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0800000002

第2章 回归常识(2)

我为何要在文章里反复规劝普通百姓尽量多投资、少投机呢?因为投机是零和游戏,有人赢了,就一定有人输。就如同进赌场,一人赚,二人打平,七人亏,输的多半儿是散户。为什么呢?由于市场信息的极其不对称,普通百姓往往是最后得知好消息(或者是坏消息)的群体。当你听到有人发财的新闻时,就更不能轻易进场了。因为你多半就会成为那七人中的一个,你所亏损的钱,正好进入了前面那个人的腰包!当然投资也有可能亏损,但是相对于投机来说可控度比较大。比如在欧美就有一种抗通胀的债券,其回报率一定能超过通胀率,买入这种债券带来的Coupon回报是可以预期的,并能抵御通货膨胀。

自从有了微博之后,经常看到对于一个市场(如房市、股市、金市)的唱多派和唱空派,大家隔空互掐,好不热闹。其实,任何一项交易都是由多派和空派合作完成的。买方是多派,卖家就是空派,两方缺一不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吵吵闹闹如同欢喜冤家。所以,唱多派和唱空派大可不必伤了感情,应该相互感谢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需要投资者和投机者同时并存,否则这个游戏就玩不起来了。

假如一个市场中全是唱多派(只有买家没有卖家),或者又都是唱空派(只有卖家没有买家),那还能成市吗?多派因为空派的存在买到了他所想要的价格。与此同时,空派因为多派的存在,才能使得做空成为可能。而至于多派和空派谁能看准市场,那就更没有必要相争了。千金难买早知道,市场若有效,那每一派的胜算都只有50%。因为在一个市场中,当多派多于空派时,市场向上,当空派多于多派时,市场则向下,如此不断循环,就好似月圆月缺,潮涨潮落。而金融大鳄之所以成为大鳄,就在于他们能够巧妙地利用传媒控制舆论,自己要做多时就唱空市场,反之,自己要做空时就唱多市场,以此来忽悠信息不对称的广大散户。这就是为何散户会傻乎乎地被多派(或空派)任意宰割。

我一般不对投机市场作预测,因为黄金和其他许多大宗商品一样,早就成了华尔街忽悠大众的利器了。对于华尔街来说,最好就是涨涨跌跌、跌跌涨涨,他们唱空做多、唱多做空,从中获得巨大的利润。犹如桌上有半杯水,乐观的人看多,他们会说:不是还有半杯水吗?而悲观的人看空,他们会感叹:哎呀,就只剩半杯水了。当唱多派和唱空派达到平衡时,价格一般是合理的。合理的价位反映出来的就是真正的供求关系。一旦失去了平衡,供求关系被扭曲,价格也会随之被扭曲。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我要再次强调,多做投资,少做投机(包括早就不属于投资产品的黄金),除非你有过人的第六感,否则只能“小赌怡情,玩玩即可”,千万别沉陷泥潭,难以自拔。

对自己的投资是最好的投资

现在大家要问了,那么什么是最好的投资呢?这里先说个小故事。我有个朋友10年前存了5万元,他没有以5万元作为购房的首付款,也没有用来买股票,而是看到一则新闻说,未来对同声传译的需求将大增。他用供求关系一分析,相信同声传译未来能够赚大钱。于是,我那位朋友就把5万元花在了进一步学习外语和练习同声传译上。起先周围的朋友都笑他傻,最近他成了人们羡慕的对象。现在中国同声传译的价码高达每小时250美元!这是一笔何等划算的投资啊!而且大脑里的知识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一旦明白了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就知道该将金钱投向哪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最好的投资莫过于投向自己的大脑,它能为你带来源源不断的回报。这也是我为何反复劝说人们要少投机、多投资的缘由。因为投资不仅可以给自己,同时也能给社会创造真正的财富。反之,财富随时随地都有被剥夺的可能。

美国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说:“如果美国人民允许私人银行控制货币的发行,那么银行和那些将要依靠银行成长起来的公司会首先用通货膨胀,然后用通货紧缩……来剥夺人民所有的财产,直到他们的孩子梦醒时发现,他们在父辈们征服过的大陆上已无家可归。”

比如“美联储”这个代表着私营信贷的垄断银行,就具备了制造繁荣与萧条的能力:美联储作为美国的央行,可以随意发行货币(导致通货膨胀),也可以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导致通货紧缩)。它也可以随时更改银行准备金的标准或者贴现率。它还能决定整个国家的银行利率。

由此,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9年,美联储的利润也创下从未有过的57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事实上,通胀和通缩是一枚钱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必须连续使用才能达到掠夺的最大效果。仅靠通货膨胀,富人自身的财产也同步在缩水,而且比穷人缩水还要多,只能达到掠夺财富的半步,所以通胀之后必然通缩,才能完成掠夺财富的目的。以日本为例,首先制造通货膨胀,使百姓以为钱将不值钱,于是纷纷买入资产(如房地产、黄金或股票)以求保值;而随之而来的通货紧缩使房价大跌、股市崩盘,20年财富积累一晃尽失,至今都无法“解套”。

