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7900000010

第10章 红颜之赞歌——东汉初年皇后纪(10)

老妈,我觉得,皇帝封舅舅为侯,和封皇子为王一样,很合理,也很合法。老妈,我知道你是个好女人,这些年来,你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做人一贯很低调,你的人品,完全是有口皆碑的。但是,你偶尔也应该给儿子我一些表现的机会嘛,好事全让你给做了,你让我怎么办?难道去做坏事吗?

老妈,我是你的儿子,做儿子,应该要有孝心。我想封三个舅舅为侯,表现一下孝心,难道有错吗?再说了,就算外戚封侯,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难道天会塌,地会陷,火星会撞地球?老妈,大舅已经老了,二舅和三舅又有病在身,说不定哪天就没了,我为人子侄,却不能为长辈尽一点心意,我于心何安!

老妈,我要封舅舅为侯,请你不要再犹豫,不要再拒绝!

马太后看完了章帝的申请,为难了:我想要保持低调,我儿子想做一个孝顺的乖宝宝,一个不要封侯,一个非要封侯,唉,这个问题真纠结呀……

最后,马太后决定,一切以儿子的意见为主。不过,她还是提出了一个条件:封侯可以,条件必须满足。如今正逢自然灾害期,粮价飞涨,在这种时候封外戚为侯,影响不好。等到时机合适了,风调雨顺了,粮食丰收了,边境清净了,就随便你怎么封侯吧,什么政事之类的东西,我也懒得管了,我只要安享晚年,含饴弄孙就好。

章帝得知马太后的意思之后,他长叹了一声,说:“唉,这个也说要等时机,那个也说要等时机,时机到底啥时才来啊?”

过了不久,有一位公主家里发生了火灾,由于火势凶猛,再加上她家挨着皇宫,所以,连皇宫某处也被烧着了。

这下子,马太后不开心了。说起来,她还是有些迷信的,她觉得,之所以会发生火灾,是因为她这个当太后的做得不好,作为对她的惩罚,老天爷才降下了这次灾祸。那阵子,她心情非常不好,本应该去原陵祭拜刘秀和阴丽华,但她觉得愧对先人,结果,就没去。

我突然想起,当年吕后饿死赵王刘友之后,天上出现了日全食,她当时的心情也非常不好,认为是自己的死期快到了。

女人,心思细腻是好事,只不过有时候太过敏感,胡思乱想就不好了。

保持低调,这是马太后的做人原则。这个原则不仅对活人有效,对死人也有效。前些年,马太后她老妈入土为安,坟头稍微堆得高了一点儿,马太后觉得这样不符合她老妈的身份,就叫她的几个哥哥把土堆削掉了一层。想当年,傅太后早死早投胎,“冢高与元帝山齐”,结果王莽就以此为借口,挖了傅太后的坟,由此可见封建礼法的约束力之强大。

总之,活着也好,死了也好,保持低调,错不了。

平心而论,马太后作为一族之长,在家族管理方面,是做得非常到位的。她的族人若是恭谦谨慎,行事仗义,就必然会受到她的嘉奖;反之,就会受到她的处罚,如果情节严重的话,还会被她遣返老家,终身不得再踏入首都洛阳一步。

在马太后的大力倡导之下,她的族人都比较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一时之间,朝中形成了一股良好的风气。

马太后四十一岁那年,农产品喜获丰收,再加上边境安宁,章帝等待已久的时机终于到了,于是,他就下了一道诏书,封他的三个舅舅马廖、马防、马光为列侯。

同年六月,马太后身染重病,与世长辞。下面顺便来说一下马太后的年龄问题。

我没有考据癖,但为了弄清楚马皇后的出生日期,我实在是下了一番功夫。本来,关于马皇后死时的年龄,如果《后汉书》能给出一个确切数字,那我会轻松许多,偏偏里面的记载不甚明了,不仅不明了,简直就是自相矛盾,让我感觉很头疼。

