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7400000005

第5章 金色笔记(2)

情节则与时间相关,时间构成了情节的主轴,但在原始人的世界,并没有时间这个观念。他们只知道海水的涨退、日月的升降,什么是短暂,什么是永远?他们都不知道。他们对空间同样没有概念,那些出海探险的男人,再回到家乡也不大认得出来。今天我们所说的乡愁离恨,对他们来说不存在。

因此,我们无法用现代人已有的概念和语言去描述那个什么都没有的时代。那时候的人类没有社会,没有家庭,没有情感,没有文字。没有历史,当然也没有故事。所以要把这样一个故事讲清楚实在有些困难,你怎么能够用现代的概念和语言去描述那个什么都没有的时代呢?

而故事叙事者、那个罗马参议员让人觉得太啰唆,他讲故事时不断反省,比如有一段讲一帮男人强奸了一个女人,并且强奸致死,这些男人陷入惊慌和沉默,感到羞耻。这个罗马参议员马上加了一句评语,说我不知道能不能用羞耻这个词去形容,那时候有这个概念吗?

因而这不只是一个关于人类起源的寓言,也是对人类文明如何从无到有的描述,同时也探讨了任何故事存在的条件。用故事已经存在的时代的工具、方法和概念去讲述一个一切都不存在的时代,当然是一个很困难也很伟大的实验。这本书的英文版只有二百多页,显然不是那种鸿篇巨制。小说的语言非常质朴,与那个时代相符。读完之后,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主讲梁文道)

《金色笔记》

跨越时空击中你

我们不是用日记去记录一个真实的自我,恰恰相反,因为我们写日记,才创造了一个自我。

莱辛的《金色笔记》出版于1962年,被认为是了不起的经典之作。经典通常具有这样一些品质,比如能够完整地把握时代氛围。《金色笔记》在这一点上无疑很出色,它所展现的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整个欧洲的社会氛围。

小说的重点人物是女主角伍尔夫和她的朋友莫莉等人,她们曾是最忠贞、最坚定的左派成员,后来却经历了一系列的幻灭。那时候,欧洲的左派总要经历一波又一波的挑战。比如最早支持列宁的人,后来可能要面对一次分裂--托洛茨基到底是不是叛徒?而那些忠于斯大林的人,看到赫鲁晓夫鞭他的尸,无疑也会信念幻灭。还有苏军入侵匈牙利事件[1],这些都在欧洲左派阵营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经典作品的另一个品质,是能够跨越时空和文化差异,让每个读者感觉受到启发,说出了一些你想说而没能说出来的东西。《金色笔记》无疑也做到了这一点。这部小说的结构非常特殊,先是自成一篇的小说《自由女性》,讲伍尔夫与她的好朋友莫莉等人的故事。接着是四本笔记,《黑色笔记》记录伍尔夫的非洲经历;《红色笔记》是她对当时社会政治形势的观察,以及对她那些共产主义者的看法;《黄色笔记》纯粹是伍尔夫的一些小说灵感,她正在写自己的第二部小说;《蓝色笔记》则是伍尔夫的生活日记。这四本笔记与《自由女性》的故事完全糅合在一起,分散在全书的各个部分。那什么是《金色笔记》呢?那是主人公伍尔夫在精神分裂状态下所写的一本笔记。当时伍尔夫写作遇到障碍,情感与家庭生活都不理想,就去找了一名精神分析师治疗。医生建议她把自己的所有言行及内心感想全都记录下来,再分门别类进行分析。这就形成了主人公的四本笔记。

很多人觉得它所表现的是自我分裂,莱辛自己也认为,这最终牵涉自我怎么形成的问题。《金色笔记》写到最后,一个统一的自我终于出现了。这就好像写日记,一个有写日记习惯的人和没有这个习惯的人不一样。习惯写日记的人会慢慢形成一个内在的自我,有些事情不会跟别人说。这跟现在的博客不一样,以前的日记不是给别人看的,你会觉得那是我自己最内在的东西。

假设人格是一圈一圈的洋葱,在一层一层剥开之后,会发现里面有一个最实在的内核。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写日记的经验,这个自我就不那么敏感,甚至不会有这个自我。所以我认为,我们不是用日记去记录一个真实的自我,恰恰相反,因为我们写日记,才创造了一个自我。

如果女主角有四个笔记本,那么她很自然就分裂成了四个自我,通过记录自己的一些真实经历创造了四个自我。《金色笔记》承认了这个分裂的状态,自我是分裂的,自我是被创造出来的。

在《裂缝》中,远古的人类并没有“自我”的概念,这是我们现代人创造出来的。而现代人的自我总是分裂的,可以说,《金色笔记》讲述的就是现代人的自我的命运。

(主讲梁文道)

《特别的猫》

猫的世界有什么

当它们一连花上好几个钟头望着阳光中飞舞的尘埃,它们究竟看到了什么呢?

