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100000035

第35章 《有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1)

一句经典

作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为了取得成果,必须用人之所长,不仅要用同事、领导的长处,还要用自己的长处。

——彼得·德鲁克

作者简介

彼得·德鲁克,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奠基人。1909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贵族家庭。1937年,他移居美国。1942~1949年间,德鲁克在本宁顿学院担任哲学政治学教授。1950年,他出任纽约大学管理学教授。1954年,他创办了德鲁克咨询公司, 自己出任董事长,从事管理教育和为各类组织的管理提供咨询。1971年以后,他在加州克莱蒙特研究生院担任教授。

德鲁克著有数十部有关管理、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专著,并被译为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传播,成为被全世界管理者奉为圭臬的经典。他卓越的学术成就使他获得了20多个名誉博士学位。《商业周刊》称其为“当代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师”,《经济学周刊》更称其为“大师中的大师”。

成书背景

当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时,管理学界对于管理的定义仅仅局限为对他人的管理,至于自己则认为无所谓。在德鲁克看来,这是错误的,因为一个有能力管理好别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为好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这本书的诞生,正是阐明了这种观点。

思想品读

在本书中,德鲁克首先提出,管理者的本分就是追求效率。不可否认,智力、想像力和知识都是人类的重要资源,依靠这些资源本身只能达到有限的成就,只有效率才能使它们变得硕果累累。在现实中,有效的管理者很少见。

人们不重视对有效性进行研究有一定的原因,有效性属于一组织内部知识工作者的一种专门技术,在以体力工作者为重心的社会中,重视的是“利索”,即把事情做对的能力,而不管这件事情本身对不对,值不值得做。这样,知识工作者的“有效性”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意义并非很大,但今天,知识化的大组织成了社会的中心,知识工作者也成为机构中的重心。

他不生产本身有效用的产品,如鞋子、零部件等,只生产知识、思想和信息。这种“产品”本身是无用的,只有通过另一位懂知识的人,将这种知识、思想和信息投入生产中才能起到作用。知识工作者是用头脑工作,必须自己引导自己,在一定的帮助下,引导自己成为有效率的工作者,为组织做出成就和贡献。

专业工作者运用他的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影响该组织的经营并使该组织的工作有成果,就是一位管理者。如推出一项新产品或扩大某一市场的占有率。知识工作者是不是管理者,不能以有无部下来定,主管人员也有些不是管理者,如制造业工厂的领班,他们对公司的发展方向、生产内容、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方法均无职权和责任。德鲁克认为,管理者泛指那些必须在工作中运用自己的职位和知识,做出影响整体行为和成果的决策的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工作者都要求成为管理者的角色,其实知识工作本身也有一些只是无技术可言的琐碎杂事。有一点是肯定的,作为管理者,不论职位高低,都必须力求有效。

德鲁克认为,管理者在现实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求具有实效性,另一方面却又因一些原因做不到有效的管理,或者是很难做到:

1管理者的时间有被别人占用的倾向性。管理者往往成为组织的俘虏,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来找他。

2管理者常常处于一种被迫忙于日常作业的状态,除非他采取措施来改变他们生活与工作的现实。所谓的“日常作业”,是指如安排市场销售或生产事务这些专业部门的管理事务,但事实上这又不是管理者的规定职责。这样一来,管理者肯定不能把管理工作做得更有效。

3管理者及他们的工作所提供的贡献,只有得到最主要人物,如其他部门的管理者、本人的上司等承认和应用时,才能是有效的。

4管理者属于组织范围之内,对于外部的认识是有限的。外部信息是通过抽象整理后,以资料报告的形式送上来的,这种信息实际上包含了一定的价值标准。外部的信息不能量化,并且它时刻都在变化,所以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在德鲁克看来,有效性不是少数人的天赋,有效性是可以学会的。有效性是一种习惯,是一系列实践的综合,实践总是可以学会的。

到底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呢?德鲁克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观察,认为管理者要做到有效性必须养成五项心理上的习惯。

一、知识时间花在哪些方面

他们可控制的时间很有限,因此他们会有系统地工作来利用好这些时间。

有效的管理者不是从他们的任务开始,也不是从他们的计划开始,而是从他们的时间出发。他们首先认清他们的时间花在什么地方,然后他们设法管理他们的时间,并且减少那些没有成果的工作所占用的时间。然后他们再将那些零碎的时间集合起来,形成尽可能长的连续时间段。这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步骤:

