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楼兰人世代眷恋的家园,却在公元4世纪以后,突然人去“楼”空,成了一个黄沙覆埋的废墟。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昔日盛极一时的古国突然如梦幻一般消失了呢?从楼兰古城遗址得到的汉文简牍中可知,楼兰士兵的口粮呈渐次减少的趋势,甚至有“宜渐节省使相周济”之语。导致粮食紧张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水源日益不足。在出土文书中还有不少关于用水紧张、不能下种,要求配水和水源严格控制的记录。这些都表明4世纪罗布地区的自然环境已发生了较大变化。虽然楼兰人曾经顽强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过斗争,但最终仍不得不放弃他们;0爱的家园。漫漫黄沙遮盖了昔日绿洲上的城市,一个辉煌了很久的文明就这样永远地消失了。
圣塔克斯的秘密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圣塔克斯小镇西郊,有一块被森林包围着的弹丸之地被称为“神秘地带”。在那里,人体会变高变矮,人能斜立,能在墙上自由行走,球会自动向上滚,铁链会全方位角度摆动,所有这些奇异的现象,使游客们惊愕万分。许多科学家怀疑会有如此“神秘”的地方,纷纷前来考察,结果发现这是“千真万确”的事,然而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奇特的现象呢?科学家们也迷惑不解。
神秘地带的人口处,有两块长约50厘米,宽约20厘米的青石,这两块石板仅相距40厘米左右。看上去,这两块石板与普通石板并没有什么异样,可一旦人站上去,奇异现象就出现了,其中一块石板能使人显得更局大,而另一块石板却使人显得又矮又胖,仿佛魔石一样变幻着。有一个高个子和矮胖子游客不相信,他俩同时各站在一块石板上,然后又相互交换了位置,引起游客们捧腹大笑。
原来,第一次站立时,高个子越加显得高大,而矮胖子更加矮小肥胖;当互 时,矮胖却比高个子更显得魁梧高大了。当时有人怀疑石块有高低,于是拿来了水平仪测量,可结果两块石板同处于一个水平面上。有人拿来了卷尺测量身高,可是站在石板上与站在其他地方的高度竟完全一样。究竟是人们的视觉差错呢?还是卷尺与人一样发生相应的伸缩呢?这就是神秘地带的第一个“奇谜”。
从石板到神秘地带的中心地段,是一条坡度极大的羊肠小道,奇怪的是小道周围的树木都朝一个方向倾斜,游客行走在小道上,身体倾斜是几乎与小道斜坡平行,行人低头看不见自己的双脚,却能稳步向前行走。经过斜坡,便是神秘地带中心。那有一间简陋的小屋,四周有污秽木板搭成的围墙。人们一旦进人小屋,身体都会自动向右倾斜,许多游客都想试一试将身体挺直。可到头来,不知不觉地都仍向右倾斜。究竟是一种什么异乎寻常之引力能使身躯倾斜呢?谁也没法说清楚。这是神秘地带的第二个“奇谜”。
小木屋的一侧,有一块向外伸展的木板,人们不论从哪个角度去看,木板是很明显质斜的。当游人把高尔夫球放在木板上,球不向下斜的一方滚落,反而竟向上滚,如果有人用手将球推离木板,球不会垂直而落,而是沿着斜方向掉下来。这是神秘地带的第三个“奇谜”。
在小木屋里,人们可以在没有任何扶持工具的情况下,安然地站在房子的板壁上,甚至可以毫不费力地在板壁上自由自在地行走。这种绝妙的飞檐走壁的“奇谜”,即使训练有素、身怀绝技的杂技演员,也是望尘莫及。这是神秘地带的第四个“奇谜”。
在相邻的另一间小木屋里,横梁上悬挂着一条铁链,铁链的下端系着一个直径25厘米、厚约5厘米的盘状圆形物体,看上去沉甸甸的,犹如台钟的钟摆。奇怪的是这个“钟摆”向一个方向轻轻一推,甚至微微碰一下,便能摆动起来。可是向反方向推,用上全身力气也很难使它摆动。更有趣的是,这个“钟摆”的摆动十分奇特,每过5—6秒钟,它会自动改变摆动方向,一会前后摆动,一会左右摇动,一会儿竟划起圆圈来。这样周而复始地摆动,游人见之,无不称奇。这是神秘地带的第五个“奇谜”。
圣塔克斯“神秘地带”发生的种种奇异现象,都是违反牛顿的重力定律的。地球重力场在这个弹丸之地的突出的异样存在,带给现代科学的不仅仅是困惑,它为富于探索精神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窗口。
哥斯达黎加巨型石球的秘密
1930年,美国联合果品公司有个森林砍伐队来到哥斯达黎加,打算在这里的热带丛林中开辟一片空地,建一个大型香蕉园。当他们走进森林后,惊奇地发现,在森林深处整齐地放着几十个一人多高的大石球,旁边还有些小石球。最大的石球直径达2.4米,重16吨,最小的仅有数千克重。球面异常光滑,光可鉴人,上面刻着一些莫名其妙的图案,有直线的,有斜线的,还有三角形的等等,相互交织。砍伐队员面对这些奇异的大石球面面相觑,大惑不解。