莱辛的书不容易读,它不是那种引人入胜的情景小说。莱辛比较复杂,她的文字很简朴,里面思考的空间却很大。如果要选一本书,可以比较轻松地进入莱辛的世界,不妨看看这本《特别的猫》。

很多作家都喜欢猫,有的甚至达到痴狂的程度。莱辛就是如此,她一辈子都在养猫。但是从这本书可以看出,她对猫的感情没那么简单,甚至很不同凡响。一开头她讲的不是如何爱猫,而是怎么杀猫。

莱辛从小在非洲长大,家里经营农场。为了解决老鼠问题,他们养了很多只猫。问题是那时候没有结扎技术,猫越生越多,多了就野了,甚至反过来吃掉家里的鸡。于是他们开始屠杀猫,她清楚地记得自己怎么拿枪去猎杀它们。她父亲也大规模地处理那些新生下来的小猫,一窝一窝地杀掉。到了中年她还有一个经验,就是拿一瓶威士忌,一只一只地灌那些眼睛还没有张开的小猫,直到灌死为止。

为什么要写这些事呢?莱辛说她想表现一种状态,小时候在非洲,任何动物都在人的身边来来去去,人们理所当然地全盘接受。若是它们突然失去踪影,也不会有人去解释或提出询问。这是人与猫相遇的最原始、最自然的状态。

她还说,那时候家里的猫时常会被外头的野猫诱惑,那些野猫围着农场的篱笆叫个不停。家猫们第一次发现原来有些猫不像它们这样生活,有时候就会被诱惑着离开家园。这让人想起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也是讲一只家养的狗被野狼诱惑出去,回到了野犬状态。

但是这本书最终从野蛮回到了文明。莱辛后来越来越爱猫,甚至开始迷上它们。她提到一只叫“灰咪咪”的小猫,“她”从小就知道自己很漂亮很可爱,总是随时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就像一个除美貌之外毫无特色的小女人,喜欢对着某个隐形镜头调整自己的仪态。

莱辛把猫写得像人一样,但猫始终是猫。我们常常习惯于把宠物拟人化,把它们当成朋友,跟它们诉说心事。可是你总会在某个时候发现,它们终归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生物。当你和它的眼神接触时,你真的了解它的世界吗?

很多养猫的人都会注意到猫的一个特点,它们常常对着一个地方发呆,甚至花上好几个钟头去观察它们不熟悉的事物。比如人在房间里铺床、扫地、缝纫、编织或者打包行李,它们都很爱看,可是它们究竟看到了什么呢?

在我看来,它们所看到的东西跟人类想的并不一样。当它们一连花上好几个钟头望着阳光中飞舞的尘埃,它们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因为动物和我们很接近,我们能够把它们拟人化,但它们终究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那个世界里到底有什么,谁知道呢?

(主讲梁文道)

《城市与狗》

军校与男性气质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VargasLlosa,1936-),秘鲁作家、诗人。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对权力结构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人反抗的精致描写”。代表作有《绿房子》《城市与狗》等。

其实这些男子气是在一种扭曲的状态下养成的。

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是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一位小说家,国内很多先锋小说都受过他的影响。在莫言和格非这些当代作家身上,也能看到所谓“拉美爆炸文学”的影子。但在国际文坛上,略萨的处境有些微妙。他与几年前得奖的莱辛有些相像,都是在最该拿奖的时候没有得奖,现在得奖虽然实至名归,但总让人感到有些意外。

我特别喜欢《城市与狗》这部小说,略萨的这部成名作至今仍是他最优秀的作品。小说的题目比较令人费解,英译本和日译本都改作了《英雄时代》,似乎强调了故事里的人物最后都是英雄。

小说的背景是真实的,普拉多军校也是略萨的母校,是秘鲁首都利马一所很有名的军事学校。书中写它不仅管理方法粗暴专制,还充斥着腐败的官僚气息。这本书出版后,在普拉多学校被当众焚烧,然而如今略萨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们学校倒不计前嫌地在网页上荣耀地介绍此书。

这部小说充满了回忆和倒叙,而且至少由三个叙事者轮流讲述。这些叙事者用意识流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把过去与现在的时间、校内与社会的空间打通了。从广泛意义上说,这也是一部成长小说,描述了青春期的躁动和年轻人迈向成人社会的过程。很多人喜欢拿它与《麦田守望者》比较,只不过《麦田守望者》写的是一个年轻人,这部小说写的是一帮年轻人。

