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1500000010

第10章 南唐的前世今生(5)

李昪一番话说了三层意思:一、南唐真正的大敌在北方不在南方。宋人马令《南唐书》记录李昪说法是:"今大敌在北,北方平,则诸国可尺书召之,何以兵为?轻举者,兵之大忌。宜蓄财养锐,以俟时焉。"这话的意思是:李昪不是简单的厌战,实是待时。他认为时机不到,宁肯不动,以免兵衅一起,胶着连年,且胜负未可知。历史证明,这是一个远见卓识。

二、南唐不能在四境开战,留有四境邻国,等于他们在代我守边。这个意见与赵普劝导太祖赵匡胤的意见一致:暂时留着北汉,等于让北汉为大宋守北边,这样与契丹就不会直接接壤为敌。而南唐在等待天命来临的时刻,可以北上扫荡中原,以成帝业。

三、生命珍贵,百姓无辜。兵戈之凶器,能不动就不要动。生灵涂炭,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苦难。这个意见正是古来儒学敬畏生命之圣贤精神所在。

关于地缘方向的军政战略,李昪的意见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不对邻邦用兵,待中原有变,北上争天下。

不要对邻境用兵,等待中原有了变化,北上与伪政权们去争天下。李昪对冯延巳一番话,一时说服了诸臣。当时儿子李璟也在旁边。李昪将这个意见坚持到了晚年最后的岁月。他临终时,还对李璟说:宫里积有兵器缗帛七百余万,吾死之后善和好邻境,以安社稷!万不可效法隋炀帝,依恃国家富有而穷兵黩武,那是自取亡覆之道。你如果能听我这话,我死后也视你为孝子,百姓也会称你为贤君!

《钓矶立谈》记录说:李昪死前,呼李璟登御榻,抓过他的手,咬他的指头到出血,戒之曰:"他日北方当有事,勿忘吾言!"以后北方有战事,你可不要忘了我跟你说的这一番话!

让人怀念的仁厚君主

先主李昪,历史上是一个被众多英雄淹没的重要人物。他对南唐未来的划策,具有了不起的前瞻性。这是比起诸葛亮《隆中对》毫不逊色的战略规划。诸葛亮辅佐的蜀国,历二帝,共有国四十三年,李昪开创的南唐,历三帝,共有国三十九年。有国时间差不多,但就文化贡献而言,南唐其时比蜀国大多了。如果玩笑扯一句"幸福指数",南唐也比蜀国高得多。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李昪志在中原以待天命的国策,是一种不为俗见和短见所左右的大见识。

南唐中主李璟如果真能理解老爸一番远见卓识,真能积蓄实力,等待中原的变化,很有可能会出现另一种历史格局。

但历史留给人们的恨憾实在太多……李昪当政有一德政,早于赵匡胤时代,值得在此说说。五代藩镇将帅不仅主地方军政,还兼管司法。但武夫们主持司法,往往轻断生死。在李昪这里,改了规矩。他规定"决死刑,用三覆三奏之法",由朝廷决断犯人生死,并要反复查验复核。这是避免冤狱的必要手段。如此司法,就有了"慎罚"的圣贤气象。

这不是个小事件--所有敬畏生命的故实,都不是小事件。这类德政,都是影响赵匡胤的传统故实。老赵在后来的日子里禁止藩镇专断司法,将死刑判定的权力收归朝廷,应该就与前辈的德政传统有心性和制度上的渊源。

李昪有光明从政的意识,践祚前,根据他的行为逻辑,可以推演,他应该有过"权谋"性质的运作,但践祚后,则较少看到"权谋"性质的运作。这在帝王之间比较罕见。

有一个人进献"毒酒方",说可以秘密处罚那些乱臣什么的。李昪说:"谁要违犯了我唐的法律,自有正常刑律,要这个干什么?不要!"关于他的记录中,有"鸩杀"大臣周本的故实,似与他这个说法矛盾,似乎是历史记录中的歧异,但要注意到:"鸩杀"案时间,在他践祚之前。所以我要说,李昪的"光明从政意识"是在他践祚之后。