先看《后汉书·马援列传》的记载:(马)援卒后,(马)客卿亦夭没。

再看《后汉书·皇后纪》的记载:兄(马)客卿敏惠早夭,母蔺夫人悲伤发疾慌惚。(马皇)后时年十岁。

由是选(马皇)后入太子宫,时年十三。

永平三年春……遂立为皇后。

(马皇后)在位二十三年,年四十余。

最后看《后汉书·章帝纪》的记载:(建初四年)六月癸丑,皇太后马氏崩。

马援死于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四月,有很大的概率,马客卿也死于同一年。既然当时马皇后的年龄为十岁,那她就应该生于公元38年。然后生病一段时间,遭到权贵欺侮一段时间,最后马家人忍无可忍,就将马皇后送入太子宫,当时她十三岁,时间上也刚好合适。永平三年(公元60年)当皇后,在位二十三年,那么她死时就是公元83年,83—38=45岁。

但是这么一算,问题可就大了:无论何种史料,都记载马皇后死于建初四年(公元79年),跟我的算法差了整整四年。

很显然,最大的问题,是“在位二十三年”这句话。显然当皇后才是“在位”,如果随随便便当个妃子也能算是“在位”,那这两个字也未免太不值钱了。如果“永平三年春……遂立为皇后”为真,“在位二十三年”也为真,则“(建初四年)六月癸丑,皇太后马氏崩”为假。但记录史书的人不可能连死亡日期也会写错,否则这玩笑可就开大了。同样的,某人何时当皇后,这种关键日期也不会记错。既然二者皆为真,则“在位二十三年”必定为假。

我接着又反复推敲了很久,根据马皇后死亡的确切时间(公元79年),再加上“年四十余”这个条件,确定她最迟生于公元38年。另外,马皇后不可能生于公元38年之前,否则马援死时,她的年龄已经超过了十岁,不符合“时年十岁”的记载。最迟生于公元38年,又不能生于公元38年之前,那她到底生于哪一年,问题就很清楚了。

所以,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马皇后生于公元38年,死于公元79年,时年四十一岁。“在位二十三年”,应是一时之误。

马太后死后,跟绝大多数的外戚世家一样,马氏家族由此失势,一步步走向了衰落。伴随着马太后之死,东汉初年皇后纪,也就此划上了句号。

有一句成语说,红颜祸水。我说,不是这样的。

确实,有一部分美女,身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心高气傲,贪慕虚荣,好逸恶劳,缺乏内涵,品行低劣,脾气暴躁……等等。其典型代表,是赵飞燕姐妹。扣除这一部分有脸蛋没人品的,再扣除一部分人品不好不坏的,剩下的那一部分,就是既有外在美,又有内在美的极品女人了。虽然数量较少,但并不代表没有。

本篇标题《红颜之赞歌——东汉初年皇后纪》,赞的就是三位红颜:阴丽华,郭圣通,马皇后。

红颜第一赞,阴丽华。“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要说阴丽华是东汉第一美女,这一点都不过分。如此天姿国色,再加上处世低调、待人恭谦、生活节俭、仁孝矜慈,完全是美貌与智慧并重,气质与内涵兼具,实乃女人中的典范。

红颜第二赞,郭圣通。她虽然不如阴丽华完美,却也算得上是姿色上佳,人品良好,对婚姻,对爱情,她付出了很多,但最终,她所爱的人却还是伤害了她。她是幸运的,因为她遇见了完美的人,她同时也是不幸的,因为她没有能力守护那份完美。她值得同情,同时,也值得我为她唱一首,红颜之赞歌。

红颜第三赞,马皇后。马皇后和阴丽华,基本上是同样的人,她们都是美女,人生经历相似,而且为人处世的风格也大同小异。赞了阴丽华,实际上就是赞了马皇后,赞了马皇后,实际上就是赞了阴丽华。美中不足的是,她没有生育,夺走(这个我不太好用词)了别人的儿子,虽然,她这个后妈当得不错,但给人的感觉,总不如亲妈来得亲。另外,《后汉书》作者范晔矫枉过正,本来马皇后是想做好事不留名,结果被他搞得人尽皆知,实在是一个败笔,影响了马皇后的形象。不过总的来说,马皇后也算得上是个好女人,好皇后。

现在,我想问各位一句:读历史,究竟读什么?