故事讲述了新生入学后如何被高年级同学欺负,然后他们又团结起来反抗、报仇,直到最后发生了意外杀人事件。略萨用十分精巧的方式讲述整个故事,虽然人物关系并不复杂,但变换了多种叙事角度,使我们对人性的洞察更丰富、更立体,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弥漫在军校中的所谓男性气质。

小说中很多表现男性气质的情节,比如男生无聊时会进行一种比赛,大家一起脱了裤子自慰,然后看谁射精射得最远。他们最崇拜的人既不是校长也不是军官,而是每个礼拜主持弥撒的一位金发神甫。神甫性格开朗,喜欢在布道时鼓励年轻人献身祖国,闲暇时学生却看见他好几次穿着便服在不良场所游荡,不但身上散发着浓浓的酒气,还眼露凶光,这才是男生们羡慕和崇拜他的真正理由。

书中有一个人物外号叫“奴隶”,后来死掉了。他曾对另一个外号叫“诗人”的男孩说:你是我唯一的朋友,我之前认识的人都算不上朋友,你是唯一让我想和你待在一起的人。这话听上去有点像同性恋告白。在军校的雄性氛围中,人人都觉得友谊必须以一种粗暴的方式表现,这样的表白显然太娘娘腔了。怎么才算是真正的男子汉呢?小说中有一个教官想秉公严查学生们的违规事件,却遭到校长反对。校长说,在军队里首先必须学会如何做一个男子汉,而真正的男子汉是抽烟、酗酒、赌博、嫖妓样样都来的。学生们心知肚明,做这些事万一被抓住了就得退学,但是想成为男子汉,就必须甘冒风险。

有一个学生偷考卷作弊,被发现后他一个人承担了所有过失,没有供出同伙,最后被逐出校门。他被认为是英雄好汉。“诗人”为了给朋友报仇甘愿牺牲自己,也被认为具有英雄气概。其实这些男子气概是在一种扭曲的状态下养成的,比如“诗人”为什么要去替朋友报仇?与其说是讲义气,不如说是内疚,因为他不久前抢了朋友喜欢的女孩。男孩们的头头“美洲豹”看上去最勇敢、最粗暴,但在他的回忆里充满了小时候在家里被虐待的情景。他一直生活在紧张和恐惧中,日后那些勇猛张扬的打架行为不过是对懦弱过往的一种反叛。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相当复杂,也很具有说服力,我们仿佛看到了年轻时代的自己,那些有过男校经验的读者甚至可以从中嗅出熟悉的气息。更重要的是,男校的种种处境其实也是社会的缩影,让我们看到每一个人在高压下的反抗或顺从,而这种反抗就是所谓男性气质的表现。

(主讲梁文道)

《中国套盒》

小说的形式问题

那是一种欲望,就像寄生在人身上的绦虫,它吸干你的血液和营养。

略萨是一位学者型小说家,拥有博士学位,同时也在多所大学教书。这样的人谈起小说,总令人担心会不会学究气十足。今天的所谓文学理论晦涩深奥,已经成了一种文字游戏。不过略萨的这本《中国套盒》非常受欢迎,几乎在全世界成了研究文学的入门必读书。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致一位青年小说家》,非常平易,像是回答一个青年人的问题,但其中的道理恐怕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会感同身受。比如,作者谈到才华问题,文学创作当然需要才华,但什么是才华呢?作者认为才华源于一种反抗情绪,是向往另一种生活的人对现实的批评和拒绝,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制造出另一个理想世界。

什么又是反抗呢?作者说那是一种面对现实的怀疑态度,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如果不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或怀疑,又怎么会堕入另一个想象世界呢?就连写实主义也是为了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想呈现一个比现实更美好的未来现实。而关于文学创作的能力,作者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那是一种欲望,就像寄生在人身上的绦虫,它吸干你的血液和营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略萨住在巴黎时,认识了一位西班牙画家和电影工作者玛利亚。有一天他们在小酒吧聊天,玛利亚坦率地说:“你以为我和你一起逛书店、讨论电影是因为觉得这样很快活吗?错了,我做这些事是为了我身体里那些绦虫,我生活中的一切已经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它们,我只是个奴隶而已。”

这番话让略萨大为震惊,但细想一下,这难道不是所有从事文艺创作的人共同的病症吗?作者说,曾经有人问他,应该如何选择小说题材,因为他不知道该写什么。略萨说,这就很奇怪,如果你不知道该写什么,为什么要写作呢?小说家不选择题材,而是被题材选择。他之所以写某些事情,是因为某些事情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作家有相对的选择自由。无论如何,与形式相比,题材的分量要小得多,作家更应该对文学的形式负责。

