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8600000004

第4章

文司长虽然全面管理,但是,他更喜欢无线电领域的管理,尤其是密码电报的管理和研究。九一八事变以后,战争形势日益紧张,人们开始为全面大战进行准备,文司长自然也开始动脑筋,想办法。

当时,国民政府交通部还在南京。金陵本为六朝古都,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虎踞龙盘。但是,1935年的中国首都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城市,人心惶惶,人们都在问着一个问题,中国究竟向何处去?

日寇在侵占我国东三省之后,为了进一步并吞华夏大好河山,在中国许多城市遍设领事馆,派遣形形色色的间谍深入内地刺探各种情报。日本驻华大使馆在南京秘密建立大功率无线电台,直接与东京外务省建立秘密情报联系。与此同时,日本使、领馆人员还通过我国各地电报局拍发电报,利用密码,传送情报。

在南京中央大学校园里,数学系大楼古色古香,景色幽雅。

黄永青副教授走进大楼里的密码研究办公室。研究生郭忠良正在从事研究工作,看见老师进来,立即起身迎接。郭忠良说:“黄教授,刚才文博士来电话找您,口气很着急,要您今天晚上去他那里,说有要事相商。”

黄永青:“去交通部电政司办公室,还是去他家?”

“去他家。”

“好。”

刘教授在放羊的时候,经常对老周讲起文为均和黄永青这两大密码天王。文为均是黄永青的恩师,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密码破译的理论与实践。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密码机在未来密码领域应用中的几个问题》。据说,国际密码界重量级人物均高度评价这篇论文,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名牌大学和一些神秘公司均盛情邀请他去工作。但是,文博士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拎着小皮箱踏上归途。

当他在中央大学第一次开课主讲密码学时,标志着中国密码学的研究正式启动,国内密码史研究人员把开课的那一天作为中国密码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在课堂里听讲的只有五人,黄永青和成可正就是其中两个。这五人中,有的后来出国了,有的改行了,有的病死了,真正拿到博士学位的,只有黄永青和成可正。毕业后,他们留校任教,成为文门嫡传弟子。成可正为人木讷,沉默寡言,在文博士那里走动很少,而黄永青则风华正茂,说话字斟句酌,非常得体,更受文博士青睐。

这年冬天,南京奇寒。长江上呼啸吹来的北风在城市上空狂旋,马路上落叶飘零,树木枯萎,一片肃杀景象。这是一个周末的晚上,黄永青教授应约来到文博士在鼓楼附近的家中。精致的小洋楼完全是欧式风格,周围环境幽静,显然是首善之区的富人地段。举止娴雅的女佣人将黄永青引到客厅就座,为他泡上一杯哥伦比亚咖啡,正在这时,文博士从二楼下来。黄永青对老师历来彬彬有礼:“文老师,您叫我来,有何指教?”

中年女佣也为主人端上一杯咖啡。文为均客气地用英语对女佣说:“谢谢你!”

“老师,您真有绅士风度!”官居高位,却仍然能对下人如此,环顾海内,能有几人?黄永青委实是佩服得很。

“哪里,哪里,其实在美国这是很普通的事嘛,说句谢谢,又不用多花一分钱,何乐而不为?别看西方人满口谢谢,还不就是说说而已,天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

“老师所言极是。”

“永青,你不是外人,既然天不早了,我就长话短说。在全球密码界中,人们习惯上将密码破译机构冠之以“黑室”之名。

例如,美国军方密码破译机关就被称作为“美国黑室”,中国军方密码机构则被称为“中国黑室”。对于三十年代的中国密码机构,各国情报机关并不放在眼里,甚至不屑一顾,他们认为,“中国黑室”过于分散,混乱不堪,密码研究人员水准有限,不具备第一流的破译能力。”

黄永青:“是啊,全国大学里,只有您率先开设密码学课程,并在三年前建立了中央大学密码研究室。”

文为均:“我也是孤掌难鸣,所以,后来也就弃教从政,到交通部任职了,学校教学工作就推给你了。但是,密码研究的事情,我一直放心不下。请看,这是一张日本人的密电报底,你看得懂吗?”

