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100000059

第59章 《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

一句经典

拥有股票就像养孩子一样——不要养得太多而管不过来。业余选股者大约有时间跟踪8~12个公司,在有条件不卖股票时,同一时间的投资组合不要超过5家公司。

——彼得·林奇

作者简介

彼得·林奇1944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15岁那年,林奇开始了他的投资生涯,他用1246美元买下了飞虎公司7美元一股的股票,总共178股。两年后,他初次投资获得成功,每股价格上升到35美元,他卖掉了这笔股票,凑成学费,进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1966年他获得工商管理博士学位,不久进入了麦哲伦基金。33岁时被提升为该公司的总经理。林奇在麦哲伦掌舵的13年间,麦哲伦由当初仅有2200万美元的小小基金会,发展成一个掌握1330亿美元巨资的投资银行,基金总投资回报率是2800%,这就是说如果你在1977年给他1000美元,到1990已经变成了29万美元。

彼得·林奇于1977年至1990年曾任麦哲伦基金的经理,在这13年间,该基金的年平均增长率接近30%。这样骄人的业绩是许多基金经理所望尘莫及的,因此彼得·林奇被美国证券界称为超级巨星。1990年5月31日,彼得·林奇正式离开“富达麦哲伦基金”。

成书背景

和大多数成熟市场的职业投资者一样,彼得·林奇奉行价值投资哲学。《战胜华尔街》一书就是彼得·林奇投资哲学的具体阐述。此外,本书介绍了贯彻其哲学思维的具体实战方法。投资者无疑将会从华尔街骄子彼得·林奇的这部作品中,汲取其投资策略的精华。

彼得·林奇做股票生意不靠市场预测,不迷信技术分析,不做期货期权交易,不做空头买卖。他成功的奥妙在于调查研究,尤其是实地访谈,用他的话说,股票投资是“艺术”加“腿功”,这就是彼得·林奇所著的《战胜华尔街》一书的核心内容。

思想品读

林奇的投资指导思想基本是以价值为中心的,当然,他在企业的价值量化评估的基础上更看重非量化的内在价值,比如企业的新产品推出,企业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等都是促使企业价值提升的因素。林奇往往利用各种方式发现这些亮点,并及时投入。

《战胜华尔街》一书介绍了林奇挑选股票的几个原则:

1阅读报表

报表是上市公司在一定时段内经营情况的总结,也是公司财务状况对外披露的途径。可以说,财务报表是投资者了解企业的一个窗口,而基本面情况会透露出企业的未来价值。1994年,林奇发现强生公司的股价在一路下跌,但是翻看其财务报表,各项指标都相当不错,公司的利润增长已经持续了30多年,且公司过去对利润的预期也很少出现偏差。由于股价的下跌,技术派的投资者纷纷卖出股票。而林奇却发现,股价下跌的症结在于政府可能出台一项政策,这项政策可能会对公司产生影响,但实际上影响并不一定如想像中那么大,于是他果断买进了该股票,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收益。林奇在阅读报表时比较注重的指标有:销售比例、价益比、现金状况、负债率、账面资产、股息、现金流量、存货、净资产收益率等。

2交流

在麦哲伦基金时,林奇每年要走访30多家公司,每次走访的大致内容他都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并成为他买卖股票的最基本依据。在麦哲伦基金投资扩大到国外时,林奇曾到欧洲进行一段投资之旅,通过与上市公司的交流,林奇成功地捕捉到沃尔沃等大牛股,当年该股的收益达到麦哲伦基金总收益的一半左右,一时成为佳话。

除了直接到上市公司走访外,林奇还和许多行业内的专家保持了相当密切的联系,这样他对行业的动态基本能够做到了如指掌,他常购买行业内的大部分受益个股正是这个道理。另外,麦哲伦基金为了能和外界更好地交流,组织了午餐会与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交流,后来还增加了早餐和晚餐会,靠着这些,麦哲伦基金获得了大量的有用信息,也大大提高了基金选股的准确性。

3 10∶1法则

林奇认为,寻找优质的股票就像是沙里淘金一样,需要做大量的淘洗,10次中能够有1次收获,100次就会有10次的收获。选股也是如此,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经过不断的筛选,最后获得少量的投资品种。而暂时不投资的股票可以作为储备,并作长期的跟踪。

