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化螟二化螟食性较杂,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和稗、李氏禾等杂草。主要以幼虫钻蛀稻株危害,取食叶鞘、穗苞、茎秆等。不同生育期受害后形成不同被害状,侵蛀水稻的能力比三化螟强,从秧苗期到水稻乳熟期均可侵蛀危害。叶鞘被害造成“枯鞘”;幼苗期和分蘖期受害造成“枯心”;孕穗期受害造成“枯孕穗”;抽穗期受害造成“白穗”孕黄熟期受害造成“虫伤株”等。在本田期,二化螟蚁螟首先群集在叶鞘内危害孕蛀食叶鞘内部组织,1个叶鞘内有虫几头到百余头,被害叶鞘成水渍状枯黄,幼虫2龄以后才咬断稻心造成枯心苗。
(3)大螟基本同二化螟。食性较杂,其寄主植物有甘蔗、禾本科作物、蚕豆、油菜、棉花、芦苇、水稻、玉米、高粱、麦、粟等。幼虫蛀人稻茎危害,也可造成枯梢、枯心苗、枯孕穗、白穗及虫伤株。大螟危害的孔较大,有大量虫粪出茎外,有别于二化螟。大螟危害造成的枯心苗,蛀孔大、虫粪多,受害稻茎的叶片、叶鞘部都变为黄色。大螟造成的枯心苗田边较多,田中间较少,有别于二化螟、三化螟危害造成的枯心苗。
【形态特征】
(1)三化螟成虫体长9-12毫米,翅展21-25毫米。雌蛾前翅长三角形,淡黄白色,中央有1个明显黑点,腹末有黄褐色绒毛一丛。雄蛾前翅淡褐色,中央有1个小黑点,翅顶角斜向中央有一暗褐色斜纹,外缘有7个小黑点。卵产成块,长椭圆形,初产时蜡白色,孵化前灰黑色,卵块有几十至一百多粒卵,上面盖黄褐色绒毛。幼虫分4-5龄,初孵幼虫灰黑色,为1龄,也叫蚁螟。2龄,头黄褐色,体暗黄白色,头壳后部至中胸间可透见1对纺锤形灰白色斑纹。3龄,体黄白色或淡黄绿色,体背中央有1条半透明的纵线,前胸背面后半部有对淡褐色扇形斑。4龄,前胸背板后缘有1对新月形斑,头壳宽1毫米以下。5龄,新月形斑与4龄相似,头壳宽1毫米以上,老熟幼虫体长约条毫米、腹足退化,趾钩单序全环。蛹,长圆筒形,淡黄绿色,羽化前变金黄色(雌)或银灰色(雄),雌蛹后足短,伸达第6腹节;雄蛹后足长,几乎伸达腹末。
二化螟雌成虫前翅黄褐或淡黄色,褐点很少,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白色。雄成虫前翅黄褐或灰褐色,翅面满布褐色不规则小点,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白色,近外缘为淡黄褐色。卵块成不规则的鱼鳞状。幼虫共分6龄,老熟幼虫,体长毫-27毫米,头部淡红褐色或淡褐色。胸、腹部淡褐色,前胸盾板黄褐色,背线、亚背线和气门均为暗褐色,自中胸至第9腹节有暗褐色纵线5条。腹足4对,每个腹足有趾钩毫-毫个,虫龄越小,趾钩数越少。蛹圆筒形,初为淡黄色,体背可见5条纵线,后转为棕色至酱红色,纵线渐不明显。
(3)大螟成虫雌蛾体长15毫米,翅展约30毫米,头部、胸部浅黄褐色,腹部浅黄色至灰白色,触角丝状,前翅近长方形,浅灰褐色,翅中部从翅基至外缘有明显的暗褐色纵线,纵线上下各有2个小黑点,4个小黑点排成四角形;后翅银白色,翅的缘毛银白色。雄蛾体长约12毫米,翅展27毫米,触角柿齿状。卵扁圆形,初白色后变灰黄色,表面具细纵纹和横线,聚生或散生,常排成2-3行。幼虫5-7龄,末龄幼虫体长约30毫米,粗壮,头红褐色至暗褐色,胴部淡黄色,背面带紫红色,前胸及腹末硬皮板豆黄色。蛹长13-18毫米,粗壮,初为淡黄色,后变为红褐色,腹部具灰白色粉状物,臀棘有3根钩棘,背面颜色较深,头、胸部几乎为褐色并附有蜡粉。
【发生规律】