李昪生性节俭,知者不多。据陆游《南唐书》,李昪常常穿用蒲草编织的鞋子。平时用的洗手盆都是铁的。夏天,寝殿施青葛帷,这是一种很便宜的布料。左右宫婢,只有几个人,而且服饰朴陋。南唐建国之始,就以他的金陵节度治所为宫殿,这意思是说,南唐帝国的皇宫,其实就是当时吴国齐王的王宫。但是王宫与皇宫还是有区别的,李昪只要求在殿脊加上皇宫才有的鸱尾,外设一些阑槛而己,始终没有大兴土木,另建皇宫。李璟做太子时,要用杉木做板障,有司请示李昪,李昪说:"杉木固有之,但欲作战舰,以竹作障可也。"杉木固然有不少,但我要留着做战舰,李璟要做板障,就去用竹料吧。

看陆游的记录,可知李昪是比赵匡胤还朴素的一个人。他晚年服金石药,有求长生的意思。但这种江湖奇药服后让人躁怒,李昪也不例外。所以,当百官奏事时,他也常常厉声呵责。但群臣似乎并不怕他,也常常"正色抗辩",很严肃地反驳这位开国皇上。这时,李昪如果听臣下们说得事理明白,"必敛容慰勉之",他能当场收起厉害样,立刻温和地以礼待臣,并且十天之内,必有赏赐。这样的君臣关系,让人心气平和,都很舒畅,史称"人思尽力",人人都有将全部智慧和能力贡献出给南唐的心思。

南唐后来在与大宋的对峙中,朝纲已经多有败坏,但仍然不乏忠勇良臣,与李昪这种礼贤下士之风不无关系。

现在可以看到,赵匡胤的很多作风,与李昪相似。老赵也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圣君,并且能够当场认错,认错之后,还会给对方优厚的奖励。

近代以来盛行一种"史论",认为"统治者"的所有"善政""德政"都是"让步政策",都是"虚假"的;"善政"是"虚假"的,"德政"也是"虚假"的,等等。这类"史论"属于"诛心"之论,也即"动机论",是非常不靠谱的一种揣度,具有"栽赃"的性质。即使这类说法是真实的,也可以退一步说:不能指望政治家"真心"为你干活,假的就行,一辈子假装尊重民意,一辈子假装尊重法治,一辈子假装关注民生,一辈子假装敬畏生命……这样已经足够。不能向政治家们索取太多。所以西方有谚语说:"一辈子佯装好人,上帝也会感动。"李昪、赵匡胤,就是"一辈子佯装好人"的圣君,如果不愿意承认他们人性中的仁慈隐恻,也可以这般理解。

李昪就是这样一个南唐先主。史称他死后消息传出,"四方黔首叹息涕泣而辍其食"。他是一个让人怀念的仁厚君主。

这位死后被谥为"烈祖"的皇上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雄心,史称"昪志在守吴旧地而已,无复经营之略也"。李昪只在意守住继承吴国而来的旧地,没有继续经营扩大版图的战略。但也正是这样的国策推行,"吴人亦赖以休息",吴人也依赖于这种守成而不是扩边的政策得到安居休息。

而吴越钱氏,据有苏浙闽全境或一部,历三代五王,近百年间,也是一个厌战的邦国。

鸩杀大臣事件

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战乱频仍,但南唐、吴越的战略是保境安民、休兵息战。在邦国建设中,农桑、水利,益民之举常有。故五代之乱,江南偏安。这一片广袤疆域为后来的大宋帝国保留了再生的元气。就历史有机性言,南唐与吴越的厌战、惧战,是利于吾土吾民之举,值得对这俩"软弱"的邦国,特别是李昪和钱镠时代,给予一点温情的理解。