“对于密码学,尽管在大学里听过老师的课,但毕竟还是所学有限,没有真正实际操作过。”

文博士淡然一笑:“你是我的得意门生,只要稍微动些脑筋,何愁破译无门?依我看,日本人亡我之心不死,对日一战,在所难免,只是一个早打晚打的问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这些书生,对于密码研究恐怕就要提到日程上来了。昨天,宋子文先生已正式向蒋委员长建议,要开始研究日本的外交和军事密码,加强对日情报搜集和研究工作。”

“老师,您看我能做些什么?”

文为均明确表示:“你知道,我多年在海外,中文没有英文好,想请你根据我的意思,起草一份关于建立密码研究所的正式呈文。你的毛笔字也不错,就用正楷抄写在手折上,我看过后,就请宋先生转报上去。”

“老师,我知道,这是一件极为机密的大事,我毕竟只是一名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从来没有担负过如此重任。兹事体大,苟有利于国家,学生一定尽力而为!”

文博士笑着说:“人的一生其实是很奇怪的,明明该向南面走,但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却偏偏朝西走去。从今以后,你的一生就有可能和军用密码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说不定,你以后的人生道路会是风风雨雨,甚至刀光剑影。人生之所以有意思,就是因为你不知道未来的确切走向。”

黄永青深表同意:“是啊,一个偶然的机遇,往往会改变人们的一生。”

文博士满怀激情地说:“永青,其实我也是个文人,完全不是好莱坞式的英雄。可是,山河破碎,国将不国,我们总不能去做亡国奴吧。”

“老师,学生这点骨气总是有的!”

“那就好,那就好。”文为均最后再三叮嘱说:“这件事要严守秘密。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夫人。整个中国目前就只有四个人知道,委员长、宋部长、我,还有你。如果被日本特务晓得了,我们两人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回家以后,黄永青连夜挥笔疾书,用毛笔一丝不苟地写在手折上。呈文中向蒋宋二人所提出的建议是:“鉴于中日局势日益紧张,我方应立即开展对日密码情报研究工作,具体做法是:

1.采取必要手段,逐日收集并研究日本使、领馆人员在上海等各地电报局和国际电台所拍发的来往密码电报。

2.逐日收集日本使、领馆人员在中国内地及南京大使馆来往的密电。

3.香港电报局是由中国政府管辖的,也应收集在港日本人来往密电。

4.根据这些密码报底,进行分析研究工作,在破译日本密码组织结构之后,将日文密电转译成中文。

5.建议先期聘请少数专家试办,取得一定进展以后,再进行拓展。”

老周曾经问过成可正教授,他是否很早就知道这件事。

成教授微微一笑,说:“我一生中有两个挚友,一个是刘教授,另一个就是黄永青。我和他俩是无话不谈,当然晓得此事。”事实上,建议书中的部分内容就是成可正提出的。因此,中国当时了解这一绝密计划的,应该是五个人。

半年后的一天,蒋介石在南京中央军校校长办公室里正式召见文为均与黄永青。或许是习惯使然,蒋介石总是喜欢在军校办公,即便后来当了总统,也很少在总统府处理公务。他是军人出身,对于军营和军校,总觉得气氛特别舒服,这种舒服感,据心理学家分析,可能来自一种潜意识的安全感。

蒋介石慢条斯理地说:“半年前,我接到宋子文和你们的呈文,现在我看时机已经成熟了,可以着手去办了。我想,这一机构可以叫做交通部“密电检译所”,属于绝密单位,直属我本人领导。机构设在南京市新市区西桥七号,我特批一所独门独院的二层洋楼,环境僻静,便于保密。你们要好好去办,办出个名堂来。”

文为均与黄永青兴奋地说:“委员长,我们会尽力而为的。”

蒋介石满意地点点头:“我了解文博士,你帮我破译了很多密码,有桂系的,有唐生智的,现在大敌当前,驱除倭寇,方能建设中国。作为军人,我当然知道密码在战争年代的重要作用。

所以,我在报告中写下这样的批语:掌握密码者,必操战争之胜券也。密电所可由文先生组建,机构先设在交通部,不受编制与经费的限制。”

文为均激动地说:“委员长如此重视,密码研究必将很快取得突破。”

密电所成立了,黄永青当然只好过去了,对外说法是调至交通部电政司任处长,而实际上,是去筹建密电所。成可正依然留在中央大学任教,他不能再走了,他要是走了,中央大学密码学专业就要唱空城计了。不过,文为均和黄永青也没让他闲着,一有疑难问题,他就会被叫过去帮忙,实际上,成可正是不在编的密电所研究员。这不在编可是很有学问的,解放初期,对密电所的定位是负面的,即便不算做军统特务机关,至少是国民党的军事情报机构。在里面工作过的人士总有说不清的地方。成可正没有问题,他很干净,小葱拌豆腐,清清楚楚。他既没有当过国军,也没有参加过国民党,历次政治运动中,都是顺利过关。