(1)三化螟在江浙一带每年发生3代,但在广东等地区可发生5代。以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春季气温达16°C时,越冬代幼虫化蛹,越冬代成虫飞往稻田产卵。在安徽每年发生3-4代,各代幼虫发生期和危害情况大致为:第1代在6月上中旬,危害早稻和早中稻造成枯心;第2代在7月份危害单季晚稻和迟中稻造成枯心,危害早稻和早中稻造成白穗;第3代在8月上中旬至9月上旬危害双季晚稻造成枯心,危害迟中稻和单季晚稻造成白穗;第4代在9-10月,危害双季晚稻造成白穗。三化螟多在夜晚活动,白天静伏在稻丛间,以夜间7-8时活动最盛,趋光性强,特别在闷热无月光的黑夜会大量扑灯。成虫羽化后当晚即开始交尾,次日产卵。交尾时间多在夜间7-10时。产卵期2-6天,羽化后2-3天产卵最多,每头雌虫可产1-7块卵,平均2-3块,每卵块含卵粒数逐代增加。卵块多产于叶片上,秧苗期产在离叶尖6-10毫米叶片正面;分蘖期多产在稻棵外围3-4叶片反面;圆秆拔节期至抽穗期多产在稻棵外围2-4叶片反面。产卵具有趋嫩绿习性,水稻处于分蘖期或孕穗期,或施氮肥多,长相嫩绿的稻田,卵块密度高。蚁螟蛀人稻茎的难易及存活率与水稻生育期有密切的关系:水稻分蘖期,稻株柔嫩,蚁螟很易从近水面的茎基部蛀人,孕穗末期,当剑叶叶鞘裂开,露出稻穗时,蚁螟极易侵人,其他生育期蚁螟蛀人率很低。因此,分蘖期和孕穗至破口露穗期这两个生育期,是水稻受螟害的“危险生育期”。被害的稻株,多为1株1头幼虫,每头幼虫多转株1-3次,以3-4龄幼虫为盛。幼虫一般4-5龄,老熟后在稻茎内下移至基部化蛹。就栽培制度而言,纯双季稻区比多种稻混栽区螟害发生重;而在栽培技术上,基肥足,水稻健壮,抽穗迅速、整齐的稻田螟害轻;追肥过迟和偏施氮肥,水稻徒长,螟害重。春季,在越冬幼虫化蛹期间卵经常阴雨卵稻桩内幼虫因窒息或微生物寄生而大量死亡。温度24-29°C、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蚁螟的孵化和侵人危害,超过40°C,蚁螟大量死亡,相对湿度60%以下,蚁螟不能孵化。江苏各代卵的历期,21C(1代)为12-13天,28°C(2代、3代)为7-8天。幼虫各龄历期在23-29°C时卵-4龄分别为5天、5天、7天相1天,预蛹期2天,共28天;在29-35°C时分别为4.3天、3.8天相3天、7.2天,预蛹期1天,共20.6天。各代蛹的历期,越冬代在平均20°C时为20天,1代在27°C时为8.7天,2代在29°C时为8天。三化螟天敌种类很多,寄生性的有稻螟赤眼蜂、长腹黑卵蜂和螟卵啮小蜂等,捕食性天敌有蜘蛛、青蛙、隐翅虫等。病原微生物如白僵菌等是早春引起幼虫死亡的重要因子。
(2)二化螟二化螟的发生代数随不同地区的温度而异,在国内每年发生1-5代卵卩华南每年发生4-5代;华中每年发生3代;东北每年发生1-2代,其中辽宁每年2代,黑龙江每年1代。以幼虫在寄主根茬或茎秆中越冬。第2年春季温、湿度适宜日寸,越冬幼虫从根茬、茎秆中转移到土表根茬或杂草上,找到合适场所化蛹。成虫为夜出性越多在下午及傍晚羽化,当晚及次夜交尾,交尾后1-2天产卵,雌成虫喜欢在叶色浓绿、植株高大的稻株上产卵。每头雌成虫可产卵100-200粒,每40-80粒成一卵块。成虫白天潜伏于稻丛及杂草中,夜间活动。成虫趋光性强,普通照明灯下即可诱到很多成虫,其中雌成虫多于雄成虫。幼虫孵化后越一般沿稻叶向下爬行或吐丝下垂。初孵幼虫有群集性,多集中在叶鞘内危害,造成“枯鞘”,2龄幼虫才能蛀人稻株内危害,分蘖期造成“枯心”,抽穗期造成“白穗”,并有转株危害习性。二化螟发生危害轻重还与虫源、品种、气候、天敌等条件有关系,一般越冬虫源多,天敌数量少,发生重;杂交水稻品种,由于植株高大、生长茂盛发生常重;温、湿度适宜的气候条件,二化螟发生危害重。天敌种类较多,其中以卵寄生蜂最为重要,主要有稻螟赤眼蜂、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等。其他寄生于幼虫和蛹的天敌有多种姬蜂、寄生蝇和线虫等。
