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100000075

第75章 《精神现象学》黑格尔(1)

一句经典

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黑格尔

作者简介

黑格尔(1770~1831),19世纪著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辩证法大师、知识渊博的学者。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之一,哲学发展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

黑格尔从年轻时就受过良好的哲学教育,1788年10月黑格尔到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1801年来到了当时德国哲学和文学的中心耶拿,进入他一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阶段。1816年黑格尔到海德堡任哲学教授,开始享有盛誉。1818年普鲁士国王任命黑格尔为柏林大学教授。1829年10月黑格尔被选为柏林大学校长并兼任政府代表。

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著作包括《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法哲学原理》、《美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讲演录》等。

成书背景

黑格尔从1805年开始写《精神现象学》,于1807年3 月出版。它标志着由康德开始的德国哲学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也标志着黑格尔已经成为一位成熟的和独树一帜的哲学家。黑格尔在这部巨著中划时代地提供了一部人类意识的发展史。它从内容上将人类意识发展分为5个阶段:1意识,2自我意识,3理性,这三个阶段属于主观精神;4精神,即客观精神;5绝对精神。黑格尔的整体观和伟大的历史感,均体现在这部意识发展史中。

《精神现象学》作为人的意识发展诸阶段的缩影,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个体发展及人类社会发展两个方面的历史辩证法。对此,黑格尔主要是通过“异化”和“自我意识的异化”加以揭示的。只不过黑格尔把历史中人的异化的不同形态,归结为意识异化的不同形态。这样,他就把历史的发展唯心主义地颠倒了。但是,在这种颠倒的形式中,包含着对于劳动本质的深刻认识,即把现实的人理解为他自己劳动的结果。

思想品读

《精神现象学》全书共八章。前五章论述了意识所经历的第一阶段,即个体性或个体意识阶段,在这一阶段,感性确定性经自我意识达到理性。第六章论述了意识所经历的第二阶段,即群体性或群体意识(精神)的阶段,这些群体意识包括古代社会的伦理意识、近代异化世界所显现的高贵意识与卑贱意识,以及由此导致的分裂意识启蒙思想和道德自我意识。第七章和第八章论述了意识所经历的第三阶段,即绝对性或绝对本质的意识,这是精神的自我意识阶段。在这一阶段,无限的绝对成了意识的对象,出现了宗教的形态,并且,包括宗教在内的各种意识现象都纳入了科学知识的体系,从而出现了最高的意识形态,即实质是哲学的绝对知识。

可见,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描述了最低级的知识形式,即感性确定性,怎样经历一条艰苦而漫长的道路,达到最高级的知识形式,即作为真理的绝对知识。这条艰苦而漫长的道路是人类进化的反映,它既是意识发展的必然历程,又是知识发展的必然历程。由于这一研究还只限于意识现象和知识形式,尚未直接揭示意识和知识的本质,因此,黑格尔把这一研究称为现象学。在他之前,康德曾把研究运动现象的学问称为现象学。

《精神现象学》的前三章讨论意识的最基本形式,即感觉、知觉和知性。作为感性确定性,感觉、知觉和知性都是人的认识中被动的因素,它们所认识到的真理还缺乏意识的自为存在。也就是说,在人和外界的关系中,决定的一方还是外界,而不是人,意识还没有达到自我意识,人的特征还没有真正显现。第四章讨论自我意识,在这里,被动的意识成为能动的意识。所以,黑格尔说,到了自我意识就进入真理自家的王国。在《精神现象学》中,自我意识和人是可以互相等同的概念,因此从这一章起,真正进入了人的领域。

第四章起首有个引言,概述了自我意识、生命和欲望等概念。自我意识表示人的存在,人的存在又是生命的存在,生命的本体不是别的,就是欲望。黑格尔说,“自我意识就是欲望”,欲望是真正属于人本身的能动因素。当人感受到一种欲望,比如当他饥饿想吃东西时,他在意识到这一欲望的同时必然也意识到他自己。所以,欲望总表现为“我”的欲望,要去表达欲望,就必须用“我”这个词。可见,作为真正的人的存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不是认识,而是欲望。人一出现在世界上,就带有社会性,因为人的欲望只有通过他人,才能得到满足,所以,“自我意识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获得它的满足”。

除引言外,第四章共有两节,第一节讨论主人与奴隶,第二节讨论奴隶意识。自我意识最初是单纯的自为存在,它是一个个别的存在,对方也是一个自我意识,这里出现了个人与个人相对峙的局面,它们相互间通过生死的斗争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人与人的历史起源于第一场战斗,这场战斗导致了主人和奴隶的出现。这样,人的现实包含了一种主人的因素和一种奴隶的因素,前者表现为“独立”的意识,后者则是“依赖”的意识。主人把奴隶放在自己的权力支配之下,并且通过奴隶间接地与物发生关系。显然,主人的理想只有通过奴隶的劳动,才成为真理。人之成为奴隶是出于对死的恐惧,但这种恐惧又使奴隶比主人更透彻地理解自己。奴隶的劳动体现了人作为主体对物的独立性,劳动陶冶了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奴隶原有的意向得到了实现,意识在劳动中外在化了自己,并通过劳动得到提高与发展。奴隶一方面在被陶冶事物的形式上寄托了自我,同时又在主人身上见到自为存在的意识。他产生了自由的抽象概念,但出于对主人的恐惧,他不敢直接去实现自由,因而在实现自由之前,产生了一系列奴隶意识。这些奴隶意识有斯多亚主义、怀疑主义以及苦恼意识。