但在记录中,李昪也有诛杀大臣的案例。这是李昪还在叫徐知诰时的事。吴国杨行密时有个武将名叫周本。此人骁勇异常,年轻时在山中徒手与猛虎格斗,居然将猛虎格杀。威名传扬,江湖皆知。后来在杨行密麾下,作战时几乎不知道生死。攻城略地,往往遍身是伤,全然不顾。等到战斗结束,他自己烧个烙铁,烫治创口,居然还谈笑自若,就像没有疼痛感觉。

所以他的部下对他都很服气。杨行密称王后,周本带兵平定浙江,为吴国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在江西打仗时,他曾以七千人击破数万之众。后唐时,被封为西平王,仍然镇守在吴国,辅佐杨溥。

徐知诰要"接受"杨溥的"传禅"后,周本已经七十多岁,退休在家。忽然听到儿子跟从朝中大臣奉书劝进,坚决不同意。他不同意徐知诰代替杨溥。

徐知诰这时候还在做齐王,知道后,在便殿设席宴请诸臣,特意给周本的杯盏里下了鸩毒。周本经多见广,知道这杯酒不是好酒,就拒绝饮用。他的办法是,假装喝醉,然后将徐知诰送来的酒盏拿在手上,又另外取过一壶酒,两下里来回掺和在一起,然后又分成两盏,自己取一盏,进献给齐王徐知诰一盏。

他说:"陛下千万岁!臣敬陛下酒!陛下若不饮此酒,可不符合君臣同心同德的大义!陛下赐酒,臣不敢奉诏!"此言一出,徐知诰马上变了脸色,很久僵着没有话说。这应该是徐知诰一生至为尴尬的时刻。饮下去,俩人都毙命,肯定不能饮;不饮,就证明了酒中有毒,那么诸位大臣知道,就会对徐知诰有了警惕。对徐知诰来说,那将会造成无可挽回的信用危机。但周本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于是,僵着。

这时,一位优伶名叫申渐高,他知道这件事应该有个结局。他知道应该怎么做,似乎也只有他知道应该怎么做。他想到了,于是决定来做这件事。

他走上前来,故意说一些诙谐幽默的话头,然后将周本手里的两杯酒自己全部喝了。喝完,装醉,将酒盏酒壶塞到自己怀里,急忙跑了出去。徐知诰秘密地让人带着解药去救申渐高,但是,已经晚了,史称申渐高"脑溃而死",脑袋溃烂而死。申渐高之死,是春秋时的士人之风。此中也有大义,他期望用自己的一死劝谏徐知诰不当以此诛杀大臣。

周本知道徐知诰最后还是由杨溥"传禅"做了新君,不禁愤怒地长叹道:"岂能复事二姓乎?"我乃是吴国大臣,岂能再为二姓服务!

在极度的忧郁中,周本病逝,享年七十七岁。他可能是唯一在李昪篡位活动中"死节"的大臣。这件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故实的主角不是周本,而是徐温的次子徐知询。

徐知询很早就想取代徐知诰摄政,但他人望、能力都不足。徐温死后,他被剥夺了军政管理大权。

当徐知诰用一只金杯装了鸩酒给他喝时,跟他说:"愿弟寿千岁!"徐知询知道有毒,就用别的酒器平均了两杯酒,跪着献给徐知诰说:"愿与兄各享五百岁!"后来的事,有申渐高解决了。申渐高,是吴国乐师,善于吹奏三孔笛。

李昪鸩杀大臣事件,虽然是践祚前的恶习,但也可以看作是人的复杂性所致。人,不是一个面孔;李昪,也不是一个面孔。

同类推荐
  • 庙堂往事

    庙堂往事

    为何混官比升官更难?为何文人做官总不长?为何太子党不易取胜?为何身正也怕影子斜?为何官德出了问题比杀人放火还严重?为何新科进士好升官?为何发脾气要抓机会?为何新官最怕”泼冷水”?为何一名技术官员能快速晋升?为何“默许”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为何京城里也有很穷的官?这是一本语言幽默诙谐的官场历史解析读物。
  •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某种意义而言,21世纪国际竞争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各具特色的城市圈。没有城市圈的形成和崛起,没有发达的大城市做后盾,没有人口和产业聚集以及城市的高度文明,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力的国家。
  • 七杀立皇帝

