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不仅喜爱聚会,还能长途迁飞,甚至能成群结队漂洋过海。据文献记载,最早发现蝴蝶漂洋过海的是航海家哥伦布。他在环球旅行的途中,发现成千上万只蝴蝶成群结队从欧洲飞往美洲。据统计,全世界曾有200多种蝴蝶,发生过上千次迁移飞翔。
第一个谜一蝴蝶为什么要迁飞?
有的昆虫学家认为,昆虫迁飞是为了逃避不适于自身生活的环境条件,是物种生存的一种本能行为。它与遗传和环境条件有关,并提出了两种假说。但是这两种假说并不能解释多种蝴蝶迁飞的现象。如美洲的大斑蝶,每当冬天来临之前,它们就纷纷结群,从寒冷的北美洲加拿大出发,飞到墨西哥的马德雷山区过冬。来年春天,它们又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向北方,行程近1500千米。每当蝴蝶迁飞时,蝶群如行云一般,遮天蔽日。有人曾测算过迁飞的蝴蝶数量,有300多亿只。不可思议的是,它们个个目标明确、直飞目的地,一直坚持不开小差,并且每年定期在固定的两地之间迁飞,也绝不会迷失方向,错人他乡。科学家目前仍无法破译这个谜。
第二个谜-蝴蝶迁飞的能量从何而来?
弱不禁风的小小蝴蝶,为什么有飞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航程3000,4000千米的巨大能量?这股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有的科学家认为,蝴蝶迁飞那么远主要是靠风力。因为许多迁飞昆虫迁飞的方向均为顺风方向,即昆虫是随季风由南到北,由东到西迁飞的。但另一些昆虫学家认为,上述迁飞现象只是风载型迁飞昆虫的表现,而蝴蝶的迁飞方向和路径,不受季风左右。并且它们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可以逆风或横切着风向飞行,奔向它们的目的地。
有位苏联的科学家认为,蝴蝶迁飞时使用了先进而节能的“喷气发动机原理”。他发现一种墨星黄粉蝶在飞行中竟有1/3的时间翅膀是贴合在一起的。它们巧妙地利用自己翅膀的张合,使前面一对翅膀形成一个空气收集器,后面一对翅膀形成一个漏斗状的喷气通道。两翅间的空气由于翅膀连续不断地扇动而被从前向后挤压出去,形成一股喷气气流。一部分喷气气流的能量用以维持飞行的高度,另一部分喷气气流所产生的水平推力则用来加速。蝴蝶就是用这种“喷气发动机原理”来飞越千山万水的。但蝴蝶是如何操纵这个“喷气通道”的,仍是个谜。
第三个谜一蝴蝶是靠什么来定向导航,克服种种恶劣天气,奔向目的地的呢?
鸟类学家认为蝴蝶是靠“暖气流”导航的。如春天迁飞的蝴蝶最早出现在英国,而不是出现在南面的德国,就是因为英国海岸边有墨西哥湾暖流通过。科学家进一步观察研究发现,当蝴蝶的身躯发生倾斜、俯仰或者偏离航向的时候,触角的振动平面会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能很快被触角基部的感受器感受到,并立即传向胸部。蝶脑分析完“信号”以后,便向一定部位的肌肉组织发出“命令”,把偏离的方向纠正过来。
昆虫学家贝克专门研究了昆虫导航问题。他发现,远距离(2000千米以上)迁飞的蝴蝶(如斑蝶),靠太阳导航时,能根据太阳方位角的日变化,来调整航向。换句话说,它的飞行方向,并不总是和太阳方位角保持恒定,而是随着太阳方位角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体内的生物钟来调节的。如上午9~10点,它是向着太阳飞行的话,到了下午3~4点,它就调整到背着太阳飞行了,但始终保持飞行路径接近一条直线,以便用最短的航程到达目的地。他的研究似乎证明了蝴蝶是靠太阳导航的。
1981年,佛罗里达大学的科学家在蝴蝶的脑袋和胸腔内发现了极细小的微磁粒。他们认为这些微磁粒是蝴蝶迁飞的“导航仪”,是蝴蝶体内的“生物指南针”。但是,蝴蝶是如何使用微磁粒发现地磁场,从而确定方向的,仍然是一谜。
蚂蚁的认路本领
蚂蚁外出寻找食物时一走就很远,相当于人到几百千米以外去。可是,蚂蚁没有眼睛,它又是怎样准确无误地回到自己的巢穴中去的呢?