第五章“理性”,包括一个引言和三大节。在这一章,意识达到了理性的层次,这是个体意识的最高阶段。在这一阶段,从和外界的同一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了意识在最初阶段(感觉、知觉和知性)的一些特征,但在这种同一中,决定的一方已不再是外界,而是作为意识的人。黑格尔指出,“理性就是意识确知它自己即是一切实在这个确定性”,这个确定性所包含的真理是:“我即是我,我的对象和本质就是我。”

从第六章开始,意识脱离了个体阶段,进入群体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变成了“我们”,这种群体意识,黑格尔用“精神”来表示。这一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人类历史进化的哲学反思,其三大节分别再现了古代世界、近代世界和黑格尔所处的世界。

同类推荐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以民国初期的社会史实为背景,披露了上自官府衙门,下至妓院赌场中各色人等唯利是图、营私舞弊、为非作歹的种种丑恶行径,可谓是广言民国时期的民俗流弊。
  •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本书通过对古代教育家思想剖析,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现状。
  • 2012,玛雅预言

    2012,玛雅预言

    预言真的会发生吗?如果发生,人类将要如何应对?现在的科学手段,是否能起到足够应对的措施?在预言应验之前,人们应当选择何种姿态面对?在本书中,这些都将一一为读者解答。
  •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平时勤于积累,是打开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那么,我们要如何积累素材呢?一是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的语言、技巧等前人已经成功运用过的“间接材料”,为此,平时我们可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段,对于比较好的材料事例,可摘剪下来;二是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直接素材,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生活积累,都围绕一个核心观察世界与社会,思考自我与人生,积累生活感悟。有感悟,你的文章才具有思想性。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个仓库,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热门推荐
  • 点燃生命的火炬

    点燃生命的火炬

    点燃你生命中的火炬,对于生活中那些习惯抱怨的人,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吧。人们常会对他避而远之;在工作中也很少有人会因为坏脾气以及抱怨、嘲弄等消极负面的情绪而获得奖励和晋升
  • “再续石头记”水黛奇缘

    “再续石头记”水黛奇缘

    当金玉良缘即成,世外仙姝林黛玉会何去何从?嫁给了北静王她会幸福吗?而那块石头又被称神瑛侍者的贾宝玉,终日里伴着山中高士晶莹雪薛宝钗,到底是不是意难平?大观园里的小姐和丫头们今后的命运如何。。。贾府众人的命运如何。。。﹌﹌﹌﹌﹌﹌﹌﹌﹌﹌﹌﹌﹌﹌﹌红楼梦原稿名曰:石头记一部红楼梦,拨动了多少多情儿女的心!而原稿后半部分的遗失,又让多少文人墨客续写了自己倾心的完美结局。推荐好友文文人幽若兰红楼水黛梦推荐好友文文心随碧草红楼之禛心锁玉
  • 霸道将军苦追妻:不好,顽妻要逃

    霸道将军苦追妻:不好,顽妻要逃

    因姐姐生病不能奉旨完婚,仗义的她坐上花轿嫁入将军府。然好事岂能做到底,跷府逃走为上策,谁知错与将军之弟同行,浑然不觉中竟一步步踏进将军的囚笼……不行,她誓死也要摆脱霸道的将军!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总裁抢妻夺爱36计

    总裁抢妻夺爱36计

    “男人,你简直坏透了!我们离婚!”蓝童恩把离婚协议书扔到妖孽男人眼前。“老婆,闹够了!”男人扔给她一个无聊的眼神。一个不留神,她竟敢带“球”跑了。多年后,他终于抓住了她:“女人,还我儿子!”“没有儿子!”“给我找到,孩子归我!”电话此时传来儿子的叫声:“妈妈,救我!我被人绑架了!”“谁绑架你了?”“一个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男人,他说是我爹地。”蓝童恩盯着眼前的妖孽男人,浑身冒着虚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独宠极品剩女

    独宠极品剩女

    无论身边有多少纷争,嫌烦。不愿意去争太多,他花心、风流、极致出格。清雅自我,私企的富二代,却也不乏心计。她仿佛置身事外,任它电闪雷鸣,风华正茂;她35岁,徐娘半老,我自云淡风轻。名不见经传、色不见卓绝、品不见圈点的她,他29岁,如何征服花心大少?,她谨慎、小心、在国企机关中每走一步皆如履薄冰。具有所有有钱人身上张扬着的缺点国企的小职员,太懒;不愿意去抢太多,活得简单、通透、却也无色无味。
  • 蜜婚,娇妻难宠

    蜜婚,娇妻难宠

    “谁给我买这件婚纱,我就嫁给他!”和同事玩大冒险,庄笙晓不小心中招,很丢脸的在婚纱店穿着婚纱向不知名人士求婚。只是,人有的时候倒霉,真的是喝杯水都会塞牙缝,这不…“小姐,你的这件婚纱,那边的那位先生已经帮你买下这婚纱了。”一句话,让庄笙晓风中凌乱了,而她从此的生活,也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先生,我昨天是开玩笑的。”“没关系,我是认真的!”“可是我不想结婚!”“没关系,我想就好!”“但是我对你没感觉!”“没关系,我对你有感觉就好!”“闪婚是不对的,我们都不了解对方!”“婚后我们可以慢慢了解。”…有口难言,庄笙晓真的没有想到,就因为那么一句玩笑话,她就由未婚大好青年到了已婚妇女行列,真的没有谁,比她更坑爹了!简介无能中,亲们请看正文,此文关于婚后相处,关于爱与遗忘,希望亲们喜欢。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