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8800000016

第16章 两位母亲——母慈子孝,母正子直(3)

“你刚登基的时候,不是下过一道诏书,说要废除连坐制度吗?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自己给忘了呢?满门抄斩本来就不应该了,你这下倒好,直接来个诛三族,你觉得你这样对吗?”

薄太后一番话,让文帝羞愧万分,他不由低下了头,说:“不对。”

“既然你做得不对,那你是不是应该改正错误呢?”

文帝点了点头,说:“应该。”

“知错能改,才是我的乖孩子。”薄太后摸了摸文帝的头,说,“张释之是一个难得的忠臣,他正直敢言,不畏强权,你手下能有这样的臣子,是你的福气。你呀,平时做事不要太冲动,要多听听大臣们的意见,这样才能当一个好皇帝,知道吗?”

“谢母后教诲,儿臣知道了。”

“那你快去吧,张释之还在等你的答复呢!”

文帝“嗯”了一声,就走出门外,找张释之去了。

薄太后看着文帝离去的背影,不由得想起了前阵子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太子刘启和梁王刘武一起开车入朝,经过宫门的时候,本应该下车走路,但他们自恃身份,就无视规矩,径直把车开过去了。张释之见了,马上追了上去,把他们拦住,禁止他们再进入殿门,还上疏一封,弹劾这两位皇子,说他们“不下宫门,不敬”,希望文帝能够依法办事,对他们给予响应的惩罚。

本来文帝也没把他当一回事,奏折看过之后,就随手扔到了一边。没想到,这事儿却被薄太后知道了,于是,她就把文帝叫来,问:“你怎么教的儿子,小小年纪,就不守规矩,他们长大以后还得了?”

文帝觉得非常窘迫,赶紧把帽子给摘了下来(皇帝也有摘帽子的时候啊,真不容易),说:“启禀母后,是儿臣教子无方,儿臣知错了。”

薄太后说:“你知错就好。记住了,以后千万要严加管教你的儿子,不要让他们太放纵了。我不希望这种事发生第二次,明白吗?”

文帝赶紧点头,说:“儿臣明白,儿臣明白。”

于是这事儿才算圆满解决了。

薄太后想起前阵子发生的这件事,又想想刚才发生的那件事,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笑容:张释之,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呢。儿子啊,你可千万别怪老妈,老妈之所以帮理不帮亲,都是为了你好啊。希望你能明白老妈的良苦用心,做一个好皇帝,这样的话,老妈也就心满意足了……

绛侯周勃,乃是高祖刘邦时期的老臣,为刘邦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年刘邦驾崩之前,吕后曾经问谁可以接替萧何的职位,刘邦说曹参可以,吕后又问曹参之后是谁,刘邦又接着说出了王陵、陈平、周勃这三个名字,吕后再往下追问,刘邦就笑了:“你死他还没死,所以,这事儿你就不用操心了。”

班固在编撰《汉书》的时候,将张良、陈平、王陵、周勃四人的事迹并入一传,称《张陈王周传》,这是对周勃的充分肯定。

周勃深明为官之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他心里清楚得很。所以,刘邦和吕后大肆屠戮功臣的时候,他没倒;吕后大肆铲除异己,扶植吕氏势力的时候,他没倒;吕后殒命,诸吕作乱的时候,他还是没倒。非但没倒,他还把吕氏家族连根拔起,彻底铲除了这个外戚势力,最后迎立代王为帝,在关键时刻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周勃功劳太大,难免有些功高震主,为了避免发生意外,于是,他就激流勇退,辞去了丞相之位。过了一年多之后,丞相陈平病卒,文帝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就再度起用周勃,让他继续担任丞相之位。又过了十个月,文帝决定任命太尉灌婴为丞相,就正式让周勃回家养老去了。

由于周勃经历了太多的政治斗争,目睹了太多的血腥杀戮,所以,就算他现在已经远离政治漩涡,却还是觉得不安心,生怕自己哪天再被卷进去,丢掉了自己的老命。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有一天,他家里来了一群凶神恶煞的人,说有人控告他意图谋反,文帝为了查明真相,就决定派人把他抓起来,关进牢里审问。周勃无奈,只能苦涩一笑,然后伸出手,被戴上了手铐。

周勃被抓了,有一个人觉得很着急。他就是薄太后的弟弟,薄昭。文帝刚刚登基的时候,给了周勃许多赏赐,周勃拿到这些赏赐之后,转手就给了薄昭。很显然,周勃这样做,是为了和薄昭打好关系,进而讨取薄太后的欢心。毕竟,金山银山不如有个靠山,大树底下好乘凉,朝中有人好办事,多一个朋友,也就多了一条路。

事实证明,周勃的钱没有白送。薄昭平时拿了周勃这么多好处,心里觉得很不好意思,总想找个机会报答人家。所以,这次周勃入狱之后,他赶紧跑去找他姐姐,说:“姐姐,你知道周勃被抓了吗?”

