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8200000007

第7章 周朝(2)

“楚王问鼎”和晋楚争霸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后,雄才大略,励精于国事。他一方面以“敖(孙叔敖)为宰”(《左传》),整顿政治,勤于生产,形成了“民不罢劳,君无怨”,“商农工贾,不败其业,而卒乘辑睦”的局面。另一方面,他整饬军备,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楚国再次强大起来。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今属河南)之戎,追击戎狄到洛水边,周王派遣使者王孙满前去慰劳,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取代周天子。王孙满说:“统治天下重在德,而不在鼎。”由于周王使者王孙满态度强硬,楚王明白周王室尚不能轻视,于是班师回国。然而楚国北上争霸的行动并未中止。前601年,群舒皆叛楚国,庄王兴兵伐灭舒、蓼,与吴越结盟,至此,楚在江淮流域的势力渐趋巩固。前598年,楚庄王伐郑,攻到栋地。郑国大臣子良说:“晋、楚不务德而兵争,与其来者可也。”(《左传·宣公十一年》)楚郑遂于辰陵结盟。盟后,郑又附晋,庄王大怒,起兵围郑,三月而破,郑降于楚。晋闻讯后,派大军迎救,晋楚两军大战于邲(今属河南),晋败溃逃。前595年,楚又进攻宋国,宋向晋告急,晋畏楚不敢出兵,宋遂归楚。此时,鲁、宋、郑、陈尽皆服楚。前589年,楚国在蜀地(今属山东)会盟十二诸侯,秦、齐大国都曾到会,可见楚国势力之大。春秋时期,楚国先后兼并了十二国,疆土之广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所以《国语·楚语(上)》说:“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征南海,训及诸夏,其宠大矣。”争战到了春秋后期,晋楚实力不相上下,相互之间纠缠死斗,牵连周围小诸侯国朝不保夕,于是诞生了由宋国倡导的两次“弭兵”运动,延续一百多年的春秋大国争霸战争,终以“弭兵”休战告终。

吴越争霸前510年,吴欲攻楚,为解除后顾之忧,曾攻打越国,占领檇李(今属浙江)。前505年,越国趁吴军主力在楚都郢,乘机侵入吴境,双方矛盾激化。吴国想要称霸中原,就必须要先打败越国;越国想要北进中原,就必须要先打败吴国,因此,吴越之间一战就战了20年。前494年,越国向吴国开战,欲以水军胜吴,主力于夫椒(今属江苏)被歼,一时间,越国面临着亡国之祸。为保全越国,越王勾践自愿到吴国做人质。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夫差“驾车养马”,执役三年,终于骗得夫差信任,允其回国。回国之后,勾践为了灭吴兴越,“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他还在谋臣文种、范蠡的建议下,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战略:一方面发展生产、奖励生育、尊重人才,以安定民生,充裕兵源,收揽人心,增强综合国力;一方面实行精兵政策,加强训练,严格纪律,提高战斗力。在外交上,针对“吴王兵加于齐晋,而怨结于楚”的情况,采用“亲于齐,深结于晋,阴固于楚,而厚事于吴”的方针。十年之后,越“荒无遗土,百姓亲附”。越军亦成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人有致死之心”的精锐部队。前473年,勾践终于灭吴,“北渡江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周元王封勾践为伯。“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国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任霸主。

战国七雄与争霸战争

春秋时期的中后期,一些诸侯国的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各主要诸侯国出现了政权下移至大夫的现象。鲁、齐、晋三国发生了剧烈的政治大变革,即三桓专鲁、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前403年周王室承认赵、魏、韩三家为诸侯,又于前386年承认齐国的田和为诸侯,七国并立局面由此正式形成。

李悝变法和魏国的强大战国初期,李悝被魏国国君魏文侯任命为宰相,开始实行变法。其一,李悝主张“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废除官爵世袭制。其二,编制《法经》,《法经》分为盗、贼、囚、捕、杂、具六篇,《法经》的颁行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局的稳定。其三,“尽地力”。废除原来的阡陌封疆,提倡自由开垦,在一块土地上杂种各种粮食作物,鼓励农户栽树种桑,扩大农户农副业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其四,实行“平籴法”。收成好,则政府平价收购余粮作为储备;收成不好,则政府再以平价出售储备粮。此法平衡了粮食价格,防止了商人的投机活动,使粮价不至于暴跌暴涨,可以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其五,创建“武卒”,使得“秦兵不敢东向”。变法之后,魏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力大大增强。前344年,魏国与宋、卫、邹、鲁、秦等国会盟于逢泽,成为其中最强盛的国家。

