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外:表现为破坏性、攻击性、挑衅性、侵略性或争吵、斗争、殴斗、挑起战争等。
(2)向内:表现为自我谴责、自我痛恨、自我惩罚、自我毁灭等。
自杀的动机
死本能的终极目的就是从生命状态回复到恒定不变的有机物。
当死本能倾向于对外界的侵犯或有所破坏时,它就没必要毁灭自我。但当向外侵犯受到严重挫折,就可能退回自我,形成自杀念头或倾向。这就是人们自杀和自我毁灭的原因!
到这里,我们回到了上一个问题—既然怕死,为什么还会有人自杀!不仅仅是痛苦超过了生存的意志力,而是他启动了人本能的死亡装置!
抵达高潮,立即死掉!
关于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弗洛伊德持有本能二元的分类观点:
生的本能喧嚣,这些喧嚣包括了痛苦、害怕与焦虑。
死的本能缄默,甚至“性”这种强大的生命本能,最终也不过是为了遗传基因并走向死亡。这一观点的获得甚至与一些低级动物的行为相关。“死亡与一些低级动物的交配行为相一致,这些动物在生殖的行为中死去,因为‘爱(生)的本能’通过满足的过程被排除以后,‘死的本能’就可以为所欲为地达到它的目的。”
母螳螂交配完毕会吃掉公螳螂,而公螳螂也自然为此而献身!
大马哈鱼,集群洄游数万公里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产卵,产卵完毕,大部分即迅速死掉。
低等动物生命一般较短,所以它们的生育能力都很强,这就相应地需要大量的能量,很多交配完死掉,并不是它们有多么崇高伟大的精神,但却貌似印证了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假说。
弗洛伊德认为死亡的本能设法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只有在死亡这个最后的休息室里,人才能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尽管迄今为止“死亡本能”的学说也是多数人特别难以接受的。
李香山的人生告别会
如果生是一种权利,那么死也应该是。
《非诚勿扰II》里,黑色素瘤晚期的李香山为了死得有尊严,给自己开了一个圆满的“人生告别会”,最后在好友秦奋的陪同下,独自消失在甲板上。
“小时候的事儿好像还在昨天,今儿就死到临头了,反正我是不能再抱怨生活了,该得的我都得了,不该得的我也得了。今天在座的,细说起来都不能算操蛋,最不靠谱的也没不靠谱到哪儿去(最不靠谱的就是你)。屡次被人爱过,也屡次爱过别人,到头了还得说自己不知珍重,辜负了许多盛情和美意,有得罪过的,暗地与我结怨的,本人在此也一并以死相抵了。活着是种修行,这是我哥们秦奋的话(我也是听人说的,版权不是我的),甭管谁的了吧,李香山此生修行,到这儿就画上句号了,十分惭愧报告大家,李香山此生修行,没修出什么好歹来,他太忙了,忙挣钱,忙喝酒,忙着闹感情危机,把大好时光全忙活过去了。”
(怕死吗?)
“怕,像走夜路,敲黑门,你不知道门后是五彩世界还是万丈深渊,怕一脚踏空,怕不是结束而是开始。邬桑,你知道点什么,关于死?(我听说有光,跟着光走,老人们都这么说)谢谢,谢谢邬桑。死是另一种存在,相对于生,这是今天早上我女儿川川告诉我的,只会生活是一种残缺,说得真好,谢谢你川川,很抱歉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却不能好好陪你,也请你转告妈妈,很抱歉,这辈子没让她生活得痛快点,给她添堵了。感谢各位装点陪衬了我的一生,今天又送了我一程,你们的善,你们的好,我都记下了,都拷进脑子里了,我将带着这些记忆,走过火葬场,我没了,这些信息还在,随烟散播,和光同尘,作为来世相谢的依据,假如有来世的话。”
(第二节)怕死,才能好好活
死亡焦虑你有吗
与生俱来的“死亡焦虑”
直到目前,“死亡本能”都是一种心理学假设和理解诸多心理问题的一个惯用通道:自杀、虐待皆为死本能支配下的表现,更有实际意义的另一个概念被当代心理学家欧文亚龙提了出来:折磨我们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焦虑,因为死亡无法被体验,而死亡焦虑则会改头换面来到你面前,让你完全看不出它的模样!