薄太后说:“知道啊。我听说他是因为图谋造反,所以才被抓起来的。”

“姐姐,我觉得周勃这人挺不错的,他怎么可能会谋反呢?这里面一定有冤情!”

薄太后点了点头,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这些年来,他为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朝中的口碑也挺不错,像他这样的一个人,应该没有谋反的理由才对。”

“姐姐,既然咱俩见解相同,都认为周勃不可能谋反,那就麻烦你做一回好人,把他救出来吧?”薄昭试探性地问。

“我倒是很想救,但要怎么救呢?”薄太后问。

“周勃这件案子闹得挺大,一般人救不了,姐姐你身为太后,说话比较有分量,只有你才能救他。”薄昭把嘴巴凑近薄太后的耳朵,说,“姐姐,你只需如此如此……”

过了不久,文帝去朝见薄太后的时候,觉得薄太后好像有些不太高兴,就问:“妈,你今天怎么了,有人惹你不高兴了吗?”

薄太后说:“对啊,因为有人做了一件糊涂事,所以害得我不高兴了。”

“是谁呀?”文帝看了几眼薄太后,突然间好像感觉到了一股压力,说,“这个人该不会是我吧?”

薄太后竖起了大拇指:“居然被你猜到了,乖儿子,你真聪明!”

这下子,文帝尴尬了:“妈,你是在夸我,还是在损我呀?”

“你觉得呢?”薄太后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呃,这个嘛……”文帝不知该说啥才好,赶紧转移话题,问,“妈,我到底做了什么糊涂事,害得您老人家生气了呀?”

薄太后说:“我问你,周勃那件案子,是怎么回事?”

“周勃?”文帝想了想,说,“有人控告他图谋造反,所以我就把他抓起来了呗。”

“你觉得周勃可能谋反吗?”薄太后问。

“这件案子正在进一步审理中,现在还没有个最终的结果,所以我也不太清楚。也许可能吧!”

薄太后摇头,说:“我觉得不可能。”

“为什么?”文帝问。

薄太后说:“你也不好好想想,当年诸吕作乱,若不是因为周勃铲除了他们,你哪有这么容易就当上皇帝?当时他手握皇帝玉玺,手下还有一大批兵马,若是想要造反,他早就造反了,还等到今天干什么?”

听了薄太后的话,文帝仔细一想,说:“对啊!他当初有兵权的时候,都没有造反,现在已经没兵权了,他干嘛要造反呢?看样子,是我错怪他了呀!”

薄太后说:“你现在知道你做了一件糊涂事了吧?”

文帝说:“是挺糊涂的。”

文帝和薄太后对话之后,很快,周勃就被放出来了。他看了看久违的太阳,长吁了一口气,庆幸地说:“呼——总算是出来了。这年头,出来混真不容易啊。”

公元前157年六月,汉文帝刘恒驾崩,在位23年,享年46岁。同年,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两年之后,薄太后驾鹤西去,享年不详。

下面来说一下汉文帝的老婆,汉景帝的老妈,窦漪房,窦太后。

窦太后还是皇后的时候,她生了一场病(估计是白内障),导致视力逐渐衰弱,最后完全失明。她一共为文帝生了三个孩子,长女刘嫖,被封为馆陶长公主;长子刘启,也就是汉景帝;少子刘武,是为梁孝王——他的坟后来被曹操挖了。

当然,梁孝王的“孝”字,是在他死后才加上去的,他活着的时候,大家都叫他梁王。中国古代帝王标榜“以孝治天下”,所以不止王死后要称“孝”,帝死后也同样要称“孝”——开国皇帝属于“祖”字辈的人物,所以不用“孝”别人,要由别人来“孝”他。比如说,当你翻开《汉书》里面的皇帝纪,你就会发现,除高祖刘邦外,其他人必然以“孝X皇帝”开头,孝惠、孝文、孝景、孝武皇帝,等等。

一般来说,小儿子都会得到母亲格外的宠爱,比如说这位梁王,就是一个例子。

景帝刚即位那些年,还没有立太子。有一次,梁王来京师朝见景帝,景帝就摆了一桌酒席,兄弟俩好好喝了几杯。酒过三巡,景帝喝高了,头脑有些发昏,就随口说道:“弟弟,等哪天我挂了,就把皇位传给你。”

在正常情况下,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梁王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但他听到这句话之后,还是觉得很高兴,说:“哥,你醉了,还是别喝了吧……”

当时窦太后也在场,一听景帝说要传位给梁王,她也面露喜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们都是我的好儿子!”