彼得·林奇在其代表作《战胜华尔街》一书中确立的价值投资哲学,以及贯彻这一理念的具体方法,无疑是值得国内投资者借鉴的。

附文:学以致用

这几天又重读了一遍彼得·林奇写的《战胜华尔街》这本书。以前看过几遍,也深受启发,但看过之后没怎么认真总结,到应用时,很多本该记得的又都抛到了脑后。这次想写写读后感,为了放在那总能给自己提个醒。12年的时间混了个及格,我想再过12年怎么也要混个优了。

这本书中首先告诉投资者的是在所有投资里最好的投资是股票,这个是我们做股票的前提。从书中我总结出做股票成功需要的几点要素:

第一,耐心。彼得·林奇谈到这点时说要不理睬环境的压力,坚持到投资成功。缺乏耐心的投资者总是盲目地在股市中追涨杀跌,他们经常为欲望所主宰,在股市热火朝天的时候急急忙忙地买进,而当股市大幅下跌的时候,因为心里恐惧又慌忙地卖出。这个市场永远存在机会,但把握住机会需要的是耐心。要有耐心去研究公司的情况,发现适合的公司买进后要耐心地持有。

第二,勤奋。勤奋不一定就能成功,但不勤奋肯定就不会成功。彼得·林奇每年花大量时间在研究分析公司的情况上,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这就像沙里淘金,一捧沙子里不见得会发现黄金,可不断地从手上过沙子,是迟早会发现黄金的。

第三,善于发现。日常中我们会接触到许多和上市公司有关的产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经常能从中找到机会。

本书中还有些观点很值得我们牢记。

第一,做股票是长期投资。市场短期的走势是无法把握的,所以人为地去预测市场是很愚蠢的事。可市场的长期向好是可以肯定的,所以只要坚持长期投资,最终能获取超额利润。做到长期投资首先要做到的是投入股市里的必须是闲钱。你不能因为生活所迫而被迫去卖股票,那样可能在你正要收获之前而功亏一篑。我自己就有这方面的教训,在1999年5·19行情前被迫卖掉所有股票,而当时我手中持有的正是以后的大赢家。其次如果能做到就是均衡投资,比如每个月以一定的钱去买股票。这样能避免市场的干扰。当然每个月花一定的钱去购买可能不太适用于股票而更适用于基金。

第二,买股票是因为你喜欢这家上市公司。在中国股市这么多年,以前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观点:跟庄。还有就是在国内股市里大家更关注技术分析。可就我个人观察,世界上的投资大师如巴菲特、林奇,他们都更注重价值分析。那就是这家公司如果业绩在逐年提高,那么这种提高就没有理由不反映到股价上来。他们很少去关注股票价格曲线。 (凌燕)

影响及评价

彼得·林奇被誉为“全球最佳选股者”,1977年成为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人。从那时起到1990年5月辞去基金经理人的职务为止的13年间,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是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其投资绩效也名列第一,13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

惊人的成就使彼得·林奇蜚声金融界,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在从事投资经营的过程中,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凡,并以股票天使自居。彼得·林奇认为:“持有股票的回报率要比买债券或者存款单高得多……历史证明,从长期看,如果资金100%投向股票的话,收益会高得多。而养老金账户是最适合作股票投资的,因为这笔钱通常可以放上10~30年。”和大多数成熟市场的职业投资者一样,彼得·林奇奉行价值投资哲学。《战胜华尔街》一书就是彼得·林奇投资哲学的具体表现。

同类推荐
  • 珞珈兰台文集

    珞珈兰台文集

    本书收录39篇论文,主要围绕武汉大学的档案工作,展开专题研究。内容涉及到档案馆的基本建设、人员的管理,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档案的信息化工作以及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等。
  •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讲述了中欧现代文学大家:波兰现代文学大家、匈牙利现代文学大家、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大家、奥地利现代文学大家、 瑞士现代文学大家、德国现代文学大家。
  • 谚语荟萃

    谚语荟萃

    集经典谚语于一家,给你不一样的谚语体验。既是增长知识的必备宝典,又是方便的谚语工具书。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 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

    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

    关于另类孩子的情况,其实并不是我们国家才有,几乎全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落后的非洲国家情况会更严重些,而发达的西方国家特别像美国的情况同样严重。读完本书的人,得出结论会同我一样,即:那些为追求个人享乐而无情地抛弃自己的孩子的人,他们是否多多少少受了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大青媳妇