永不消失的鬼故事
大多数人小的时候都被大人的鬼故事吓到过,大人们讲鬼故事的时候,带点恐吓,带点悬疑,再加上周围黑漆漆的夜幕,你很容易就进入到了千百年来设定的情境中去。鬼故事是用“死亡”进行威吓的典型,它吓人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你不听话,小鬼就会把你带走”。当然,也有人用不那么阴森森的替代品,于是这个鬼故事后来变成了“如果你不听话,就会被警察叔叔带走,被人贩子带走”,等等。
总之,我们的爸爸妈妈以及我们自己都无意中给孩子种下一颗恐惧和焦虑的种子,“一定要听话,不然的话,嘿嘿……”这个省略号的潜台词就是“死亡和丧失”。这么说来,每个被鬼故事吓过的人都会有死亡焦虑吧,不是说童年发生的事情对一个人影响尤其大吗?要这么理解,不焦虑才怪呢!
生的焦虑,源于对死的畏惧
你也许已经被吓大了,也已经对鬼神再无隐忧,但你是否有感觉到当初那个鬼故事确实对你有影响?在你很小的时候,当你还没见识到身边的人死去时,为什么你就会怕死呢?如果说死亡是一种本能,那么伴随它而来的焦虑,是否会跟随我们一生?
心理tips:死亡焦虑
死亡焦虑是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欧文·亚龙提出的观点,他借用了哲学家伊壁鸠鲁的观念,提出“我们的痛苦正来源于对死亡无所不在的恐惧”。尽管我们能用各种行为对抗它,例如追求事业,追求成功,寻求感情支持和亲密关系,但死亡焦虑就像一个背景音乐,不管我们做什么,死亡之“痒”都在那里。
尽管伴随死亡而来的是肉体消亡,可是对死亡的态度和观念以及了解对抗死亡焦虑的方法却可以拯救人的心灵。这才是认识死亡焦虑最重要的意义。
你曾被一只突然跳进视野的蟑螂惊到吗?
你曾因自己一个人被关进小黑屋而感到恐惧吗?
你因为心底隐约飘过“怕死”的想法而想对本节一窥究竟吗?
人好像总要焦虑点什么,每个焦虑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深深的担忧,这种担忧的源头就是死亡。
这一点进化心理学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给出解释。你被蟑螂吓到是因为虫子会传播疾病,远离它们让你健康,不然就会死;被关进小黑屋让你感到离群索居,而人是群居性动物,离群索居意味着缺少同伴共同抵御危险,不然你就会死。至于心里飘过怕死的念头,也许就是小时候的那个故事,也许是身边直接或间接的亲人友人去世带给了你警觉:要珍惜生命,远离死亡!怕死,你才能好好地活着!
焦虑,是一种保护机制!
用进化心理学来解释怕死,所有的恐惧都是一种保护机制,它服从生存本能的假设。也因此,死亡焦虑会伴随你一生一世。这正是弗洛伊德所谓死亡本能的含义,欧文·亚龙继而提出—泛化而言,所有“外显式死亡焦虑”以及“隐藏的无指向的焦虑”皆是死亡焦虑,这是欧文·亚龙对弗洛伊德的一点超越。
人生,就是与“死亡焦虑”的一场对抗?
死亡既不潇洒,也不充满意义,让我们对人生充满了绝望。死亡本来什么也不是,现在却成了一切,我们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顿时感到人生如此灰暗,我们甚至不愿意相信这样的观点。认识“死亡焦虑”的重要意义不会只停留在认识上,而在于识别它能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好处。
死的积极意义
死亡能有什么积极意义?
