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4300000019

第19章 1986年(2)

安乐死

● 现代医学无法挽救而面临死亡的病人主动要求,医生为解除其痛苦而采取提前结束其生命的举措。

● 关联词:生命权 死亡权 基本权利 人性尊严 个人自决权

“安乐死”是一个长时间、多方面困扰人类的难题,与道德、伦理、医学、法学、哲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都有关联,其中在法学里面,又涉及到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等,从宪法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涉及到的问题有三个:1.病人的生命权与人性尊严的关系;2.病人是否具有死亡权或者能否放弃自己所享有的基本权利;3.病人的个人自决权与国家对基本权利的保护义务及其冲突——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我国有关安乐死的讨论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86年在我国陕西省汉中市发生了第一起安乐死的事件后,关于此问题的讨论一度十分激烈。陕西第三印染厂职工王明成是这起案件的主要当事人。1986年,王明成在汉中为母亲夏素文实施“安乐死”,因此被逮捕关押,与实施者蒲连升一起被检察机关以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1991年4月,汉中市(现汉台区)人民法院宣判二人无罪,但公诉人坚持认为王、蒲两人的行为构成了犯罪,提起抗诉。1992年6月25日,汉中市人民法院驳回抗诉,维持原判,宣告蒲、王两被告人无罪释放。

多年以后,王明成本人也因患胃癌,晚期不堪病痛折磨,于2003年6月7日通过媒体发出了想要安乐死的呼声。但是,当年因他而起的一场热烈讨论并没有一个结果,他就医的医院表示,因国家没有立法,不能为他实施安乐死。 人类个体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纵然有再好的治疗,死亡也是迟早的事。人有生的权利,也应该有平静去世的权利。选择安乐死,这种观念标志着人类对生与死的更理性的认识和选择,维护病人的尊严,尊重病人选择死亡的权利,理应是人类文明在更高层次上的一种体现。198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经做过一台有三十多位医学和哲学界人士关于“安乐死”的访谈节目。节目播出不久,节目组收到了邓颖超的来信,信中说:“今天你们勇敢地播出了关于‘安乐死’这个问题,是唯物主义的观点。我在几年前已经留下遗嘱,当我的生命快要结束、用不着用人工和药物延长寿命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抢救的办法。这是我作为一个听众参加你们讨论的一点意见。”

世界和平年

● 国际联合国大会确定的一项促进和平、保障人类的未来的重要活动。

● 关联词:和平 裁军 防止核灾难 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百名歌星演唱会 《让世界充满爱》

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这是第40届联合国大会倡导的一项重要活动,得到了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百多个国家和组织的支持。国际和平年的主题是 “捍卫和平,保障人类的未来”。其主要目标是:促使联合国、联合国各成员国的政府及民间组织,教育、文化和学术机构以及新闻工具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促进和平、国际安全与合作,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加强联合国作为致力和平的主要国际组织的作用;集中注意并鼓励反映当今世界的基本和平要求,尤其是在和平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相互关系,裁军和防止核灾难的紧迫要求,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行使人权和自由等方面。

中国政府高度赞赏并十分重视国际和平年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很多贡献。1985年5月10日,国际和平年中国组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1986年6月16日,为了宣传国际和平年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国际和平年》纪念邮票,全套1枚。图案采用中国民间传统的剪纸艺术形式,一只口衔橄榄叶展翅飞翔的和平鸽,代表了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美好愿望;和平鸽身上绘有许多不同肤色的儿童形象,象征国际和平年捍卫世界和平和造福人类未来的宗旨与使命。对于中国民众来说记忆更为深刻的是,中国流行乐坛第一次推出了128名歌星的庞大阵容,联袂演绎《让世界充满爱》。这一年的5月9日,100名歌手在首都体育场同声高唱,这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页。

年仅22岁的音乐人郭峰主创了这首《让世界充满爱》,并在文化部门的支持下举办了一场大型音乐会。音乐会当天首都体育馆座无虚席,由篮球场地改造的舞台被一盆盆鲜花围绕,被一幅幅水粉画印衬,这就是当时最时髦的演出现场了。在这种氛围中,《让世界充满爱》的前奏音乐响了起来。韦唯、程琳、杭天琪、付笛声、蔡国庆、崔健、孙国庆、常宽等当时最出名的一百名歌星从两侧登上舞台。他们手拉手、肩并肩,在中国流行乐坛上形成了第一次规模宏大、震撼人心的合唱,歌声一直传诵到现在:“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 ……”

铁饭碗

● 对我国长期实行的统包统配、只进不出的用工制度的一种形象说法,比喻劳动者一旦工作就有了终生的依靠。

● 关联词:大锅饭 劳动制度改革 劳资关系 辞退

1986年9月9日,国务院公布了改革劳动制度的四项规定,对新中国成立后延续多年的劳动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有:1.企业新招收的工人开始实行合同制;2.企业招收工人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3.企业可以辞退违纪职工;4.对职工实行待业保险。