哥斯达黎加森林中发现大石球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引起了世界各国考古学家的重视。首先来到这里的是美国哈佛大学考古学家穆维勒?罗斯卢卡教授所率领的考古队。他们竭力想找到一点儿能说明这些神秘的大石球来历的线索,可是林海茫茫,除了参天大树和这些大、小石球之外,连大一点儿的石块都没有找到。可是当他们走到附近的马尔苏尔城的时候,不禁大吃一惊:城里街道上的空地上几乎到处都有大石球,成了花园、门庭前的一种装饰。这些大石球是何人制作的?怎样制作的?制作它有何用?罗斯卢卡整天在这些大石球旁转来转去,百思不解,只好暂时率队回国。
美国考古队的到来,引起当地人的猜测,一时传闻四起,说大石球里有稀世珍宝。居民们便纷纷砸碎石球,有的人还用火去烤它,以为一旦烧裂就可以得到一笔巨大的财产。这种愚昧的举动使不少石球毁于一旦。
随后,许多国家的考古学家纷纷来到哥斯达黎加,经过艰苦的考察和研究,他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森林中的巨型石球是人工凿成的,石球的材料是花岗岩。然而当地并没有这种石料。制造一个直径2.4米的石球,需用一块重达20多吨的正方体石料。制造者是怎样找到那么大的石料,凿好后,又是怎样运来的?制造者是谁?是何时制造的?哥斯达黎加的史册中并无记载。
16世纪西班牙曾入侵此地,但西班牙人并不知道这里有大石球。
有的考古学家推测,这些大石球是远古时代当地人信奉的太阳神、月売神等的雕像;有的考古学家认为,大石球可能是古人墓葬的标志,因为曾在古墓穴中发现过小石球。众说纷祭,莫衷一是。这件事便成了考古学中的一个疑谜。
这些年来,人们发现,不仅在哥斯达黎加,在世界上自然条件不相同的不少地区,都曾发现过一些大石球。1969年,西德艾费尔采石场发现了一个大石球,直径5米多,是爆破采石时滚出来的。在巴西有个小小的石球博物馆,那里收集的石球,产自柯鲁柏,几何形状极为规则,光滑是无可挑剔。有的地质学家研究后,认为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他们推测,这些石球或生成于砂层的结晶化过程中,或生成于火山灰之中。当地层深处的矿质溶液上升而进入砂层时,溶液中的某处有时会开始结晶化过程,此过程由结晶中心向四周均勻扩展。于是在松散的砂层中就形成了一个坚硬的石球,球体中的砂粒被矿液所固结。后来松散的砂层渐渐被风化,于是其中的石球便脱壳而出。他们认为,类似的过程也可以发生在火山灰中。
柯鲁柏的石球中有两球相连的现象。据认为,这是由于两个结晶中心相距过近,所形成的石球碰到一起,长在一起,于是就形成了连体的石球。
看来,自然界石球的成因是各种各样的。我国河南信阳县和罗山县交界处有一个珍珠岩矿,矿区内一个叫刘家冲的地方,也有一处地质奇观——火山石球带。它在地表出露长约110米’宽20米左右。这些火山石球的直径一般在10—20厘米’最大的一个直径约3.2米。新鲜断面呈灰白色’其成分为石英质,有的具有同心环结构。地质学家认为,这些石球可能是熔岩喷发时,其中有些球状体在热力作用下上下翻滚形成的。
世界上最大的一处“石球之乡”在埃及的哈尔加绿洲,一望无际的石球散落在地面,可惜由于砂子和暴风的侵蚀,已失去了原来的形状。据说这些石球形成于200万年以前。其他地方如墨西哥和罗马尼亚等国,也发现过石球。
哥斯达黎加的石球与世界各地发现的石球,成因不尽相同,各有千秋。科学家们虽说已经提出了不少假说,但是石球成因的确切而完整的解释至今尚未做出。
太阳门之诚
在玻利维亚共和国蒂瓦纳科一片散乱的远古建筑和废弃的石块中,耸立着一块重逾百吨的超巨型石雕一太阳,它是南美大陆最具盛名的古代文明奇迹之一。太阳门由重达百吨以上的整块巨型中长石雕镌而成,造型庄重,比例匀称。高3.084米,宽5.962米,雕刻有12000年前灭绝的古生物“居维象亚科”和同期灭绝的剑齿兽,还雕刻有既繁复又精确的天文历法。门中央凿一门洞,门楣中央刻有一个人形浅浮雕,人形神像的头部放射出许多道光线,双手各持着护杖,在其两旁排列着三排48个较小的、生动逼真的形象,其中上下两排是面对神像的带有翅膀的勇士,中间一排是人格化的飞禽。浮雕展现了一个深奥而复杂的神话世界。据说,每年9月21日黎明的第一缕曙光总是准确无误地射人中央,这就是太阳1这一名字的来历。
天文历法由象形文字表示着,它的一年只有290天,12个月中有10个月只有24天,其余2个月25天。这部天文历代表有什么意义呢?莫非它包含有某种我们还不曾了解的宗教意义?它又是以什么作为标准的呢?
