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成虫体长8-9毫米,翅展18毫米。翅黄褐色,前翅有3条黑褐色条斑,中间1条很短,翅外缘有1条黑褐色宽边。雄蛾前翅前缘中央有1个突起的小黑点,黑点附近有暗褐色毛和黄褐色长毛;后翅有2横带,外缘有灰黑色宽带。身体背面黄褐色,腹面白色。静止时前后翅斜展在背部两旁,雄蛾尾部举起。卵扁平椭圆形,长1毫米,宽0.5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卵壳表面有隆起网状纹。孵化时淡黄色,眼点黑色,孵化后残留卵壳白色半透明。被寄生的卵赭红至紫黑色。卵散产在稻叶叶面、背面和叶鞘上。幼虫共5-6龄。初孵幼虫1-2毫米,头黑色,体淡黄绿色。2龄幼虫头淡黄褐色中两边各有1个黑点,体黄绿至绿色中前胸背板有2个黑点。3龄幼虫体长5-6毫米中前胸背板有4个黑点,中、后胸背板各可见2个黑点。4龄幼虫体长8-9毫米,前胸背板的黑点外侧2个变成括弧状,中后胸背面有8个小黑圈,前排6个后排2个,气门黑点状严5龄幼虫体长14毫米左右,气门黑点明显增大。老熟幼虫体长毫-19毫米,头褐色,全体橘红色。预蛹时体橙黄色,体节膨胀。蛹体长7-10毫米,圆筒形,尾部尖削,有8根臀棘。初蛹体淡黄白色,渐变黄褐色,眼点红褐色至褐色。翅纹明显可见,各腹节背面的后缘隆起,近前缘有两根棘毛排成两纵行。显纹纵卷叶螟与稻纵卷叶螟相似,其主要区别是,成虫体较稻卷叶螟略小,前翅有3条灰黑色纹,横贯全翅,外缘灰褐色宽带两端内折成“]”形。
【发生规律】适温下可多代连续繁殖,世代重叠发生,全国每年发生1-11代,分为5个大区:南海9-11代区,主要危害代是第1-2代于2-3月危害早稻卵-8代于7-9月危害晚稻;岭南6-8代区,主害代是第2代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危害早稻,第6代于9-10月危害晚稻;江岭5-6代区,主害代是第2代于6-7月上旬危害早稻,第5代于8-9月中旬危害晚稻;江淮4-5代区,主害代是第2、3、4代于7-9月危害早稻、中稻和晚稻;北方2-3代区,主害代是第2代于7月中旬至8月危害中稻。1个世代历期1个月左右,5月之前和9月之后为35-月天以上。每年春季,成虫随季风由南向北迁飞而来,随气流下沉和雨水拖带降落下来,成为非越冬地区的初始虫源。秋季,成虫随季风回迁到南方进行繁殖。我国东半部春夏季自南向北有5次迁飞过程,夏秋季自北向南有2-3次回迁过程。迁人区域分为主要迁人区和波及迁人区,波及区只有少量蛾迁人,能跨一个发生区或一个亚区,成为世代重叠发生的主导因素。高山区还有垂直迁飞现象。主害代是迁人虫源时,常伴降雨过程,迁人蛾量大则大发生。迁出时,雌蛾卵巢滞育,羽化幼期目卩大量迁出,当地很少产卵,蛾量虽然很大但发生很轻。3月至4月上旬成虫迁人我国南海9-11代区当月中旬至5月下旬,迁人岭南区和岭北亚,亚区迁人江淮北部,由江淮南部迁人JC方2-3代南部。2-3代区成虫羽化后,再迁至黑龙江等东北稻区。7-8月台风影响,岭北和沿江江南稻区成虫向南回迁,形成福建、广东南部、浙江温州的回迁虫源。北方稻区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有2次虫蛾迁出峰向南回迁。