(3)大螟云贵高原年生2-3代,江苏、浙江3-4代,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年生4代,福建、广西及云南开远4-5代,广东南部、台湾6-8代。在温带地区以幼虫在茭白、水稻等作物茎秆或根茬内越冬,第2年春天老熟幼虫在气温高于10°C时开始化蛹,15°C时羽化。越冬代成虫在春玉米或田边看麦娘、李氏禾等杂草叶鞘内侧产。幼虫孵化后再转移到邻近边行水稻上蛀人叶鞘内取食,蛀人处可见红褐色锈斑块。3龄前常十几头群集在一起,把叶鞘内层吃光,后钻进心部造成枯心。3龄后分散,危害田边2-3墩稻苗,蛀孔距水10-30厘米,老熟时化蛹在叶鞘处。成虫飞翔能力弱,常栖息在株间,每头雌虫可产240粒,1代卵历期为12天,2-3代为5-6天;1代幼虫期约30天,2代为28天,3代为32天。苏南越冬代发生在4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1代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第2代在7月下旬至10月中旬。江浙一带第1代幼虫于5月中下旬盛发,主要危害茭白每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期和8月下旬第3代幼虫主要危害水稻,对茭白危害轻。茭白与水稻插花种植地区,该虫在两寄主间转移危害受害重。浙北、苏南单季稻茭白区,越冬代羽化后尚未栽植水稻,则集中危害茭白,尤其是田边受害重。
【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每兼顾好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重点抓好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①三化螟:一是齐泥割稻;二是春耕灌水,淹没稻桩;三是选择螟害轻的稻田或旱地作绿肥留种田;四是减少水稻混栽,选用良种,调整播期,使水稻“危险生育期”避开蚁螟孵化盛期;五是提高种子纯度,合理施肥和水浆管理。②二化螟:一是消灭越冬场所,减少虫源:秋后或早春将水稻根茬、茎秆集中烧毁每以及通过早春耕翻和灌深水均可压低虫量。二是灌深水灭蛹:二化螟多在离水面不高的稻叶鞘及茎秆中化蛹,可在幼虫老熟和蛹期,先排水落干,降低在稻株中化蛹的部位后,再灌深水15-20厘米每以利消灭虫蛹,减少羽化成虫的数量,从而减少幼虫的危害;三是及早拔除被害株,以消灭幼虫。③大螟:有茭白的地区冬季或早春齐泥割除茭白残株,铲除田边杂草,消灭越冬螟虫。
(2)生物防治一是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二是使用生物农药、白僵菌等。三是稻鸭共育结合频振式诱蛾灯捕杀
子。
(3)化学防治①三化螟:防治“枯心”:每亩有卵块或枯心团超过120个,可防治1-2次;60个以下可挑治枯心团。防治1次,应在蚁螟孵化盛期用药;防治2次,在孵化始盛期开始,5-7天再施药1次。防治“白穗”:在蚁螟盛孵期内,破口期是防治白穗的最好时期。破口5%-10%时,施药1次,若虫量大,再增加1-2次施药,间隔5天。1-2代要在卵孵盛期用药,3代应在孕穗期至破口期用药。②二化螟:一定要在未钻蛀前或蛀人量较少时即进行防治。但由于难以查清幼虫,只能采用被害率调查,主要查“枯心”率、“枯鞘”率或“枯鞘团”(单位面积受害团数),当每亩有枯鞘团60个以上,枯心率或枯鞘率5%以上即应列为防治对象田。一般应全田喷药。③大螟:根据大螟趋性,早栽早发的早稻、杂交稻,以及大螟产卵期正处在孕穗至抽穗或植株高大的稻田是化学防治的重点。防治策略是狠压基数、主攻3代,重点防治稻田边行,即狠治1代,以挑治田边6-7行水稻为主,掌握在1-2龄幼虫期施药。生产上当枯鞘率达5%或始见枯心苗危害状时,大部分幼虫处在1-2龄阶段时及时用药。用下表中常用的杀虫剂,可以较好地防治水稻螟虫。
25.水稻茎秆第1节出现蛀孔,剥开可见绿色幼虫,腹部第2节后渐渐转黄,是什么害虫?