在太阳门的门楣中央,刻着一个谜一般的人像,据说它代表造物主维拉科查。人像双手持着鹰头装饰的节杖,每只手只有4个手指。其两旁平行排列着3排共48个较小的神像。其中上下两排刻有长翅膀的勇士,中间那排则刻着某种人格化了的飞禽。此外,还有众多至今难以了解其含义的符号。
对太阳门惊叹之余,人们必然要产生种种疑问:首先,古代的印加人为何要不惜巨大的劳动力来建造这个巨大的石门?或者说,太阳门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
有人认为,从太阳门秋分时节射人第一道太阳光这点来看,太阳门上刻的是历法知识。如果真是这样,那它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历法之一。然而这些图案与符号是如何表达历法的呢?古印加人又是如何测算出秋分时节太阳与太阳门位置关系的呢?
美国学者贝拉米与艾伦在《蒂瓦纳科的偶像》一书中,对这些符号作了详细研究,认为上面记载了大量的天文知识,并记载了27000年前的天象。这些知识是建立在地球为圆形的观念上的。目么,古代印加人是如何知道这些知识的,又是如何了解到地球是圆形的呢?还有,建造太阳门的安山岩产于的的喀喀湖上一个名叫珂帕卡班纳的半岛,它是怎样被搬运到蒂瓦纳科来的?玻利维亚的科学家们做过实验,用木筏在水上只能运输较小的石块。如从陆上运输’6名士兵才能拖动一块半吨重的石头,而太阳门的重量在100吨以上,该用多少人来拖动?并且,要把这么庞大沉重的石门立起来,必须要用大型的起重机。而当时的印加人连车辆都没有发明,他们是怎样把这巨大的石门立起来的呢?
太阳门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尽管许多人进行了努力的研究,但这一切仍无法解释。
16世纪中叶,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发现这座庄严的古建筑时,曾认为是印加人或艾马拉人造的。但艾马拉人不同意此说。认为太阳门远为古老,是太阳神维拉科查开辟天地,建造了太阳1和蒂亚瓦纳科其他各种动人心魄的建筑群。另外有一种传说,说是那些雕像原是当地居民,后来被一个外来朝圣者变成了石。
还有一种说法,太阳门是宗教圣地。朝圣的人群跋山涉水去那里举行朝拜仪式,可能就在朝拜的同时运来了建筑材料,建造了这些宏伟建筑物。但问题是,当时的生产力极为原始,怎么把重上百吨的巨石从5千米外的采石场拖曳到指定地点。要完成这任务至少每吨要配备65人和数千米长的羊驼皮绳,这样得有26000多人的一支庞大队伍,而要安顿这支大军的食宿,非得有一个庞大的城市,但这在当时还没出现。
还有人认为,太阳门所在地并不是宗教活动场所,而是一个大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阶梯通向之处是中央市场,太阳门上的浅浮雕,起辐射状的线条表示雨水,两旁的小型刻像朝着雨神走去,象征承认雨神的权威。
更有人将蒂亚瓦纳科说成是某一时期外星人在地球上建造的一座城市,太阳门是外空大门,那无疑是极其奇特的一种看法了。
这个谜一般的城市位于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离任何地方都很远。高原上的景象不像是地球上的,气压大约只有海平面的一半,空气中氧含量也很少,体力劳动对于任何一个非本地人来说都是难以忍受的。自1548年这个遗址被发现之日起,围绕蒂亚瓦纳科文化和太阳门众说纷纭,不知太阳门的本来面目什么时候才能昭示天下。
文明遗址
发现古老的文明,探寻《逝去的记忆,掀幵古代世界神秘的面纱’介绍古代文明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展示各大文明的经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辉煌,带你领略几千年前古代人类的风采,充分了解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叹为观止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