    七杀立皇帝

    谁言乱世莫诉儿女情,实则乱世儿女情更深。为了守护心中的挚爱,为了信守许下的诺言,一个男人,最多可以做出多大牺牲?牺牲掉自己一生的幸福,变成太监,试问天下间有谁可以做到吗?她是沉鱼落雁、倾国倾城的绝世美人;他是信念如钢、至死不渝的铁骨男儿。在经历过毁家灭门之祸后,他们又将有一番怎样坎坷的复仇经历?刘瑾是明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立皇帝”,曾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是与“九千九百岁”魏忠贤齐名的大太监。其势大滔天,座下高手如云。这位旷世枭雄的结局却是经历了千刀万剐之刑,死得悲惨至极。他的死,也成了历史上的著名事件。试看一对江湖儿女,如何最终报得血仇,铲除巨奸,上演一段旷古绝今的凄美爱情故事。
  • 南宋军神

    南宋军神

    特种兵政委刘涚肉身穿越到1130年,被金兵当成细作扔进牢狱,越狱时不经意救了岳飞麾下大将高宠,本以为找到靠山,却不料高宠竟然是...面对破败的汉人江山,刘涚绝对秉承岳飞的遗志直捣黄龙,却坚决反对对南宋朝廷的愚忠。他组织起广大人民群众,用土地和粮食来号召大家:“此时此刻我们当万众一心,修建起‘心’的长城。吃了我们的吐出来,拿了我们的还回来,杀了我们的,那还说个屁,杀回去!”
  •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刘复生编著的《西南史地与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这里主要指司马迁笔下的“西南夷”地区),居住着全国种类最多的少数民族。从历史上看,除了云、贵、川、渝四省市外,与之山水相连的西藏、桂西、湘西、鄂西等地亦皆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彼此间的交往和流动密切。这就是说,治西南民族史,其范围应该以史实为根据,不应受云、贵、川、渝四省市的行政区划的限制。一部西南古代地方史,几乎任何时候都与“民族”分不开,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一部中国西南地方史就是一部地区民族与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史。
热门推荐
  • 驭鬼皇妃:黑道女皇霸业天下

    驭鬼皇妃:黑道女皇霸业天下

    她堂堂黑道女皇竟然穿越成了人前被人欺负,人后被鬼欺负的容家九小姐,于是人前治人,人后治鬼,于是挑战帝国,一统黑暗地带,收服四王,做那王上之王,霸业天下。他神秘莫测,于千年轮回之中遇见她,红衣妖冶,风华绝代。他们之间的相遇是注定还是偶然?被封印在禁地的卷轴,被隔绝的神秘三界,流淌着不祥之人血脉的少女。这是新的命运,还是旧的轮回?“以汝之血,唤吾之名。”梦中永不间断的呼唤,苍凉的声音,冰冷的目光,还有情不自禁的心痛。他是谁?她又到底是谁?纤手一指,百万鬼军,霸业天下,唯我无双。千年轮回,百年之约,生生世世,唯她无双。
  • 逍遥游

    逍遥游

    “有一天,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忽然,苏东坡问了佛印禅师一个问题,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佛印禅师回答道,念观世音菩萨。苏东坡就问道,为何亦念观世音菩萨?佛印禅师,他比我们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老和尚的年纪大概六十左右,盘坐在蒲团之上,声如洪钟,眉毛皆是白色,双手合十,一脸慈祥,一团和气。
  • 血咆

