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天赋并不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关于他读书的故事。
有一天,曾国藩在家中背书,其中有篇文章他反复朗读还是没有能够背下来。有个贼一直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他背下来入睡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了半天,曾国藩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等得很生气,终于忍不住跳出来说:“就你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然后当着他的面将那篇文章背诵了一遍,扬长而去。
但是曾国藩在不断坚持地努力之后成就大业。他先后拜理学大师唐鉴、倭仁为师,在他们的指导下,他开始学习十二门课程:主静、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记、作诗文、作字、夜不出门。对这些课程,曾国藩不是学习几日几月几年,而是终身行之不辍,他说: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若能从此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一点一点地坚持下去,不知不觉就能够把自己雕琢成器了。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大人物都是这样成才的。
张溥是明代的大学者,他有非常独特的读书方法,那就是通过多次抄写、多次阅读、多次焚烧的办法,加深理解、熟读精思,所以叫“七焚法”或“七录法”。张溥的“七焚法”分三步。第一步,每读一篇新文章,就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第二步,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第三步,朗读后将抄写的文章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烧完之后,再重新抄写,再朗读,再烧掉。这样反复地进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读十几遍以上,直至把文章彻底理解,背熟于心为止。张溥一直坚持这种读书法,他把自己的书房叫做“七焚斋”,也叫“七录斋”,并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七录斋集》。
不独张溥如此,中国的很多学者都有这样的习惯,王国维爱读冯延巳词,因未有单刊本,就手抄五册;陈直在“文革”时白天打扫厕所,晚上将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旧著整理加工、修订,并把全部文稿用毛笔一式抄了四份,字数积一千万字余,分别保藏于四处。
反复读书的方法一方面能对个人的学问长进有所裨益,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坚持不懈的精神会在一个人日常的生活其他方面表现出来,成为与他的生命交融的一项品质。
孟子说,做事情时,有的人是不为,有的人是不能。帮助长辈去折下一根树枝,这是可以做到的,不做的人是“不为”;挟着泰山去越过北海这是无法做到的,因为是“不能”。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是荀子《劝学》篇里的一段话,告诉我们,木锯绳断,水滴石穿这些看似不可能发生的奇迹背后,隐藏着的一个人的力量和意志,这是一种坚持不懈的力量。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这样的潜力,曾国藩能够在数十次的宦海沉浮中抱扎求生,直至最后到达自己心中的理想所在。
大勇在坚忍
欲立不世之功,得成勋世伟业,非坚忍所不能也。
——曾语良言
在清政府中,一个汉人要坐到高位,不仅需要一流的才智,还要具备勇毅果敢的品质,因为这一路的艰难险阻是旁人难以想象的。这种勇毅,就是坚忍;不是鲁莽的死扛到底或逞强斗狠,而是带有韧性的自立自强。
每个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很多人或者被艰难险阻吓倒,或者咽不下一时之气而做无谓的牺牲,最后都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唯有坚忍之人才能够走得更远。曾国藩自拟谥号为“文韧公”,不难看出他对自己处世诀窍的自得。
