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头脑具有无穷的潜力,关键在于开掘她的主体——人自身如何发挥她的价值!
对于人类来说,认识外界事物不容易,认识人自己更难。而认识人自己的头脑,则要难上加难了。
在欧洲,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的头脑在认识外界的事物之前,是空无一物的,就像一块干干净净的“白板”(emptytablet);当需要认识的东西,如自然的事物、社会的活动或别人的思想观念等,进入头脑之后,便能够清晰地印在这块“白板”上。外界有什么样的东西,“白板”上就有什么样的东西。反过来说,“白板”上所有的东西,也一定能够在外界事物中找到原型。
按照“白板论”的观点,闭上双眼,任何东西都看不到,处在“一片空白”的状态。然后一睁眼,那么处在视域之内的所有东西——图书、稿纸、眼镜、水杯、圆珠笔等等,都会毫无遗漏地通过双眼进入头脑。头脑对于来自外界的“客人”则是一视同仁,兼收并蓄。如此一来,便很难产生“创新”、“发明”之类的事情了。
然而,头脑的实际运作情况并非如此。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次实验:把一位饥肠辘辘的人蒙上双眼,在他面前摆放了一堆东西,其中有一小块不起眼的面包;然后取下他的蒙眼布,那位受试者几乎一眼就看见了那块面包,抓起来便吃,事过之后,再问他那堆东西里,除了面包还有什么。他竟茫然不知。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类似的经验。在一大群拥挤的人中,首先看到自己要找的人;扫一眼报纸的广告版,便能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广告;等等。
所有这些都证明,人的头脑在认识外界事物之前,并不是空无一物的“白板”,而是已经存在着某种东西了。
科学实验和生活经验都已经证明,我们的头脑把外界输入的各类信息经过处理之后,进而做出选择。这是头脑能够产生创意思维的现实根据。其中较为重要的几种选择是:实践目的、价值模式、知识储备等。
头脑中的实践目的,就是我们在思考事物或者解决问题时所要达到的目标,其语言表达式就是:“为了……”。
每个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预先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指导着人的思考和行为,并且自己能够意识到目的的存在,并能想象目的的实现以后的美好情景。
于是,我们的头脑就产生了“倾向性”:对于符合自己实践目的的事物和问题,将会给予加倍的注意;而对于那些与实践目的无关的东西,则拒之千里。
某些事物一千次、一万次地出现在我们的视域内,我们却“视而不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那些事物不符合我们的实践目的,头脑感到没有必要去理睬它们。比如,某警官学校,毕业班学员正端坐在三楼的教室里,神情紧张地等待着即将来临的毕业考试。只见考官走进教室,迈向讲台,对学员们说:“全体注意,现在考试开始!请你们立即跑步到一楼,然后跑步返回教室!”
学员们尽管迷惑不解,但是只能服从命令。他们赶快跑到楼下,又跑回三楼的教室。学员们刚坐下喘息未定,考官的问题已经出来了:“请问:从一楼到三楼,共有几级楼梯?”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楼梯只是上楼下楼的通道,能够达到这个实践目的就行了,而没有必要关心它究竟有几级。但是对于一名警官来说,他应该具有比常人更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打破通常的“实践目的”对自己的约束,以便发现与“侦破案件”这一实践目的相关的各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