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希斯顿位于现在伊朗的克尔曼沙阿城东。这一带在当地素有“神仙之家”的美称。一条从埃克巴坦那通往巴比伦的古代商道贯穿其间,商道一旁,离地150米高的峭壁上,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幅巨大的浮雕。浮雕图案描述的是司空见惯的古代战争和征服的场面,但要完全读懂它,决非易事。在雕像的两旁和下方刻着14行铭文,分别用古波斯文、巴比伦文和亚述文三种楔形文字向后人夸耀着征服者的生平和功绩。但在当时,这些古老的楔形文字完全是“死文字”——失传久远,没有人读得懂。汉谟拉比法典之谜
公元前3000多年前,在今天伊朗迪兹富尔西南的苏撒盆地有一个强大的奴隶制王国,叫埃兰(又译“依兰”)。古城苏撒就是埃兰王国的首都。公元前1163年,埃兰人攻占了巴比伦之后,便把刻着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作为战利品带回苏撒。埃兰王国后来被波斯灭亡。公元前6世纪时,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镇压高墨达起义上台后,又把波斯帝国的首都定在苏撒。汉谟拉比石柱法典便又落到了波斯人手中。至此以后,法典便神秘消失,再没人知晓它的踪迹。几千年之后,这根石柱法典被人们发掘出来,重见天日。可是人们惊奇的发现,石柱的正面七栏已被损坏。据传说,埃兰国王曾打算在石柱上刻上自己的功绩。可是,为什么石柱不仅没有刻上新字,反而被损坏了呢?汉谟拉比法典经历了怎样的劫难呢?这一切只能是个谜。远古时代的地下避难所
荒凉而神秘的卡帕达奇亚高原位于土耳其南部,高原上布满了利齿一般的锥状岩石,看上去十分奇诡。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石塔竟是古代基督徒开凿的石头房屋。更令人吃惊的是,在这些石屋底下,隐藏着年代更为久远的地下大城市。这些城市的入口就在石塔的地基之下,四通八达。最为壮观的德林古尤村地下城共有通风口52个,各种地道1万多条。该城深入地下达55米,共分8层,最上层面积就有4平方千米。城中布局井井有条,有住房、教堂、酒坊、仓库、厕所、水井甚至牲口棚等,完全与地面生活无异。这样的地下城共有36处之多,城与城之间有地道相连,最长的地道长达9000多米。是谁开凿了这些地下城呢?有人认为是公元前10世纪左右生活在这一带的闪米特人。但也有人认为早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地下城就已经存在了。根据地下城的隐秘性质来看,应该是为了躲避某种袭击而建的,但在冷兵器时代,坚固的城堡就足以抵御敌军进攻了,有必要在地下建立城市吗?有人根据发掘出的古代文书推断,城市的建造者是为了躲避“飞行的敌人”而躲入地下的。这些敌人是谁呢?实在是个扑朔迷离的谜。
不可思议的地下城市确确实实存在着,可谁是建造者呢?它们是什么时候建成?用途又是什么?对此,人们有着不同的见解和推测。当然也有人举出具体的史实加以考证。史实之一是在基督教前期,这一新生宗教的信徒寻求避难并最终选择了这里。最早的一批大约在公元2世纪或3世纪,以后一直延续到了拜占庭时期,也就是阿拉伯军队困逼坚固的君士坦丁堡(即今伊斯坦布尔)的时候。当时的基督教徒确曾在这里避难,然而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建造者。地下城市在他们来之前就已存在,那么,地下城市到底是谁在何时修建的呢?巴别通天塔之谜
西方史书中经常提到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是: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通天塔和空中花园、古希腊的宙斯神像、罗德岛的太阳神像、加利亚的摩所拉斯陵墓和亚历山大城的灯塔。其中通天塔的神秘色彩尤为浓重。据《圣经》记载,大洪水退去后,诺亚的子孙在巴比伦一带建国。他们渐渐变得骄傲自大,想造一座通天巨塔来传扬自己的名声。神怕人类从此不再敬神,于是变乱了语言,使人们无法交流,从而再也不能齐心合力建塔。“变乱”一词在希伯来文中是“巴别”,因此这座塔又被称为“巴别塔”。
然而几千年来人们一直都没有发现巴别塔的遗迹,有人认为它不过是个神话。后来考古学家在古巴比伦遗址上发现了一个由石块、泥砖砌成的拱形建筑废墟,中间有口正方形的大井。开始考古学家以为这是空中花园的遗址,直到后来在附近出土了一块记载了通天塔的方位和式样的石碑,才知道这就是通天塔的塔基。通天塔建于公元前17世纪,高近90米,分成7层,底层边上也近90米,顶层是供奉马尔杜克神的神庙。用深蓝色釉砖砌成的塔身外有条螺旋形的阶梯盘旋而上,直通金色的神庙。公元前1234年,通天塔被攻占巴比伦的亚述人摧毁。后来新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二世曾重建该塔,但他去世后,巴比伦又渐渐衰落。公元前484年,通天塔再次毁于战火。虽然人们如今已基本复原了它的外观,然而整体的设计和结构仍是一个谜。众神之都之谜