湘军的崛起,是一个历经磨难的过程。从衡阳出师到打下武汉,七八个月中,曾国藩经历过兵败投水自杀、湘军溃逃四散、湖南军政两界的讥讽、长沙城闭门不纳等等羞辱,直到打下武汉,才一雪前耻。经过短暂的胜利,曾国藩来到江西后,很快又陷于战事低迷的状态。从咸丰五年到咸丰十年的五年里,曾氏又遭遇到江西官场的排斥、湖南官场的指责、朝廷的不信任、友军的不配合,他再一次投水自杀未遂,还被朝廷冷落了一年多。这一切,曾国藩都忍了。他鼓励自己:“好汉打脱牙齿和血吞。”把怒气变成动力,终于战胜了敌人。
湘军之中,不独曾国藩如此,其他的湘军领袖也能领悟到忍之重要。胡林翼就是其中之一。
胡林翼在担任湖北巡抚时,意识到如果与湖广总督官文的关系处理不好,不仅难以赢得朝廷信任,也无法全力对付太平天国。官文是满人,其实就是朝廷的化身。
官文有一宠妾,官文想为她的三十岁生日做寿,却以正房夫人的名义散帖。当时小妾即便得宠,也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湖北官员听说官文为一个小妾做寿后都耻于前往。正当此时胡林翼领着老母、带着家眷亲自来给官文宠妾拜寿。消息传开后,湖北众官员听说巡抚大人都去了,就也都纷纷带着家眷、拿着贺礼去给官文宠妾拜寿,原本冷清的寿筵上一下子热闹起来。官文宠妾也破涕而笑,官文因此很感激胡林翼。宠妾自幼丧母,拜胡太夫人为义母。这一举动为湘军的成功铺陈了后路。
忍人之不能忍,方能成人之不能成。韩信曾受胯下之辱,他并不是不敢面对侮辱他的人,他知道自己的才智、自己的生命不是在这些人身上的。对于胸怀大志的人来说,这种忍的行为比一时逞强更为勇敢。胡林翼就是为了大局而屈身逢迎,虽然湘军中有很多人不齿于这种行为,但是曾国藩懂得其中的奥妙与玄机。
曾国藩说:“大抵任事之人,断不能有毁而无誉,有恩而无怨。自修者但求大闲不逾,不可因讥议而馁沉毅之气。”一个人要做成大事,不可能做到人人满意无人非议,在面对非议的时候一定要坚守住自己的信念。
审时度势,独具慧眼
同一境而登山者独见其远,乘城者独见其旷,此“高明”之说也。
——曾语良言
古董店、玉器行中,独具慧眼之人才能撑起一方天地;在官场中,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得有审时度势的眼光,看到常人所没看到的地方。曾国藩总是着眼于大局,他的每一次举动都源于他看到的局势变动和人际关系。
因此曾国藩说:身处同一境内,只有登上高山者才能看得远,只有登上城楼者视野才能比常人开阔,这就是高明。他的高明就在于能比常人看得更高更远。
曾国藩早年带领湘军围剿太平军之时,难以得到清廷的信任,所以急需朝中位高权重的大臣为自己说话。
一日,曾国藩在军中得到肃顺的密函,这位顾命大臣在西太后面前推荐自己出任两江总督。当时咸丰帝刚去世,太子年幼,肃顺独揽权柄,有他为自己说话,真是再好不过了。
曾国藩大喜过望,想要提笔给肃顺写信以示感谢。但没写几句,他就搁笔停了下来。
曾国藩想到,肃顺为人刚愎自用,目空一切。他又想起西太后,虽然暂时没有什么动静,但绝非常人,以他多年的阅人经验来看,西太后极富心机,将来一定会把持朝政。肃顺这种专权的做法能持续多久呢?西太后会同肃顺合得来吗?
思前想后,曾国藩最终没有写这封信。时隔不久,肃顺被西太后抄家问斩,在众多官员讨好肃顺的信件中,独无曾国藩的只言片语,曾国藩也就因此逃过了一劫。
其实之前肃顺几次有意结交曾国藩,屡次给湘军各种好处,曾国藩对此自然求之不得,但是他知道高层权力斗争的复杂和残酷,各股势力都在蠢蠢欲动,所以并没有盲目地归附于肃顺,而是努力置身事外,这才得以保全自己。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后的一个多月里,身在安庆的曾国藩对此一无所知。他在十二月时接到谕旨,让他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节制浙江全省军务和所有四省巡抚、提督以下的官员。
这一打破清廷祖制旧规的决定看似是对曾国藩的大大褒奖和信任,但是曾国藩并未因此而自得,通过对朝廷局势的分析,他认为这是对自己的警告和鞭策,于是上书辞谢,通过这种方式摸清清廷的意图,也使得清廷更为放心地把权力交到他的手上。此时曾国藩没有被权利的光环照花双眼,而是根据当时天下的形势推断:清廷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内部的权力之争,而是太平天国。所以为了对付这个主要的敌人,他才能够暂时手掌大权。
基于这一远见卓识,曾国藩在采取了一系列维护湘军长远利益的措施的同时,也在小心避免朝廷对自己的猜忌。
其实历史上能够功成身退的政治家有几个不懂得功成身退?范蠡早已看出勾践可共患难而不可共富贵,因此在越国雪耻之后飘然远引,大夫文种不听劝告,结果被赐死。韩信在有实力自立为王时,犹豫不决再想分得天下,终于身死魂灭。他是个一流的将领,却不是个成熟的政治家。
曾国藩不仅是个优秀的将领,能够把战局放于胸中揣摩,也是一个顶尖的政治家,所以他有着高瞻远瞩的长远目光,能够在朝廷纷乱的政治风云变幻中站到常人不及的高处,看到常人难见之远景,努力避开、化解身边可能波及的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