《中国套盒》讲的就是小说的形式问题,比如风格处理、叙事角度,以及人称、时间、空间等。略萨被称为“结构写实主义”大师,虽然他本人不太接受这个称呼,但也表明他的写作技巧确有高明之处。其实,略萨所使用的一切技巧都是早就存在的,只不过他能够一以贯之地用,并且用得很巧妙。

略萨会使用很多花哨的技巧使故事的结构具有丰富的层次,这种结构小说的方法就像中国古代的套盒一样,拉开一层小抽屉,底下还有一层,每层都可以装点什么。小说的叙事也是如此,你可以在一个故事中再加进另一个故事,它们不是单纯的并置,而是故事中的故事,是一种迷人的互相影响的联合体,具有意义模糊复杂的共生效果。

还有一种结构手法叫做“隐藏材料”。当然,这也不是略萨的发明。据说海明威就冒出过这种想法,在他正在写作的故事里突然取消了一个重要情节,比如主人公自杀死了,然后就剩下一片意味深长的沉默。

同类推荐
  •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选取了世界海难史上十个著名的海难事件,以事件发生时的史料为基础,挖掘海难背后的故事,力图表现人类在面临灾难时所呈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并附1912年以来主要海难事件概览和遭遇海难自我避险小贴士,使读者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得到灾难避险的知识。
  •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有的,就是活着———即使在现实世界上不在了,会结识许多人,也永远活着。在记忆中流失了; 有的却历久弥新,人的一生,怎么也忘不了。本书所记,被时光带走了,就是那些忘不了的人和事。忘不了,经历许多事
  • 宝刀

    宝刀

    《宝刀》的故事由“我”从民族学院分配到家乡说起。“我”毕业回来,风尘仆仆,一出长途汽车站,就看到了韩月。她和“我”一同毕业于民族学院,也被分配到这个远离世外的小城市,但她的经历很丰富,曾是学院里风云人物刘晋藏的女朋友。刘晋藏,融合汉族和藏族长相优点的混血儿,他的老爸在军分区有相当的职位,所以,他活得相当潇洒,女朋友一大堆,而作为汉族人韩月,则突出重围,成为追逐刘的胜利者。但刘晋藏最后因贩卖文物而没能毕业。我就是和这样的女孩,一同分配在这个被群山包围、汉藏杂居的小城市工作,然后就平平淡淡地在了一起,结了婚,但一直没有孩子。生活就是这样,平淡,单调,如从山野里定时刮来的风。
热门推荐
  • 哈佛口才课

    哈佛口才课

    150年来,很多从哈佛大学毕业的人,进入美国军界、政界和商界等领域,获得显赫的职位。
  •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重生汉末,赤菟画戟吕奉先;一统三国,霸绝天下唯战神!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题宋杨维德等撰, 真实作者 尚待考证。尽管如此, 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 的《遁甲符应经》, 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 , 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 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女帝传说之凤临九州

    女帝传说之凤临九州

    阿雅新文《逆凰》简介:本文小虐,结局幸福。女主非万能,至少开始不是万能。简介:凤凰之格,后星之兆。天生便该出于众人之上,立于后宫正位。身为丞相庶女的慕清裳却空有凤凰之格而无凤凰之命。被迫嫁与厉王为妾便是她噩梦的开始.——新婚之夜,她的丈夫不屑的嘲讽,“青楼下贱女人生的女子,也是贱人!居然妄想王妃正位?”——她以为的真心恋爱换来的却是无情的利用,“若不是因为你的身份,你这样的女人给本公子提鞋也不配?”——高高在上的帝王俯视着她,“朕是皇帝,想要谁就是谁,何况王弟已经将你送给朕了!”历尽折磨,她凄然惨笑,原来这个世界早已癫狂了。滚滚红尘中,终究会有她一方栖息的天地,满天飞雪中,他发白如雪。而立于身侧的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柔弱女子:“你伤心,我便陪你伤心。你要恨,我便陪你恨。你要报仇,我便陪你报仇!”结局HE》》》》》》》》》》》》》》》》》》》》》》今生,她是一国公主。逆父,弑兄,叛夫,离家。背国.宁可我负天下人,也决不让天下人负我!面对属下背叛,她冷笑:能背叛的果然都是自己人,敌人是永远没有机会背叛的。面对爱人的离弃,她悠然:君既无心我便休。面对天下大乱苍生遭劫,她漠然:天下与我何干?一个杀手的灵魂,无心无情无爱,怎能期望她心怀天下?................................曾经,她属于他时,他不愿要她。所以,他只能一生追随她的背影。曾经,她爱他时,他不爱她。所以她离去之后,他只能默默的思念。他给过她一生的承诺,当诺言无法实现时,他用江山做赔,宁可负天下,也不愿负她。她是他一生的劫,一朝相遇,永世沉沦。明知道我不能爱她,无法爱他,他却依旧不能不爱她。沈瑜:“即使你不再属于我,即使你不再是原来那个你,你依然是我要守护的人。”燕希:“朕拥有天下,却为何独独错失了你?”轩辕凌:“我若负你,江山尽毁,天人共诛!”玉连城:“你是我今生的劫啊。”秦书岩:“公主,书岩立誓之日便说过,一生无悔!”卷一芳华初显女主在龙腾国的公主生涯,稍微有点拖拉。卷二南燕深宫女主南燕生活,与前世一样的俊颜,不同的深情,是缘是孽?卷三凤在江湖看美丽女主如何仗剑江湖。卷四官场风云(暂拟)卷五征战四方男女主携手,策马扬鞭,笑傲诸国。卷六凤临天下女帝生涯(绝对不是走武则天那一款路)。
  • 战族传说系列(二)

