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600000024

第24章 有距离,有分寸,有始终(2)

从前有一个仗义的人,广交天下朋友。临终前对他儿子讲,如果有难解决的事情时,可以去找你洛河的李叔帮忙。儿子想了想问父亲为何要找那个不太说话、平时又不苟言笑的李先生,为什么不去找平时与父亲交往颇多的那些人呢?

父亲听完后笑笑说:“别看我自小在社会闯荡,结交的人多如牛毛,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两个真正的朋友。一个是你徐州的刘伯伯,可惜他住得太远怕是不能及时帮忙;一个就是你李叔。其他的不足所托啊。”

儿子纳闷不已,因为他始终不明白为何平时那么多经常来往的“和善”的叔叔伯伯们不是父亲真正的朋友。他的父亲看出儿子的疑虑后就贴在他的耳朵边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见我的这些朋友,朋友的含义你自然就会懂得。

儿子先去了他父亲认定的“一个朋友”李叔那里,对他说:“我是某某的儿子,现在正被别人追杀,情急之下投身你处,希望予以搭救!”那位李叔一听,容不得思索,赶紧叫来自己的儿子,喝令儿子速速将衣服换下,穿在了眼前这个朋友的“逃犯”儿子身上,而自己儿子却穿上了“逃犯”的衣服。

儿子明白了:在你生死攸关的时刻,那个能为你肝胆相照,甚至不惜割舍自己亲生骨肉搭救你的人,可以称为你的一个朋友,虽然他平时看起来不见得比别人“和善”。这就是“一个朋友”的选择。

儿子又去了他父亲说的一位不是真朋友那里,把同样的话叙说了一遍。这个“朋友”听了,对眼前这个求救的“逃犯”说:“孩子,我不是不救你,只是事情太大了,你看我也没有什么门路,要不你再到别处看看……”

儿子明白了:在你患难时刻,那个急于脱身,怕惹祸上身的人是不足以把他作为真的朋友的。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选择朋友时更要格外注意考察他的行为,而不能仅仅依靠他所说的话就断定对方是否能成为自己的朋友。

时刻留神小心,别把自己变成“小人”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攻击他人的手段固然非常高明,有时讲一句毫不相干的话就会使人对被攻击者的印象大大改变,而事实上,身受攻击的人此时只觉得好像皮肤上轻轻被抓了一下而已。

《伊索寓言》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头狮子老了,病倒在山洞里。除了狐狸外,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来探望过他们的国王。狼因为对狐狸有所不满,就利用探病的机会在狮子面前诋毁狐狸。

狼说:“大王,您是百兽之王,大家都很尊敬、爱戴您!可是,您现在生病了,狐狸偏偏不来探望您,他一定是对大王心怀不满,所以才会这样怠慢您啊……”

正说着,恰好狐狸赶来了,听见了狼说的最后几句话。一看见狐狸走进来,狮子就气愤地对着他大声怒吼起来,并说要给狐狸最严厉的惩罚。

狐狸请求狮子给自己一个解释的机会。他说:“到您这里来的动物,表面上看起来很关心您,可是,他们当中有谁像我这样为您不辞劳苦地四处奔走,寻找医生,问治病的方子的?”

狮子一听,便命令狐狸立刻把方子说出来。狐狸说:“只要把一只狼活剥了,趁热将他的皮披到您身上,大王的病很快就会好了!”

顷刻之间,刚才还在狮子面前说狐狸坏话的狼,就变成了一具死尸,躺在地上了。狐狸笑着说:“你不应该挑起主人的恶意,而应当引导主人发善心。”

由此可见,喜欢搬弄是非、挑拨怨仇、到处说别人坏话的人,最终都会使自己受害。即使能够伤到别人,那也只是暂时的,却不可能使自己长期受益。

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说别人的坏话,迟早都会传到别人的耳朵里面去,结果必将引来仇恨和报复。

当遭遇别人的仇恨和报复后,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初你没有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是不是一切都可以避免?虽然别人做的不一定都是对的,但是,你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你必须清楚要如何修正自己才能够避免这样的问题再次发生。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你会做得更好一些吗?你是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是会改掉背后说人坏话的毛病?你有没有听过“我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这句话?如果你不在背后批评别人,很可能别人也不会在背后中伤你。有句谚语说:“虽然我们不能改变风,但我们可以调整船帆。”