    血咆

    武警队长离奇失踪,却意外穿越东汉末年,作为一个从小就是孤儿的他,在这里得到了久违的亲情,在各位兄弟的帮助下,他一步一步的从一个小人物做起,以捍卫大汉为起点,成为朝廷一方大员,然后割据一方,自成一霸;为早日结束这战乱的天下,他以雷霆手段清扫道路上的阻碍,最终俯瞰天下。
  •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本书列举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易犯的约600个错误,既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又提出了解决错误的方案。一书在手,父母必能茅塞顿开。这是一本可以伴随父母一生的书,天下的父母们可能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实践着书中的内容——用自己的心灵和行动;这也是一本影响孩子未来的书,它将伴随孩子一天天地成长。当孩子长大成人,我们不苛求获得丰厚的回报,只希望他在回忆儿时的经历时能发自内心地说:“假如有来生的话,我希望下辈子还做你们的孩子。”
  • 兵珠三界域

    兵珠三界域

    一个灵气的时代,兵器镶嵌宝珠的时代,全文以灵贯穿。根据主角的成长之路,伴随其人生的转折,讲叙一个玄幻的故事。分三界,兵珠闯,作主宰,灭妖兽,得传奇。其中团队合作充分发挥了作用,更有对战的壮烈,智谋的高效,力量的爆发,搞笑的情节。
  • 爱妻别来无恙

    爱妻别来无恙

    新作品:《爱妃别来无恙》——如果对此文有什么不满的,那就进来看新文,或许我会给你们答案哦,赶紧投票收藏去哈。【一窝懒猫出品】“夫君,这是什么?”“休书!”“能告诉我理由吗?”“你没有利用价值了,就这么简单!”“一定要这么做吗?”“你说呢?”之后,她就被休了,而他也另娶了他人…也就是说,你要我滚,我滚了,你要我回来,抱歉,滚远了…。。。。。。。。。。。作者是个笨蛋,不会写简介,书名也是随便挑了一个,就这样,收藏+投票,万分感激!【一窝懒猫】QQ群:4851673,记得加上文中人物名哦!【一窝懒猫】出品文集:《宝贝要找嗲》血玉儿一个超级无敌可爱的宝宝,他要找爹爹,宝宝口齿不清,于是乎,爹=嗲《东宫冷妃》迷雪蝶翼一个心地善良却坚韧的女人,如何沉浮在后宫的争斗之中《爱妻别来无恙》玲珑天心因为爱所以恨,因为恨,却始终放不下那份爱,没有深深的爱,又何来沉痛的恨=============推荐好友文:《驭兽妃》风兮兮《契约新娘十八岁》《太后七岁七七岁》东走西顾《丑妃无敌》夜初《兽王贤妻》风之孤鸿《克夫主母》桃花相《王爷争宠》蓝色吇偑《邪相的冷奴》浅水的鱼《教父的玩偶》《相公不在多》紫极光《嚣张丫鬟》花花非公子《东宫媚》莫離莫棄《窃妾欢》银月皎皎=========推荐好文:《原配》独孤卫《蛇蝎少奶奶》闲听冷雨《重生之誓不嫁豪门》苏迷《离婚》不道心《狂野未婚夫》后妃《低调少奶奶》鹦鹉晒月======本文主题曲(原唱)======——感谢我家玉玉《伊人不归》词:小爱演唱:小爱木兰舟,一勺西湖水春时过,焚香拨焦尾,淡扫蛾眉千丝雨,清觞泪,伤心桥,云台醉落雪坠香蕊,伊人不归寒烟翠,薰风渡云飞倚栏看,揽衫叹憔悴,捉影成对莺飞早,风华褪,斜阳迟,月明媚轻花吹落地,竞谢芳菲错觥筹,碧玉杯谁再说红烛销成灰冰心清如水,一舞梨花醉百转千回夜风起,一身风尘欲火归一笑还一醉,翩扬衣袂凤凰于飞流水,黄叶落纵人不寐回首望苍穹忽惊觉,爱恨恢恢长亭外,帘幕芙蓉扉凌波黯,素弦断轮回,湮灭灰飞歌一曲,相思味,涛声浅,蹙秀眉小酌三两杯,伊人不归铅华尽,燕双飞谁再叹点点离人泪倾看朱颜垂,横笛倚栏吹伊人未回夜风起,一身风尘欲火归一笑还一醉,翩扬衣袂凤凰于飞
  • 明星学苑:恨君不怜情