科学家通过长期研究发现,蚂蚁是依靠气味来导航认路的。蚂蚁没有眼睛,它走路时,完全靠头部的一对触角来探路。蚂蚁的触角十分灵活,它具有两种功能:一种是触觉作用,蚂蚁利用触角,探明前面物体的方位、形状、高矮、大小以及硬度等情况,然后很快作出是否通行的判断;另一种作用是嗅觉作用,原来,蚂蚁边走边从肛门和腿部的腺体里分泌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在路上暂时留下气味和痕迹,当蚂蚁返回巢穴时,只要循着这条留有气味的痕迹,就能准确无误地回到家,这叫做“气味导航”。
有人做了个试验,如果在蚂蚁身上或走过的路线上洒上香水,蚂蚁就再也回不了家了。即使回到家也会被其他蚂蚁咬死。这是因为每一个蚁巢中都有它特殊的气味,蚂蚁就是靠这种气味来区别自家人或外人的。
被称之为大力士的蚂蚁
你注意过蚂蚁搬东西吗?一群蚂蚁,能把很大的食物搬回自己家里去,一只蚂蚁,也能拖动比它大得多的东西。
科学家实验证明,蚂蚁搬的东西,可以超过它自身重量的50倍。若按此计算,蚂蚁是动物界名副其实的举重冠军,连号称昆虫大力士的螳螂也要甘拜下风。
蚂蚁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力气,奥妙就在于其腿部的肌肉,它们简直就是一台台高效的发动机组。蚂蚁肌肉所耗的能量,是复杂的化学物质,实在是很神奇。蚂蚁的腿运动时,肌肉产生一种酸性物质,引起这种原料急剧变化,肌肉便迅速收缩,产生巨大的动力,便能将比自己重几十倍的东西举起来。
雌螳螂为何要吃掉丈夫
螳螂的一对前足,犹如刀斧手高举的大刀,所以有些地区也称它为“刀螂”。
无论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都有螳螂生存着,其种数在1800种以上。
螳螂除了前腿特别巨大外,最明显的特征是那带着复眼的高度灵活的头。它的眼睛可以盯住正前方的任何目标,而其他昆虫即使扭断了头也做不到这点。这一对大大的复眼在宽大的头盖上,这使得螳螂能更好地测定猎物的距离。这些眼睛可以迅速调整,以适应耀眼的太阳光或者黎明和黄昏时分照射在叶面上的光线强弱变化。不过,螳螂是一种日间活动的生物,因此没有适应夜间活动的视觉能力。它的每只眼睛中都有像瞳孔般的圆点,看起来简直就像射向猎物的射击孔。
螳螂是食肉的昆虫,也就是专门吃其他虫类的昆虫。如果小虫在草丛中偶然遇到了蝗螂,毫无疑问即是大祸临头。螳螂追捕小虫的时候,就像猎人追踪野兽一样,猛追不放。有时候又像渔翁垂钓,静待鱼儿上钩。当它藏在暗处聚精会神地监视要捕捉的虫类的时候,就把细长的中足和后足缓慢移动,轻手轻脚接近小虫,连它站立的叶子,也毫不颤动,使小虫无从察觉,真是“神出鬼没”。
当螳螂准备捕捉蜂类和蝴蝶的时候,采取的“战术”是隐藏在花朵的背后,摆成“伏击阵势”。这时,它竖起上半身,抬起那对像镰刀似的前足,耐心地静待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等到蜂类和蝴蝶接近,才一跃而起。螳螂伏击时候的姿势,就像虔诚的教徒祈祷的模样。因此,德语把螳螂也叫做“祈祷的信女”。螳螂捕虫的时候,它目卩三角形的小脑袋,不停地摇动,目不转睛地监视对方,绝不让对方乘机逃跑。有时距离要捕捉的虫类稍微远些,螳螂不等小虫接近,也会一跃而上,把小虫捉住。当螳螂捕捉蝉和蚱蜢等身躯较大的昆虫的时候,就使出浑身的招数,猛然挥动那对镰刀似的前足,竭力向对方狠狠砍去。这一手实在使对方难以招架,不等挣扎,就一命呜呼了,螳螂马上进行一顿丰盛的美餐。螳螂对食物的选择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活的。只要是活的小虫,它就捉来吃掉,绝不挑肥拣痩。因此,就是它自己的“家族”和“晚辈”也一定要时刻留心,否则,就有被吃掉的危险。
