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2700000008

第8章 中国学(二)

花之安先生说过:“中国人不懂得任何科学研究的系统方法。”然而,中国的经典著作《大学》却提出了进行系统研究应遵循的一系列程序。虽然大部分外国学者把它看作是一部“陈词滥调”。或许,研究中国的学生再也没有比遵循这部著作的课程做得更好了。这种课程就是,首先从个体的研究开始,接着从个体进入家庭,然后再从家庭进入政府。

因此,对于一个研究中国的人来说,必须首先理解中国的个人行为原则方面的最基本的知识。其次,在中国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中,我们必须注意,这些原则是如何得到运用和贯彻的。最后,只有完成了这些工作,我们才能将注意对象和研究方向转移到国家的行政和管理制度上来。

当然,就像我说过的那样,这个研究程序只能有一个概括性的贯彻。学者们只有耗费几乎是一生的精力,锲而不舍地去追求,才能彻底贯彻它。但是,毫无疑问,一个称得上是中国学家或者自认为是有很深学问的人,一定非常熟悉上述这些原则。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正如同在自然的造化中一样,在人的作品中,意愿才是真正值得注意和超越一切之上的东西。”这是研究民族性格最重要和最值得注意的。换句话来说,注意一个民族的活动、实践和关注他们的观念、理论是同样重要的。比如,他们是如何区分好与坏的东西,以何种标准划分正义和非正义,如何区分美与丑、智慧与愚笨等?也就是说,考察个人行为准则才是那些研究中国的人应该去做的事情。

换言之,研究中国,你必须懂得中国人的民族理念。那么有人就会问: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的回答是,去研究这个民族的文学,在你从中透视出他们最美好的民族特性的同时,你也能看出他们最坏的性格一面。

所以,中国人权威的民族文学应该是吸引那些研究中国的人的注意对象之一。无论是作为一种研究必经的过程,还是作为达到目标的手段,这种预备的研究是必须的。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如何研究中国文学。

一个德国作家曾说过:“欧洲文明的基础是希腊、罗马和巴勒斯坦文明,印度人、欧洲人和波斯人都属于雅利安人种,因此从种族上说, 他们是亲戚关系。中世纪,欧洲文明的发展受到同阿拉伯人交往的影响。甚至直到今天,这种影响仍然存在。”但是,同欧洲文化相比,中国文明的起源、发展,以及存在的基础是相对独立的。

因此,对于研究中国的外国人来说,要多了解中国的基本观念和概念群。他们有必要运用与自己民族不同的中国民族的观念和概念,而且要在自己的语言中找到对应物。假如没有这些对应物,就应该把它们分解开来,将它们归入普遍人性当中去。

例如,“仁”、“义”和“礼”,在中国的经典中不断出现,英文 一般翻译为“benevolence”、“justice”和“propriety”。但是,假如我们仔细考虑这些词语的意思,我们会发现,这种翻译是很不恰当 的。英文的对应词与汉字的全部含义是有差别的。

此外,“humanity”一词可能是中文“仁”字最恰当的英文翻译(大多数情况下“仁”被翻译为“benevolence”)。但这时的“humanity”应该用不同于英语习惯用法中的意义去理解。冒险的译者,可能会用《圣经》中的“love”和“righteousness”来翻译“仁”。可能这一翻译比别的含义更符合语言习惯。然而,现在如果这些词所传达的理念被分解为普遍的人性的话,他们的全部含义,我们也就唾手可得了,即“善”、“真”和“美”。

此外,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学,不能像目前绝大部分外国学者那样, 把整体分割,毫无计划与程序地进行研究,而一定要把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去研究。马修·阿诺德先生曾言:“无论是人类完整的精神历史,即全部文学,还是仅仅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要将文学的真正力量体现出来,就必须把它们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来进行研究。”

但是,在所有研究中国的外国人当中,我们几乎没有看到什么人能将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正因为这样,也几乎没有人能认识其价值和意义。事实上,在这方面的真正行家是没有的。

那种理解中国民族性格力量的手段的作用微乎其微,除理雅各等少数学者外,通过一些不是最好的、最平常的小说的译著,欧洲人逐渐了解了中国文学。这就像一个外国人评价英国文学时,依靠的是布劳顿女士的著作,或者是小孩与保姆阅读的小说一样可笑。为什么威妥玛爵士疯狂指责中国人“智力匮乏”呢?可以肯定地说,他的头脑中肯定是装着中国文学的这些东西。

另外,还有一种批评中国文学的奇特评论认为,中国文学是极其不道德的。说白了,就是指中国人不道德。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外国人也都认为中国是一个不讲信用的民族。但事实并非如此。把前面那些很一般的翻译小说除开,之前研究中国的外国人的翻译,都是把儒家经典作品排除在外的。当然,除道德之外,这些儒家经典作品中还包括了其他东西。