马陵之战和齐国的崛起前341年,魏国联合赵国发兵攻打韩国,庞涓为赵魏联军主帅。韩都新郑(今属河南)被围,韩昭侯向齐国求救,齐国迅速派田忌带兵救韩。军师孙膑献计,齐军直捣魏都大梁。魏惠王火速召回庞涓,并任命太子申为上将军,随军参与指挥,倾全国之兵誓与齐军决一死战。孙膑见敌我力量众寡悬殊,又深知庞涓为人狂傲,定然不将齐军放在眼里,认为欲擒故纵之计最佳,可先命军队向马陵方向撤退,由于马陵地形复杂,沟深林密,道路曲折,可于马陵设伏。主帅田忌深以为然,决定用此计诱庞涓上钩。撤退途中,孙膑采用了“减灶之计”,命令兵士第一天挖10万个做饭的灶坑,第二天减为5万个,第三天再减为3万个。庞涓果然上当,他还暗自心喜地断定齐军撤退的三天之中,兵士已经大量逃亡,便亲率精锐之师星夜兼程地追赶。赶到马陵时天已然漆黑,庞涓令兵士点燃火把照路。一士兵发现一棵大树少去一块树皮,上面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此时方才想到自己中了计,下令撤退已是不及,齐军伏兵万箭齐发。魏军顿时乱成一锅稀粥,自相践踏,争相逃命,死伤无数。庞涓自知死无葬身之地,大骂孙膑道:“一着不慎,遂使竖子成名!”立时拔剑自刎。主将毙命,太子申被生擒。齐军大获全胜。此战后,魏国由盛转衰,齐国声威大震,在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同时西方的秦国也因为商鞅变法而逐渐强盛。

齐国的衰落和赵国的强大前288年,齐王接受秦王的倡议,齐秦同时称帝,齐为东帝,秦为西帝。紧接着秦向三晋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齐则于前286年攻灭宋国。灭宋的战争引起了列国的恐惧,各诸侯国起而反对齐国,前284年,燕联合秦、楚、三晋大举攻齐,虽然最后齐国得以保存,但是齐国已风光不再,无力逐鹿中原。就在齐国日渐衰落的同时,赵国由于经历了赵武灵王改易胡服、训练骑兵的军事改革,开始强大。赵惠文王整顿内政,开展外交,折服强秦,成为齐国以外的东方较强的国家。

长平之战和赵国的衰落前260年,秦国派兵攻韩,欲取上党。上党危急,百姓纷纷出逃到赵国的长平,于是赵国派兵往长平(今属山西)保护上党之民。秦国愤之,乃派将领王龁攻赵长平,赵派廉颇为守将。连日厮杀,兵力较弱的赵军损失颇大。长此下去,赵国必然兵败。廉颇是一个很有谋略的将领,他分析了眼前的局势,认为敌强我弱,且初战失利,便高挂免战牌,坚守城门不出。秦国攻城不下,廉颇又据守不出,秦一时无法。秦国之相范雎智计颇深,想出了一条离间赵国君臣之计。他派人行贿于赵国佞臣,令之散布流言说:“秦国所痛恨、畏惧的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廉颇容易对付,他快要投降了。”赵王本就因廉颇打了败仗又不出城迎战恼怒,此时听到这番流言,一气之下,便阵前换将,派毫无作战经验的赵括替代廉颇为将,命他率兵迎战秦军。赵括本是无能之辈,整日只知纸上谈兵,他完全改变廉颇的作战方案,大批更换将领,导致赵军战斗力大大下降。8月,敌情尚未探明,赵括就贸然率兵出城进攻秦军,结果误入秦军早已设下的埋伏,赵兵断粮断水四十余日,以致自相残杀,生食人肉,以求果腹。眼见无法活命,赵括重整兵士分四队突围,突围失败,赵括为秦军射杀。赵军见主将身死,遂投降于秦国。然秦将白起凶残,竟将四十万赵国降兵全部坑杀,只余数百人回赵报信。赵国上下既震惊又害怕,写信求救于魏国,魏信陵君是赵国平原君夫人的弟弟,信陵君见事态紧急,且不齿秦国所为,立即求魏王发兵救赵,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十万大军前往救赵。魏王软弱,秦王威胁魏国如若救赵,秦就先取魏国。魏王不敢让军队前行,令军队就在邺城待命。赵之危难急如星火,信陵君只好用侯嬴计,利用魏王之美人窃得虎符,前往邺城杀掉晋鄙,率兵于邯郸大败秦军,赵国幸免于灭亡,但至此,赵国国力大降,再无争战之力。