螳螂的小嘴,生在三角形头部的下面,从上到下,越缩越小。它那两个“大牙”,既有力又坚硬。据文献记载,古代日本,在民间曾广泛使用螳螂嘴咬的方法拔除脸上的小瘊子。所以日本民间也把螳螂叫做“拔疣虫”。螳螂由于它的奇特外形和两种不同速度的生活方式——个是纹丝不动的欺骗等待,另一个是闪电般的打击,被人们看作为一种令人极其迷信、敬畏的生物。
在东方人的历史中,则是把螳螂作为勇猛的象征。日本人称它为镰刀,它们的好斗进取气概常与古代日本剑客的名字相关。中国武术中有模仿螳螂动作的拳术。
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螳螂已遍布所有气候适宜的地区,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繁殖特别旺盛,而且已经形成与各种环境相适应的保护色和形态。在热带森林中,绿叶螳螂遍布在各种叶层中。棕色干树叶下的螳螂则在林木底下繁殖。螳螂还出现在草原及无树平原、灌木丛以及沙漠地区。它们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像花的、树枝的、蚂蚁的、地皮的、树皮的等。因此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为什么它们有1800种之多,其数量比地球上的人口还多。
秋天是螳螂“结婚”的季节。结婚,按说是应该欢乐的喜事。可是,在螳螂世界里,“结婚”就意味着雄螳螂要大难临头了。在交尾时,雌螳螂会转过头来吃掉雄螳螂的头及前肢。没有了头的雄螳螂还可以继续交尾,因为其躯体中残存的神经组织尚能支配生殖器官的功能。
雌螳螂吃掉雄螳螂,是昆虫生态学中一个非常有名的插曲。如果雌螳螂摄取的食物中含有极为充分的蛋白质的话,就不一定要把雄螳螂吃掉。可是,在自然环境里,雌螳螂生理上所需要的蛋白质,光依靠它所能捕捉到的小虫,是远远不够的。雌螳螂为了产出饱满的卵,培育出健壮的后代,至少要吃掉4~5只雄螳螂那么多的蛋白质,才能满足它所需要的养分。尽管雌螳螂是那样“身强力壮”,但是,到了产完卵以后,也是精疲力竭地死去。可以说,它们“夫妻”双双都是为了下一代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百毒不侵的苍蝇
小小的令人讨厌的苍姆,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引起了许多军事学家、生物学家、病理学家的极大兴趣。开始的时候,昆虫学家们认为,苍蝇虽然浑身上下携带大量的细菌,但是苍蝇的身体却不适合细菌的繁殖要求,所以细菌不能在苍蝇体内大量的繁殖从而就产生不了大量的毒素,也就不会得病。而其他的科学家,则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这些细菌是可以在苍蝇的体内繁殖的,这些细菌对人类来说是有害的、致病的,但是对那些小小的苍蝇来说却不是病菌。研究发现,苍蝇的吃饭方式是“一边吐,一边吃,一边排泄”。在7~11秒内将营养物质全部吸收。与此同时又将废物连同病菌迅速排出体外。在细菌“繁殖子孙”“制造疾病”之前就已经逐出体外。所以,苍姆不会得病。
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的科学家发现,苍蝇体内有特殊的免疫能力,致使它们能够不得病。其实,有些病菌繁殖的速度也是相当快的,甚至可以在几秒之间就可以完成繁殖后代的任务。如果是这样的话,它们完全可以在苍蝇的体内“兴风作浪”,甚至要苍蝇的命。通过研究人们再次发现,当病毒威胁着苍蝇机体健康的时候,它们的免疫系统就会立即放出两种免疫蛋白来抵抗,这两种蛋白一般联手应敌,如果这时候体内的病菌过多的话,免疫系统会不断地增强,直到把细菌彻底消灭干净为止。
