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0400000008

第8章 楚国战队闪亮登场(3)

可是没想到,由于胡陵与沛县距离太近,两地声息相通,刘邦举事的消息,胡陵早已知道,更知道刘邦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胡陵,所以提早作了防范。而且,守在胡陵的,正是泗水郡监,史书上没有留下他的姓氏,我们只知道她的名字叫平。他实际上是刘邦的老领导,领导刘邦多年,刘邦一翘尾巴,老领导就知道刘邦要拉什么屎,所以针对刘邦的各种可能性预设了防范。相对于刘邦的实力而言,胡陵堪称固若金汤。曹参、周勃、樊哙冲击了好久,城上却是以逸待劳,感觉这座城拿不下来。

拿不下来怎么办?这可是沛县出师第一仗,无论如何也得闹出点名堂来。但大家都是初次参加战斗,打这场仗真的很吃力,没办法,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刘邦。

这时候,是考验刘邦战争智慧的关键时刻。他是否有这个能力,带领沛县这群鸡鸣狗盗之徒,闯出个名堂来,就看他现在的判断了。

经过深思熟虑,刘邦作出了一个空前英明的决定——既然胡陵打不下来,那就不打了。

不打了?

大家兴冲冲地来了,难道再灰头土脸地回去?这多没面子呀。

不打胡陵了,也不回去,而是绕过胡陵,去找胡陵后面的方舆。

这一招,绝对是个高招。盖因沛县起事,相邻的胡陵及早有了防备。可是胡陵并没有起事,胡陵后面的方舆,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没有防范的。

于是大家掉转枪尖,绕过胡陵不打,哗啦啦地奔方舆城冲了过去。

刘邦第二战,方舆。

参加战斗的主力,仍然还是曹参、周勃和樊哙。果然不出刘邦所料,方舆城真的一点防备也没有,被大家轰隆隆地冲入城中,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

兵不血刃,拿下方舆,这有力地证明了刘邦战略部署的高明。下一个目标,就是丰邑大城了。

刘邦第三战:顺利拿下丰邑。这一仗奏哀乐的乐手周勃表现得最给力,受到全军通报嘉奖。

丰邑是大城,有着极重要的战略价值。如愿攻占,让刘邦很是兴奋。于是刘邦决定,留下杀狗匠樊哙守这座大城,大家再带着部队,出城四下走走,寻找战机。却不想,就在大家还找不准下一个目标的时候,胡陵城门突然大开,老领导泗水郡监平,突然带着部队冲了出来,目标直指丰邑,想夺下这座城。

原来,泗水郡监平,在胡陵城下击退刘邦之后,正在扬扬得意,忽然发现刘邦进入了丰邑,这让老领导大为恼火。刘邦这手太损了,把小城让给对手,自己却趁机夺占大城,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眼见得老领导统兵杀来,刘邦也慌了神,忙不迭地逃回丰邑,把门紧紧关上,谁叫也不给开。泗水郡监平怒气冲冲,扑上来开始攻城。而刘邦等人开始认真学习守城的技术。学了两天,泗水郡监平打疲了,准备撤军。

发现泗水郡监要撤兵,刘邦大喜,立即调兵遣将,准备衔尾追杀。要追杀,如樊哙这种不要命的杀狗匠,就必须派上用场。可问题是,前者刘邦已经任命樊哙守丰邑,倘若大家一股脑追出去,被老领导泗水郡监来个声东击西,突然冲入丰邑怎么办?

要追杀,还必须要有个足够分量的人物,替大家守住丰邑。谁来承担这项工作合适呢?

刘邦的眼光,落到了一个人身上:沛县上流社会的代表人物,雍齿。

雍齿出身沛县的世族,挺不愿意跟这些杀狗匠鼓乐手混在一起。可是刘邦起事,首要的目的就是要保护沛县不受战火袭扰,所以雍齿身为上流人士,这个时候是不能置身事外的。所以他来是来了,但不可能跟樊哙等人搅和到一起。

所以刘邦就想,雍齿这家伙,带着他冲锋陷阵他不肯,留下他守城有足够的分量,大家又是本乡本土,不可能有什么背叛的事情发生。丰邑这座城,只能让雍齿来守。

于是樊哙和雍齿交换场地,雍齿来守城,樊哙和曹参去追杀撤退中的泗水郡监平。丰邑城下,战事又起,两厢里交兵,打得不可开交。

眼见得曹参、樊哙和周勃等人在战场上威风凛凛,忙个不停。始终躲在刘邦身后的萧何和夏侯婴,有点坐不住了。两人主动提出来,以前在沛县任职的时候,他们和泗水郡监平之间,有着不错的交情。眼下两军对垒,老是这么打来打去的,也不是个事,何不让他们两个过去,找泗水郡监平谈一谈,看看能不能谈出个结果来。