水稻茎肝第1节出现蛀孔,剥开可见绿色幼虫,腹部第2节后渐渐转黄,是水稻褐边螟。水稻褐边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害虫,主要危害水稻,并在稗、鸭舌草、荆三棱等杂草上寄生。国内分布限为黄河以南,南至广东、广西、云南,东临沿海,西达四川。
【危害特点】幼虫钻茎而人,多从水稻剑叶叶鞘空隙处向下蛀人茎秆第1节,在白色柔嫩组织处蛀食,可转株危害。
【形态特征】成虫雌蛾体长10毫米左右,翅展20-23毫米。前翅黄褐色,前缘褐色,从顶角到后缘具1条褐色斜纹,翅中央具棕褐色小点3个,排列成等边三角形,外缘具棕褐色小点7个,缘毛浅黄色;后翅银灰色。末龄幼虫体长条-20毫米,头深褐色,胸部、腹部主要是绿色,从腹部第2节后渐渐转黄。卵乳白色至青黑色。卵块长椭圆形,覆盖灰黄色鳞毛匀,无杂色。蛹长11-13毫米,初黄绿色,后变浅黄色,羽化前变成黄褐色。茧白色。
【发生规律】发生代数、发生期与三化螟相似。以末龄幼虫在寄主残留株或背风向阳的沟边杂草上越冬。初孵幼虫喜爬至叶尖处吐丝下坠,借风扩散,从上钻孔侵人。水稻孕穗或抽穗时,则从剑叶叶鞘空隙处向下钻人茎秆的第1节,爬至白色幼嫩组织处蛀害。有的转株危害,先把近水面的稻茎咬断后吐丝封口,咬断茎的另一端则形成囊状物,幼虫隐藏在其中浮在水面上,碰到新稻株后,爬至稻茎上向内蛀食,钻人新株后又吐丝遮住蛀孔。该虫喜在湿润的环境中生存,喜在旱秧田中危害,转株危害现象明显。成虫将卵块产在稻叶上。
【防治措施】防治方法及药剂参见水稻“三化螟”。
26.水稻叶片卷曲成筒状,漂浮在水面上,是什么害虫造成的?
水稻叶片卷曲成筒状,漂浮在水面上,是稻水螟的危害状。稻水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称稻水野螟、稻筒卷叶螟、稻筒螟。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广东、广西、云南,东起沿海,西至宁夏、甘肃至四川、云南,均有分布。
【危害特点】幼虫吐丝将叶片卷曲成筒状,漂浮在水面上,隐居其中危害水稻叶片。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毫米左右,翅展19毫米,头部、胸部黄白色,腹部浅黄色,各腹节的末端具黑褐色鳞片。前翅黄色,并有2条与外缘平行的白色条纹,外条细,内条粗且下段弯向翅的后缘,沿中室还有1条白色条纹,前缘中间生暗褐色点,中室有小黑点2个,中室以下生有1条斜线,所有白色条纹的边缘均为暗褐色,缘毛白色;后翅基部的斑点暗褐色,中横线黑褐色,外横线较广,色黄,两侧褐色。外缘线黄色,内外侧有黑线,外侧之内有黑点1列,其前后角与外横线相连。缘毛灰色。两翅反面灰白色。幼虫体长15毫米,扁,浅灰色。头浅褐色,具浓褐色斑纹,胴部第1节背面特大,浅褐色,有椭圆形环纹,胸足具长爪。卵长柠檬形,一端尖嘴状,一端平坦,表面有纵沟。蛹长8毫米,浅黄色,腹部2-4节气片突出,褐色。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1代。成虫于7月间盛发。成虫将卵产在水面的叶片上,卵块有卵粒30-50粒。幼虫能背负以稻叶做成的筒巢,匍匐在稻田水底泥土上或浮在水面,食害根茎及叶片。有转株危害习性。老熟后在茎基部化蛹。
【防治措施】以物理防治为基础,抓好药剂防治。
(列物理防治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条药剂防治发现有虫马上排水,水口处挡草篱,防止幼虫蔓延。防治药剂可参照水稻“三化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