在3000多年前,世界上许多地方还处于蒙昧无知的时代而在中美洲茂密的雨林中就已经出现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公元150年左右,在今天墨西哥城北郊40千米处建起了一座繁荣壮丽的都市,这就是被誉为“众神之都”的特奥蒂瓦坎。
特奥带瓦坎城大概在公元600年左右达到全盛,当时它占地超过20平方千米,人口20万。城中布局全理,建筑精美,令人惊叹。城市中心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大道,长约3千米,宽达40米。这就是著名的“黄泉大道”。据说当年阿兹特克人攻下这座城市之后,发现这条大道两旁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平台,看上去好像座座坟茔,于是就给它起了这个名字。其实这些平台全是当年的神庙遗址。它们排列有序,但高度却随着大道的倾斜级级抬升。按照一些人的计算,所有的神庙遗址距离的比例,就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间距离的比例。也就是说,整个“黄泉大道”的布局其实就是太阳系的缩影。
“黄泉大道”的尽头坐落着举世闻名的月亮金字塔。月亮金字塔左边1千米处则是被视为中美洲象征的太阳金字塔。太阳金字塔高达645米,底边长225米,宽220米,规模与胡夫金字塔不相上下,但形状却略有不同。它上下共分5层,逐层向上缩减成为锥形,塔顶是供奉太阳神的神庙。在两座金字塔旁都有巨大的广场,是当年人们聚会祭祀神灵的场所,每次祭祀太阳神都需要上万颗活人的心脏。两座金字塔从前都曾用红土粉刷、黄金装饰,异常华美壮观。大道南端则是祭祀雨神的奎察尔柯亚特尔神庙。神庙周围的墙壁上雕刻着繁复的羽蛇图案,线条流畅,工艺之高令人惊叹。
这么伟大的文化是什么人建造的呢?有人认为是托尔特克人。他们于公元4世纪左右进入墨西哥,6世纪时兴建了特奥蒂瓦坎城,后来被齐齐梅克人所灭,而齐齐梅克人又为阿兹特克人所取代。但后来的考古发现,至迟到公元前3世纪,这里已经有人定居。公元1世纪左右,特奥瓦坎城就已初具规模。而托尔特克人则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甚至有人认为早在石器时代特奥蒂瓦坎城就已成形。假如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些智慧超群的建筑师们到哪里去了呢?是疾病、天灾还是战争毁灭了他们?其实,即便是托尔特克人的去向如今也没有完全搞清楚,他们是在公元8世纪左右突然销声匿迹的,此后就下落不明了。有人认为是他们残酷的祭祀方式导致了人口减少而被外族攻灭。真实的历史究竟怎样,谁也说不清楚。荒原巨画之谜
你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画在哪里吗?它就在秘鲁的纳兹卡高原上。如果你从千米高空的飞机上俯瞰纳兹卡大地,就会惊奇地发现,在这片荒凉、贫瘠的土地上,竟被“画”上了许多幅巨大的动物图案和几何图形。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绘制”这些巨画?他们又是怎样“绘画”的呢?要知道,只有当我们在上千米的高空中才可能看清这些巨画的真正面目。可在地面上,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一条条刻在沙土上的杂乱无章的线条,就像有人刮去了覆在纳兹卡高原沙土上的成千上万吨黑色火山灰,而露出了大地原来的颜色——淡黄色。难道当时的古印第安人已经拥有了飞行器吗?还有一些人把印第安人传说中的“维拉科查人”当作纳兹卡巨画的作者。可是,这些传说中的人又来自何方,他们会不会像有人所说的那样是外星人的后代?看来,巨画之谜一时难以揭开。阿兹特克之谜
在美洲各时代兴起的文明中,阿兹特克帝国的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来说最为发达。更为发达的是他们的军事制度:所有的男子都有义务加入军队,军事首领往往也是政治、宗教首领;为了取得大批战俘向太阳神献祭,他们与周围部落订立条约,定期发动战争。他们认为太阳并不是永恒存在的,它也会衰老和死亡,因此需要不停地用活人的心脏和血液供给它养料。在后来发掘出来的阿特克神庙中,墙壁和祭台上满是厚厚的血迹和脂肪,令人触目惊心。但阿兹特克的农耕技术和建筑艺术也是非常高超的。因为他们的根据地在湖上,为了弥补土地的不足,他们在木筏上铺上泥土,再在上面种上作物。而在今天的墨西哥城底发现的金字塔、浮雕、神像等,无不精美绝伦。可惜的是,西班牙殖民者于16世纪征服了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帝国,从此阿兹特克文化就成了一个缥缈远去的背影了。蒂亚瓦纳科的“太阳门”之谜