刘邦听了,大喜。应该是从这一刻起,他就确定了新的战略方针。

这个方针就是,战争这种事,就是一边打,一边谈,边打边谈,边谈边打,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这就叫兵法

萧何和夏侯婴去胡陵,找泗水郡监和谈去了。雍齿替大家守护丰邑,刘邦这边信心爆棚,就带着大家向着沛县东北方向的薛县狂奔。

薛县这个地方,是战国时代孟尝君的老家,老早以前是齐国的地盘。但这么多年大家打来争去,地域疆界像发情的蛇一样扭动个不停。扭来扭去,现在的薛地已经归泗水郡了,而且是郡守驻地。泗水的郡守叫壮,在职务上,他是被刘邦杀掉的沛县县令的直属领导。

但是大家对这位老领导没什么兴趣,没人去找他和谈,而是长驱直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薛地。

入城之后,大家到处找郡守,却找不到。正在困惑之际,就听城外有人骂阵。大家登上城门一看,顿时乐了,嘿,老领导郡守正带着兵,在城下叫骂呢。

泗水郡的郡守,他有可能是在刘邦攻入城中的时候逃走的,也有可能是当时根本不在城中。不管怎么说,他总算是及时地带着部队赶回来了。

又一位老领导的到来,让刘邦等人又多了次学习的机会。这次的课程,主要是攻防战。

这一次,刘邦率大家亲自守城。等到城下的郡守打累了之后,忽见城门大开,杀狗匠樊哙和监狱长曹参双双杀出。历经血战,此二人现在已经是沙场上的老将了,甫一交手,郡守就招架不住,被曹参、樊哙一通好杀,大败而逃。

史书上说,郡守逃到了戚县,被刘邦的左司马,名字叫得的人追了上来,杀之。

杀掉了郡守,胡陵那边又传来了天大的好消息。萧何和夏侯婴,以其三寸不烂之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竟然把泗水郡监给说得投降了。

于是曹参和周勃急忙赶赴胡陵,接管这座小城池。但是在接管的时候,还是发生了一系列不明原因的战斗。所以曹参和周勃的功劳簿上,又添了一笔。

公元前208年,四十八岁的刘邦从沛县出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扫平了沛县周边地区,建立起一个根据地。这让刘邦的人生事业,达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高峰。

总结一下刘邦的处女战。这一轮赛事由四场小战役组成:攻胡陵、攻方舆、战丰邑、战薛地。这四场战事,让刘邦学会了什么叫兵法——但也许,早在沛县出师之前,他就已经研究透彻了。

兵法就是用兵,就是避实就虚。以胡陵、方舆两地来说,胡陵是实,方舆是虚。胡陵有郡监守护难打,方舆却不设防。所以刘邦的战术是,没有设防之地就夺取它,有坚固防线的地方就孤立它。胡陵之所以打不下来却主动投降,就是因为它被孤立了。

所谓的兵法,就是以少数的兵力,呈联结态势扫平虚地,孤立实地。最终让强势的对手,产生弱小的错觉。而让明明居于弱势的己方,形成强大的现实。此后刘邦攻入咸阳,以及与项羽之战,都是采用这永恒不变的战略。

此外,刘邦的战略目标,表现得极为庞大,但实质上的目的只有一个:任何时候也不要让战争在自己的家乡爆发。永远在别人家里打,以赢取富战略价值的道义资源。

以丰邑为中心的四座城,方舆距离最远,刘邦派曹参去守护,然后在城中大肆招兵买马。手下人把新招到的人手制成花名册,报上来让刘邦批阅。

刘邦接过花名册,拿眼睛一扫,不看名姓,单看籍贯。他要找沛县的人,沛县的人乡里乡亲,几辈人相互熟识,轻易不会闹翻脸。这就是刘邦的用人之法,老乡最可靠,但这个老乡,必须是知根知底的。

他发现了有周氏兄弟二人,哥哥周昌,弟弟周苛。此兄弟二人家在沛县,都在郡监手下担任泗水卒史。卒史是当时的官名,工资不低,俸禄少的有一百石,多的有二百石,不清楚这兄弟俩都吃多少。

于是刘邦特批,周昌周苛兄弟,组织上承认他们以前的工作资历,当上卒史那天就算起义了。然后任命哥哥周昌为职志,这个职务是管理旗帜的。弟弟周苛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安排,暂时在刘邦帐下为宾客,实际上就是个作战参谋。

沛县这边起义形势一片大好,秦二世发火了,结果卫角首当其冲,被废了。

说起这个卫角来,极是好笑,他是卫国最后一任国君。秦始皇虽然一统天下,却留下了卫国一座小城池,卫国国君卫角,就天天蹲在自己家的宗庙里,他不敢出来,怕人发现,秦始皇也把他给忘了。现在天下大乱,秦二世忽然想起他,担心他也跟着起事添乱,遂将卫角废为平民。