虽然我们都很尊重巴弗尔先生,但我们认为,这些作品中的“令人敬佩的教义”绝对不是他所评论的“功利和世故”。在此,我想用两句话来证明,孔子在回答一位大臣时说:“罪获于天,无所祷也。”另外,孟子也说:“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为了对巴弗尔先生的评论提出抗议,我想把话题扯远点。因为我们认为,在中国,巴弗尔先生所说的那种如“上古的奴隶”、“诡辩的老手”等尖酸的词语,是不会用来评论一部哲学著作,更不用说是用来评判那些圣贤的。

巴弗尔先生可能被自己对“南华”先知们的敬仰引入了歧途,而且,他期望其他传统的学派都不能和道教相提并论,所以他在表达上误入了歧途。我强烈要求声讨他的那些沉着的评判。

还是言归正传。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中国文学必须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加以研究,而且,我们已经指出,欧洲人习惯于仅仅从与孔子名字有联系的那些作品中形成他们的判断。但事实上,孔子的工作仅仅是中国文学的开始,自那以后,又历经十八朝两千多年的发展。对于写作的文学形式的理解,孔子时代还不是很完善。

在此,让我们来谈谈文学作品的形式,这是在文学研究中必须注意的重要一点,但它却被之前所有的中国学研究者忽视了。诗人华兹华斯说:“可以肯定,内容是很重要,但内容总要以形式表现出来。”

确实如此,从形式上来看,那些与孔子的名义相关的文学作品, 并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它们之所以被公认为是经典或权威作品,并非因为它们文体优美或文学形式的完美,而仅仅在于它们所蕴涵的内容价值。

宋朝诗人苏东坡的父亲曾评论道,散文体的最早形式可以追溯到与孟子的对话。不过,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包括散文和诗歌在内,自那以后已发展出多种方向和风格。同培根的散文与爱迪生、歌德米斯的散文之间的区别一样,西汉的文章就不同于宋代的散文。

六朝诗歌中的那种粗野的夸张和粗糙的措辞同唐朝诗歌的纯洁、活力和出色是完全不一样的,正如济慈早期诗歌的粗暴与不成熟,不同于丁尼生诗歌的刚健、清晰与色彩适当一样。

如前所说,为了将自己的研究目标设定为这个民族的社会关系,一个研究人员只有先用人民的基本原则与理念武装自己,然后再观察这些原则与理念是如何被运用和执行的。同时,社会制度、民族的礼仪风俗是经过若干世纪的发展才形成当今的现状的,它并非像蘑菇一样在一夜之间生成。因此,必须研究这个民族的人的历史。

但是,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现今欧洲学者仍然一无所知。在蒲尔杰博士的新著《中国历史》中,或许是将中国那样的文明人书写成最差的历史了。如果是写衙门的西南非洲霍电督人,这样一种历史或许还可以容忍。

从这些描写中国历史的著作中可以看出,欧洲人的中国知识是多么的不完善。如果对中国历史都不了解,那他有什么资格对中国的社会制度进行评判呢?基于这种缺乏知识基础之上的作品,如卫三畏博士的《中国总论》等其他关于中国的书,对于学者来说是毫无价值的,更为可怕的是,它会误导大众读者。

以民族的社会礼仪为例。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是与儒家的教化密不可分的。然而,巴弗尔先生却在尽情地谈论着礼仪生活中虚伪的惯例。即使是翟理斯先生所称的“外在礼节中的鞠躬作揖”,也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人性之中的,是一种我们所定义的美感的人性。

孔子的一个弟子曾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经书中也说:“礼者,敬也。”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对一个民族的礼仪与风俗的评价,应建立在对该民族的道德原则知识的了解的基础之上。此外,在我们研究一个国家的政府与政治制度时(我们通常将这一工作称为研究者最后的研究工作),也应建立在对他们的哲学原则和历史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之上。

最后,我们将以《大学》,或外国人口中的“陈词滥调”中的一段文字作为文章的结束语。原文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此为本文所表达的中国学的含义。

同类推荐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的叹息:正说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伟大的埃及文明,流芳后世!古埃及人最重要的精神生活是宗教。关心死亡,为将世作好物质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金字塔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中唯一现存的古迹。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溺宠,战王的失忆狂妃

