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8700000005

第5章 大事记(1)

邯郸学院大名分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办学历程。她的前身是1923年创办的“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学校也随之改称为“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33年河北省教育厅遵教育部令,规范师范学校名称,学校定名为“河北省立大名师范学校”。1937年,学校毁于日军战火,被迫停办。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经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大名七师旧址重建师范学校,并定名为“河北大名师范学校”。2003年河北省教育厅决定,学校办学层次升格为专科,成为“邯郸师范专科学校大名分校”。2004年“邯郸师专”升格为本科院校,河北省教育厅决定学校更名为“邯郸学院大名分院”。学校自1923年创办至今已有90个春秋,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培养造就了大批优秀人才,有“直南一个革命策源地”和“冀南师范明珠”之称。

1923年(民国十二年)6月2日,直隶省长公署议决在冀县设第六师范学校,在大名设第七师范学校。

6月3日,天津《益世报》第十版“本埠新闻”栏目刊载“设立师校案又一省咨”消息。此消息内容为省长会议决定在大名设立第七师范学校。

7月8日,直隶省教育厅决定在大名创建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并定校名为“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

7月18日,直隶省教育厅委派谢台臣筹办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并任命其为校长。同期,谢校长辞去省议员由天津赴大名,并聘请晁哲甫、王振华、高韶亭等,协商筹建大名七师学校事宜。

7月20日,直隶省议会议决咨行省长,并令省财政厅划拨1923年大名七师年度经费。

7月21日,天津《益世报》第十版“本埠新闻”栏目刊载“筹设第七师范之计划”消息。

8月5日,谢台臣校长暂借县城内西街“大名县第一高级小学”前院,为大名七师学校临时校址。

8月15日,经考试,招收初中起点的新生一班30人和小学起点的二班50人,共计80名学生。其中有王维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平杰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解蕴山(革命英烈)、贾培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大名师范校长)、赵纪彬(著名哲学史家和教育家)、刘大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东省监委副书记)等一大批有志青年考入这所学校。

8月20日,招收附属小学高级学生一班,学生39人。

8月24日,启用印信。

8月25日,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开学,一、二班80名学生和10多名教师聚集在大名“一高”前院,聆听了谢台臣校长讲话。

租赁城内北寺胡同路东民宅一所,为本校教员宿舍。

8月28日,天津《益世报》第十版“本埠新闻”栏目刊载“省立第七师范之开幕”消息。

9月,谢台臣校长聘请晁哲甫任教务处主任,王振华为训育处主任,高韶亭为总务处主任,组成了坚强的学校领导机构。以谢台臣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发扬“五四”运动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大胆改革旧教育,提出了“以作为学”的教育主张和“师生打成一片”的民主办学口号,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方针。

10月10日,天津《益世报》第十版“本埠新闻”栏目刊载“令拨第七师范经常费”消息。

冬,谢台臣校长多次到直隶省会天津跑要建校款项,并于11月在大名城北关选购土地99.642亩作为校址。本年度,由省库拨付开办费一万元,地方借垫五千元,为建校之费用。

1924年(民国十三年)2月,租赁城内羊市街民房一所,为本校第一班学生宿舍。

初春,晁哲甫、王振华、高韶亭等积极购买建筑材料,谢台臣回老家濮阳请能工巧匠,为七师新校舍的开建做准备。

3月1日,经直隶省教育厅核准,大名七师校舍可以进行建设。

4月15日,大名七师新校舍在大名城北关开工建设。从此,谢台臣校长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工地,甚至有时吃住在工地,带领工匠和师生积极建设自己的新校园。

6月底,新校舍落成。计大门一座,围墙二百零七丈四尺。学生寝室28间,学生自习室25间,厨房5间,教职员宿舍及办公室14间。会客室2间,储藏室4间,夫役室4间,茶炉洗衣室3间,洗漱室4间,厕所12间,传达室1间。共计102间。

7月1日,大名七师百余名师生由大名“一高”迁至大名城北关新校舍。

7月2日,学校图书、仪器、文件等由城内移入本校。从此谢台臣校长等即专心致力于教学改革,贯彻“以作为学”的教育主张,改革旧的教材。文科方面废除了当时教育部审定的部分内容,由本校教师自己选编教材。其他学科也很注重实习活动,扭转了让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不良倾向。7月20日,学校招考六年制第三班40余名学生。其中有李大山(革命英烈)、成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水利部规划局副局长)、裴志耕(1955年被授予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等一批有志青年。学校师生增至150余人。7月下旬至8月初,学校向全体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暑期,纪念大名七师建校一周年,由教务主任晁哲甫作词,教师刘上翔谱曲的新校歌诞生,并很快在师生中传唱。

