会,皇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旦落入昏君或无能之帝的手中,很多人就要遭殃。曾国藩所侍奉的三代君王虽不是昏君,却是无能之帝,事实上皇上可以无能,但是他却不愿意别人说自己无能。曾国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三代君王打交道的!本书叙述了曾国藩的50年官场生涯。
  •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精选了毕加索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撒切尔夫人、罗斯福、普京、阿拉法特、阿罗约等伟人拥有高大的身影也有细腻的情感。在那些坚强的外表下,欧洲元首也拥有着各种不同的情感生活。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家有余粮

    家有余粮

    钟灵重生在大夏国一个山疙瘩沟里普通农户家中。上有善装糊涂的爷爷奶奶,下有好赌的叔伯。亲爹肺痨不能劳作,小家碧玉出身的亲妈奈何错嫁小山村,弟弟年幼乖巧却不能支撑门户。且看女主如何利用现代农艺经商种田家有余粮,吃喝不慌!
  • 火凤凰之庶女遮天

    火凤凰之庶女遮天

    为了他,她离开了族门!放弃了身份!无怨的付出!不顾性命!大难临头!毅然守护在他身边!生死与共!无怨无悔!尘埃落定,他登上宝座,却灭她族人!赐她红花一碗!毒酒一杯!鬼谷圣女苏永娇含恨重生,就是要那人血债血偿!备受痛苦!今生她是国公府不得宠的小庶女!灵魂交错,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忍气吞声的四小姐!皇帝怎么了?就可以高枕无忧?诡计!阴谋!陷害!环环相扣!报仇路上风雨险阻!她不愿拜倒在那黑暗阴险的诡计之下!机敏、心狠、冷血、狠毒的一一还击!重生一世,恶女寻仇,她再也不会对那人心软!欠下的血债,定要他加倍的偿还!她就是那地狱里的嗜血恶女!拉他下那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庶大招风!所向无敌!奈何此女太倾城,吸引的都是人间极品——某男动情,表示做我的王妃吧!某某男吃醋,表示跟我回家吧!有没有搞错?想娶我?得看看你们有没有本事!然后,某男倒霉了,某男心痛了,某某男——呃,大家还是看文吧~坑品有保证,请大家放心的跳坑吧~
  • 殿前欢

    殿前欢

    **本文已入半价书库,阅读历史或穿越版,一次性定阅仅需2元左右。**她是前朝的遗孤,她是前朝妃子与当今皇上的偷情孽种。因为貌似已逝的花蕊夫人,皇上喜欢她;因为有着七窍玲珑心,王爷痴爱她;因为红颜绝世倾国倾城,敌国大王痴迷她。她是身份尊贵的郡主,她是皇上疼爱的亲生骨肉——货真价实的公主身哦,可是他,千挑万选嫁的那个他,偏偏不把她放在心上,冷落她侮辱她,还携着大肚子的新欢向她耀武扬威。而她,却不得不屈尊降贵去求他,求他去救她的父皇她的王兄……一段恩怨纠缠跌宕起伏的红颜劫难迫在眉睫,一场帝王无情痴女多恨的历史长卷即将上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说明:本文有两个版本,一个为历史正剧版,一个为小白穿越版,喜欢正剧的请看正剧,喜欢小白的请看穿越,不怕药晕的就两个版本一起看。另,VIP会员注意,因为穿越版是历史版的母本,前半部分内容雷同,请花钱看过历史版的亲亲跳过雷同章节,到——第四十七章[死而复生]——这一章开始,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殿前欢》。。。。汗,某作决对不是为了糊弄人,只是因为两个版本,穿越版后半部分绝对是一点也不一样的作品。不想在别的网站发,又要保护加V的历史版本章节,只能这样。个人读者群:20242393欢迎交流批判指点以及——扔砖敲门砖:《殿前欢》
  • 莫名其妙的星期天

    莫名其妙的星期天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嫁给卡耐基

    嫁给卡耐基

    现代生活中的女人,不但要有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还要有对爱情和家庭的责任感和爱心。但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女人该怎样摆正自己的位置,如何满怀热情地追求自己的事业和梦想,又该如何应对爱情、家庭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这是本书将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 每天学一点管理常识

    每天学一点管理常识

    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常识蕴涵着真正的智慧。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
  • 媒人桥约

    媒人桥约

    第一次会面,在他的心中便起了漪涟。为了能找到她,在她的左手腕上留下齿印。自小的承诺,从不改变。说好爱就爱,说好不放弃就不放弃,算不上青梅竹马,对她一见倾情,算不上两小无猜,为她一诺倾心。凌朝世子凌玉对穿越女李湖不折不扣的一见倾情,怎么不叫她动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面瘫伊人:娘子你太腹黑

    面瘫伊人:娘子你太腹黑

    穿越?太讨厌了,她还要回去玩跳级。毒她?太白痴了,她可是神医的首席弟子。杀她?那可不行,她还要带着妹妹寻找回去的方法。夺皇位?太简单了,果红小鸟变成血凰琴的模样血洗皇宫。杀赤焰?那更不行了,他是她腹中孩子的爹,她没做单亲妈妈的愿望。灭族人?有没有搞错啊,她一个二十一世纪不小心穿越来的天才竟然是玉族圣女?她面瘫腹黑,他霸道狂妄,他们想要在一起,看似简单,却横扫了整个天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中的诗词创作,已经达到颇高的境界,所以,实不必对他的作品逐一分析,只宜让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其机趣。可以说,“燕云居诗”和“燕云居长短句”,无论是古体、绝、律、词、曲,俱臻妙境。其中像“顾梁汾歌”、“改编下场诗”、“有感”、“金缕曲二首”、散套的“归去来书怀”,尤属各种体裁中的精品。这些诗作,在风流蕴藉中贯注着磊落不平之气,真情丽句,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