接下来倒霉的,是陈胜和吴广,他们都被自己的兄弟杀掉了。

老兄弟自相残杀

吴广之死,极是莫名其妙。他本非将才,却因为首义之举,被推到了最高处,但是他胜任不了这个职位。当时的情况是,张楚的精兵,尽在他的手下,可是他不知兵机,在荥阳与李斯的儿子李由,打起了阵地战。

吴广之所以打阵地战,是因为他固有的思维模式。他以前做过的最大的官,就是屯长,这个职位就是送到前线当炮灰的。所以吴广的思维,仍然是下层小军官的思维,下层军官的职责,就是坚守阵地与敌军死搏。他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是全军统帅,要考虑的是全局而非一城一地之得失。

看吴广这个样子,楚将田臧急了,就召开秘密军事会议,说,眼下周文已死,秦军主力说来就来,吴广却沉醉于阵地战的快乐之中,这样下去可不行。吴广不是听人劝的人,想让他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只有一个办法:杀了他!

于是田臧杀了吴广,把首级给陈胜送去,述说原委。陈胜大喜——他最担心的就是吴广,两人共同起事,功劳一样大,万一吴广来抢自己的位子,这可怎么得了?于是陈胜派使者给田臧送去一枚大印,任命田臧为上将军,派他去单挑秦将章邯。

可是,就连周文在章邯面前都不堪一击,田臧差周文很远,又怎么可能是章邯的对手?结果敖仓一战,田臧战死,陈胜这边的老兄弟,又少了一个。

还有个老兄弟邓说,替陈胜守在郏县,也被章邯轻松攻破,邓说逃回来,陈胜乘机以军机之罪杀之。

下一个被除名的老兄弟,是已经当上了赵王的武臣。武臣之死,是因为他姐姐惹出来的麻烦。

话说武臣手下,有老兄弟李良其人,军事能力其实也就一般般,他奉赵王武臣之命,去攻打太原,被秦兵阻于石邑,不能前进。不能前进就不前进吧,偏生那秦军的统领,还胡搞乱来,伪造了秦二世的招降书,呼吁李良弃明投暗。这封假招降书,让李良热泪盈眶,自感身价倍增,底气也足了。

然后李良返回邯郸,去见赵王武臣,途中突遇赵王车乘,李良急忙跪下,等车乘扬尘而过,才发现车上坐的是武臣的姐姐。武姐今天喝得有点高,根本懒得理会跪在自己脚下的人。其实武姐自己也不过是个脚底板还没洗干净的乡下土妞。但妞虽土,脑壳里的观念却具权力意识,一旦做了主子,就立即高高在上,耀武扬威,视以前的乡人为蔑如也。

这事让李良倍感愤怒。比较一下吧,你看人家秦二世,对自己多重视,亲自给自己写招降书。再看看赵王武臣,他姐姐竟然这样羞辱自己。自己到底应该跟着谁干,这还用说吗?

愤怒的李良追上武姐,一通狂砍。武姐死前一定很困惑,这人谁呀,有种你再来两杯,砍人算什么本事?

杀了武姐,李良于邯郸城中大开杀戒,赵王武臣被杀,死前连发生了什么事都不清楚。邯郸城中,只有张耳陈馀这两人朋友多,也最有见识,迅速地躲藏起来,逃过了杀身之祸。

武臣也被清除了,下一个死掉的老兄弟,名叫武平君畔,他死得更是离谱。当时在郯县,由陈县人秦嘉、符离人朱鸡石等率一支义军,正在围城。陈胜就派武平君畔去当政委,抓军权,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嘛。可秦嘉却不想瞎统一,就故意说:“这个武平君畔,还是个小娃娃,你再看他起的这怪名字,怎么四个字啊?对了,陈王有密令,让咱们杀了他。”

武平君畔被杀,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死在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上。

陈胜派武平君畔去,目的是想抓住郯县城下这支武装的军权,可见他已经有很成熟的帝王思维了,因为秦二世也在这么干。

秦二世派了长史司马欣、董翳,到章邯的部队里来当政委,但这兄弟三人却没有相互残杀,而是合作得相当愉快。他们一直合作到了楚汉相争时代,始终在一起,始终没分开,演绎了动乱时代难得的兄弟情怀。毫不夸张地说,这三人才是当时最值得书写的人性闪光点,但因为他们太低调,太幸福,低调的幸福就没有了人生的起伏波澜,反倒引不起人们的注意。