本地虫源或部分迁人虫源时,雨量、雨日、温度、湿度等气候因素是影响大发生的主导因素。发育适温为22-28°C,成虫盛发期和卵盛孵期的两旬中,雨日10天左右,雨量个0毫米左右,温度25-28°C,相对湿度80%以上,则大发生。气温28.5°C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下,成虫死亡率94.4%,每天有4个小时气温35°C,相对湿度70%以下,初孵幼虫死亡率90%以上。水稻分蘖至孕穗期,特别是氮肥多则稻叶嫩绿,郁蔽度大,灌水深的田块,发生尤重。
成虫白天多停息在叶背,遇到惊扰即飞走。夜晚活动,有明显的趋光性和取食花蜜的习性。雌蛾有趋嫩绿选择产卵的特性,黄昏后7-12时产卵尤盛,卵散产于稻叶面和嫩叶鞘上,水稻分蘖期至孕穗期多产于上部1-3片叶上,孕穗至抽穗期多产于剑叶上。产卵量的多少取决于成虫羽化后有否取食花蜜作补充营养,一般每头雌蛾产卵个-50粒,多者可达150粒以上。成虫寿命6-17天,产卵期4-5天。初孵幼虫多在稻苗心叶、嫩叶鞘内,以及老虫苞和稻蓟马危害的卷叶尖里,啃食叶肉,呈小白点状,称“啃食白点期”。2龄幼虫啃食叶肉留皮,呈白色短条状,吐丝纵卷叶尖1.5-5毫米,称“卷尖(束腰)期”。3龄幼虫啃食叶肉呈白斑状,纵卷叶片虫苞长10-15毫米,称“卷筒期”。4龄以上幼虫暴食叶片,食肉留皮,称“暴食白叶期”。每头幼虫可食稻叶6-10片以上。老熟幼虫在稻丛下部枯叶鞘内、枯黄叶片稻丛之间、老虫苞里、新鲜叶片和田边杂草丛间叠苞结茧化蛹,或在土隙缝中化蛹。幼虫抗寒力很弱,温度0°C时幼虫经14小时死亡。蛹抗寒力也很弱,温度0°C时经16小时死亡。稻纵卷叶螟的天敌约80余种,各虫期都有天敌寄生或捕食。天敌中以拟澳洲赤眼蜂、稻纵卷叶螟绒茧蜂和草间小黑蛛为常见的优势种,对纵卷叶螟的控制作用最大。
【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则兼顾生物防治,重点抓好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合理施肥,使水稻生长发育健壮,防止前期猛发旺长,后期恋青迟熟。科学管水,适当调节搁田时间,降低幼虫孵化期田间湿度,或在化蛹高峰期灌深水2-3天,杀死虫蛹。
(2)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提高自然控制能力。纵卷叶螟天敌约80多种,各虫期都有天敌寄生或捕食。卵期寄生天敌如拟澳洲赤眼蜂、稻螟赤眼蜂,幼虫期如纵卷叶螟绒茧蜂,捕食性天敌如蜘蛛、青蛙等,对纵卷叶螟都有很大控制。
(3)化学防治根据水稻分蘖期和穗期易受稻纵卷叶螟危害,尤其是穗期损失更大的特点,药剂防治,应掌握狠治穗期受害代,不放松分蘖期危害严重代别的原则。施药时期应根据不同农药残效长短略有变化,击倒力强而残效较短的农药在孵化高峰后1-3天施药,残效较长的可在孵化高峰前或高峰后1-3天施药,但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实际,结合其他病虫害的防治,灵活掌握。用下表中常用的杀虫剂,可以较好地防治害。
34.水稻秧苗生长缓慢,白根少而短,叶片有10%-20%枯萎,重者全部枯黄死亡,是什么害虫造成的?