20世纪90年代,日本科学家经过多年的试验和研究,发现在昆虫的长期演化过程中,抗菌肽很早就已经存在了,这些抗菌肽不仅抗菌能力强,并且可以抑杀某些真菌、病毒及原虫,对正常的机体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从而拓宽了这些抗菌体的应用前景。
虽然小小的苍姆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它的本领是相当强的,只要我们肯去研究它,相信一定可以把它身上的秘密全部揭开,并且还可以造福于人类。
萤火虫之间如何交流
萤火虫有一个长在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官,它黑夜发光,白天不发光。它的眼神经末梢控制着发光的时间,当萤火虫的眼睛受光,神梢立向脑神经中枢发光器官周围的小神经发出命令,于是,“灯”就关闭了,萤火虫有控制小“灯”发光的特殊本领。
萤火虫所发出的光并不是无意义的,它们可以通过“灯语”来“交流”,互相传递、沟通信息。同一种萤火虫,雄虫和雌虫之间能互相用“灯语”联络,完成求偶过程。雌性萤火虫会以很精确的时间间隔向雄虫发出“亮一灭一亮一灭”的信号,这种时间间隔虽然很短,对于人来讲很难分辨,但萤火虫却能毫不费劲地准确判断对方的意思。当雄虫收到雌虫的“灯语”信号后,就会立刻发出相应的信号来回答。于是,它们就互相用这种特定的光信号进行交流,最后飞到一起,结成配偶。由此可见,萤火虫所发出的光对于它们的繁殖具有特殊的意义。
蝉是最长寿的昆虫
1997年的夏季,从美国的卡罗来纳州到纽约,每天晚上都有无数的黑色小虫子从地下飞出来,这就是十七年蝉。它们飞到几乎所有竖立着的目标上,如树木、电线杆和建筑物,不一会儿,雄蝉发出欢乐喧闹的叫声,引诱雌蝉,这标志着它们自1980年出生之后在地下生存了17年,今年到地面上来举行“婚礼”了。
十七年蝉经过交配后,雌蝉就钻进树的表皮,把受精卵通过锯状的产卵器排在树枝的裂缝中。过3~4周之后,老的雄蝉和雌蝉就死去。留下的受精卵经过发育孵化出来无数1毫米长的幼虫,它们本能地从树上落到地下,又钻进地里藏了起来。这些幼虫在地下洞穴里要经过5个年龄期和5次蜕壳,才能长为成虫。绝大多数的昆虫只有一年或更短的生活史,一般的蝉只有3~9年的生活史,虽然还有一种十三年蝉,但十七年蝉在地下生活了17个年头,这使它获得了昆虫世界里最长寿的头衔。
昆虫如何适应气候
为了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昆虫有着种种奇妙的调节体温的办法。
有的昆虫用改变飞行的姿态或位置来调节体温。如蝗虫群飞时,上午是迎着太阳光向东南方向飞行,下午又追着太阳光向着西方飞行。
蝴蝶的身体表面有一层细小的鳞片,这些鳞片就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当气温升高时,这些鳞片会自动张开,以减少太阳光的照射;当外面气温下降时,这些鳞片又会自动地闭合,紧贴住蝴蝶的身体,让太阳光直射在鳞片上,从而使身体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能量。
更使人惊奇的是,有的昆虫还会用鸣叫来调节体温。越是炎热的夏天,蝉的鸣叫越响亮。
夏季气温超过38°C时,蜜蜂就把大量水分带到蜂巢里,一起鼓动着翅膀,让水分很快地蒸发并被扇出去,这样就可以降低巢内的温度。
瓢虫是害虫吗
瓢虫是人们喜爱的昆虫之一。它们有许多不同的种类,尽管有些是黑色带红星的,但通常是红色或黄色带有黑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