古人指出:“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有一番熏陶玉成之心,使人乐于为善。”这句话的意思是与其把天下之人都看成是坏人,不如把天下之人尽看成是好人。这样做的好处是以自己的真善美之心来熏陶别人,帮助他人也乐于形成向善的思想。

这条古老的名言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人的心境完全取决于人的思想观念,当你看天下所有人都是坏人,都对你有不良企图的时候,你的心情肯定好不了,甚至都要问问自己的神经还是否正常,整天疑神疑鬼。但是,当你认为天下人都是好人,都会给你关心,给你帮助时,你的心情就会开朗,感觉每一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当你多说别人的好话时,不管是当面说的,还是背后说的,最后也都会传到别人那里去。而且,在背后多说人好话,比当面说的效果往往更好,这些好话也必将使你大大获益。

学会装聋作哑,沉默是最好的武器

任何人都不喜欢言过其实的人,这也是我们做人的准则。我们不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言语的讷者,行动的敏者,才是真正的智者。

有四个和尚为了修行,参加禅宗的“不说话修炼”。

四个人当中,有三个道行较高,只有一个道行较浅。由于该修炼必须点灯,所以点灯的工作就由道行最浅的和尚负责。

“不说话修炼”开始后,四个和尚就盘腿打坐,围绕着那盏灯,进行修炼。经过好几个小时,四个人都默不作声,因为这是“不说话修炼”。无人出声说话,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油灯中的油愈燃愈少,眼看就要枯竭了,负责管灯的那个和尚,见状大为着急。此时,突然吹来一阵风,灯火被风吹得左摇右晃,几乎就快熄灭了。

管灯和尚实在忍不住了,他大叫说:“糟糕!火快熄灭了。”

其他三个和尚,原来都闭目打坐,始终没说话,听到管灯和尚的喊叫声,道行在他上面的第二个和尚立刻斥责他说:“你叫什么!我们在做‘不说话修炼’,怎能开口说话?”第三个和尚闻声大怒,他骂第二个和尚说:“你不也说话了吗?太不像样了。”第四个道行最高的和尚,始终沉默静坐。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就睁眼傲视别三个和尚说:“只有我没说话。”

四个参加“不说话修炼”的和尚,为了一盏灯,先后都开口说话了;最好笑的是,有三个得道的和尚在指责别人“说话”之时,都不知道自己也犯下“说话”的错误了。

学会装聋作哑,沉默是最好的武器,只有这样,一个人的修行才算是到家了。

诗曰:不智之智,名曰真智。蠢然其容,灵辉内炽。用察为明,古人所忌。学道之士,晦以混世。不巧之巧,名曰极巧。一事无能,万法俱了。露才扬己,古人所少。学道之士,朴以自保。在人生的谈判桌上,“讷者”有时才是最杰出的谈判家。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单位里有一个好斗的女孩子,很多同事在她主动发起攻击之后,不是辞职就是请调。一天,她的矛头指向了一个平日只是默默工作,话并不多的女孩子。谁知那位女孩只是默默地笑着,一句话没说,只偶尔问一句:“啊?”最后,好斗的那个女孩主动鸣金收兵了,但也已经被气得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过了半年,这位好斗的女孩子也主动辞职了。

很多人或许都会觉得那个沉默的女孩子修养实在太好了,其实不是这样,而是那位女孩子听力不大好,虽然理解别人的话不至于有困难,但总是要慢半拍,而当她仔细聆听你话语并思索你话语的意思时,脸上会出现无辜、茫然的表情。当那个好斗的女孩子对她发作那么久,那么费力,她回应对方的却是这种表情和“啊?”的不解的声音,难怪好斗的女孩斗不下去,只好收兵了。

仔细想一下,这个故事可以告诉人们一个事实:面对沉默,所有的语言力量都消失了!

在生活中,你可以不去攻击别人,但保护自己的防卫网一定要有,这种时候有个很好的做法就是:装聋作哑!