水稻秧苗生长缓慢,白根少而短,叶片有10%-20%枯萎,重者全部枯黄死亡,是稻摇蚊的危害状。稻摇蚊属双翅目长角亚目摇蚊科害虫,俗称红虫子、红线虫。世界性分布,遍及各大区。
【危害特点】以幼虫危害水稻的幼根和幼芽,造成浮苗,并取食未发芽的种子胚及胚乳,使种子不能发芽,水稻秧田和直播田受害严重。秧苗受害轻者生长缓慢,白根少而短,叶片有10%-20%枯萎;重者全部枯黄死亡。
【形态特征】成虫微小至中型,翅短于身体,停息时前足举起,上下摇摆。体形大体与蚊虫相似,体色多样,白色、黄色、淡绿色、黑色不等,可有鲜明的色斑。头部相对较小,复眼发达,小眼面之间可生有小毛。无单眼。触角柄节退化,梗节发达,球状,鞭节丝状。口器退化。卵球形或长椭圆形,白、黄、褐色或红色,产下日寸常数十粒至数百粒包埋于胶质中,形成胶质长带,或成块状。幼虫淡色,部分种类因体液中含有血红素而身体呈血红色。身体细长,各体节粗细相近。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2-3代,第1代危害水稻。以成虫在杂草中越冬。成虫于第2年5月上旬出现,月下旬产卵,3-4天卵孵化为幼虫并危害。摇蚊成虫几乎不取食,或摄食少量含有糖分的液体。夜间有强向光性,灯下常见。羽化后常有婚飞习性,雄成虫成大群在清晨或黄昏群飞,雌虫被吸引人群后即行交尾,交尾常在数秒钟内完成。雌虫一生一般只产一次卵,直接产于水面,或将胶质卵带粘附水生植物上。卵期由数日至数周不等,但多数种类生期很短成幼虫期占据整个生活史的大部分时间,由2周至4年不等,一般为4-5个月。
【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重点抓好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排水晒田2-3天,可抑制稻摇蚊幼虫的危害。改水育秧为旱育秧,能够减轻稻摇蚊的危害。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防治该虫害较为有效的方法,用下表中的杀虫剂可以较好地防治该害虫。
期稻茎基部变黑、倒伏,是黑尾叶蝉的危害状。水稻黑尾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害虫。分布遍及国内各稻区,为我国长江流域以南的水稻重要害虫。寄主除水稻外,还有小麦、大麦、看麦娘、稗、游草等。
【危害特点】水稻黑尾叶蝉以成虫和若虫群集于水稻茎秆下部剌吸汁液,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受害处呈现棕褐色条斑,严重日叶片干枯、稻株坐苗枯死,后期稻茎基部变黑、倒伏。还传播水稻普通矮缩病、黄矮病等多种病毒病,造成的损失往往比取食危害大得多。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5-6毫米,黄绿色,头冠2复眼间有1黑色横带。雄虫体腹面及腹部背面皆为黑色,前翅端部1/3亦为黑色,其余鲜绿色。雌虫体腹面蒿黄色为腹背灰褐色,前翅端部淡黄褐色。卵长1-1.2毫米,长椭圆形,稍弯曲,初产时白色,半透明,后渐变淡黄色,较细的一端出现1对红色眼点。卵成块、单层,整齐地产于水稻叶鞘边缘内侧的组织内。产卵处稍隆起,淡褐色,可透见其内的卵粒。若虫共分5龄,头大、尾尖,体黄白色至黄绿色。老熟若虫体长3.3-4毫米。1龄和2龄若虫黄白色,微带绿色,复眼赤褐色。3龄若虫淡黄绿色为头部前缘黑色,后缘出现倒“八”字形纹为胸部和腹部第2-8节背面沿中线有2列褐色小点。4龄若虫头前缘褐色,除体背有点纹外,中胸背板增加1倒“八”字形纹。5龄若虫胸部出现倒“八”字形纹。
【发生规律】黑尾叶蝉每年发生的世代数,随纬度不同而有差别。北纬32。以北,如河南信阳、安徽阜阳以4代为主;北纬30°-32°之间,如江苏苏州、上海、浙江杭州、四川黔江,以5代为主;北纬复。-复。之间,如福建福州、广东曲江,以7代为主;广东广州发生8代。由于成虫产卵期长,因而田间各世代有明显的重叠现象。