在蒂瓦纳科一片散乱的远古建筑和废墟的石块中,耸立着一块重逾百吨的超巨型石雕——“太阳门”,它是南美大陆最负盛名的古代文明奇迹。
“太阳门”高305米,宽396米,用一块完整的巨型安山石岩凿成。每年9月21日,黎明的第一束阳光总是从这石门的中间射入大地,这就是“太阳门”这一名字的来历。
世代居住在南美大陆的印第安人自古以来就崇拜光辉灿烂的太阳。传说太阳神曾亲自降临安第斯高原,在海拔4000米的喀喀湖畔建造了一座雄伟的城市,这就是历史最悠久的南美古城蒂亚瓦纳科。每年春分之时,第一缕太阳光准确地穿过该城西北角的一座巨石拱门,以示对它的眷顾。因此,这座古城和“太阳门”就成了当地印第安人的圣地所在。但古城的真正建造情况没人能说得清。
早在印加王国崛起以前,“太阳门”就存在了很多世纪。有些学者从城中的石刻图案推测,认为这些图案所刻的乃是公元前15万年的星空,蒂亚瓦纳科的修建应在这一时期。从另一些石刻上,人们还发现了早已灭绝的史前动物。但另一些人用层积发掘法检测,认为蒂亚瓦纳科大约从公元3世纪起开始兴建,公元10世纪时才全部完成。不管怎样,相对于当时的生产水平,蒂亚瓦纳科确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整个遗址占地约04平方千米,全由经过精心打磨的巨石砌成。石块与石块之间有相互连接的榫卯,位置形状之精确简直毫厘无差。而石像和浮雕更是精美卓绝,显示出高超的工艺水平。著名的“太阳门”由重10多吨的整块岩石凿成,高达3米,门上镌刻着复杂细腻的花纹,美轮美奂。面对着“太阳门”,惊叹之余,人们必然要产生种种疑问。首先,古代的印加人为何要不惜巨大的劳动力来建造这巨大的石门?或者说,“太阳门”究竟是作什么用的呢?从“太阳门”秋分时节射入第一道太阳光这点来看,有人认为,“太阳门”上刻的是历法知识。如果是这样,那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历法。然而这些图案与符号是如何表达历法的?古印加人又是如何测算出秋分时节太阳与“太阳门”位置关系的?美国学者贝拉米与艾伦在《蒂瓦纳科的偶像》一书中,对这些符号作了详细研究,认为上面记载了大量的天文知识,并记载了27000年前的天象。这些知识是建立在地球为圆形的观念上的,那么,古代印加入是如何知道这些知识的,又是如何了解地球是圆形的呢?还有,建造“太阳门”的安山岩产于的的喀喀湖上一个名叫珂帕卡班纳的半岛,它是怎样搬运到蒂瓦纳科来的?玻利维亚的科学家们做过实验,用木筏在水上只能运输较小的石块。如从陆上运输,六名士兵才能拖动一块半吨重的石头。而“太阳门”的重量在一百吨以上,该用多少人来拖动?而要把这么庞大沉重的石门立起来,必须要用大型的起重机。而当时的印加人连车辆都没有发明,他们是怎样把这巨大的石门立起来的?“太阳门”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尽管许多人作了努力的研究。但这一切仍无法解释。印加人为何抛弃空中之城
公元13世纪,南美大地在经历过玛雅、阿兹特克的全面辉煌之后,又兴起了一个伟大的帝国——印加帝国。印加帝国版图空前辽阔,国力异常强盛,尤以高超的冶金术而闻名于世,国库中积聚了数量众多的金银珠宝。据说在皇宫之中有一个黄金花园,里面的一切花草禽兽都是由黄金制成,而供奉太阳神的神庙则完全由金板覆盖,祭坛上安置着一个巨大的金球,以象征光辉的太阳。因此,印加帝国又被世人称为“黄金帝国”。然而这样富强的帝国由于16世纪的一次叛乱而被削弱,被西班牙殖民者乘虚而入。美洲文明独立发展的历史就此结束。由于殖民者的烧杀抢掠,印加文化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如今人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印加人究竟有没有自己的文字。有人认为他们是靠结绳记事来传递信息的,也有人认为他们已经发明了一套图形系统用来表意。但这一切的秘密,都已随着殖民者的枪声消失无踪了。复活节岛探秘
复活节岛属智利领土,在南太平洋,距智利海岸3600千米,当地人叫“拉帕努伊岛”,意思是“世界的巾心”、“地球的肚脐”。自从荷兰探险家1722年复活节那天在该岛登陆后,该岛又叫“复活节岛”了。这个很小的孤岛,周围只有60千米,人烟稀少。岛上没有森林河流,没有矿产良田,有的只是裸露的岩石,萋萋的荒草。就是这样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荒岛,却因岛上矗立着巨大石雕像群而成为举世瞩目、闻名遐迩的地方。巨像分布在岛四周,排列在海岸边,共有450多尊,每尊高达10米,重达90多吨。是什么人、为了什么目的雕刻这些石像的呢?取材何地,用何工具运到再竖立起来的呢?这些谜团,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多年来,各国科学家、探险家、考古学家、航海家纷至沓来,力求解谜而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