窦太后正笑得合不拢嘴的时候,她的侄儿窦婴,忽然开口对景帝说:“皇上,您这么说就不对了。皇位父子相传,乃是我大汉江山的光荣传统,您怎么可以坏了规矩,把皇位传给梁王呢?”

这下子,窦太后不高兴了,她对窦婴说:“这位同学,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桌让你讨厌的饭局,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窦婴说:“太后,我是个大老粗,没读过什么书,您说话这么曲里拐弯的,我听不明白。”

窦太后心头火起,忍不住把桌子一拍,骂道:“我叫你滚啊!听明白没有!”

一听说太后叫他滚,窦婴不敢怠慢,赶紧往地上一躺,滚了。

窦婴滚了之后,窦太后余怒未消,气呼呼地说:“吃个饭还要弄得这么不开心,真他妈的烦!窦婴这兔崽子,看样子是不想混了啊!”

“妈,您消消气,别跟丫一般见识!”梁王赶紧拍拍窦太后的背,安慰她说。

“还是你最乖了……”

窦婴惹毛了窦太后,知道后果很严重,就赶紧生了一场病,对外宣称自己一出门就会死,所以以后都不能再出来混了。饶是如此,窦太后还不解气,在一次家族会议上,她开除了窦婴的门籍,剥夺姓窦权利终身。

唉!本来好好的一桌饭局,结果弄成了悲剧,怪谁呢?

(第三章)王夫人

当年,薄太后还在的时候,她给孙子刘启许配了一门婚事,女方姓薄。刘启即位之后,这位薄氏就成了皇后。很显然,这位薄皇后是薄太后硬塞给景帝的,景帝虽然心中不满,但碍于薄太后的面子,他还是凑合着和她过了几年夫妻生活。后来薄太后归西,景帝马上就把薄皇后给废了,才总算觉得舒服了一些。

景帝有一个宠妃,姓栗,我们不妨叫她栗姬。栗姬所生的长子,名叫刘荣。薄皇后被废之前,由于她没有生育,所以,在公元前153年四月,景帝就立刘荣为太子,同时,他还将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刘彻,立为胶东王。

刘彻这个名字,我想大家应该都很熟了吧?他将会是下一篇故事的男一号,我在这里就不多作介绍了。

刘彻他老妈姓王,我们暂且称她为王夫人。王夫人的老妈,名叫臧儿,她嫁给了一个名叫王仲的男人,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大的那个,就是现在的王夫人。

后来王仲得了一吃饭就会死的病,有一天,他实在饿得不行,就扒了几口饭,结果吃饭撑死,不幸身亡。王仲死后,臧儿挖了个坑,把他给埋了,然后就拖儿带女地改嫁了。臧儿的新老公姓田,婚后,臧儿又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田蚡,一个叫田胜。

臧儿的长女,王MM长大之后,臧儿就把她许配给了一户姓金的人家,后来她生了一个女儿,名叫金俗。

本来呢,王夫人和金公子生活得好好的,可是有一天,臧儿去找人算了一卦,算卦的人说,她的两个女儿都会大富大贵,将来她的生活就全靠她们了。

臧儿听了算卦先生的话,心想:妻凭夫贵,我女儿以后要想过上幸福生活,非得嫁个有钱人不可。金家人好像不是很有钱,也没有什么权势,看样子,我女儿这辈子是不用指望金公子了,我再给她找户好人家,嫁了吧。

说干就干。于是,臧儿就跑去金家,要王夫人跟金公子离婚,这下子,金公子不干了。他抓住王夫人的一只手,死活不肯放她走,臧儿就抓住王夫人的另一只手,非要把她夺走。金公子一边拉,一边怒道:“你这臭婆娘,想对我老婆干什么?”

臧儿在另一边生拉硬拽,不肯放手,她也扯开嗓门,骂道:“你老婆关你屁事!你要老婆,有本事自己生一个!别打我女儿的主意!”