商鞅变法和秦的强盛秦国在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这六个大国,这与秦国地处偏僻有很大的关系。前361年,秦孝公下令求贤。卫国人公孙鞅(后因变法有功,封于商,号商鞅)应募入秦,孝公信任他,令其革除旧法、创立新法。“早在战国初年,李悝在魏,吴起在楚,曾行新法,但为旧势力所阻。秦旧势力较小,因之商鞅变法得到成功。”商鞅变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前后进行了两次。第一次开始于前356年,第二次开始于前350年。主要内容如下: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政治上,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推行县制;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商鞅变法的法令准备就绪后,并没有马上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决定要先立信。他叫人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贴出告示:谁能够把这根木头搬到集市北门,就赏十金。百姓都感到诧异,不明白商鞅到底要干什么,怕惹祸上身,因此没人敢上前搬木头。见此情形,商鞅又贴出告示:谁能搬动的赏五十金。此时终于出来一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赏了他五十金,百姓们终于明白商鞅是守信的。接下来商鞅下令变法,由于信任已经在全国百姓心中建立起来了,新法没有遇到障碍,很快在全国推行开来。同时,改革必然引起贵族领主的抵触和反抗。这个贵族以秦国太子为首,反抗者多至千数。商秧说:“法令不行,由于贵戚犯法,要行法先从太子开始。”然而太子是储君不便施刑,也因为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公孙贾对太子的调唆,商鞅对公子虔、公孙贾施了黥刑(面上刻黑字)。第二天,贵族也不敢反抗了,新法完全通行了。秦国施行新法十年后,秦国百姓生活富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国一跃成为战国第一大强国。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周朝的政治

宗法制和分封制宗法制是一种以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是到周朝才逐渐发展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成为维系贵族间关系的重要纽带。周王朝的王位明确规定只传长子,而且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的意思是只有嫡长子继承王位或爵位才是合法的,庶子即使比嫡长子年长或更有才能,也只能封爵辅佐君王,无权继承王位。这样条理清晰,王位继承之事不会发生变乱。

庶子虽然不能继承王位,但毕竟是王族血亲。周王朝又依据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创立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周的地方行政制度。“封诸侯,建藩卫”,此制度将王室中人分封到地方做诸侯,以保证地方上的稳定。周立国后,周王大行分封之事,将王室血亲及功臣分封到各个地方,建立起数百个同姓与功臣的各个诸侯国。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建立起一个以周王为中心,各方诸侯国拱卫的封建王朝。周朝分封始于武王,成王时期规模最大,一直持续到西周末期。分封诸侯有五个等级,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诸侯还分内服和外服,内服食卿大夫食邑,外服是侯、甸、男、卫,外服都是正式的诸侯国。爵的高低显示位次的尊卑,服的不同决定贡赋的轻重。晋侯列在甸服,曹伯列在甸服,郑伯列在男服。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再行分封臣子。他们一般直接统治诸侯国的中心地区,四周土地再分为大小不同的“采邑”,封给他嫡长子以外的亲属——卿大夫。卿大夫又可将采邑再行分割给禄田,赏给他嫡长子以外的亲属——士。庶民由士直接统治、剥削。层层分封竟似一座宝塔,形成了以王室为核心,层层向下辐射的等级严明的宗法分封政治结构。这种严密的政治结构一直到东周才开始出现问题。东周开始,各诸侯相互攻伐,大诸侯国疆土不断扩展,于是各诸侯大国开始修建都城,逐渐发展成为能和周王室分庭抗礼的独立王国。