9月,受“五四”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谢台臣校长拟定教学大纲,提出了大名七师学生的培养标准是“科学的头脑,劳动的身手,艺术的情趣,改造的魄力”。同月,学校举行第一届秋季运动会。

10月,学校建筑备案由直隶省教育厅批准。

10月,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倒吴佩孚,他联合胡景异、孙岳发动“北京政变”后,组建一支从军阀部队中分化出来的国民军。对冯玉祥这一举动是进步还是倒退,在大名七师学生中引起激烈争论。谢台臣引导学生认识冯玉祥这一行动的进步性,同时还进行反封建军阀的教育。

秋,位于学校中心位置的大名七师图书馆竣工,并开始使用。

1925年(民国十四年)初春,谢台臣校长亲自制定教育大纲、教育目的、教育原则,并明确学校和学生自治团体的隶属关系,领导全校师生继续进行教育改革,实现振兴直南新教育的夙愿。

4月,开始建造校警住室2间,澡堂5间,贩卖部及工友住室4间;5月,建筑大礼堂9间,共计20间。

6月,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大名七师师生积极响应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反帝号召,联合大名十一中、大名五女师组成联合会,发动学生上街宣传、讲演,支持上海工人的罢工斗争。并组织学生纠察队,到各商号检查,积极抵制日货。

6月,第一班学生毕业,计25人。

6月,大名七师师生联合大名中学生联合会和大名商会,在城内关帝庙召开市民大会,声讨帝国主义的罪行,支持上海工人运动,大名七师的150余名师生都参加了大会。会后谢台臣校长牵头募捐二百余元,随寄上海工会。

7月,为进一步实行教育革新主张,学校在授课中开始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生开始阅读马列书刊,传唱《国际歌》。

8月18日,呈准大名道署,划拨申桥府城隍庙土地30亩搞种植,作为学校筹措辅助经费的来源。

8月20日,学校招考六年制第四、第五两班80余名学生,其中有郭仪安(革命烈士)、裴味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解放军总后运输部副部长)、杨友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任大名县政协副主席)等一批优秀学生。

10月,举行第二届秋季运动会及学生成绩展览会。

秋季开学后,谢台臣校长为进一步加快改革旧教育的步伐,把人数多、学风好、成绩好的第二班作为改革的重点,从而推动全校的教育改革。

1926年(民国十五年)3月,北京发生了“三一八”惨案,由此大名七师师生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打倒帝国主义。他们提出了由“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到打倒一切帝国主义”,由“抵制日货到抵制一切外货”的口号。

春,由于大名七师已建成远近闻名的花园式学校,大名道尹周韶南到学校巡视,并奖给大名七师500块银币,作为植树、种花费用。

5月,国共合作开始北伐,大名七师师生备受鼓舞,他们盼望北伐军早日到来,渴望参加革命。

5月,学校购地4亩4分。建造楼房一座四层,计36间。

7月10日,学校招考六年制第六班学生40余人,其中有张芥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建工部机械局副局长)、李尊荣(革命英烈)、司景周(革命英烈)等一批有志青年。大名七师在校生有二、三、四、五、六班,200余人。

8月,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1922年在北师大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中共豫陕区区委委员,兼开封团地委负责人的冯品毅同志,应大名七师校长谢台臣之邀,到学校任英语教员。

8~9月,冯品毅同志在授课中自编教材,宣传北伐战争胜利,揭露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对民众的残酷压榨;讲解孙中山的三大政策、革命先烈的斗争事迹以及苏联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等,并向学生介绍《唯物史观略解》、《辩证唯物主义》等社会科学书籍,传播马列主义。

9月4日,大名道尹周韶南将威县教育局长等捐献的1200元拨给学校,作为种植林木专款。

不久,冯品毅发起组织“读书会”,吸收赵纪彬、刘大风、李大山等十多名思想进步的学生参加,利用课余时间从事革命理论学习。参加读书会的学生在思想上有很大提高,这为党组织在大名七师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9月,增建围墙30丈。校址四周埋植长方石桩19根,并刻字作地界标志。