金公子反唇相讥道:“会生孩子很了不起啊?我家的母鸡还会下蛋呢!我把鸡蛋从鸡窝里掏出来,要煎要炒随我的便,那只母鸡算老几啊!”

“哟呵,你抢我的女儿,你还有理了你?”臧儿怒不可遏,狂吼道,“你这么喜欢母鸡,就去跟母鸡结婚啊,在这里唧唧歪歪做什么!”

两人唇枪舌战,你来我往,又拉拉扯扯,纠缠不休,王夫人被两人夹在中间,耳朵都快被震聋了,胳膊都快被拉断了,觉得非常难受,忍不住大声叫道:“别吵啦!别拉啦——”

金公子叫道:“老婆,你是我的人,应该跟我走!”

臧儿也叫道:“女儿,你是我生的,应该跟我走!”

“放开我,放开我!”王夫人使出吃奶的力气,终于挣脱了两人的纠缠,她生气地说,“拉拉拉,拉拉拉,拉个屁呀拉!你们以为自己是卖报的小行家啊?把我拉来拉去的,你们问过我的意见没有?他奶奶的,搞得我发型都乱了……”

“那你要跟谁走?”两人异口同声地问。

王夫人掏出镜子、梳子、口红等全套装备,临时把自己给打扮了一下,然后不紧不慢地说:“妈,我跟你走。”

过了不久,王夫人就被臧儿送进太子宫里了——当时景帝刘启还是太子。

王夫人长得很漂亮,是那种让人看一眼就不会忘记的类型,所以,刘启见了王夫人之后,就被她彻底迷住了,隔三差五就跑去宠幸她。宠幸来宠幸去,终于闹出人命来了:三女一男。这个儿子,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刘彻同学。

根据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古代人并不是很看重那层膜,连皇室子孙都没有处女情结,更别说平民百姓了。又比如说到了三国时代,魏文帝曹丕的甄妃,长得非常漂亮,本来是袁绍之子袁熙的老婆,曹操打败袁绍之后,曹丕就把甄氏娶回家了,她虽然是个二婚,却颇受宠爱——由此可见,在大多数情况下,脸蛋比那层膜重要,现代社会整容的女人很多,动手术修复那层膜的女人却很少,这也是例子之一。

本来呢,景帝所立的太子是刘荣,而不是刘彻,但后来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所以才让刘彻顶替了刘荣的位子,最终当上了皇帝。关于此事的原委,我将会在下一篇故事里给大家讲清楚,这里就不罗嗦什么了。

其实,刘荣刚被废的时候,刘彻并没有马上被立为太子。在这个长达五个月的真空期内,无论是景帝他老妈窦太后,还是他老弟梁王刘武,都似乎从中看到了一线希望。此时此刻,母子俩想起,以前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景帝曾经说过,他要是挂了,就把皇位传给弟弟——这也许只是酒后胡言,但如果是真的,那可就太美妙了。

窦太后爱她的小儿子,爱得不是一般的深。她很想让梁王当皇帝,于是,她就找了个合适的时间,摆了一桌酒席,等到景帝喝得差不多了,她就对景帝说:“儿子,等你哪天永垂不朽万古长青了,就把皇位传给你弟弟,如何?”

景帝和文帝一样,都是个孝子,他不忍心让老妈不高兴,只能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说:“诺。”

吃完饭后,景帝去拜访了袁盎等十几位大臣,询问他们对此事的意见。袁盎等人的答案很一致,他们说:“按照皇位继承的原则,只能是父死子继,而不能是兄终弟及,这是一条底线,不能过。假如违背原则,越过底线,就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皇上,此事万万不可。”

同类推荐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热门推荐
  • 独吻灰姑娘

    独吻灰姑娘

    传说,宁静是翼井正位小姐,得到了翼井帝国两位上位的呵护备至。传说,翼井上位井瑄少爷千金博红颜一笑;传说,宁静不择手段赶了第八任正位小姐下台,自己取而代之。但是,传说有时不仅是传说。纽约,八点正。一个半球形状的古典会场,场内中间是一个宽阔的圆形舞台。五彩的霓光灯不停地闪换照耀,打在舞台上,同时也把大厅照得光亮。四周是粉饰过的粉红心墙。地上也是以心形为主图案的德国进口木板,温馨……
  • 科学展望(世界科技百科)