聋哑之人是不会和人起争斗的,因为他听不到也说不出。别人也不会找这种人斗因为斗了也是白斗。他如果还一再挑衅,只会凸显他的好斗与无理取闹,因此面对你的沉默,这种人多半会在几句话之后就仓皇地且骂且退,离开现场!如果你还装出一副听不懂的样子,那么更能让对方败走!不过大部分人都不聋不哑,一听到不顺耳的话就会回嘴,其实一回嘴就中了对方的计。

世界纷繁复杂,真真假假,看着聪明其实愚蠢至极;看着英俊潇洒的却是外强中干;看着是占尽便宜其实是满盘皆亏。《老子》中写道: “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最正直的东西好像是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是笨拙一样,最卓越的辩才好像是口讷一样,所以,要想成为最杰出的谈判家,口才只是其中一个要素,内在修为才是最重要的。

谨慎言行,不做是非的传播者

道听途说是一种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自古以来就存在。在佛家理念中,慎言是持戒的第一要义。一个人只有谨慎言行,不做是非的传播者,才谈得上修身悟道。

同类推荐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我们在一个女作家笔下,第一次看到一组圣经里的女性群像圣洁的圣母、英勇的女士师、温柔幸福的妻子、沦落又皈依的女子、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少女、给民族带来福祉的王后……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热门推荐
  • 长江传

    长江传

    融地理、历史、人物、文化于一炉,直面历史和现实,在大地的背景上所作的饱含忧患的刻画,从徘徊流水的序曲到奔流入海的尾声,于仪态万方中教人沉思冥想。书中既有长江百年水患的详尽钩沉,又有绿色中国的蓝图创意,一部关于长江的美丽凄楚、动人心弦的传记。一如徐刚以往的风格,时而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时而细致入微、鞭辟入里。作者远溯亿万年前由东向西流出的古长江的初始形态,独特的语境洋溢在字里行间,大地完整性的思考给出了作者铭心刻骨的警醒之言:我们正走在一条离开物质财富越来越近、离开江河大地越来越远的不归路上
  • 凰尊

    凰尊

    【凰尊第一部】她,与挚爱陨落在末世,自己却重生于异世。曾经,她是末世至强者,现在,却是一只娇弱的兔妖。即使如此,又如何?她必逆仙破苍穹,踏遍千洲万河,只为寻觅尔踪,与之相见!
  • 王妃系列之机灵小王妃

    王妃系列之机灵小王妃

    女人征服男人而后征服世界,男人征服世界而后征服女人,这是千古之律。一个民女,一个满人,怎样成为王妃、皇后、皇太后这一系列悬殊的地位怎么会加在她的头上?      
  • 农门药香嫡女

    农门药香嫡女

    穿越成农家姑娘,不但有极品亲戚,还有包子家人,吃不饱穿不暖;好在她有随身空间和一身好医术,从此,整治恶毒亲戚,带全家人过上财源滚滚的红火日子。捡了个失忆男人,见好看又好使,本想凑合着过一辈子。怎奈,一日,相公家人找上门来,她才发现,她家相公竟是个名扬天下的战神王爷!作为一个女地主大富商,她鸭梨山大,只嚷嚷,王爷,你别闹啊!
  • 鸟奴

    鸟奴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 封神双龙5

    封神双龙5

    商纣末年,妖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中,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豪门暗斗:弃妇不可欺

    豪门暗斗:弃妇不可欺

    因被设计,程寒佳竟怀上恶魔总裁方亦照的孩子,也因此,她嫁入豪门。豪门深似海,一再忍让受辱的她却终究无法适应这样的勾心斗角。当她失去孩子,当她成为可怜的替死鬼,她终于涅磐重生。昔日的忍辱弃妇成为冷血女强人,与恶魔总裁又会上演一场怎样的厮杀虐恋?与十年初恋的爱情又该如何收场?与痴心腹黑男的牵扯又该如何理清?向来缘浅,奈何情深。当挣扎敌不过命运倔强的齿轮,你该认输吗?程寒佳。
  • 一个管理的真实故事:共好

    一个管理的真实故事:共好

    共好就是大家拥有共通的价值观念,做有价值的事情;自律而有效地完成任务的过程;在团队中相互鼓励,展现团队的力量;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本书主要介绍风靡美、日、台、港一流企业的“共好精神”。
  • 真水无香

    真水无香

    星星与月亮终于守不住阵地败退了,楼道里的那盏长明灯也在眨着渴睡的眼。我依旧伏在桌上捧读着那本《庄子》,一缕晨曦悄悄地拾起一片飘落于地的稿笺:“命运,只能支配你的昨天,而明天的命运却在你自己的掌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