黑尾叶蝉主要以若虫和少量成虫在绿肥田、冬种作物地、休闲田、田边、沟边、塘边等杂草上越冬,其中以紫云英、苕子田的虫口密度最大。越冬若虫羽化后的越冬代成虫,从越冬场所迁移到早稻秧田或早稻本田,是一年中第1次大的迁移期。第1代若虫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句,以后大约每月1代,世代重叠明显,田间危害高峰期在7-8月份。成虫白天多在稻株中下部,早晚可到稻株上部叶片上取食。
黑尾叶蝉在国内许多稻区,如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四川等地,于7月中旬至8月下旬如-4世代或3-5世代重叠发生,数量最多,是全年发生的高峰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随着早稻黄熟收割,在早稻上的成虫迁移到晚稻秧田和早栽晚稻本田,这是黑尾叶蝉一年中第2次的迁移期,并将早稻病毒传给了晚稻。其迁移高峰期是7月中下旬早稻大收割的时候。由于早稻后期黑尾叶蝉虫口暴发,因而给晚稻带来极大的威胁,这就是早稻连作晚稻受黑尾叶蝉和病毒病危害较早稻重的原因。
黑尾叶蝉性活泼并飞善跳,晴天时甚为活跃,低温、阴雨及大风时,则栖息于稻茎基部。受到惊扰时,横行斜走或飞走由趋光性强,天气闷热的黑夜可大量扑灯,有趋嫩绿习性,生长嫩绿的2-3叶期稻苗和本田返青期为成虫大量迁人期,也是病毒传播的关键时期。
在稻田内,发生初期以田边虫口密度较大,随后由田边和田中扩散蔓延。
冬季少严寒霜冻,春季气温偏高,降雨量较少,有利于黑尾叶蝉安全越冬,越冬死亡率低。同时春季3-4月气温偏高年份,能加快越冬若虫发育进度,提高其羽化率,有效虫口基数大,是大发生的基础,而且还有利于寄生黑尾叶蝉体内的矮缩病病毒的增殖。冬春长期寒冷,降雨量多,黑尾叶蝉越冬死亡率高,同时寄生于黑尾叶蝉体内的矮缩病病毒增殖慢,如连续低温,还会损失致病能力。黑尾叶蝉发生最适气温在28°C左右,田间相对湿度75%-90%。一般自6月气温稳定上升后,虫量显着增多,至7-8月高温季节,发生量达到最高峰,凡夏秋高温干旱年份,有利于黑尾叶蝉的大发生。各虫态历期:卵同4-25°C为8-11天;若虫同3-25°C为20-25天;成虫寿命同5-27°C为13-14天,越冬成虫可达120-170天。发生适温为28°C,相对湿度为75%-90%。
单、双季稻混栽稻区,稻叶蝉发生量大,危害重;次为连作稻区;若季稻区发生最轻。单季稻区叶蝉发生的前期和后期,食料都不足,虫口基数和以后发生量者受影向,所以单季稻区发生最轻。一般水稻早栽、密植、稻株生长嫩绿、繁茂郁闭还、气候湿度增大,有利于叶蝉的发育繁殖。糯稻上发生量大于稻,稻上生量大稻。
黑尾叶蝉卵期寄生蜂以褐色腰赤眼蜂为主;若虫和成虫期的寄生性天敌有螯蜂、趋稻头蝇和二点栉蝉等。捕食性天敌有多种稻田蜘蛛、黑肩绿盲蝽、小花蝽、隐翅虫等。
【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田兼顾生物防治、人工防治及物理防治,重点抓好化学防治。具体防治措施可参考“稻飞虱”。在防治稻飞虱的过程中,可以兼治黑尾叶蝉。
36.水稻被害叶片成缺刻状,严重时稻叶被吃光,仅残留叶脉,甚至成光秆,是什么害虫造成的?
水稻被害叶片成缺刻状,严重日稻叶被吃光,仅残留叶脉,甚至成光秆,是水稻蝗虫的危害状冬水稻蝗虫主要有两种,即中华稻蝗和东亚飞蝗,其中中华稻蝗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重的蝗虫。中华稻蝗属直翅目丝角蝗科害虫。东亚飞蝗属直翅目蝗科昆虫,别名蚂蚱、蝗虫,为迁飞性杂食性害虫中两者除危害水稻外,尚危害玉米、高粱、棉花、豆类及芦苇等禾本科和莎草科多种植物。
【危害特点】飞蝗的成虫和若虫(蝗蝻)均咬食植物的叶和茎即大发生时即可将作物吃成光秆。蝗虫的发生和危害令人触目惊心,尤其是蝗灾之年,具有突发性和毁灭性。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