    战族传说系列(二)

    岳晃的脸色变得煞白如纸,但他仍坚持住了,以略颤的声音道:“我岳某已……残,不……不配再……再做刑……刑堂堂主,请……楼…楼主另……另谋高……高人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江南雨自默默

    江南雨自默默

    为了家族的利益,她亲手写下了一纸协婚公告,三十分钟后,他应征了。五年的相处,爱情大驾光临时,她却发现,他竟然是IT富豪榜榜首的魅瞳CEO,那么他当年为什么要答应倒插门?喻江南,谦和低调的CEO。顾自默,美丽青涩的女大学生。协婚下的蜗居......爱情的等待与徘徊,现实的残酷和美好,当爱情与责任狭路相逢时,是勇者胜,还是注定死亡?———————————————————————简介词穷,坑品保证,绝不弃坑,有点狗血的开场,却是最真实的生活!(蜗牛的QQ:1009577483)另推荐好友月缕凤旋新作:老公-我要离婚!http://m.pgsk.com/a/282044/
  • 诡案罪3

    诡案罪3

    “我”从警校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系统工作。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刑警,可是领导却把我安排到档案科坐班。为了工作的需要,我开始翻看档案架上那一卷卷落满灰尘的档案。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许多案件的侦破档案,读来惊险曲折,充满悬念,其精彩程度,绝不亚于一部绝妙的侦探推理小说,如“死亡剧组命案”“网络作家杀人案”“深山分尸案”等,读来既使人警醒,又引人深思。现以小说的形式辑录于此,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 重生之豪门淑女

    重生之豪门淑女

    “姐姐,来追我.”“妹妹,小心别摔着了”上京一座豪华别墅里,洋溢着幸福的笑声。当再次睁开双眼时,面对正众人的嘲笑与指责那张色容颜上透着无限绝望。原来她最终还是被人遗忘……“爸妈,请求你们相信我,相信我……”颜汐一遍一遍的哀求着,只愿换来家人的一句相信,可最终换来的依旧是无情的驱逐和彻响灵魂的疼痛。再次回神看着自己的终点,雷鸣伴随着闪电穿透灵魂,蒙蒙细雨一无法渗透灵魂,望着灰蒙蒙的天空,怨恨着上天的不公和自己的无用。“老天,为什么,我从未做过一件对不起他人之事你却连灵魂也不愿我留下”对着天空怒吼可声音已无法穿透云霄。“若有来说我愿将所有的仇恨化作地狱之火燃尽一切”颜汐吼着说完最后一句,灵魂一渐透明,消弭于世间。——————一朝重生,睁开眼眸,已经物是人非,重回到了15年前,在豪华的医院病房里,只有程伯守在旁边,回忆以往,悄然泪下。人生既然可以再来一次,她不会放过伤害她的任何人,此生只为自己而活,保护真正在乎她的人,掌握自己的命运,建立的自己的商业帝国,她的尊严,绝不再任人践踏。“从遇见你开始,命运之轮早已经转动,从那时开始无论是天堂还是地狱,我都陪着你,不离不弃”兰泽熙说道。重生以来,颜汐从未想过自己会被一句话打动,也从会想过自己还会拥有幸福,或许一起还不晚,绝色容颜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隐忍的她、淡漠的她、骄傲的她、无心的她、柔弱的她……这样的她,谁与其并肩?本文涉及,豪门、校园、商业、娱乐等等。本文一对一,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