我认为,一个人“自己的死亡”对自己的意义,远大于“他人的死亡”对自己的意义。
还有什么比自己的生命更宝贵的吗?可是我总不能真的死一次吧?
死是一块“试金石”
《遗愿清单》是一部电影,它讲述两位同样患晚期癌症的老头儿的故事:
一个是黑人机械工卡特,话不多,博学,一直梦想当历史教授;另一个是亿万富翁爱德华,社会地位高,暴脾气,幽默。因为癌症,他们住进了同一间病房。第一次见面很不友好,爱德华问他的助手汤姆:“那是谁啊?”卡特接着反问:“你是谁?”
慢慢地,习惯了躺在旁边的那个老家伙。他们目睹了彼此的病痛:半夜吗啡药效消退后被痛苦折磨得发抖,化疗后一次又一次地呕吐。期间他们有一搭无一搭地聊天:聊聊彼此的家庭,对化疗的看法,甚至对“自杀”的看法。
由于性格孤僻,卡特离过四次婚,与自己的女儿也互不来往。未来一片漆黑的卡特,一天突然发现旁边病床上的爱德华正在纸上认真地写着什么。卡特仔细查看爱德华的笔记,发现那竟然是爱德华在死亡之前一定要完成的事情—一份《遗愿清单》:
(1)帮助素不相识之人;
(2)除非流泪,否则保持笑容;
(3)无论遭遇什么挫折都不做精神病患者;
(4)亲身观览壮观景象;
……
不愧是成功企业家,行动派!
看了爱德华的笔记后,卡特写了自己的《遗愿清单》:
(1)亲吻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2)文身;
(3)高空跳伞;
……
最后,社会地位、性格等毫无相同之处的两个人竟然成为意气相投的朋友。他们决定共同制定并执行《遗愿清单》。文身、开疯狂赛车、去埃及看金字塔、开摩托车在万里长城上疾驰……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卡特体会并认识到了人间温情和家庭的宝贵,终于和家人和解了。两人一起勇敢地迎接了人世间最美的死亡。
如果这部电影能够把你拉向“生命最后的六个月”,那么,所有的选择都将不是困难的选择。
所谓试金石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你还记得自己曾经为了某项重要选择而踌躇吗?
上大学填什么志愿?
谈恋爱做何决定?
去哪家公司上班?
出国留学还是待在国内?
惯常的做法是有个看起来很理智的人会给出建议—你,先去充分了解情况,然后列出各项选择的优劣,列个清单,比较一下。
可调查总是做不完的,能知道的情况总是有限,优缺点总是相差不大的,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有!死亡可以替你做决定!
关键的时候,“死”可说是一块屡试不爽的试金石!
我不是要你去死,而是在做重大决定前,以目标倒推的方式思考自己的人生,假设你现在是人到暮年的老先生或者老太太,不管你多大,总之很长寿,至少超过80岁。现在你看着困惑的自己,会告诉自己做何选择呢?人到暮年意味着你将不久于人世,意味着你在此刻要顿悟自己并决定到底要怎样一个活法儿。你,准备好走进80岁了吗?
心理练习:“死亡试金石”帮你做决定
玩这个游戏,你首先要有一个难以做出的抉择。现在看看你是什么样的抉择:
第一步判断问题:大决定或者小决定?
通道一:你需要做一个影响深远的大决定?如果这是个大决定,或者说是一个长期选择,会影响到你一生。
通道二:你需要做一个重要的小决定?如果这个决定是个中短期小决定,只影响你几天,几个月,最多几年。
举例:
你是否跟父母坚持要娶面前这个姑娘?这可能是个比较大的决定,甚至影响你一生的幸福。当然,如果你认为婚嫁决定只影响你几年,你可能一生会有N多个爱人,那么这个大决定自然就变成了一个小决定,一切只在于你的看法。每个决定本身没有重量,对个人而言,则自有轻重。
第二步安静下来,找个舒服的地方坐着。看完下面这段文字,做出你的决定……
第三步进入时空隧道,假设你人到暮年。
大决定,假设的情景是:
你是一个80岁的老先生或者老太太,这意味着,你已经历经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道路,见过了路途的风景,看到了身边亲朋好友与你一起衰老,疲倦来到你的跟前,尽管你很不舍,但你知道现在你要去另一个地方了,在你离开之前,以你的经年睿智,你知道自己不做某个选择就会后悔,那个选择是什么?