    大青媳妇

    大青媳妇未必是真爱大青,但当潘金莲嫁了武大,对她来说,爱情就是太奢侈的事情,如果有一个比武大稍微优秀的男人,就足以使她迷恋。所以,大青媳妇与村南劁猪的乱耕有了一段私奔的经历。也许与乱耕的私奔改变了她对生活的热情和勇气,才会使她与玩纸牌的各色人等发生关系。她在大青娘死的时候大哭自己,她知道自己早就凋零了,她用放荡和沦落滋润着自己……
  • 至道

    至道

    修武,锤炼本身,提升本身力量,炼体。修魂,锤炼灵魂,提升本源力量,炼神。修道,感悟天道,汲取天地力量,炼气。
  •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本书分为纵横聊斋、文本探微、神鬼天地、旁论杂说,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引、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聊斋志异》的异想世界。换个阅读角度,本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迷。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蒲松龄也有过婚外情吗?卡夫瞳的创作是受到《聊斋志异》的启发吗?趣谈蒲松龄的养生术。66个谜底,带你重新认识《聊斋志异》。
  • 大波(全集)

    大波(全集)

    李劼人著作《大波》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1937年的老版本。一个是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作者的重写本,两个版本的内容相差很大,几本没有重复的内容。本书是作者1937年版本《大波》,作为1937年版本完整呈现,分上中下三卷。主要内容为为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铁路筑路权,夏之时、林绍泉等人组织了保路同志会,遭到血腥镇压。保路运动由请愿发展为武装反抗。作品事件纷繁,人物众多,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大波》这部小说,在其浓郁的地方色彩之中,反应了一个人心浮动的动荡时代,它描摹了一个轩然大波时代的众生面相,对于研究方言文学和记事文学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 骑手

    骑手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便宜老公呆萌妻

    便宜老公呆萌妻

    她,天性善良,呆萌又迟钝,偶尔却一反常态,犀利反击!打他个措手不及!他,天之骄子,狂傲又耀眼,有时却霸道温柔,极其护短!宠她个无法无天!当迟钝的她,遇上非凡的他;当霸道的他,遇上呆萌的她;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片段一】:他看着眼前这群神烦的女生,剑眉微挑,一把扯过身旁正与蛋糕“单挑”的她,吻上了那张已经沾满了奶油的朱唇。石化的她被他单手拥在怀中,他嘴角微勾,道:“抱歉,我已经有女友了。”……尽管她很迟钝,但不代表就可以随意被欺负。反应过来的她,抿了抿唇,认真的睁大了一双大眼,用“玩笑”二字将一切划分得清清楚楚。【片段二】:事出突然,迫于无奈,她只好应了他,成了他的冒牌“女友”,却被顽劣的他压迫奴役。……操场上进行着激烈的篮球比赛。朱晓晓抬手抹了把小脸上的汗珠,眯着眼看了看天空上照耀得正欢乐的太阳公公,耳边的尖叫呐喊声不绝,简直神烦。“迟早喊哑你们的嗓子。”抱着水瓶、拿着毛巾的朱晓晓很不厚道的想到。【片段三】:种种事故突如其来,将她压得喘不过气来,他却一直陪在她身边,安慰着受伤的她。……他将她脸上滑落的泪轻轻拭去,看着泪眼婆娑的她,叹了口气,将她拥入怀中,无奈道:“乖,别哭了,再哭就变成小花猫了。”她紧咬着双唇,仍是不住的抽噎着,双手却紧紧的攥着他的衣服,闷闷道:“我才没有哭!”…更多精彩故事,还在文中。敬请大家跳坑观看~保证完结,不弃坑~请亲们不要大意的收藏了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可怕的科学(大全集)

    可怕的科学(大全集)

    《可怕的科学大全集》由雅瑟、洪洁编著,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喜欢和爱好追问未解之谜的朋友选取了世界上匪夷所思、极具探索价值的诸多谜团:包括人类起源、史前恐龙、要命的数学、玄妙的物理、恐怖的化学、神奇的医学、科学实验和定律、受苦受难的科学家、超能电脑、科学悲剧、预言咒语、身体绝密报告、植物世界、飞鸟王国、破案术等等,内容涵盖天文、地理、文化、科技、生物等方面,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事实客观、公正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处世格言

    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处世格言

    在中国人的圈子里,学习中国式的处世方法。在为人处世方面,很多东西是相通的。这些相通的点汇聚起来,编者们总结了六个方面:心态、人缘、尺度、智慧、价值和品行等。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勾勒出了成功人士的处世格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