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4700000020

第20章 诗人群体的变迁(1)

论述魏晋南北朝诗人之变迁承继,是一个大题目,笔者自难面面俱到,因而拟从内外两方面来探讨,即论外部的群体变迁,又论内在的人格和生命意识的继承与变化,进而从这三个角度去窥测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及艺术性的流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集团不断涌现,为文学史上一道靓丽风景。这里用诗人群体名之而不言诗歌流派,乃是因为诗人群体指同一历史时期有共同生活、共同趣味的诗人群,他们没有真正意义的文学领袖以及可以指导这一群落创作的理论,也就是并没有演化为一个后世意义上的诗歌流派。

谈诗人群体,要从文人群体说起。春秋时,诸子百家学说各有师承,孔、孟、墨、庄几家弟子均有明载,是具有学派特征的文人群体。战国时有稷下学宫,文人繁盛。不过,这些文人群体以学术为论题,没有明显的文学倾向。西汉分别出现过以梁孝王刘武、淮南王刘安、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询等帝王为中心的文人群体,以辞赋创作为要义,文人或是政治智囊或是文学侍从。循汉武帝旧例,有东汉灵帝鸿都门学之兴,曹操邺下文士集团之举等等。诗歌为文人垂青之时,诗人群体也自然而生。建安诗人群体的形成即仰赖曹操的网罗,这种情况后来常常发生,像西晋贾谧聚集的二十四友,南朝齐萧子良聚集的竟陵八友,唐太宗手下聚集的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人群体皆是。

诗人群体形成,跟生活环境有关联。先如地域的影响,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受西域边塞风情影响;次如职业环境的影响,如中唐的台阁体诗人群。当然也有一种独特的家族记忆的诗人群,如魏之三曹,西晋到南朝齐的谢氏诗人群。诗人群体的形成,与诗人的审美趣味相投也不可分。诗人的创作个性固然存在,但同一时期终究有相对一致的审美追求,三曹七子的诗歌悲凉慷慨,竟陵八友诗歌有声韵之美。前代诗歌对诗人自觉的熏陶,或使诗人亦步亦趋缺乏创新之力,或使诗人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而诗人的性情好尚使他们附和或背离时俗,形成自己的风格和诗歌的文化特征。诗人的审美趣味有时也形成于生活趣味相投,竹林七贤的形成,即是性情相投加上生活趣味相投。

魏晋南北朝的诗人群体往往是松散的。这一时期,文人多受制于政治,政治催生的文人集团,却没有显示出亲密无间、向心协力的粘合力。从建安的三曹七子到南朝的竟陵八友,都是如此。文人因思想性情、生活方式、才学风格等方面的差异相轻相斗,曹操杀孔融、嵇康与山涛绝交,都是此类。魏晋南北朝的文人好风度,常师心使气,这些都是诗人群体松散的原因。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明代陆时雍又说:“人情好尚,世有转移”陆时雍《诗镜总论》,《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第1416页。,诗风之变源于社会生活和诗人情志,实为常理。诗人世代交替,诗风自然各异。

三曹七子诗群的出现

三曹之说,始见于南朝梁代。或称“二祖、陈王”,如沈约说:“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二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8页。或称“曹公父子”,如南朝梁钟嵘说:“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钟嵘《诗品序》,《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第2页。七子之说,始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孔融在公元208年为曹操所杀,这篇文章所言的情况当在此之前。

史籍中没有完整出现“三曹七子”,较全面提到他们的是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仲宣委质于汉南,孔璋归命于河北,伟长从宦于青土,公干徇质于海隅,德琏综其斐然之思,元瑜展其翩翩之乐,文蔚休伯之俦,于叔德祖之侣,傲雅觞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没有提到孔融,三曹六子外,同时的几个文人如杨修等也提到了。

三曹七子中,曹操举足轻重。他心怀四海,逐鹿天下,唯才是举,敢于背离世俗道德观念,征召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水之滨的隐士以及盗嫂受金不遇于时的人。《三国志》曹操本传说他“文武并施,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54页。曹操以文为心声,又以诗娱情,成为建安文坛盟主。曹操对儿子曹丕很用心思。曹丕在《典论·自叙》中说:“余时年五岁,上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曹操在建安十三年(208)为丞相之后,强召司马懿为文学掾,“使与太子游处”房玄龄等《晋书·宣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2页。曹操对曹植亦然。曹植少年时,曹操率诸子登铜雀台作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陈寿《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557页。曹氏兄弟在生活与政治上依傍曹操,文学上则各有成就,二人对文学的认识也很不一样,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而曹植却小视文学,曾说:“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与杨德祖书》)