老周深有感触地说:“你看,要成为中国密码第一人也很不简单,真个是要天时、地利、人和全齐活,成可正齐活了,他被历史的偶然性送进了大师们的圣殿。”

根据老周和其他中国密码史研究人员的看法,密电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密码科学进入大规模的实践应用阶段,在科学性、系统性、专业性方面都是过去的任何机构所无法比拟的。尽管军统和中统,还有一些地方军阀都曾设立过一些密码机构,但都是零打碎敲,不成大气候。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尚处在萌芽状态。而密电所的建立则有石破天惊、横空出世的气势。在这种情况下,六年以后破译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密码,只是一个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自然结果。

说来奇怪的是,历史上经常有很多里程碑式的大事,可在大事发生的时候,没有几个人会意识到事件本身的伟大意义,当时,人们只不过按部就班,做自己手头的工作。而正是这些不起眼的些微工作被后人看成是顶天立地的伟大事件。

我们还是言归正传。

这一天,在会议室里,密电所所长文为均中将正在听取二处汇报。处长黄永青少将报告说:“最近日军空军突然更换密码,一号已经开始启用,原有破译系统已无效果,我们二处已经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紫码”破译小组,由我任组长,郭忠良上校任副组长,首先计划尽快破译日本空军部队“紫码”一号密码系统。”

文所长发问道:“破译工作重点是什么?”

黄永青说:“根据日寇空军的活动特点,我们确定从汉口日军占领区机场起飞的日机在天气晴朗时,频繁出动,因此,我们尽力搜索重庆日本间谍每天用无线电向汉口敌占区拍发气象报告的密电,计划一天三次,即上午六时、中午十二时和下午六时截收日本间谍所拍发的密电,然后将间谍密电与本地实际气象条件,例如云高、能见度、气温、风速等,一一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逐步摸清“紫码”一号的基本结构。”

文所长略加考虑,然后说:“可以顺着这条思路向下走。你们的具体破译方案如何?”

郭忠良汇报道:“根据第一批截收的日本间谍密电,我们“紫码”小组研究人员在抄收密电时,发现间谍电报只使用了十个假名。可是,日语里有四十八个假名,间谍为什么只用十个假名?”

黄永青说:“我想,这十个假名可能是代表数字。日本间谍为了提高速度,可使用十个带有缩写符号的假名表示0到9十个数字。

文所长点头表示肯定:“你们可以把这十个假名转换成数字,排成一张表。表一列出,密码研究速度就大大加快了。”

黄永青立即下令:“马上调人用打字机打出统计表来,把所截收的全部间谍密电从日文假名转换成数字。”

文为均将军指示道:“时不我待,赶快开始吧!”

会议结束后,在所长办公室里,文为均忧心忡忡:“永青,军统最近拼命向密电所塞人。戴笠又拿给我一张申请表,要我参加军统。”

“老师,咱们是吃技术饭的,没必要跳到他那火坑里。”

“永青,我毕竟还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怎会低声下气,俯首去当戴笠门下的一名小特务?再说,宋子文历来很器重我的学识,有他帮忙,军统也不敢过分。当然,我也犯不着去得罪那个小人。”

“老师,那学生就放心了。”

“大敌当前,你们还是要抓紧破译“紫码”,山河破碎,令人心急如焚啊!”

“据说,“紫码”一号是日本空军使用的,“紫码”二号是陆军使用的,最高级的“紫码”三号专供山本五十六的日本联合舰队使用。我计划先破一号,了解日本空军的军事情报,然后,再陆续攻克二号和三号。”

所长语重心长地说:“我杂事多,要在高层周旋,有关破译的具体工作就要靠你了。”

黄永青立即表示:“我们是大树下面好乘凉,反正有疑难问题,再来请教老师。”

日本战机编队在天上呼啸飞行,黑麻麻一片,飞过长江三峡,穿越万县上空,重庆就在前头。津木司令在空中下令:“全体战机进入战斗序列,全速向目标前进。”他大声疾呼:“帝国的雄鹰们,完成任务后,我在汉口为你们请功授勋!”日本飞行员们在空中齐声发出大战前的呐喊,疯狂嚎叫,不可一世。

