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公司内在价值
确定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部分是艺术,部分是科学。
——巴菲特
你若能以低于企业内在价值的钱买进它的股份,并对它的管理充满信心,那你赚钱的时候便指日可待了。
一般说来,投资者总是习惯性地厌恶对他们最有利的市场,而对于那些他们不易获利的市场却情有独钟。在潜意识里,投资者很不喜欢拥有那些股价下跌的股票,而喜欢那些一路上涨的股票。高价买进低价卖出当然赚不了钱。在巴菲特购买威尔斯法哥银行的时候,这只股票的价格从它的最高点跌到只剩下一半。尽管巴菲特在较高的价格就开始收购威尔斯法哥的股票,他还是很乐意见到股票下跌的情形,并且把握这个机会作为低价投资组合加码的手段。根据巴菲特的说法,如果你期望自己这一生都要继续买进股票,你就应该学会这种接受股价下跌趁机加码的方式。
对于投资者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在他们进场的时候一路都是空头市场,直到他们决定卖出之前来一个大多头市场的喷出行情。巴菲特指出,投资人对于食物的价格可都是一清二楚。因为知道自己永远都得购买食物,所以他们喜欢较低廉的价格,而痛恨物价的上涨。根据巴菲特的说法,只要对你所持有之股票的公司深具信心,你应该对股价下跌抱持欢迎的态度,并借着这个机会增加你的持股。
巴菲特相信,即使市场走向可能暂时忽视公司在经济上的基本面因素,但是公司本身的体质终究是会反映到市场上的。因为摒除了股票市场的涨跌迷思。他说:“对我而言,所谓的股票市场并不存在。它只是一个让我看看是否有人在那里想要做傻事的参考罢了。”
1988年,当巴菲特第一次购买可口可乐的股票时,人们问:“可口可乐的价值在何处?”公司的价格15倍于其收益,12倍于其现金流——比市场平均值分别高出30%和50%。巴菲特支付了账面价值的5倍来购买这家收益率为6.6%的公司。他愿意这么做是因为可口可乐公司有非同一般的经济发展水平。当时,公司的证券收益率为31%,而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巴菲特已经解释过,价格不能说明价值。可口可乐公司的价值,他说,和其他任何公司一样,是由公司未来存续期间可能产生的所有者收益总额,根据适当的利率折现决定的。
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的所有者收益为8.28亿美元。当时,30年期美国国债(零风险利率)的交易利率是9%。这样,可口可乐公司1988年的所有者收益,按9%的利率折现,能得出公司的内在价值为92亿美元。当巴菲特购买可口可乐公司的时候,市场价格是148亿美元,也许在别人看来巴菲特支付的价格过高了。但是,92亿美元代表公司从当时到现在的所有者收益的折算价值,如果买方愿意以高出92亿美元60%的价格购买可口可乐公司,那一定是因为,他们把高出部分看做是可口可乐公司未来的增长机会。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确定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呢?传统的企业估值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清算法、继续经营法和市场法。清算价值是变卖企业资产减去所有负债后的现金余额。
因为假定公司不再营业,所以清算价值没有考虑企业未来可能的收益。继续经营的价值,是由企业所有未来预期现金流来决定的,这些未来现金流要用合理的贴现率来折合成现值。当未来现金流实在难于计算时,分析家们经常转向市场;将这家公司与其他上市或交易过的类似的公司进行比较,并选用合适的乘数。
确定公司的内在价值,首先,估计公司未来存续期间可能创造的总收益,然后,把它折算成现值。为估计未来现金总收益,我们需要运用所有已知的公司商务特点、财务状况、管理层的品质以及运用我们所知道的分析原则。 要决定公司的内在价值,首先要估计公司未来现金总收益,然后用适当的比率折现。有一点必须记住,你所寻找的公司的未来现金收益必须是可预见的、必定会有的,正如债券的收益一样。如果公司有持续的获利能力,而且,如果公司是简单的、易于理解的,巴菲特相信,他有一定把握决定公司未来的收益。如果他没有信心预测公司的未来现金流,他不会尝试估算公司的价值。
有些投资专家认为,任何一家公司,不论实力多雄厚,也不会像债券一样能确保未来现金收益。因此,他们坚持,更恰当的折现因素应当是无风险的回报率加上证券风险差额,风险差额反映了公司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巴菲特没有用风险差额,相反,他依赖安全边际,安全边际来自第一步中的差价购买,他还依赖公司持续的、可预测的收益。巴菲特说:“我在确定性上下了很大工夫,如果你像我这样做了,所谓风险因素的概念就毫无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普通投资者很容易被资本、现金流、附加值等等名目繁多的经济学术语搞得头痛,进而采用所谓“股评家”们的建议了。因为那些人总是说得清楚又明白,他们建议你在哪个价位买入那只股票,多少天后在哪个价位将其抛售,这样你便可以获利多少。这种想象加夸张的方式常常让投资者还没有开始选股,感觉上好像已经赚了钱似的。
实际上,所有这些简捷的投资测度方式——高的或低的本益比、价格—账面价值比和股利发放,以及任何方式的组合——都不足以决定一个投资人是否确定购买到了值得购买的企业,和确实以获取价值为原则,来操作他的投资。