曹操首先和七子有密切的联系。当时,诸侯割据,战乱纷纭,诗人之间缺乏交往,但公元204年,陈琳、阮瑀归曹操,均为司空军谋祭酒;徐干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公元208年,是七子相会的关键一年,这年或稍前,应玚、刘桢归附曹操,均为丞相掾属;九月王粲归附曹操,也为丞相掾。可惜,该年八月孔融就给曹操杀了。曹植曾欣然说:“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今悉集兹国矣。”(《与杨德祖书》)曹操以“违反天道、败乱伦理”的罪名杀孔融,对其他六子则多有笼络,史书有明确记载。

七子之间的交往之乐,从他们的宴会诗中可以看到。曹丕在《与吴质书》中表述了他们的“南皮之游”的快乐:“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刘桢也在《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中叙说:“众宾会广坐,明灯熹炎光。清歌制妙声,万舞在中堂。金罍含甘醴,羽觞行无方。长夜忘归来,聊且为太康。”一起饮酒,一起赋诗,诗歌也是他们交往的媒介。刘桢《赠徐干》诗二首,其一说:“思子沉心曲,长叹不能言。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迁。”徐干《答刘桢》:“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流露出的浓郁愁思,蕴含着彼此的深情厚谊。

曹操深厚的文学修养,使其对网罗文人具有自觉性。文人对他既是政治归附,也是文学侍从,如袁绍兵败后,陈琳归降曹操。而吴质之于曹丕,杨修之于曹植,主要做了政治谋臣。曹丕、曹植承继了乃父网罗人才之法。建安十六年,曹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曹植为平原侯。《三国志·王粲传》记载当时二人“天下向慕、宾客如云”的情况:“始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粲与北海徐干字伟长,广陵陈琳字孔璋,陈留阮瑀字元瑜,汝南应玚字德琏,东平刘桢字公干,并见友善。”

曹操开建安风气之先,但他不是自觉以诗歌为建安诸子的前导,把他们引入某一诗歌创作轨道,而是仿汉武以赋家为文学侍从的旧例,使诗人为自己的侍从。建安诸子扮演文学侍从时多作赋。如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荆州,曹丕作《述征赋》,阮瑀作《纪征赋》,王粲也作了《浮淮赋》。作的诗相对少,如建安二十年曹操征张鲁获胜,王粲作五言《从军行》五首赞誉其事。当时诗人集于邺下,诗坛领袖表面上是曹操,实际上已经是曹丕了。曹丕从政治与情感两面将建安诸子驱进狭隘的生活圈子,往往约请诸子依物而作。他随父出猎,作《校猎赋》,命陈琳、王粲、应玚、刘桢各写一篇赋,于是有陈琳的《武赋》、王粲的《羽猎赋》、应玚的《西狩赋》、刘桢的《大阅赋》。他得一副玛瑙勒,喜极而赋,同时令陈琳、王粲作赋。他做《寡妇赋》悼阮瑀,作《槐赋》,都令王粲并作。他在北园及东阁讲堂赋诗,命王粲、刘桢、阮瑀、应玚等同作。这些与乃父的行为相似,但曹操宣扬武功,他则有些以文为戏的味道。曹丕更关心诸子的为文风格,在《典论·论文》和《与吴质书》中以气论文,评说了建安诸子的诗文创作风格,审视了诗人性情对文学的影响。

建安七子向往参与政治而不是做一个诗人,常以特殊的历史事件、生活场景入诗,以诗歌观照社会。当他们在乱离之后,依附曹氏父子,除了随曹操征伐就是与曹丕曹植饮酒赋诗,写了大量宴游诗歌,在诗歌的艺术性得到强化的同时,创作精神却异变了。

建安二十三年(218)大瘟疫,王粲、徐干、陈琳、应玚、刘桢同年而亡。建安诗歌随诗人凋零而逐渐消亡,其后仅有曹植还维系建安诗风之余响。

竹林七贤的承继与变异

魏晋易代,竹林七贤步三曹七子之迹,出于险恶的政治旋涡之中。他们或心向曹氏与西晋统治者同床异梦,或者与西晋王朝同轨运行,与时俯仰。

“竹林七贤”的说法最早见于《三国志·王粲传》附《嵇康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琊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魏氏春秋》的作者孙盛,字安国,太原中都人,所著《魏氏春秋》《晋阳秋》,世称良史。竹林七贤最后一个王戎去世,孙盛刚降生,他亲身感受到七贤的巨大影响:“于时风誉,扇于海内,至于今咏之。”(《世说新语·任诞》,刘孝标注引《晋阳秋》)与孙盛同时的名士袁宏、戴逵、孙绰,也著有《竹林七贤名士传》《至人高士传赞》等书,也说明竹林七贤之名在当世就有了。