注意到他们章邯老哥仨的,只有陈胜,因为老哥仨密切合作,先杀死了陈胜的老兄弟,柱国房君。然后三兄弟转攻陈县西南的张贺,干掉了张贺,陈胜就无法在陈县立足了。

为了打退秦军,陈胜亲自出马督战。督战的意思,就是派人拿刀按在张贺的脖颈上,拼死上前,打退秦军,如果后退,脑壳就没有了。于是张贺拼老命向章邯兄弟三人冲去,被章邯兄弟三人联手,啪啪啪拍死了。

老兄弟又死了一个,陈胜无比失望,回望陈县城中刚刚开始修建的宫室,陈胜终于意识到,好像称孤道寡这事,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他只能战略撤退,丢开刚刚搭建起来的富贵巢、安乐窝,再度踏上逃亡的征途。

当陈胜登车时,替他驾车的老兄弟庄贾,回过头来,仔细地研究着陈王的脖颈,嗯,选择哪个角度下刀好呢?嗯,哪个角度更具诱惑力?

英雄失其所依

车夫庄贾袭杀陈胜,也不是无缘无故的。

同类推荐
  • 科学巨人: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科学巨人: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梁启超传

    梁启超传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他的《变法通议》是一新文化向旧文化宣战的第一把利剑;他的“小说界革命”的尝试为腐朽的旧文学注入第一支兴奋剂。他力主变法却踏上流亡之路;他推行共和体制却步履艰难;他指挥讨袁护国却遇重重阻拦;他与康有为同为戊戌干将,却最终分道扬镳……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儿。为了出人头地投靠青帮头目黄金荣;献媚于黄金荣的大老婆桂生姐;镇压工人武装,杀害共产党人取宠于反动势力;上攀“天子”蒋介石;中靠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下用青帮、“恒社”等帮会社团组织……一步步登上了民国年间名噪一时的“教父”宝座……本书除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杜月笙用刀枪、鸦片、赌器、官印、女人、金钱,凭借黑道势力发迹于十里洋场的过程;同时又客观的记叙了杜月笙在抗战时期不惧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持支援国共抗日、并清剿汉奸特务的业绩;描叙了他对蒋介石攀附、希翼、失望、离心的四个阶段;刻画了他从“教父”宝座上跌下来,客死在香港的结局。
  •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从杜甫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作的大量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 ,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坎坷、波折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学习他那种在面 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都能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崇高品格,以及他那种遭遇磨难后一直都未曾动摇过的爱国主 义精神,同时也可以对他的诗歌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 中国古代贤人传

    中国古代贤人传

    这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荟萃的书,取名《中国古代贤人传》。书中所选择这些垂范卓越的人物,他们的影响、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永远引为骄傲的。例如书中所选的周公、管仲等人,就是我们常想到的“贤人”。书的取名,响亮明快,发人联想,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给历史上的某个方面有名气、领风骚、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做传的书,很有文化意蕴。相信这部书一定很受欢迎。
热门推荐
  • 百丑图

    百丑图

    麦子一直站在窗前,百丑图也快完成了,可是这些天她却心神不定,也不知道为什么。她试图摆脱这种不安,女画家麦子一直在阳湖画她的百丑图,可是无论怎么做都不行,就差一个人的就完稿了,这已经是秋天了,可是这个人的图像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怎么画,那个画面在脑子一闪就跑掉了,秋天的落叶落得像蝴蝶一样飞舞,她总是想抓住,可是却无法抓住
  • 校草

    校草

    作品简介:一个老套的灰姑娘与王子现代版。头脑顶级的男人婆尹萱草为好友陷害,误考入贵族学院圣德。不起眼的她突然身价倍增不过也因为如此,她倒霉地成了女生公敌……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8种成功习惯

    8种成功习惯

    8种成功习惯,教你如何获得成功,如何获得完美人生。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怎样嫁个有钱郎

    怎样嫁个有钱郎

    人生的选择很多,重要之处只在关键的几步,对女人来说,找个好男人嫁了是最重要的那一步。女人如何才能找到好男人?本书从实际出发,教未婚女性如何了解男人,如何打造自己的形象,如何为争取幸福的婚姻设局,为女人嫁个称心如意的老公出谋划策,从而使女人牢牢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
  •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与众不同的才女,与众不同的解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精选李清照39首经典词作,每一首词作都反映着李清照的一段人生经历。全书以李清照的爱情为主线,贯穿其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分为“情窦初开”、“厮守白头”、“相濡以沫”和“物是人非”四个部分。作者在品读李清照诗词时,并不拘泥于传统中的“寂寞愁苦”,而是看到了李清照的大丈夫气质和独立的女性人格,视角独特,文笔浪漫,细腻优美地记录李清照的生命历程,精雕细琢地诠释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 15位国学大师讲述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讲述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在讲述15位国学大师自身成长的经历和故事的同时,阐述了国学大师们为人处世、立身成才的智慧。
  • 极道修真

    极道修真

    相传,天地初开之时与创世之灵相伴而生的七色神光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