不管企业是否成长,在盈余上显示出的是起伏不定或是稳定的状态,或拥有相对于目前盈余与账面价值过高或过低的价格,投资者应以折现后现金流量最便宜的公司,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同时,你若能以低于企业内在价值的钱买进它的股份,并对它的管理充满信心,同时你又买进了一批类似于该企业的股份,那你赚钱的时候便指日可待了。巴菲特提醒您
你不必等到企业的股价降到低谷才去购买它的股票,你所选企业股票的售价必须低于你对它所确定的内在价值,并且企业要由诚实能干的人经营。投资课堂
投资者应关注股票内在价值
随着近期股票市场的反弹,投资者开始寻找廉价股。这种方法被称为“内在价值投资法”。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运用这种投资策略。其目的就是为了寻找这样一些公司,虽然它们不被人重视或出现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但它们有能力使自身的股价重拾升势。其实,归根到底就是要发现陷于困境而又具有内在投资价值的好企业。
这种投资策略的运用在于:如果你选择正确,你所获得的投资回报就会超出大盘的表观,你的投资组合会使你收益颇丰。此外,由于具有内在投资价值的股票都已跌得面目全非,一旦市场重新转入跌势,你通常也能避免部分损失。
找到股票的理想价位
即使企业的业务易于理解、有持续的赢利能力和由股东利益导向的管理层来领导,并不能保证投资成功,还必须以比较明智的价格购买。
——巴菲特
确认那些创造高于一般水平的收益的公司,然后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买下。
华尔街经纪人常常将买什么与用什么价钱买的问题混杂成一个令人迷惑的金融烟火,将焦点集中在买什么的问题上,而完全忽略价格问题,以提高投资效率。就像珠宝或艺术品的推销员,把形式美学放在功能问题之前,华尔街经纪人亦认为一个企业的财务具有美学品质,并成功地将价格与实体做一区隔。
值得谨慎的是,股票经纪人试图卖给你的是股票价格上扬的前景。事实上,你要反复询问的,不是正在上扬的股票价格而是所投资的行业是否能赚钱。能赚多少?一旦这些数字确定了,股价所能给予的利润就能计算出来。
巴菲特不仅致力于挑选赢利水平高于平均水平的企业,同样也要求在其市场价格低于内在价值时购买。格雷厄姆曾教导巴菲特牢记安全收益投资准则,即在估算的内在价值超过其市场价格的差额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时,才能购买该公司股票。
1972年5月,《华盛顿邮报》的股价开始下滑;到了5月,它的价格下跌14点到23美元。由于IBM的股价下跌超过69点,跌破它的两百日移动平均价格,所以华尔街经纪人发出惊讯,警告这种崩溃瓦解对其他市场是不好的预兆。同一个月黄金跌破每盎司100美元的关卡,联邦储备局将贴现率提高到6%,道琼指数也下跌18点,这是三年来最大的跌幅;6月,贴现率再次升高,道琼工业平均指数面临900大关。在此时,巴菲特悄悄地买进《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到了6月,他已经以平均每股22.75美元的价格买入了46.715万股的邮报股票,总价达1062.8万美元。
即使对公司的价格作最保守的计算,也显示巴菲特至少以邮报实值价值一半的价钱买下其股票。他保持这样的原则:在邮报市场价格少于其兑实值价格的四分之一时买入,以保有安全边际。
作为投资者,为了成功,首先必须以合理的价格购买,然后,按照自己的期望运营公司。第二点并不总是易于控制,但第一点易于控制。如果对价格不满意,就不要购买。
只是比每股价格高一点点,就不要购买这只股票。因为公司的价值即使只是稍微有所下降,股价也会严重下降,也许会低于它的买价。但是,如果价格和价值间的边际足够大,公司价值下降的风险就会降低。如果巴菲特以25%的价格折扣(相对于内在价值)购买了一家公司股票,即使公司股票的市价下降10%,最初的购买价格仍能带来足够的收益回报。 寻找收益高于一般水平的公司,在其价格低于内在价值时购买公司的股票。安全收益也带来了获取额外回报的可能。如果投资者挑选了一家赢利水平高于平均值的公司,长期来看,其股票价格就会随着公司的赢利而稳步上涨。权益资本回报率为15%的公司,与那些权益资本回报率只有10%的公司相比,股票价格会上升更多。不仅如此,如果你应用安全收益的准则,以相对于内在价值较大的折扣购买到这家公司股票,那么当市场价格正确体现出其内在价值时,你就会得到额外的收益。巴菲特说:“市场就像上帝,只帮助那些自己努力的人,”“但与上帝不同的是,市场不会宽恕那些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的人。”
在我们的投资中,我们要先发现买什么,再决定价格是否正确。拿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事作类比,就像是:格拉罕到折价商店进行廉价采购,任何廉价的东西都好,只要是廉价的。你一定知道这种感觉,当你走进一家商店,在你眼前的是个从259美元降到25美元的铲雪机,即使你住在佛罗里达,从来不会用到铲雪机,但价格低到让你舍不得放弃。那就是格拉罕选择投资项目的方式。投资者在你应该先决定想进入的行业,并在一个能使你获利的适当价格时才买进。巴菲特提醒您
你需要挑选赢利水平高于平均水平的企业,同时在其市场价格低于内在价值时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