与裴松之同时的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任诞》中也有类似记载:“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这段文字增加了描写,其材料来源极有可能取自《魏氏春秋》。

“竹林”之名的由来有两说。其一是实有其地。《世说新语》说“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并非妄言。王戎在阮籍、嵇康死后,一次路经从前常一起喝酒的黄公酒垆,对同车人说:“前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其二认为竹林为假托。陈寅恪认为“七贤所游之竹林,则为假托佛教名词”。因而,竹林在后世“清通、脱俗,成为士大夫卓尔不群的象征”施惟达《中古风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7页。

七贤以嵇康为中心,对魏晋之际社会政治黑暗,对司马与曹魏两大政治集团的权力之争,厌倦极深却无可奈何。嵇康是曹操孙子曹休的女婿,官至中散大夫,极易招惹司马集团对他的猜忌,“直性狭中”(《与山巨源绝交书》)的性格,使他对司马集团采取了坚决不合作的态度。正是由于他对司马氏集团鲜明的不妥协精神,使他成了竹林七贤的领袖,也成了所有对司马氏集团不满的士子的领袖。

阮籍与嵇康齐名,但政治态度不如嵇康旗帜鲜明,他“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晋书·阮籍传》);既不做曹魏朝廷的官,也不做司马氏的官。他婉拒魏太尉蒋济的征辟,推辞不成,就吏不久又托病力辞。一年之后,曹爽为司马懿所诛,“众人咸服其远识”。阮籍以明哲保身为原则,尽量不对两大政治集团表现倾向。为拉拢阮籍,安抚士人,司马昭处处表现对阮籍的宽大态度。但阮籍始终不落入司马昭的陷阱,虽无法推辞司马昭的任命去做东平相,却“旬日而返”,最后又主动讨了一个有酒喝、无事做的步兵校尉的小官做,以免司马昭的进一步纠缠。阮籍常以清白眼待人,表达分明的爱憎,得罪礼法之士甚多,所幸因与司马昭私交甚厚,才未被陷害。阮籍在司马氏高压统治下保身的方法,一是发言玄远,不臧否人物;一是以醉酒、糊涂来掩盖清醒。钟会想加害阮籍,“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而获免”(《晋书·阮籍传》)。为逃脱司马昭为司马炎的求婚,阮籍沉醉六十天,使司马昭的使者无可得言而告退。当然,戏法不能久耍,当司马炎上演禅让的喜剧,要阮籍作劝进表时,阮籍不得不从“沉醉”中突然“醒来”,“籍便书,按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晋书·阮籍传》)。因为他知道,如果不“醒来”写劝进表,脑袋就保不住。阮籍是完全清醒的。在这种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下,阮籍练就“青白眼”的特殊本领表达爱憎。由于事实上与司马氏的不合作态度,使他赢得了嵇康的友谊与尊敬,成了竹林七贤的又一面旗帜。

阮籍、嵇康心心相印,《晋书·嵇康传》说,嵇、阮神交,其他五人“豫其流”。如山涛与二人一见,即“契若金兰”。嵇康所居的山阳为竹林七贤游集之地,除七贤外,参与竹林之游的人还包括吕安、阮侃、郭遐周、郭遐叔等。他们都是嵇康的好友,同嵇康的关系比列入七贤的人还要密切。经常与嵇康往来的是向秀和吕安。

向秀字子期,少为同郡山涛所知,又与谯国嵇康、东平吕安友善,其趋舍进止,无不毕同,造事营生,业亦不异。常与康偶锻于洛邑,与吕安灌园于山阳,收其余利,以供酒食之费。或率尔相携,观原野,极游浪之势,亦不计远近,或经日乃归,复修常业。(《向秀别传》,转引自戴明扬《嵇康集校注附录·事迹》)

“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晋书·嵇康传》)