10月末,冯品毅离开学校前夕,先后发展了三名党员:刘大风、赵纪彬、李大山;三名团员:成润、吴益普、李青阳;并建立了党、团两个特别支部,刘大风任党特支书记,成润任团特支书记。从此,大名七师有了中共党、团组织。

1927年(民国十六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在学生中先后发展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董佩玉、石仙洲、李渭川、朱文奇、王师韩、李青阳等加入中国共产党。

1月,放寒假前,党特支在学校图书馆召开党员会,布置工作,要求党员寒假期间在农村进行革命宣传,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

2月,刘大风在南乐县佛善村发展了刘峰、石仙洲,在县城发展了胡通三、陈子敬加入中共党组织。

3月,谢台臣、晁哲甫、王振华各拿出70块铜洋资助刘大风、赵纪彬、李大山赴北京,通过李素若、刘伯庄与中共北方区委取得联系,汇报了工作,并提出去中国革命中心武汉受训。北方区委决定刘大风一人去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赵纪彬、李大山仍回学校工作、学习。

4月下旬,大名一带红枪会进行暴动,围攻大名县城,红枪会团长张致和、赵德荣到大名七师请共产党出面协助领导。在大名七师党组织指派下,赵纪彬任红枪会参谋长,李大山任红枪会参谋。

4月,刘大风去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聆听毛泽东同志讲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4月,中共北方区委派李素若来大名任特别党支部书记,李大山任组织委员,赵纪彬任宣传委员,成润任团特支书记。特支归北方区委领导。

李素若带来北方区委的三条指示:一、把党的工作重点从学校转到农村,抓农民运动,迎接北伐;二、以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标准发展左派国民党员,壮大革命力量;三、所有共产党员都要跨党,要在国民党内起领导核心作用。

4月,学校领导人谢台臣、晁哲甫、王振华、高韶亭,教师林子仁,由北方区委直接领导的大名特支书记李素若介绍加入共产党。学生李尊荣、李亚光、李大磊、孙锦、崔光照(崔子仪)、郭仪安、管身律、吕鸿安等,及“十一中”冯洋舟都参加了党组织,大名七师党组织有了很大发展。这时全校有党员30多名,校内五个班都建立了党小组。在党、团组织领导下,组织了读书会,学生自治会中设立了平校部,并在学校周围的油粉町、七里店、范店、沙堤、魏庄等20余个村庄组织了平民夜校。

4月,学校建造教职员饭厅4间,学生食物储藏室4间,浴室5间,洗漱间4间,计房17间。

5月初,因闹红枪会学校提前放假。大名七师党组织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确定以红枪会运动为中心,武装农民,响应北伐。放假时动员学生回家从事革命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宣传北伐的胜利。

7月11日,谢台臣校长因故辞职,校务交由教员高春芳代理,但省教育厅未准。

7月,刘大风自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回来,并受中共顺直省委委派为特派员,负责大名地区的工作。

7月,校内因驻军队,储藏室被兵士劫掠一空。仪器、标本、文件、用具损失颇多。

8月30日,教务主任晁哲甫,受谢台臣校长委托,由清丰县赴天津向省教育厅报告学校情况,并代谢校长提出辞职,未准。晁主任即向谢校长写信报告情况,随后,晁主任到沧县第二中学任教。

8月,谢台臣经刘大风介绍到河南开封,找到时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周以粟,周向谢传达党的“八七”会议精神,随后谢回濮阳老家转入地下革命活动。

8月,刘大风传达“八七”会议精神,组建领导大名、南乐、清丰和濮阳四县的共同县委,刘大风任书记,李大山任组织委员,赵纪彬任宣传委员,机关暂设在濮阳县千口村(赵纪彬家)。此间发展了刘汉生、刘文翰、赵子云、王从吾、王卓如、蔡兆麟(后叛变)、平杰三、喻屏等入党,并建立千口、化村、井店三个支部。

9月20日,谢台臣校长因病再次向省教育厅提出辞职。

10月8日,省教育厅批准校务由教员高春芳负责维持。

12月10日,学校大部分校舍被军队占驻,因此只有第二班、第三班学生开学到校。

12月,大名县委机关由濮阳迁到南乐佛善村(刘大风家),领导当地农民进行经济斗争。

12月,谢台臣和王振华赴天津,暂在“中日中学”任教。

是年,因闹红枪会,学校从5月初开始放假后一直未开学,故未招考新生。

1928年(民国十七年)年初,大名县委机关由南乐迁驻大名七师学校,后移驻濮阳,称濮阳县委。

1月,濮阳县西部一带的千口村、化村、井店村党支部,领导这一带农民协会,进行反捐抗税和反对地方武装的斗争。南乐县城西、城西北的许多村庄,也都有了以大名七师学生党员为主的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当地农民开展斗争。