从此以后,新进企业的人员再也没有终身制待遇,而是一律实行劳动合同制,所以人们说:中国企业职工端了几十年的铁饭碗在这一年被打破了。

所谓“铁饭碗”是对我国长期实行的“统包统配、只进不出”用工制度的一种形象化说法。改革以前,企业长期实行以固定工为主的用工制度,这种用工制度的特征在于:国家是用工的主体,企业无用工自主权;劳动关系的建立不是通过法律方式,而是通过计划统配的方式;职工虽然没有流动的自主权,但有充分的就业保障,企业则无权辞退职工。人们对1985年夏天发生的一件事情还记忆犹新。杭州饭店奥地利籍总经理弗莱克想辞掉21名合同制工人,结果这些工人的家长去饭店质问:“我们的孩子究竟犯了什么罪?”弗莱克叹道:“在中国解雇一个人,比枪毙一个人还难。”1986年中国的劳动制度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新招工人中实行劳动合同制,而到了后来,职工下岗也成为非常普遍而平常的事。

随着“铁饭碗”的被打破,“大锅饭”也不能再吃下去了。大锅饭是对分配方面存在的平均主义现象的一种形象比喻。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即企业不论经营好坏,不论是赢利还是亏损,工资照发,企业工资总额与企业的经营效益脱节;二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即在企业内部,职工无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不会影响个人的工资分配,工资分配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

在198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体制很不完善,职工们都争着要端上国有企业这只最稳当的“铁饭碗”,在这里吃“大锅饭”,而政府就成了那掌勺的厨师。这种制度严重压抑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生机盎然的经济活动失去了活力。为彻底根除这种弊病,中央作出了要求:“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之后,“打破铁饭碗”“打破大锅饭”成为新时代的口号,中国经济在有声有色的改革中突飞猛进起来了。

朦胧诗

● 新时期诗歌第一次最有革命意义和影响性的浪潮,1980年代的先锋诗歌运动。

● 关联词:新诗潮 北岛 舒婷 顾城 海子

“朦胧诗潮”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它在诗坛乃至中国文学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最终给我国当代文学史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变革。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做“朦胧诗”。

“朦胧诗潮”的出现有其特定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时代特点和政治环境决定了诗歌的基本范式是“颂歌”与“战歌”,对于诗人的要求是“必须具有正确的、强烈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感情,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物质和精神的伟大变革,向人民进行共产主义的教育。”这个时期代表性的诗人以及诗歌有比如贺敬之的《放声歌唱》,郭小川的《自己的志愿》,虽然也有些不错的篇章,但个人情感被社会的大众的政治的本质所取代,诗歌所独有的含蓄、暗示、暧昧等美学因素完全被忽略。以致于发展到“文革”中,诗坛上“假、大、空”的标语口号式韵文泛滥。

朦胧诗的出现,对这种固定不变的诗歌模式和审美惰性进行了强有力的冲击,使人们领悟到诗歌的审美本质,一些在迷惘中觉醒的青年作者,凭着善感的心灵和有限的新诗知识,尝试建立个人化的审美世界。他们追求生活在心灵中留下的真实感觉,追求自己内心的秘密,从而创作出了与前一历史阶段迥然不同的作品,因为突破,因为创新,不被时人理解,所以被称之为“朦胧诗”,其实,这正是诗的觉醒,是诗自身的复归。

被看做朦胧诗的主力作者是北岛、舒婷、顾城、江河、食指、杨炼、芒克、多多等人,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食指的“当蜘蛛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等等,都是当时人们熟悉得能脱口而出的朦胧诗诗句。

按 揭

● 指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 关联词:贷款 楼花 供楼 物业管理

按揭,又称按揭贷款或供楼贷款,是指购房者以所购住房(或“楼花”即对此房所拥有的权益)作抵押,向银行申请一定资金贷款,并分期还款的一种金融服务。

把供楼贷款称为“按揭”,源于我国香港地区学者以粤语音对英语mortgage的汉译,这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融资购房的方式。随着城镇居民住房的商品化,自1980年代起,商品房预售按揭开始在内地流行。1985年,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发放了首笔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揭开了深圳乃至全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序幕。凡是具备了以下条件者都可以申请按揭贷款: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及在中国大陆有居留权的境外、国外公民;2.有稳定的合法收入,具备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3.同意以所购房产(或“楼花”权益)作抵押。此外,一般来说,无论是建行还是工行,都还要求借款人在该行有拟购房房价30%以上的购房储蓄存款。

1980年代,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刚刚开始,个人住房由国家或企事业单位负担解决的数十年历史结束,住房开始实行货币化至商品化的改革。“按揭”一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悄然诞生,它预示着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中的“住”即将翻开历史的新篇章。

自1986年起,“按揭”一词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民众的生活中并为他们所熟知,二十年以后,由“按揭”而派生出的“房奴”也大量出现了,“房奴”现象也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房奴”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二十到三十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被奴役般的压抑。

国际通行看法认为,如果偿还房贷的月供超过个人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影响还款人的生活质量。而据焦点房地产网的一项最新调查,我国32.18%的人月供占到了其月收入的50%以上。他们在享受“有房一族”的心理安慰的同时,也承受着“不工作,房子就会被银行收去”的精神重压。