其他与嵇、阮关系较深,来往较为密切的当推山涛。《晋书·山涛传》说:“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庄老,每隐身自晦,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游。”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里谈到,“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尝谓之知言”,可与互为印证。山涛家境贫寒时即对妻子说:“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但不知卿堪公夫人不耳。”(《晋书·山涛传》)可知他参与竹林之交本来就心志不坚。嵇康对山涛不冷不热,从《与山巨源绝交书》就看得出来。山涛与司马懿的夫人张氏有中表之亲,同司马集团的关系较为密切,大概是嵇康对他冷淡的原因。嵇康临刑对子嵇绍说:“巨源在,汝不孤矣。”(《晋书·山涛传》)可见他与山涛还是相知的。

同类推荐
  •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中国报告文学的凝思

    “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历史作用和意义、报告文学的新闻特征及其变异、谬种的泛滥——对“纪实文学”的追问、写实文学:愈演愈烈的风潮、“史志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新形态、报告文学要展现刚性品格、报告文学的时代品性等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宋词三百首(中华文化书系)

    宋词三百首(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晁补之、晁端礼、陈人杰、陈与义、戴复古、范仲淹等。
  • 心正话自真(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心正话自真(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我扶着四川歌唱

    我扶着四川歌唱

    感谢一条北纬30。线,把浙江与四川的诗情画意联系在了一起,把“天堂”与“天府”联系在了一起,把诗人的炽热的心与我们四川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联系在了一起!旋律之一:蜀地遐思,栈道,剑门关,西昌发射基地参观记,冰川野浴,高山杜鹃,康定,折多山,折多河,塔公寺,丹巴县,藏羌古碉,雪山感觉,三星堆遗址断想,第几场雨下在昭化古城,金沙遗址,成都“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都江堰的李冰,夜宿“九寨天堂”等。
热门推荐
  • 球灵王子

    球灵王子

    超级侦探重生成为用有超级天赋的篮球运动员,从此开始了他的另类传奇人生,不断的魔鬼训练,不断的超越自我,创造一个又一个的篮球神话,奔跑的快意、扣篮的兴奋、美人的呐喊、男人的惊慕、星探的渴求,正当巅峰之时,命运却惊天逆转,神秘的谋杀、兄弟的背叛、爱人的消失,种种离奇不断上演,是谁设计了这一切,阴谋背后的诡秘,他能否揭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别惹废物二小姐

    别惹废物二小姐

    穿越重生,却被父亲当做礼物送到他的面前,供他一夜消遣!为的,却是换回颜家独子的性命!儿子的命是命,女儿的命就是草么?行,那姐换上男装做男人行了吧?不就是坑了那什么天下首富几千万两金子么,至于追在她屁股后跑吗?姐坑你银子,那是看得起你!不就是一不小心炸了那什么最黑的黑道的一个老窝吗?至于你们门主亲自出马找上们来,还说什么人情债肉偿?奶奶的,姐这一如花似玉温柔娴淑品性纯良的小女纸,是坚决不会入黑道的!不就是眼睛不听话观摩了一下皇上大战十二妃的精彩戏码,还顺带评价了一句“姿势不对”吗?至于你一个堂堂一国之君咬牙切齿非让她穷尽一生教教他御女之术?(镜头一)颜千秋:知道吗,我昨天晚上梦见你了。岳无渊:哦?颜千秋:我们俩相互依偎在小河边,你看着我,我望着你。忽然,你抬起头,深情地对我说了三个字。岳无渊(深情凝视,满脸期待)颜千秋:(奸笑摇头)你说……汪,汪,汪。(镜头二)凤嵩凌披上长袍,却并不系衣带,而是踏出温泉走到颜千秋的面前,故意将正面对着她,而且还恬不知耻的将他下面那根长得和香肠很像,却又比香肠肥了一圈儿的东西在颜千秋面前抖了抖。凤嵩凌:你刚才的意思是我这方面不行?”颜千秋:“没错,阁下的东西嘛……哎……和被打肿的牙签有得一拼啊!虽然我还不知道大哥你的身份,可是可以猜得出大哥你不是王爷也是公侯,你身边的女人为了讨好你,自然是要叫得万般妖娆的,可是作为男人,你真的很失败!连女人哪些地方敏感都不知道,难道你爹以前就从来没教过你吗?”!!!!!!!!!!!!!!!!!!。<汗,实在是不太会写简介,亲们多包涵>推荐友文:《养女成妃》:《憨憨老婆,别走》:《御龙》(完本哦):
  • 天魔舞