小决定,假设的情景是:
这个决定虽然只是个中短期小决定,只影响你几天,几个月,最多几年,但你自己只有几天,几个月,几年即将到达人生终点站。到那时你将无法做出新的选择,尽管你很不舍,但很遗憾,你必须要关上这扇人生的大门,在你关闭大门之前,现在回头看“几天,几个月,几年前”的这个决定,如果不做某个选择你就会后悔,那个选择是什么?
最后,无须记住上面的文字,只感受上面的意境即可,闭上双眼,冥想那个意境,然后做出自己的决定……
如果我们不曾靠近它,认识它,思考它,它就没有任何意义。
只有当你正视而不是逃避,死亡才会显示出它真实的力量,生命也会因此活得更有质感!
体验“死”,方知“活”的意义
《唐山大地震》里母亲元妮述说对丈夫和女儿的怀念:“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
只有失去的人才能体会到“失去”的真正意义,而现实中很多人则是“死而复生”之后才有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作为。“死而复生”之人往往行为举止大胆且总有一番成就。他们活得更加勇敢真实,而“死亡事件”正是这一连串变化发生的根本原因。
壹基金,从海啸中诞生
2004年12月25日,李连杰携妻女到马尔代夫度假,26日吃了早餐,他带着两个孩子和保姆去海边玩。似乎是涨潮了,开始大家都还觉得挺好玩,没有人意识到危险,但很快水位涨高,一回头看见保姆在喝水,于是他奋力把女儿们拽回了酒店。回头去看大海时,一分钟内,海滩上什么都没了。
“水再高一尺,我就死了!名也好,利也好,别人拿什么形容你都好,了不起也好,根本没有用。2005年1月2日我出发到香港的那个晚上,太太说,你拿100万去捐吧,50万是捐给海啸的,50万想办法去成立你的基金。”这就是李连杰和壹基金的故事。
体验死亡
韩国人于2009年创办了著名的“棺材学院”,专门提供“模拟葬礼”服务,25美元就能到“棺材学院”体验一回死亡的感觉。全程历时4小时,参与者会在“棺材学院”中写下自己的“遗嘱”和“墓志铭”,然后参加自己的“葬礼”,最后穿上寿衣躺进棺材,完成“死亡程序”。当他们再次从棺材中爬出来时,便意味着自己又“获得了新生”。
无独有偶,2010年12月台湾仁德医护专科学校为了帮助医护人员理解病人,首创了“死亡体验课”,程序大体如上,结果很多学生都哭了,他们对人生有了不同的想法。有些同学说:“感到很多事情还没做,有遗憾,以后会更珍惜每分每秒,把握当下!”
死亡,催生“觉醒体验”
看别人的生死体验,自己还是会无痛无痒,但为什么那些“死过一次”的人会有那么多感慨?
许多有过濒死体验却又生还的人对人生会完全改变看法。这是因为他们有了“觉醒体验”。
心理tips—觉醒体验
觉醒体验是欧文·亚龙提出的,在找到最准确的概念描述之前,我试着这样总结它。
它是一种“自我觉知”,那种感觉是“强烈的存在感”,貌似平常生活中的每一花每一草都与之前完全不一样了,对人生的思考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明确感。觉醒体验能够让一个人真正地觉悟,像突然醒来,一夜顿悟。
有觉醒体验的人会从关注“日常生活琐事”的生存模式转换成“引发改变”的生存模式。失去身边的亲人,患有危及生命的疾病,退休,失恋甚至一个奇怪的梦都会引发这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