有人说,楼主,我就是冲着你幽默搞笑的风格来的,就当做是在看笑话了——若单纯是看笑话,其实又何必读历史,随便打开电视,娱乐节目一大把,把遥控器一按,往沙发上一躺,看得眼睛微眯,直到昏昏睡去,岂不是要来得舒服?

历史很搞笑吗?有时候可能是搞笑的,但更多的时候,是沉重的。居庙堂之上,面对官场倾轧,宫廷斗争,必须要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稍有差池,便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处江湖之远,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交不完的苛捐杂税,受不尽的豪强欺压,终日奔波劳碌,却还是很难过上安稳日子,随便一场天灾人祸,就能把一切撕成粉碎,“某地大饥,人相食”之类的记载,在史书中随处可见。

古人编撰史书,实属不易,要写成一本书,往往需要穷尽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精力。有时候史书没写完,人却一命呜呼,九泉之下,死而有憾。就算写完,也很难说是功德圆满,最大的问题,是书写出来了,能看懂的人很少。

今人看古书,会觉得言辞生涩,古奥艰深,其实古人看古书,要想弄懂作者的意思,也是不容易的。比如班固的《汉书》,面世之后读者寥寥,结果班固的妹妹班昭不得不开了个阅读训练班,来推广这本书。班昭培训得了一时,培训不了一世,过了些年之后,能读懂这本书的人又变少了。比如三国时,孙权就曾请张昭教长子孙登读《汉书》。直到唐代,颜师古注解《汉书》之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历史,假若无人关注,无人研究,就会逐渐被人遗忘。很显然,一个民族不应该遗忘自己的历史,有一种文化,有一种思想,有一种精神,是注定要被铭记的,它们是我们的根。

严格来说,“历史小说”这个名词,是不正确的。历史是真实存在的,而小说是凭空想象的,这两个词混搭在一起,给我的感觉总是很别扭。但除此之外,我又实在想不出什么名词,来准确形容我的这部作品:是历史,但又不是纯粹的历史;是小说,但又不是真正的小说。那还是姑且称它为“历史小说”吧。

其实,我现在所做的工作,跟颜师古那一类人是差不多的:自身并不编撰历史,而是研究历史,尽量向大众推广历史。所不同的是,颜师古是注解,而我是翻译。

大众喜欢的是下里巴人,而不是阳春白雪,既然目的是向大众推广历史,那文笔就要力求生动有趣,大众才能感觉易于接受。如果板起脸来讲历史,开口闭口“深刻内涵”“哲学意义”,格调固然是高了,但大众不喜欢,结果写出来的东西没人看,何用之有?

为了能让大众易于接受,通俗是必须的,但它只是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的目的。要知道,通俗的尺度也很难把握,一不小心,就会沦为庸俗——这种情况,是我万万不想看到的,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一定的思想价值,而不至于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文字垃圾。

值得庆幸的是,在读者群中,已经有一部分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在网上载的时候,我看见了这样两条回复:大爱楼主文笔,调侃之中见真章;楼主不羁的外表之下,藏着一颗细腻的心。

既要调侃,又要真章,既要不羁,又要细腻,这就是我写作的目的。

悲观的人,不适合读史,因为历史往往是不堪的,越是读得深入,就越令人觉得悲观。别的不说,就说西汉史,开端,是一个流氓和一个变态的故事;中期,是一个杀死妻子儿女的杀人狂的故事;结尾,是一群利欲熏心的恶狗互相撕咬的故事。虽然我可以用轻松诙谐的语句将其描写出来,但轻松诙谐改变不了历史悲观的本质,如果有谁生活在那个时代,恐怕他(她)是不会觉得轻松诙谐的。