谈到日本房价,目前国内百姓对居高不下的房价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就是“高房价根子在于货币宽松,也就是货币超发,那只要货币超发不停,房价就不会回落”。这话说对了一半儿。货币宽松的确是高房价的最大原因之一,但却不能永远支撑房价,因为这不符合最基本的常识,只不过是个“美好的误会”!只要再看一下日本就知道了,这几十年来,日本货币一直超发,货币一直宽松,房价也曾一路飙升,但撑到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房价突然开始下跌,货币再宽松也失效,无济于事了,最后全日本平均房价跌了80%,东京更是跌去90%!

其实,信贷宽松、货币超发对于房价,就像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一样,的确能提高成绩,甚至打破世界纪录,但持续服用就会失效,甚至造成猝死!靠货币超发、信贷宽松支撑的房价,最终会和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一样,只是时间问题。不单日本,只要稍稍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世界各地的房价几乎到处都上演过这个故事,如30年前的南美曾跌去70%;25年前的中国香港曾跌过70%,20多年前的中国台湾曾跌去60%;3年前的迪拜跌去超过50%;这几年的爱尔兰以及整个南欧都在下跌着。而美国可谓是信贷宽松货币超发的祖师爷了吧,可这次美国房价从2006年7月开始一路下滑,迄今为止依然“跌跌不休”,好些地方已跌去超过70%,全美房价共计“蒸发”了65万亿美元。可见房价这东西,涨得越猛,跌得越凶,真好似Easy come, easy go(来得容易去得快);而涨的时间越持久,那跌的时间也就越漫长。显然,要是货币超发就能永远支撑房价,那曾经出现过的泡沫就不会破了。

经济规律和大自然的规律一样,你可以人为地扭曲,但最后终将受到规律的报复,扭曲越大,报复越激烈,正所谓What comes around goes around(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中国也不可能避免,只是在中国可能人为控制得更厉害,那扭曲得更大,拖的时间更长,但是,届时可能报复得更激烈!除非中国真是童话的世界,可事实上已经证明了不是,就像没有一棵永远上长的树,没有一把永远不灭的火,没有一亩能产10万斤粮食的地,没有一场永远不散的盛宴一样,房价也不可能永远朝上涨,你不信吗?反正我信……

看到这儿,普通百姓应该明白怎样守护自己的财富了吧?

历史事实证明,勤劳是增加社会财富的唯一手段。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逊的研究,按照GDP总量比较,中国从公元1世纪到鸦片战争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直到19世纪90年代才被英国取代。这说明中国的经济模式一直是对的,只是被帝国主义侵略,掠夺了财富之后才变得贫穷了。

总而言之,如何看懂财经新闻?首先要特别关注“坏消息”;其次,看清楚是什么样的“专家”在说话,有的要听,有的不能听,有的只能反听;第三,看财经新闻时要能分清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投机,尽量多投资,少投机,多学投资,避免投机;最后,回归常识,第一感觉不靠谱基本上就不靠谱,听上去太好的一定是假的。

电影《功夫熊猫》中有句话道出了事实的真谛:The secret ingredient is  that there is no secret ingredient! We dont need a secret ingredient We dont need to be someone “special”(汤中秘密作料就是没有作料。)可以从这句话衍生出来的,也就是我要送给大家的一句话:金融没有秘诀,发财更没有秘诀,投资自己,将自己变为最值钱的“东西”,财富自然会源源不断而来。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金融学

    每天学点金融学

    金融学本来就是一门来自生活的科学。从银行存款到银行借款,从物价上涨到利率调整,从基金股票到外汇期货,到处闪现着金融学原理的影子。本书通过许多浅显易懂的故事,贴近生活的内容,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金融学的知识向读者一一讲述。使读者既不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在轻松阅读中学习金融学知识。
  •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那些枯燥的、呆板的经济学术语在这些美妙的、离奇的故事里摇身一变,立刻鲜活了起来,杯酒释兵权是一个典型的帕累托改进;愚公移山是一种成本最高的选择;司马相如有钱就学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郑板桥为什么“难得糊涂”? 在这本书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经济学不仅不再枯燥呆板,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而且变得像小说一样有趣、精彩、耐人寻味。用轻松、幽默的笔触讲述了很多著名的、精彩的、有趣的历史故事,并将这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与枯燥乏味的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作者避开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用历史故事诠释经济学,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用经济学解析历史故事
  •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前,你的经济条件由你的父母决定。而等到18岁以后,贫穷还是富有,就由你自己负责了。《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不只是为年轻人编写的,它同样适用于所有的不分年龄段的经济学“门外汉”,以及作为大学里经济系相关专业的预科教材书,它起着开启经济学“大门”的作用。《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的重点不在于要求你能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在于逐步引导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决策。“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换句话说,就是“用合理的方式去思考”。
  • 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