天近黄昏,夜色渐渐降临,军统车队在山路上盘旋而行。戴笠正在打盹,人有点迷迷糊糊,军统四处(通讯处)处长韦国平坐在一侧,行动处副处长王浦江则坐在前排。

突然沿江陡崖下响起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啸声。这不是普通的空袭警报,而是紧急警报。普通警报器的音调平缓而又单调,而此次警报器的音调特别尖厉,听上去就像嚎叫。除此以外,按照防空司令部规定,各山山顶均升起两盏红灯,表明敌机已临近重庆。如果仅升起一盏红灯,则表明敌机尚未接近。

低沉的轰炸机轰鸣声从远处传来,其中还夹杂着一些高射炮炮声。王浦江冲着司机大喊:“停车!马上停车!”车刚一停下,王浦江拉着戴笠就往车下跳:“局座,是空袭!赶快隐蔽!”韦处长也紧随其后。他们刚在树林里找到一个适合防空的凹地,就听见炸弹爆炸的巨响。战机呼啸声、高射炮炮声、炸弹爆炸声,全都交织在一起。穿过浓密的树叶,可以看到空中密密麻麻的战机,如同传说中的黑魔,在盘旋寻找轰炸目标,那种地狱般的景象居然在现实世界中呈现出来。

王浦江从林叶缝隙中仰望空中情况,他看到不远的地方有几支手电筒在向天上照射,夜空中手电光束十分刺眼,显然,有人在向日本战机指引轰炸目标。

“狗间谍!”王浦江大声骂道。

就在此时,数十名宪兵从山路上敏捷地冲了过来,朝着手电光束照射的方向,迅速扑将过去。骤然间,一颗炸弹从天呼啸而下,就在他们附近爆炸,周围山崩地裂,大地都在摇晃。王浦江和韦国平抖掉全身泥土,大声喊道:“局座,您没事吧?”戴笠被炸弹爆炸声炸得有些失聪,几乎听不见叫喊。王浦江扑了过去,将戴笠上下检查个遍,没有发现异常,这才放下心来。但是,当他向山路上看去,才发现那辆军用吉普车被炸得粉碎,司机已经血肉模糊,当场身亡。

戴笠拍掉身上的树叶,立即问道:“这里离山顶远吗?”

“马上就到了。”

同类推荐
  • 八岁

    八岁

    《八岁》是邓一光后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作者后期的短篇小说将背景转向深圳等沿海城市,创作手法日益成熟、多变,塑造人物时代气息强,然目光向下,反映底层的人和事的情怀不变,具有较强的现实观照力。
  • 狗岁月

    狗岁月

    ,饥饿和苦难。凄婉的爱情,《狗岁月》是一部独特的残酷成长小说,无望的生或死但是,以及他们的同学等人,命运的坎坷,它还是充满了人间的温情和正义,此书描写了主人公双胞胎大狗和小狗,是真正具有阅读快感而又让人感动的作品
  • 布登勃洛克的一家(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布登勃洛克的一家(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剃头匠

    剃头匠

    杨川年幼时体弱多病,长到九岁命已垂危,遍访名医却无人可治,最后是被村子里一名剃头匠师傅连夜送去赶尸客栈才救了一条性命。然而,几乎很少有人知道剃头匠这行的门道,也很少有人知道剃头匠自古以来便是有专门官职的,一是“礼官”,负责帝王公爵的发型仪表。二是“髡(kun)刑官”,是断发为刑的刽子手。剃头削发有很多门道规矩,此行中的高手甚至能看面断脉,知人疾病生死。我是民间剃头匠人,说说这行里不为人知的禁忌与手段。
  • 名家名作精选:鲁迅小说(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鲁迅小说(学生阅读经典)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中国商人阶层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形成不同的流派,崛起了十大商帮。各商帮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到了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时代,各地商人经商还是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想与各地商人做生意,并在商业活动中步步为“嬴”,先声夺人,就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域商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区别对待。本书撷取了十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人群体,从各地商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商手段入手,生动而全面地提示了商业游戏中的隐形规则。
  • 龙王纯纯爱