历史之所以悲观,之所以不堪,其根源在于人性的阴暗与丑恶。如果一套二十五史读下来,全都是血腥杀戮,全都是丧心病狂,全都是尔虞我诈,那我情愿不读,情愿中国没有历史。

还好,历史不至于如此残酷,它还有着温情的一面。东汉初年,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在这里,我看到了爱情的坚贞,看到了家庭的温暖,看到了人性的善良,看到了积极向上的正面形象,看到了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我知道了什么是完美男人,我还知道了什么是完美女人。

原来,权力并不能腐蚀一切;原来,还有比物质更加重要的东西;原来,人之初,性本善。

写这一篇内容的时候,读者纷纷反映感觉不太习惯,有些太过于偏向言情化了,“你别抢琼瑶的饭碗”“你就使劲儿穷摇吧”“楼主怎么不搞笑了”“故事太温情了,看得不适应”……

其实,我若是想搞笑,当然是很容易的。只不过,不是任何时刻都可以搞笑,太过没心没肺,就等于没有良心了。温情有什么不好呢?琼瑶,或者穷摇,又有什么不好呢?有些东西,本来就应该认真对待,是不能用嘻嘻哈哈的语言来表达的。

在这个美好的东汉初年,我要唱一首赞歌,红颜之赞歌。

尘洛若影,一家之言,不胜惶恐之至。

同类推荐
  • 男儿行

    男儿行

    这是一本以元末农民起义为背景,讲述群原本庸庸碌碌的汉子奋起反抗,在废墟之上重新建立华夏民族的故事。这个故事并非为了追究指摘哪个民族过去的是非,而是为了记录当年华夏百姓为了不受奴役而进行的抗争。
  • 生存的逻辑

    生存的逻辑

    《官家定律》《灰色生存》作者再掀文化历史波澜。官场大咖粉墨登场,社会小人物夹缝求生。朱元璋PK朝廷官员:一手铁血剑,杀得六部全军覆没;一手百姓牌,支持底层民众越级上访。守库小兵PK皇权:如何在监管重重的银库重地盗取官银,偷得朝廷亏空九百多万两?盛宣怀PK胡雪岩:最著名的红顶商人在官场和商场的全面战争。封疆大吏PK京城小官:李鸿章、曾国藩等大官如何栽在小小书吏手里?官府PK土匪:只要你不在我的地盘犯事我就当看不见的官匪默契。地方官PK老百姓:一次大规模的官民对战是如何发生的?
  • 吕氏外戚

    吕氏外戚

    秦旭“不小心”“非礼”了一个小姑娘,小姑娘的父亲叫吕布!!于是秦旭悲催了!各种摧残各种恨啊!既然逃不出这魔掌!为了自己的小命!为了身后的一大家子!那就玩命的搀和吧!于是……刘大耳朵、人妻曹和孙绿眼,你们要倒霉了……
  •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本书围绕太平天国的重大事件、政治社会制度、政治观念展开研究;善于从历史的细微处进行深入探讨,对太平天国史上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就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思路进行探索,开拓了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领域;新收几篇文章是作者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本书内容充实,文字精当,考证细密,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经典性著作。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两宋民国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两宋:两京梦华;元代:大漠烟尘;明代:浮华世家;清代:天朝日暮;民国:走向复兴。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热门推荐
  • 药膳食疗治百病