县、郡的出现和演变郡县制,开始于春秋时期。楚武王(前740年至前689年)时灭权国“使斗缗尹之”(“尹”为楚国县的主官名称)是有关设县最早的记载。春秋时期,由于人口增加,国土扩大,分封制已不能满足各国治理国家的需求,于是各国普遍设县以便治理国家。开始有郡的设置是在春秋后期。此后郡、县便开始并行。晋惠公元年(前650年),晋公子夷吾私于公子挚曰:“君实有郡、县。”这是史书上关于郡最早的记载。由于晋国大多数郡都设在近敌的边地,地方疏远而荒废闭塞,而县则由邑鄙转变而来,地方亲近而丰饶富庶,因此出现了晋郡实不如县的现象。三晋是战国时期最早建立郡的诸侯国。楚有汉中、巫、黔中三郡的设置;赵置云中、雁门、代三郡;秦设郡在三晋之中最晚,前316年秦惠王以巴为名置郡(据《华阳国志》)。燕是列侯中设郡最晚的诸侯国,前311至前279年,燕“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到了战国时期,郡、县已经普及,数量空前增加,且其性质和功能发生了根本变化,县已经发展成国家的地方行政单位,郡也普及于各国,大多为了巩固国防而建于边地。据《战国策·秦策》记载:“甘茂对曰:‘宜阳,大县也……名曰县,其实郡也。’”由此可以看出战国时期郡已大于县,且郡、县也逐渐演变成郡统辖县的两级行政区划制度。战国时期,郡、县既已成为封建国家的基本行政单位,郡、县官位不允许世袭,不食封邑,但发放优厚俸禄。为了更好地控制地方,国君可直接命令指挥郡、县军政大事,也可随时任免郡、县长官。

由于郡、县直属于国君。国君每年都要考核郡、县政绩,以此对郡守、县令进行奖惩赏罚,这是国君控制郡、县的有力手段。郡、县具备完整的政府职能,因为它们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战国时期郡、县制的出现标志着封建王朝的地方行政结构自此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形成了新的格局。从政治性质看,郡、县是以实施国君意志为唯一目的的中央集权之下的地方政府,政治上毫无独立性可言。从辖土范围看,郡、县以农村为主,不再以城市为中心。从政区划分来看,政区的划分不再以血缘为准,而是以地缘为准。与之相应的是,宗族组织也被行政组织所取代,这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化。

同类推荐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拜占庭文明探寻

    拜占庭文明探寻

    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史学专著。全书分为帝国兴衰记,国家、领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历史内容,适合史学爱好者及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
  •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书籍发展简史》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文字的起源与书籍的产生,书籍的发展和演变,书籍的制作方法,书籍的维护与收藏等有关内容。
热门推荐
  • 青春好烦恼

    青春好烦恼

    同时,文中穿插王鹤的家庭背景这条辅线,展示了他们纷乱繁杂的内心世界,使小说更具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本书是一部反映当代少男少女情感世界的小说。全景式地展开了一幅生动感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画面
  • 凤耀异世

    凤耀异世

    她,凤千月,顶级隐世古武家族凤家的少主,因被妹妹设计,命丧黄泉。本以为会魂飞魄散,却不想异世重生,只不过却不再是人,而是一个凤凰蛋,还没有搞清楚状况,就被人滴血认主,孵化成功,本来以为会变成一只凤凰,一眨眼却成了一个五岁的小奶娃。好吧,变成凤凰又如何?好歹咱还是上古神兽。五岁的小奶娃又如何,咱的能力可是一等一的。再说了,不是还有个腹黑强大的主人么?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天塌了有主人顶着,她毋须担心。只是,为毛她感觉他看她的眼神越来越奇怪,为毛她感觉她越来越离不开他?为毛她会想要和他一辈子在一起?终于,等到她被某人吃掉之后,她才发现,她原来已经爱上他了。赫连夜,玄月大陆龙宫的宫主,同时也是声乐王朝的七王爷,手握重权,他冷漠,他腹黑,他杀人如麻,视人命如草芥,强大而又孤独,然,这一切,在见到她后,便默默改变。他从未想过他费尽心思得到的蛋里竟然付出了一个五岁的奶娃,而这个奶娃还好死不死地扑进了他的怀里,喊他爹爹,更甚者还在他的脸上留下了口水印,好吧,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竟然还觉得很开心?于是,他苦逼的奶爸路程从此开始。她的大胆,冷漠,狠辣,腹黑无一不吸引着他,渐渐的,他发现,自己竟然捡了一个宝。别人不会炼制的丹药,她会。别人争相抢夺的神器,她手到擒来。她的一切,都是他沉沦的原因。他开始期盼,期盼着她快点长大,因为,他已经决定,要让她做他的妻子,一辈子陪在他的身边。这是一个腹黑王爷对上一个腹黑小凤凰的故事。这是一个强者对上强者的故事。这是一个男人和女人从相互吸引到携手天下的故事。片段一:石室中当男子再看向那巨蛋之时,却发现那巨蛋早已不见踪影,坐在寒玉床上的,竟然是一个光、裸着身子、长得粉雕玉砌的五岁小奶娃,而且,还是一个女孩,这让男子一向聪明的脑袋瞬间当机,当然,这还不是最让他震撼的,只见那坐在寒玉床上的小女娃一个闪身,便扑到了他的怀里,在他的脸上亲了一口,然后笑逐颜开地看着他。“爹爹。”软糯的童音,让听到人不由自主的心软,但是,玄衣男子在听到其内容之后,额头瞬间滑下三道黑线,嘴角更是忍不住狠狠地抽了几下,看着在他怀中一身赤、裸的女孩,眉头微微皱了皱,眼底满是无奈和郁闷。
  • 重生纣王玩转封神