2月,中共党员刘大风,带着大名县委成立的报告和工作报告,到天津向顺直省委汇报。

3月,中共党员曾则西,在家乡大名县城西北儒家寨发展党员,组建党支部,领导贫苦农民成立了“礼义公会”(又称杠子会),从地主手中夺取村政权和教育阵地,展开反保长、甲长贪污斗争。

9月,刘大风到天津给顺直省委汇报工作,受到蔡和森同志的接见。彭真同志代表省委向刘大风传达中共“六大”精神。刘大风从天津回来,县委根据“六大”精神,为进一步组织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工作重点确定在濮阳,大名党的工作交成润负责。

10月18日,由于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并废除大名道,本校亦奉命改名为“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

同类推荐
  • 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要把握方向做好大事,对于每一件小事,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高度落实。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阐释了公务员工作的基本态度、基本原则等,并提供了一些详细的调查、沟通等工作技巧,帮助公务员提升提高工作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中国企业应该从生产和营销两方面避免反倾销诉讼的产生。一方面,企业应强化创新意识和品牌观念,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由“以价取胜”转为“以质取胜”和“以新取胜”。企业应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以及档案制度,为应对反倾销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应采用现代国际营销手段,积极利用商标、原产地标志、包装、款式、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企业还应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工作,优化产品的市场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战略,避免由个别国家反倾销引发的连锁性反应。企业还必须加强业内合作,建立起反倾销预警机制,规避反倾销带来的贸易风险。
  • 理论热点·2011

    理论热点·2011

    为深入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了十二个问题,组织理论工作者撰写了《理论热点·2011》这本通俗理论读物。本书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我省在实施“十二五”规划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力求从理论和政策层面进行分析、解读,作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回答。该书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辅助教材。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看西哈努克亲王、斯诺、基辛格、李约瑟、萨马兰奇……等来自123个国家的至少601位老朋友“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有的一直是朋友。有的本来是朋友,却突然形同陌路;有的本来是对手,后来却成了朋友。翻开本书,通过“老朋友”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称谓,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大国政治的曲折历程。
热门推荐
  •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披露了中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解读中国水问题存在的内在根源,剖析了世界上水资源管理的先进经验,为中国解决水问题、水危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倾城魔女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倾城魔女

    生父惨死,柔弱千金誓要报杀父之仇。为报仇,踏入江湖,成为常门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他,曾是天界第一美男子,却为她坠入轮回;他,携手终生之人,能续谱鸳鸯曲?他,只手翻云覆雨,终被命运捉弄……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为后不恭

    为后不恭

    当这年头,“穿越”无时无刻的发生着,车祸穿、摔崖穿、睡觉穿、就连打个盹都能穿……如果一个不小心竟然穿成了亡国的公主,还不得已嫁给了俊美邪气的皇上,更无奈的是,皇上竟然不爱她还让她做苦力,这算不算倒霉?她接受不了这种赤裸裸虐待,这简直是侮辱自己的人格,她不想过这种没前途的日子,她要反抗,要让那个自以为是的男人败在自己脚下……
  • 自信的树立(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自信的树立(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
  • 抱月行

    抱月行

    新婚之夜,他放着漂亮的新娘梅香不要,却追到船上要拜师学月琴。一个简单的抉择,拉开了半个世纪社会变迁、家族兴衰的历史帷幕……
  • 肥胖症自然疗法

    肥胖症自然疗法

    本书通过不吃药的自然养生妙方,帮助读者改善肥胖烦恼。书中所介绍的各种自然疗法,有继承前贤的经验,也有编著者长期的实践经验,内容翔实,简单易行,疗效确切,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文字通俗易懂,适合城乡广大群众阅读和选用。
  • 足球燃烧的岁月

    足球燃烧的岁月

    为足球疯,为足球狂!永远记住那为足球而燃烧的岁月。这是一个重生回到过去的少年,本着对足球的喜爱。在球场上叱诧风云的故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商不厌诈

    商不厌诈

    本书是一部商战小说。本书以国内某日化公司现实场景和真实案例为蓝本,以作者亲身经历为基点,披露了日化行业的营销、策划、公关等内幕和生死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