    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

    本书谈到的12个经济指标是大多数分析工具都会参照的重要经济指标,浅显易懂地阐释了每一个重要经济指标的涵义、应用、计算依据及解读方法。无论你是投资者、投资中介、研究人员、新闻工作者还是学生,通过阅读《打开央行行长的公文包: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都能够独立地对经济指标和经济走势做出更加客观的分析和判断,而且《打开央行行长的公文包: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也是普通读者学习现代经济学的一本很好的入?性读物。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各国中央银行(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一大职能,也是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那么,央行又是依据哪些经济指标来制定货币政策的呢?
热门推荐
  • 妃本彪悍之爷别耍赖

    妃本彪悍之爷别耍赖

    她是懦弱无能的草包?她是人人眼中的废物?一场让人艳羡的婚嫁却让她成为了天下的笑柄?开什么玩笑!揍皇子,斗小妾,玩毒药,这才是她的生活好么?阴谋诡计,尔虞我诈,她尽在眼中。明枪暗箭,刀光剑影,她亦不畏惧。银针一闪,素衣青丝,她笑靥如花间却可素手遮天。*****夜半时分,夜凉如水,某男悄悄的潜入了一香间闺房。“不知公子半夜到来,所为何事?”一柔若无骨的手缠上某男的脖子。轻启红唇,吐气如兰。“自然是来……。”邪魅的勾笑,男子镇定自若,转过身子将某女揽入怀中,少女的清香传入他的鼻翼,夺人心魄。“哦?是么?不好意思了,看我的佛山无影脚!”一脚踹开,男子应声落地。“你……对我做了什么?”“没什么?蚀骨软禁散,慕氏专利,绝无二家!”某女拍了拍手,得意的笑。***宠溺护短篇**“宫主,慕姑娘……”一小厮焦急的开口,话到嘴边就被打断。“叫夫人!”男子头也不抬,眼神微冷。“呃……”“叫夫人!”“夫人她打了红菱,砸了厨房……”小厮眼神躲闪,满脸惧意。“把化瘀膏送过去。”继续处理事务,眸底闪过一抹担心。“小的这就给红菱护法送去……”“滚回来,那是给夫人的!打了人,砸了东西,手一定很疼!要你们有什么用?本宫自己去!”话音刚落,某男就一阵风般席卷而过,速度之快,让人咂舌。*简介神马滴都素浮云,正文才是王道!本文宠文1v1,男女身心干净!喜欢的亲们快快跳坑吧,坑品有保证,爱你们,么么哒~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旷世毒妃:妖邪鬼帝妻

    旷世毒妃:妖邪鬼帝妻

    野心重重叱诧鬼界的鬼王,非凡天赋却拥有异于常人之功力!六界之中最没用的废材,人见人唾卑微至极!华丽穿越,给你两耳光,让你陷害我!一路复仇,扭转乾坤,有你好看。即便妖邪缠身,鬼魅相伴,我命由我不由天!待他日凤翔九天,人人唾骂?你24K铝合金狗眼瞎了吗?她嘴角勾起冷笑:“是妖怎样?老天不容?那就毁天!大地不容?那就灭地!鬼王莞尔一笑,将她禁锢怀中:“吾妻深得夫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临时婚姻:首席的弃爱老婆

    临时婚姻:首席的弃爱老婆

    她为爱舍弃自尊,换来的却是他的出轨和背叛。为了报复,她弃爱,逃婚,让他沦为上流社会的笑柄。三年再见,学生妹逆袭为女王。她勾勾手指,他顺势跟上。他说,“一个亿,做我的女人!”她冷笑,“我再加一个亿。来,少爷给姑奶奶笑一个!”
  • 盛重来袭

    盛重来袭

    你的大脑真的很奇怪,为什么总想着那些色色的事情啊!如果你不是真的爱我,我当然不会把身体交给你。但是,如果我是真的爱你,那么,也许我会违背自己的原则。两个人之间的事,为什么不能正正经经的只谈感情呢?好好的爱我一下,你会死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像是一幕幕相互关联的多幕剧,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上演。历史的素材人人都可以拿来再加工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去思考,历史就会像万花筒一样展现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历史之所以成为后世研究的样本,就是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智慧的线索。这些线索,就是历史中的策略与方法;这些经典的策略与方法,至今仍是现代人的智慧源泉。策略是行动方针,方法是执行方案,它们都是在特定思维下产生的应对措施。在同样的处境之下,不同的人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正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思维。古人用他们的经历不断验证了这些道理,也用他们的策略与方法留下了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