1记录时间。

2管理时间。

3集合时间。

这三个步骤是管理者具有有效性的基础。

德鲁克认为,任何生产过程的产出程度都取决于最稀有的资源,而最稀有的资源就是时间。时间也是一种最特殊的资源。有效的管理者知道时间是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在其他各种主要资源中,金钱实际上非常丰富。限制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的,是对资本的需求而不是资本的供给。第三个作为限制因素的资源是人,虽然我们不容易雇用到足够优秀的人才,然而人力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能够得到的。但是我们却不可能通过租用、雇用、购买或者其他任何方式来获得更多的时间。时间的供给是完全非弹性的,不管对时间的需求有多大,时间的供给是不会增加的,时间没有价格,也没有边际效用曲线,并且时间是最易流逝的,根本不能储存。昨天的时间已经永远失去,而且永远不会回来。因此,时间的供给永远是短缺的。时间也完全没有替代品,在某种限度内,我们能用一种资源来替代另一种资源,如铜替代铝,然而却没有任何东西能替代时间。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有效的管理者区别于他人的唯一之处,大概就在于他们能够珍惜时间。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会由于各种压力而不得不浪费一些时间,投在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的调和方面,以及工作中的创新和变化。管理者需要先记录实际的时间使用情况,接着需要有系统地管理时间,需注意三个问题:

1应该分别列出哪些是根本不必做的事,取消那些纯粹浪费时间,丝毫无助于取得成果的事。

2有些能让别人办理的事情可以授权于他(她)来提高效率。

3有一项时间浪费的因素,是管理者自己可以控制并消除的,这项因素是:管理者自己在浪费别人的时间。

时间损失也会由管理人或是组织缺陷引起,具体表现在:

1由于缺乏系统和缺乏远见而造成的时间浪费因素,症状是反复出现同样的“危机”,如库存危机,而这类危机本身是可以预防的。

2时常浪费常常由于雇员过多而引起。

3组织机构有毛病,表现为会议太多。

4信息传递不灵,或信息不准确。

二、我能贡献什么

同类推荐
  •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本书以华夏历史为脉络,炎黄地域为线索,深入解读站在商界前沿、处于事业高峰的商界达人的成功轨迹,剖析他们在创业守业、企业管理、商务谈判、社交处世、个性修养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从中,你可以了解商业往来各方,降低商业交易潜在成本,知己知彼,游刃有余。
  • 妄谈疯话

    妄谈疯话

    诠释豪情人生的态度,剖析官场弊事的怪象,演绎男女情爱的风韵,解读处世哲学的智慧。
  •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涉外文书概述涉外文书,是在涉外活动、涉外工作中制作和使用的各类文体(文书)的总称。涉外文书,是涉外活动中用于发布和贯彻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执行法律,证明身份,叙述事实,申述立场或观点,表示态度,交涉问题,传递信息,建立友谊与合作。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内生技术进步模式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热门推荐
  • 私奔到古代:超级帝后

    私奔到古代:超级帝后

    许灿夏:“阎大叔,你奥特曼了,投胎早就过时了,现在流行穿越,你判我们两个穿越吧。”********阎罗王:“哼哼,笑话,个个都要穿越,那阴间的投生部门岂不是要天天看报喝茶斗地主了?阴间的公务员可没那么好混,不能让任何一个小鬼白拿俸禄。”
  • 春天在心里歌唱(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春天在心里歌唱(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春天在心里歌唱》精选了四十多篇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散文,所选篇目皆出自于名家,语言优美,意义深邃,堪称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同时本书的内容广泛,包罗自然、社会、人生等方方面面。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

    欲知世界各地之真相,可取此书读之。马可·波罗,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旅世家。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尼古刺·波罗和叔叔玛窦·波罗,途经中东,历时蹬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著成《马可·波罗游记》一书,记述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
  • 出卖灵魂来爱你

    出卖灵魂来爱你

    一名高中普通女生杨依依,每晚被一个诡异的噩梦缠绕,就在一日在镜子中看见穿着古装的自己切腹自杀之后,突然被学校的校草,市长之子风浅夜缠上
  • 妖娆丹药师:傻王追妻

    妖娆丹药师:傻王追妻

    堂堂古武世家的中医学天才穿越成为:倚天大陆梅家最无用的嫡出废材七小姐梅吟雪!十系废物!武技废材!家族肆意压榨欺辱,未婚夫公然悔婚!一旨婚配,废物配傻王!认命?笑话!从此后,契灵兽,逆乾坤,覆手翻青天;踏苍穹,炼丹药,傲然立世间!只是为何身边会突然多了一个他,与她一起浴血踏歌,拖刀天下。银脸覆面,白衣翻飞,羽扇轻摇,邪意妖娆,他是谁?(作者非琉璃心,有不喜欢看的亲,可以点右上角的关闭按钮,腾讯这么多的文,总你喜欢的。恶意留言就不需要了,你们直接离开就可以!)
  • 拆散的笔记本

    拆散的笔记本

    那被风掀动的书页里蕴藏着个性化的思想。非常值得一读。这些文字远离精雕细琢的“小美”,本书是作家洪烛的一部随笔作品集。读后使人有一种美的文学享受,记录了生活、情感乃至艺术对作者的影响。书中所收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流畅优美,而向泥沙俱下的“大美”靠拢。洪烛的这本随笔集,就像一本拆散的笔记簿,再现了作者浓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血泪春秋

    血泪春秋

    江山不易,不易江山。斗争获得江山——共产党领导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而幸福不忘斗争。让那些赤胆忠贞,坚贞不渝,不畏强暴,坚忍不拔——华夏儿女的这种伟大的抱负、胆略、意志,情怀、情操,载入历史史册——漫漫长河,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