    溺宠,战王的失忆狂妃

    苏梦黎,相府嫡女的她,身份尊贵,却因为五年前的一场意外失了所有的记忆,还落了个未婚先孕的荡妇骂名。失忆怎么了,这不妨碍人家发财,赌场照开、花酒照喝,日子过的好不逍遥。未婚先孕,大龄剩女一枚?看看身边的萌宝儿子,某女骄傲道"有子如此,胜过美男一箩筐。“每天抱着自家团子,看着账本,算计着大把银子入账,外带偶尔调戏美男,某女这小日子过的好不滋润。直到有一天,一道赐婚圣旨将她的美梦惊醒,常言道婚姻是坟墓,于是某女决定…片段一(拒婚篇)某管家道:“王爷,我家主子说这聘礼若是没个万两黄金,还是请回吧”“原来王妃这般爱财,来人将聘礼都抬回去。”某王爷似是恍然大悟道,“回去将这一百万两黄金换成碎银,让王妃好好数数,看看本王那个的诚意够不够。”某管家稳住趔趄的步伐,又为难道:“王爷,小姐亦是倾慕王爷许久,但是小少爷的存在怕是有辱皇家名声,所以…”某王爷笑靥如花道:“无妨,父皇前些日子刚说要抱皇孙,这真可谓是一举两得,本王的决定果然英明。”某管家只觉头顶一阵乌鸦飞过,好吧战王不愧是战王,这心理素质、这思维方式果然是非常人所能及的。片段二(貌似逼婚篇)某女将一把匕首抵在眼前绝美男子的颈间,道:“王爷,我们那事,您看?”某王爷轻笑:“那事?好办,你看是你嫁我娶还是我娶你嫁?”靠,这有差吗?某女一时心中郁结,某王爷啪的打掉某女手中的匕首,温香软玉在怀,邪魅道:“还是王妃现在就从了本王?”片段三(溺宠篇)“王爷,王妃今日将侧妃打了。”“严重吗?”“看着挺严重的,侧妃嘴角都渗出血来了。”“那还不赶紧宣太医,打这么重,王妃的手肯定疼。”搞了半天王爷关心的原来是王妃的手疼,某侍卫险些晕厥过去。“王爷,王妃正和一男子喝茶。”“嗯。”某王爷很是淡定,不就喝个茶吗,反正他家王妃又那色心,没那色胆。“可是,那男子说是世子殿下的爹,王妃的夫。”那侍卫话还没说完,已经看不到某王爷的身影,不禁暗叹,战王的速度果然不是吹的。萌宝篇亲们自己yy吧,此文一对一,女强男强,强强对决,女子气得了小三玩得起阴谋,男主身心干净,溺宠无限,萌宝团子耍得了酷卖得了萌,犯得了二,偶尔为了亲爹算计亲娘,亲们放心跳坑吖。
  • 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饮食宜忌

    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饮食宜忌

    宝宝该吃什么、怎么吃,怎样才能吃得健康、吃出聪明,补充营养怎样才能恰到好处,生病了该怎样护理才有助于宝宝恢复健康……每位妈妈都会遇到一些困惑。《美食天下(第1辑):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饮食宜忌》针对宝宝喂养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详细讲解日常饮食宜忌、营养素补充宜忌、保健食养宜忌、四季饮食宜忌。另外,宝宝婴幼儿时期难免会遇到小病痛,有效护理能帮助宝宝尽快恢复健康,《美食天下(第1辑):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饮食宜忌》选了24种婴幼儿易得的疾病,讲解每种疾病的饮食护理宜忌,让妈妈不再束手无策。
  • 小小火辣妃

    小小火辣妃

    冰瀚王朝阳春三月,暖阳高照、和风徐徐,正是迎亲嫁娶的大好日子。普天同庆、万民欢腾,今儿乃是冰瀚国最受宠爱的公主——烟霞公主的大喜之日。烟霞公主是冰瀚国唯一嫡出的公主,乃当今皇后所出。不仅才貌双全,且善解人意,没有公主的骄纵之气,深得一对帝后的欢心。烟霞公主下嫁给素有冰瀚国第一才子之称的沈玉寒。沈玉寒一表人才、性格温和,家世更是一流,乃是宰相沈庆光的长子。如此金玉良缘,也难怪会隆重万……
  •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的住房梦为何难以实现?为什么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涨工资为何总是那么难?为什么老百姓不敢花钱?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个个老百姓身边的问题,一个个关乎生计的百姓事,却蕴含着不同的经济原理。本书从小处着手,以经济学的角度剖析老百姓身边的事儿。
  • SC之胜负手

    SC之胜负手

    一本挂羊头卖狗肉的电子竞技小说,星际的对抗,并非简单的实力高下之争,而是关乎智力、体力、精神、谋略乃至天数气运的高智商博弈,台前幕后,追本溯源,多少波谲云诡,尽在此书之中!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 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 文字,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 书”,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幽默与口才

    幽默与口才

    灰色的幽默表达内心的苦恼和忧愁,黑色的幽默视荒谬人生为痛苦的玩笑,冷色的幽默揭露生活中的阴暗,蓝色的幽默富有东方温和的诗意,玫瑰色的幽默沾染西方美学传统色彩。本书用精彩的理论和有趣的故事,展示幽默的智慧、揭示幽默的机巧,告诉大家;幽默能使批评和反驳被对方接受,幽默能使长篇大论的演讲富有感染力,幽默能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幽默能使生活充满乐趣。
  • 聪明女人零伤害秘笈

    聪明女人零伤害秘笈

    着重介绍女性防范伤害的知识,引导女性加强自身防范意识,避免外界的侵害,并举例分析了诈骗、抢劫等案例和解决办法,指导女性学会自我保护,《聪明女人零伤害秘笈》是女性朋友的枕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