    重生纣王玩转封神

    一个宅男,玩着封神系列的最新款网游,意外回到了殷商末年的修真世界,以最大反派“纣王”的身份重生。老天爷很讲原则,给了“宅男版纣王”一项大福利:游戏系统代替了他的心脏跃动。从此,他能出入封神游戏空间,调用游戏技能和材料,召唤游戏宠物……。“金手指”给力,他绝对不允许亡国身死的命运最终降临!他要进行划时代变革,他要改写封神榜,他要实施以哪吒、雷震子为首的神仙养成计划,他要拯救以妲己为代表的全天下迷途少女……
  • 天帝重生记

    天帝重生记

    因转生出差错,被转到不知名的星球去的经历。天帝会有什么经历呢?爱还是恨?情还是仇?他将得到什么?女人!金钱!实力!权利?比天帝更高的权利!他有多少女人?令人期待的王母将在何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世界名人演讲(大全集)

    世界名人演讲(大全集)

    演讲是历史的记录、思想的结晶、艺术的杰作。各个时代的政界巨子、科学巨擘、思想先驱、艺术泰斗们给后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演讲名篇。那些华丽的文辞、工巧的布局、严谨的结构、严密的逻辑、完美的行文、恢宏的气势,都堪称演讲的典范。本书精选百余篇古今中外各界名人的演讲词,它们或激情澎湃、或慷慨陈词、或说理生动、或娓娓道来,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思之余味无穷:产生强烈的共鸣。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条生存法则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条生存法则

    如何在残酷的职场中脱颖而出?遵守生存的法则!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生存法则,不是潜规则,不是办公室政治,而是每个人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必须遵守的职业规则。只要用这些法则来指导自己,用这些标准来要求自己,就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优秀员工,就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 无处不在的化学(人生解密)

    无处不在的化学(人生解密)

    科学早已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脚下的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本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
  • 轻松管出好课堂

    轻松管出好课堂

    本书分为三篇,由近70篇文章组成,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对美国教育的各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点评。
  • 金屋恨

    金屋恨

    那一刻,他漠然转身离去,任凭少年时为她承诺筑起的金屋在彼此心中渐渐荒芜,轰然倒塌;那一月,他看着女儿稚嫩可爱的容颜,恍然发现,再也得不到她仰头望他时真心信赖明媚的笑靥;那一年,她在红尘兜兜转转,想要逃开,却终于躲不开。无奈地发现,再也回不到最初的最初;那一世……我们的那一世啊。当我们头发白了,闭上眼睛,回望一生,所有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毫发毕现。那些生命中隐藏着的脉络,直到浮现,方知背后埋藏的千丝万缕的因缘。可曾听过,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真的没有不爱你,只是用尽全力也不能让自己相信你的爱。时光轻逝如水,也许可以冲淡怨痛,但如何让一颗曾被伤害的心,去毫无防备地亲近那个当初伤害她的人?也许自己种下的因,当真是为了结出那自己不堪品尝的果。世上真的有些事情,威重如皇权也无法勉强。虽然不说,但真的后悔,后悔让你走出了我的视线,后悔错过你枝繁叶茂的美丽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