    明星学苑:恨君不怜情

    明星学院,风云骤起。实力派?偶像派?戏中情?情外戏?酷少爷遇到苹果女,浪漫偶像剧悄然上演——你会是我的巨星男友?他是身世显赫的未来巨星,她是学识渊博的教授女儿,不过在超级美男方临星的眼中,她和一只没思想的苹果差不多。还有他,致力于表演的阳光老师,想帮助自己可爱的表妹完成她的梦想。风花雪月,刀枪剑棒,柔情蜜意,悲欢离合,青春渐长,究竟是在演戏,还是在假戏真做?这里是明星学院,制造未来之星的超级学府,美女如云,帅哥如草,所以无论你是偶像派还是实力派,无论是假戏还是真情,在这里,都必须全力投入演出,否则——不要想毕业!(快乐小白文,酸甜青春味,偶尔小虐,慎入哟~~~~)
  • 赢在执行(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赢在执行(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职场上的成功,需要我们通过执行去获得,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将每一项工作都出色地执行到位。本书用全新的视角与独特的思维,将执行者所需的能力进行了深刻的总结,以求帮助人们彻底解决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培养最佳执行力,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最好的执行者。"
  • 重生之将门狂妃

    重生之将门狂妃

    她女扮男装,毅然从军,狂剑天下,成就玄武大陆一代名将!他权倾天下,娶妃从妻,遮天荣宠,只为给她一生平安喜乐!◆◇◇◆◆◇前世,她为爱郎放弃武道,放弃花家剑法的继承,甚至割袍决裂叛出家族,原本以为幸福一生,却不想迎接她的是蚀骨地狱!家姐含笑而来,用家族秘传剑法一剑剑送走她的性命,他冷漠而来,不顾幼子哀求,生生掐断他的喉咙!他说,娶你不过为夺去你的继承权,对你甜言蜜语让我觉得恶心。他说,让你生下这个孽种,不过为让你爷爷不再是你最重要的人。他说,夺你继承权,诛你爷爷,杀你儿子,灭你家族,为的不过我和玲珑厮守一生。家姐笑容灿烂,低低俯首:“妹妹,你真傻!”真相,居然是这样——恨!恨!恨!◆◇◇◆◆◇她重回十六岁,一睁眼星眸如幽暗深渊,指尖掐紧,朱唇紧抿,暗自发誓:今生,一定改写前世!她不会让家传秘法流落他人手,她不会让出继承权,她不会让爷爷含恨死去,她不会让家族破灭,更不会再信他!弃武从文久已,没有任何内劲基础,无用之名在外,她要如何才能奋起?前世的爱郎上门,甜言蜜语海誓山盟,她冷漠一笑,扬言比武决胜负,休夫!家族继承人遴选,内功比拼,武技大赛,她一剑挥洒,一扫旧日名声!外人围攻,家族危在旦夕,她一人一剑狂笑,击退强敌:“犯我者,虽远必诛!”◆◇◇◆◆◇片段:他一袭黑袍从远处走来,黑衣如墨色晕染,衣袂凌飞,一双凤眸似笑非笑,负手而立,睨天下:“什么是狂,不是口中说一说而已,而是骨子里的睥睨天下,是放眼武道无人能敌!说我女人狂是吗,不好意思,她随我——而已。”“嗯?”“嘿嘿,爱妃大人,为夫说错了,是本王随你,随你!”他凤眼流转中,满满是宠溺之色。◆◇◇◆◆◇注:女主成长史,一对一,女强男强,宠文,爽文。◆◇◇◆◆◇推荐维丝完结文:古武:《邪帝宠后》——
  • 三国之四世三公

    三国之四世三公

    朝代更替,是偶然还是必然!皇室兴衰,是天意还是人为!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袁常,四世三公汝南袁家第六子,据一地称霸,引四方云动!王朝更替,皇室兴衰竟早有定论,且看袁常如何破解束缚千年之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