    科学展望(世界科技百科)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中国未解之谜全知道

    中国未解之谜全知道

    《中国未解之谜全知道》综合了大量历史、地理、科研文献资料,以全面、全新、探索的视角,从帝王、文臣、武将、文人、红颜、政治、经济、文化等近20个方面,甄选600多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经由深刻精确的分析,力求达到去伪存真,求得事实的真相,解读历史的规则。
  • 绝世狂妃:巧弄残暴帝君

    绝世狂妃:巧弄残暴帝君

    深宫争斗,无数罪恶暗自滋生。她本是父亲办案的小助手,却为爱阴错阳差踏入宫墙,尔虞我诈、明枪暗箭,令她深陷其中。真理,正义,还是一个情字?两难三难的选择,身不由己还是情非得已?曾经的敌人转而携手微笑,曾经的好友却又冷目相对,引为倚靠的他的爱情亦岌岌可危,究竟还有什么等待着她?身世纠葛,命运捉弄,刀光剑影,她以为在斗争中生存是不可能的任务,却原来,当所有真相谜底解开之时,不仅不是解脱,反而令她面临一生最困难的抉择……
  • 黑金棺材

    黑金棺材

    妃子争宠,青壮男子离奇惨死,三更马车走险道。“猎物”遭殃;天子夺权,臣子命亡。不如做个闲云野鹤,京城命案疑云层层;武林世家横生祸节,风流少侠惨遭暗算。蒙面怪客杀人灭口,痴情玉女勇护情郎。年轻捕快奉命调查,血身义子误中圈套。密室锦帐催春情。京城名妓设陷阱,胜过发财升官。,红衣女郎夜求欢。白眉假道析隐情,禁宫病帝赐毒酒。月夜蒹葭劫大牢,孤身犯险入龙潭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做好爱你的打算

    做好爱你的打算

    这是一本通诱着锐利与蓄谋的爱情小说。坏蓝用她浸满魔力的笔墨,讲述着某种没有定义的法则。那些从容而睿智的文字,仿若盛放的藤萝花蕊,在快乐与沉沦、情爱与诱惑、记忆与痕迹的边沿光景交错。从分崩离析前的粉碎到彼时情深的躲闪,记载着念念不忘或刹那转身的隐忍。坏蓝卓展着她自我而独特的概念,只要心不被蒙蔽,任你斑斓,她自光亮通诱。
  • 重生弃妇当自强

    重生弃妇当自强

    推荐自己的完结文:《乐逍遥》《穿越成为神医》《云舒》前世,她为了爱付出了所有,得到的却是长达十年的痛苦和折磨。一杯毒酒,由自己最心爱的男人亲手端来。一颗痴情的心,从此彻底支离破碎。再次睁开眼睛,居然离奇穿越到十年前。既然上天给她机会重活一次,是不是代表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有怨报怨,有仇报仇!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她说,回头也给我靠边站!她,柳清幽这一世可以呵护家人,保护朋友。可是,爱情,男人,对不起,靠边站。前世,她爱他胜过自己的生命。他拥着心爱的人,残忍地看着她一口一口喝下毒酒,冷酷地开口:“虽然你已下堂。但是,君家的女人死也只能死在君家!”今生,她示他如草,不屑一顾。他看着她,眼睛温柔的可以滴出水来。“清儿,为了你我什么都愿意!”他是权势滔天的摄政王,看尽天下美女,却只为她最初的那抹清纯的笑誓将她纳入自己的羽翼之中。他笑得狂狷,“因为本王看她顺眼!”他是隐世家族的少主,为人低调,浪迹江湖。他笑得无奈,“原来,我站在这里,只为了遇见你。”。。。。。。。。。。。。。。。。。。。。。。。。。。。。。。。。。。。。。。。。。。。。。。。。。。。。。。。。。。。。。。。。。。。。。。。。。。。。。。。。。。。。。。。。。。。。。。。。。
  • 帝王盛宠:妖娆逆天妃

    帝王盛宠:妖娆逆天妃

    那年初见,她从卑微的御女一跃成为帝王盛宠。盛宠之下尽是累累白骨,斗妃嫔,平外戚,一将功成万骨枯。深宫寒暑数载,从暮春到隆冬,她满身戾气,看帝王宝座下沾满她父兄亲人之血。帝王站在初见的枯树之下,敛眉,冷道:“阿樱,朕爱的只是这锦绣山河。”她悲凉大笑,帝王盛宠,殿堂誓约,原来终究镜花水月一场。帝王爱,美人面,玲珑计,诛心局,这是一部皇家贵媳的成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