同类推荐
  • 中国名泉

    中国名泉

    这本《中国名酒》由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听三毛讲远行

    听三毛讲远行

    好想跟着三毛远行,一同去金色海洋吹风,聆听音乐王国的天籁之音,伴着大西洋的七颗钻石感受清风拂面的恬然情怀。
  • 美国精神

    美国精神

    本书展示了这么一幅复杂但明晰的“美国精神”图景:美利坚民族既牢固地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但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又依赖甚或迷恋宗教精神;它承认和甚而维护国内的价值多元和种族多元,但同时保持不免偏狭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WASP)主流;它宣称拒绝单一的真理,但时时表现出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绝对主义和普遍主义思维方式;它的民族文化基因中有着对人性的深深怀疑和“性恶”信仰,但它又自信非凡,而且有时幻想有加,以致幼稚;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终结

    网游之终结

    无意中接触到网游,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混混是怎么样在虚拟网游的海洋中乘风破浪的故事。
  • 自己拯救自己:斯迈尔斯成功学(大全集)

    自己拯救自己:斯迈尔斯成功学(大全集)

    《自己拯救自己:斯迈尔斯成功学大全集》以一句古训“自助者,天助之”贯穿始终,通过历史上各界名人的具体而生动的事例,讨论了人生哲学中诸如勤奋、勇敢、信念、诚信、金钱观等等,着重教导年轻人正确地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斯迈尔斯一生写过20多部著作,其中最广为流传的除了《自己拯救自己》之外,还有《品格的力量》《金钱与人生》《人生的职责》等。主要探讨人生的成功与幸福,关于良知,关于道德,关于自由与责任等等。斯迈尔斯在研究了历史上多个国家、多个领域的成功者之后发现,在人类文明中,存在着一些历久弥坚的优秀品质,它超越时代和地域,不断地引导着人们走向成功和幸福。
  • 嫡女为妻:庶夫狠嚣张

    嫡女为妻:庶夫狠嚣张

    丈夫设计害的她家破人亡,将他恨入骨髓,相互争斗不死不休,直至最后病死榻上。重生后本以为和那人再无交际,不想十里红妆,郡主二次下嫁,入住太傅府,再度成为庶子媳。现实却像是和她开玩笑一般,许多前世并未发生的事情接踵而发,在她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不怀好意的接近。姐妹之间为了利益相互利用、谋算、各种想踩着她上位。阴谋不断,手段层出不穷,躲不过就只能迎面而上!想踩着她上位?你得爬得上来才行。引祸江东到她身?反将一局管你去死!上有嫡母眼不眼存有嫉妒一心想让将她镇压。下有嫡子长媳不渝,妯娌之间各种不对付。在外玩别人,在家玩庶夫,郡主表示,其实这样的日子也挺不错……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劫天尊

    九劫天尊

    我!有违天道!我!逆天而战!不服从命运的安排!转轮回!踏九劫!夺天命!造乾坤!成就王者之名!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异世武巅

    异世武巅

    穿过多少生死,越过无数时空,带着炎黄一族无上秘技,他君临异世!面对宗门振兴的大任,他如何完成?穿越之谜,身世之惑,该如何解开?茫茫主界,无数上古大能接连陨落,是谁导演了这一切?以轮回铸剑、以天地为招,看背负着惊天阴谋的苍夜如何一步步,走上这异界的巅峰!
  • 重生,庶女也嚣张

    重生,庶女也嚣张

    新男强女强爽文,《毒妃难求,冷王勾心缠》,请点击其他作品帮忙收藏。相府庶女,再世重生,当郡主,挑皇子,举大刀,扛令牌,称霸天下!怎么嚣张怎么活!渣男渣女,看你们如何去死!前世,她身怀六甲,嫡姐却要嫁入宫中,取而代之!前世,十年夫妻情分,助夫为王,她以为自己觅得佳偶,最终竟换来小儿夭折!亲夫长剑!再世,亲生母亲并非与人私奔,一切的一切竟是祖母的安排再世,相府佟家阴谋层层,自己深陷其中,却从不知再世,她手持龙灵令牌,号令天下,原来渣男的野心一直不止一个大周国再世,她要拨开层层迷雾;再世,她要相府佟家鸡犬不宁;再世,她要渣男虚伪尽显!他,爱了她两世前世,一见钟情,却因她要嫁给他人,选择在远处深深祝福再世,再次钟情,他选择不离不弃,无意重返前世冷眼看清一切,他誓,此生,佟非凉便是他的天下!*“非凉,我已经错过你的一世,这一世我绝不会轻易放开手!”佟非凉的心被扯动了,这人竟然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非凉,此生此世,你就是我的天下!”男强女强重生宠文
  • 马家寨

    马家寨

    天寿逼上北莽山落草成寇。抢钱粮。冯家串通地方驻军借剿匪之名血洗马家寨,渭北高原马家寨马冯两族素有积怨。马家后生马天寿垂涎冯家大户冯仁乾的小妾,莽撞冒犯引来杀身大祸,五百余乡民以血肉身躯勇护家园。,意气风发与冯家对峙,掳小妾,砸店铺,幸得永寿常医师金大先生拼力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