    药膳食疗治百病

    药膳,中国特有的营养调理膳食。膳意为饭食,即中药与食物相配伍而成的膳食,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简言之,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本书以调理身体为目的,将内容分为两部分。前面将药膳的概念、功效向读者娓娓道来;然后以中医的“气”、“血”、“阴”、“阳”为划分依据,从辨证施治、补养脏腑的角度出发,精选出我国传统医籍中近千种养生治病名药,并根据各药材的功效、适应证等罗列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的方剂。此外,本书在每一节的最后还罗列了许多各大药房常见的滋补养生成品,让读者在面对市面上的各种补品时不再迷茫、盲目。
  • 庄主,放我出去

    庄主,放我出去

    苏瑶儿,豪门大小姐穿越成恶名昭著,嗜血成性的女魔头——花婼。因前身势力过大,树敌过多,一穿越就成为了人们的眼中钉,身边危机四伏。夏紫寒,天下第一庄庄主,一双紫眸睥睨天下,性格阴晴不定,乃世人最敬畏的妖孽美男。他目空一切,却惟独对她情有独钟,娶她进门,宠爱有加,将她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甚至到了癫狂的地步。古人云:无辜献殷勤非奸即盗。那妖孽如此宠她,必有奸计。天生好动的她,不甘被囚于小院之中,想方设法想要逃离。于是,她恃宠而骄,调皮捣蛋,无恶不作,将天下第一庄闹得鸡犬不宁,鸡飞狗跳,身边却桃花不断…他始终如一,宠她上天。面对部下的不满和投诉,他慵懒的回答,“我宠的,怎么着?”且看妖孽腹黑美男子如何收服恶搞小妖精,打败情敌,独占夫人闯天下。*片段一“主人,不好了,夫人烧了您书房里最宝贵的画作…”下人慌忙禀告。“嗯?烧了正好,本座也看厌了…”“主人,大事不好了,夫人把轩辕国皇帝送来锦鲤给吃了…”“什么?!夫人在何处,快带本座去,本座早就想吃了…”“主人,夫人把表小姐推到湖里去了。”“主人,夫人跳墙出去了…”某男终于抓狂,“什么?立刻给我抓回来…花婼,你别想逃!”*片段二“夫君,你为什么长这么好看?”某女一脸纯真,笑得纯洁无暇。“因为夫人你喜欢。”某男额头滴汗。“我喜欢?谁说的…我去阉了他。”“难道你不喜欢?嗯?”某男逼近,一双小眼睛迷城一条线。伸手将她捞到床上,随时准备调教。“呵呵,有话好好说,是我说的,是我,我阉了自己还不行么…喂,你别乱来,再摸我要咬人了,啊,救命啊…”屋子里发出了一片欢愉的叫声…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

    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

    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会使你在工作中、职业生涯发展中占据主动,左右逢源。如果你拥有一个强大的人际关系网络,那就会比竞争者具有更多的先天的资源优势。无论如何,构建好你的人际关系是你在这个社会生存的资本。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辨是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明辨是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本书旨在通过故事的形式,帮助青少年同学们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 中国古代宰相传

    中国古代宰相传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江湖之骆荆长风

    江湖之骆荆长风

    他是行踪不定的江湖游侠。他是被情所困的登徒浪子,他是亦正亦邪的武林神话;他,驰骋于山水之间;他,纵情于轮回之巅;他,扬长于是非之界。试问,苍茫大地,谁还有藐沧海之一粟的情怀?只有他,也唯有他……他就是苏骆荆,执手写意江湖的苏骆荆……
  • 采购总监实战手册

    采购总监实战手册

    《采购总监实战手册》是《中国企业培训大系?高管实战手册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套丛书作为企业高管走向职业化、提升领导力的实用型图书,立足中国企业实际,充分借鉴东西方成功企业与企业家的管理思想与方法,剖析企业管理精髓,灵活体现“管理理念+实用案例+操作要领”的思路,全面阐述了各高层管理职位的基本素质要求、工作职责和管理技能,解答了管理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具体可行的操作技巧或行动指南,是一套集操作性和指导性为一体,颇具指导价值的管理经典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