    天魔舞

    《天魔舞》是一部描写抗日战争后期大后方成都社会风貌及世态人情的 长篇小说。故事以1938年国民党迁都重庆后的时代为背景,描写了“国战” 期间跑到成都的国民党政府大小官员、普通下江百姓和生活在成都本土的平 民百姓的生活画卷,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下行行色色人等的真实生活。李劼 人先生以他如椽的大笔,刻画了如陈登云、陈莉华等一批发国难财的政府官 员下的小爪牙和红男绿女,如白之时、唐淑贞等平民百姓,同时生动地再现 了抗战时期大后方成都的风土人情,特别是成都的都市生活,成都的乡郊风 景,青年学生从军的爱国热情,美国盟军的加入,普通人们飘摇的生活。
  • 潜婚

    潜婚

    短短两小时的相亲宴,李希乐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给潜婚了。妈妈说:他英俊潇洒,一表人才;嗯,她承认,这男人长得的确养眼。妈妈说:他温文尔雅,成熟有礼;呃哼,她服,这男人在人前实在是太会伪装,简直一腹黑。妈妈说:他心思细密,事业有成;没错,她信,这男人挥金如土,响当当的一凯子爹。妈妈说:一看他温柔的眼,就知道是疼老婆的好男人;好吧,这点她非常确信。。。绝对是谎话,P话,这男人跟温柔天生的绝缘体,他从没疼过她,宠过她。可是,为什么妈妈没有说,对于她这个名正言顺的老婆他只会用强迫,威胁,呼喝,叫喊,咆吼。。。天啊,可怜她才二十二岁,她可不想被这个婚姻潜规则一辈子啊!不行,她要绝地大反击,反身潜腹男。。。。。。。。。。。。。。。。。。。。。。。。。。。趴在餐桌上,对着桌上的十几人,李希乐假蹙着眉,娇吟滴滴的喊道:“老公、、人家肚子好疼哦,好像大姨妈来了,你去买那个那个回来给我好不好嘛?”来桌的客人齐刷刷的瞟向男人,只见男人仍斯文的夹着菜,直到咽完最后一口茶,他才悠哉哉的从性感的薄唇里飘出四个字:“忍忍就好!”
  • 狂女

    狂女

    她是风华绝代的天下第一美人,她是权势倾国的居士山庄的庄主夫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夜夜恩宠日日缠绵。他是丰神俊朗的武林领袖,他是集正道邪道力量于一身的大侠妖魔。权势倾国,自身武功深不可测。他是俊美温柔的白衣神医,他是既不属于朝廷亦不属于江湖的仙境无忧谷谷主。医术惊人,一头雪白银发更彰显纤尘不染的干净气质。武林四大家族,个藏四分之一的藏宝图。为了得到最后一份藏宝图,他步步为营,招招下套,以情为牢,囚住了那个如火一般的人物。恩宠的背后,恩爱的前提,竟是一张残缺的地图。绝情崖前,她绝望之下,与他恩断义绝。为了新生,众目睽睽中,跃崖而下。手缠绷带的右手,排列五星的红痣,临走前师父的嘱托,让她寻找手藏五星,身带残玉之人。因缘巧合下,意外发现,暮然回首,那人竟在灯火阑珊处。如水温柔的他,不求回报的付出,脆裂的心慢慢愈合。居士山庄的墨竹园,毒医藏身处的大片竹林,上一辈不堪回首的往事,不愿重提的过往,竟隐藏着如此之多的秘密。他的恨,他的一头银发,一切的一切,都将慢慢解开,最后却发现,他与他,竟是……谁是她的他,谁是午夜妖精的良人。执子之手,是否就能永远相守?世人皆笑痴癫狂,又岂知其中忧悲伤?【妖的连载文】【罪宠】——连载中【妃占妾身】——连载中【妖的完结文】【狂女】——完结文【王爷,走着瞧】——完结文【养个奴隶做老婆】——完结文【一个娃娃两个爹】——完结文【推荐好友的文】【夜宠】醉舞狂歌【天魔】无意宝宝【月下欢】凤歌【独宠夜姬】林小妹【紫应有语】夏无端【快乐向前冲】珉珉鑫【捡回来的吸血王】端木勤勤【邪魅王爷的囚宠】无意宝宝和端木勤勤,风云小妖,后妃,尹蝶颜一起建的圈子——【水墨书香】http://m.pgsk.com/club/manage/m.pgsk.com喜欢妖的亲亲可以直接用会员登录上去看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结果·抬

    结果·抬

    任何两个人之间都有一道门,小说里,人物之间的门被一款网络游戏给打开了。但是你知道,不管你玩不玩游戏,你都渴望能够推开与其他人之间的那道门。而在一脚已经踩到青春的尾巴尖儿的时候,我们将选择带着最初的回忆离开,也许偶尔还会看着别人的电脑屏幕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