    龙王纯纯爱

    ”“龙王是谁,龙氏集团总裁,请勿模仿,雍容华贵。而我只想做你的王子,你做我的公主,不认识。”开什么国际玩笑!男人们吃完就想走,成全你们!才貌双全的我还有后备力量——龙正,你是我的女主角。“我是王子。”完了!心跳加速,玉树临风,呼吸急促!--情节虚构,“我是龙王
  • 吃药小窍门

    吃药小窍门

    日常生活中,食疗吃药小窍门。如:治感冒发烧:生嚼大蒜治感冒:可把鲜蒜瓣含于口中,生嚼不咽下,直至大蒜无辣味时吐掉。连续用3瓣大蒜即可见效。一般用于感冒初起、鼻流清涕、风寒咳嗽等病症。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3-6岁孩子家长必读)

    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3-6岁孩子家长必读)

    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存在,好妈妈会改变孩子的一生。那么,3-6岁孩子的妈妈应该怎样做呢?也就是说,好妈妈到底怎样做,怎样去教,怎样去塑造,才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呢?这正是本书要告诉每一位好妈妈的。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爬上墙头当红杏

    爬上墙头当红杏

    【全文三十万字,半价促销,某才首度尝试架空历史类小说,决定颠覆女尊架空潮流,走男强女弱风,轻松爆笑之余,来点温馨小浪漫,将言情俗套剧情演绎得另类绝伦!】★-----☆-----★某花蓬头垢面、满身淤泥、头顶大肿包,非常狼狈地出现在段萧竹面前,杏眼泛着层层委屈的晶莹。“头儿,你说他家戒备森严、机关重重,不可打草惊蛇,取地下之道才是明智之选,于是我非常听话地照办了。”“然后呢?”“可你没说他家地底下都是花岗石啊!”“…”☆某花衣衫不整、发丝凌乱、手持两块大小不一的石块出现在段萧竹面前,杏眼瞪圆,始终维持高度紧张状态。“头儿,你说他武功盖世、出手不凡,如若撞见,不可轻举妄动,吞下「矣漓」便可假死一时辰,于是我再次非常听话地照办了。”“然后呢?”“可你没说他还留有一狠招--关、门、放、狗!”“…”☆某花裹紧夜行衣,鼻间系个歪斜的蝴蝶结,此时很没形象地挂在后墙上蠕动着,并未发现身后多了一道身影。“墙太高了?”“废话,没看见我翻得这么辛苦吗?真是的,没事把墙砌这么高干嘛,难不成他怕他家娘子红杏出墙?”“…”“我看八成就是,他那么残忍、那么腹黑、又那么变态,娘子红杏出墙是迟早的事!”“残忍?腹黑?变态?”“不止不止,还有冷血、心机重、语障、面瘫等等等等。”“…”“兄台,改天再聊,我得赶紧溜了,要是被他抓到,我又得被残害了。噢,对了,你看我这一直都回不了头,也瞧不见你长相,敢问兄台大名,明儿个好找你。”“乔楚翎!”“啪!”地上腾起一层朦胧的灰尘,它们在这种充满杀气的氛围里活跃地蹿上蹿下,有点太过明显的幸灾乐祸吧?☆“你们谁打得过…他,我白花花就嫁给谁!”某花抬手指向靠在圆柱上一脸悠闲的北漠,摆出一副等着看好戏的架势,杏眼贼溜溜地与台下人海中的某个黑影传递着暗号。“要是没人打得过我呢?”北漠凤眼一眯,嘴角扬起一丝戏虐。“谁赢我就嫁谁呗!”最好来个全败俱伤,这样我就可以趁乱逃跑了。☆“花儿,你终于可以嫁人了!”“爹,我不要嫁!”“啊?为何?这不是你自己定的规矩么?谁赢你嫁谁!我看这女婿挺好的,又有银子又有气魄,武功又高,最重要的啊,就是肯为你拼死拼活。”“他这么拼是为了把我娶回去好天天把我吊起来抽,不给饭吃,不给床睡,好活活虐死我然后站在一边叉腰仰天大笑…爹,你忍心看你女儿被那种禽兽不如的家伙残害致死吗?”“…可是…”
  • 远去的风情

    远去的风情

    本书是知名乡土作家贺享雍的作品。内容选自作者已经出版了的各种乡土文学小说中与民俗风情有关的故事。这些民俗文化,虽然有的已经在生活中消失了,但它毕竟代表着一段历史文化记忆,属于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有个别民俗在乡村地区存留。作者熟悉乡间民俗,语言富有乡土气息,可读性强。阅读此书对于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