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7000000015

第15章 谦逊,谦恭,谦让虚怀,低调(2)

的确,一颗谦虚的心正如那盛了石子、沙子、石灰及水的木盆,能盛下更多的东西。这也是只有谦虚的人才能成为智者的原因,因为只有谦虚,你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才会有务实的精神,也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禅师外出遇到了一个流浪儿,这个小孩很是顽皮,但也非常聪明。于是,禅师把他带回了寺院,对他百般呵护,关爱有加,并让他当了寺院的小沙弥。

禅师一边关照小沙弥的生活起居,一边因势利导教他做人的道理。看到小沙弥接受和领会问题比较快,禅师便教他习字念书、诵读经文。慢慢地,禅师发现小沙弥虽然聪明伶俐,但心浮气躁、骄傲自满。禅师决定点化一下聪明的小沙弥。

禅师送给小沙弥一盆含苞待放的夜来香,让他在值更的时候注意观察夜来香开花的过程。

第二天一早,小沙弥欣喜若狂地抱着那盆花来上早课,并当着众僧的面大声地对禅师说:“您送给我的这盆花太奇妙了!它晚上开放,清香四溢,可是,一到早晨,它又收敛起了美丽的花瓣……”

“噢,”听完小沙弥的叙说,禅师点了点头,用温和的语气问道,“它晚上开花的时候没有吵到你吧?”

“没有,”小沙弥依然兴奋地说,“它的开放和闭合都是静悄悄的,哪会吵到我呢?”

“哦,原来是这样啊,”禅师以一种特别的口吻说,“老衲还以为花开的时候得吵闹炫耀一番呢。”

小沙弥怔了一下,脸“唰”地红了,嗫嚅着对禅师说:“弟子明白了,弟子一定痛改前非!”

花开无声,却不妨碍人们喜欢它的芬芳,欣赏它的美艳。以前看佛陀拈花、迦叶微笑的故事总也不明了,看了禅师和小沙弥为我们演绎的另一个版本的“拈花微笑”,忽然好像明白了一点儿什么。

真正的美不是炫耀出来的,真正的善不是传扬出来的,真正的成功不是吹出来的。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大自然从来不解释自己的伟大,并不影响它孕育万物。子曰:“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地载育万物,何其伟大,它说什么了吗?

《道德经》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正的大人物往往都很低调,真正的大成就往往看起来很平凡。人生在世,一定要明白低调做人的道理。

以平凡之态示人

有一天,深山里来了两个陌生人。年长的仰头看看山,问路旁的一块石头:“石头,这就是世上最高的山吗?”

“大概是的。”石头懒懒地答道。

年长的没再说什么,就开始往上爬。

年轻的对石头笑了笑,问:“等我回来,你想要我给你带什么?”

石头一愣,看着年轻人,说:“如果你真的到了山顶,就把那一时刻你最不想要的东西给我,就行了。”

年轻人很奇怪,但也没多问,就跟着年长的人往上爬。斗转星移,不知过了多久,年轻人孤独地走下山来。

石头连忙问:“你们到山顶了吗?”

“是的。”

“另一个人呢?”

“他,永远不会回来了。”

石头一惊,问:“为什么?”

“唉,对于一个登山者来说,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登上世上最高的山峰,但当他的愿望真的实现了,同时,也就没有了人生的目标。这就好比一匹好马的腿断了,活着与死,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他……”

“他从山崖上跳下去了。”

“那你呢?”

“我本来也要一起跳下去的,但我猛然想起答应过你,把我在山顶上最不想要的东西给你,看来,那就是我的生命。”

“那你就来陪我吧!”

年轻人在路旁搭了个茅草屋,住了下来。人在山旁,日子过得虽然逍遥自在,却如白开水般没有味道。年轻人总爱默默地看着山,在纸上胡乱画着。久而久之,纸上的线条渐渐清晰了,轮廓也明朗了,后来,年轻人成了一名画家,绘画界还宣称他是一颗耀眼的新星。接着,年轻人又开始了写作,不久,他就因他的文章回归自然的清秀隽永一举成名。

许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年轻人已经成了老人,当他对着石头回想往事的时候,他觉得画画、写作并没有什么两样。最后,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更高的山并不在人的身旁,而在人的心里,忘我才能超越。

正如庄子所说:“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一个人,如果依照自己生理和心理意识,自己建立一个观念“而师之”,认为这个才是最高明的,然后根据自己这个高明的观念解释一切。那么,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个老师,所以就会谁也看不起谁,因为我有我的高明之处,而且不传给你。按自己的心态来判断一切、观察一切,认为自己就是大师,愚者都是如此!只有倒空了自己,才会发现虚无。

谦恭有礼、虚怀若谷,好比打开心灵之门,迎来更广阔、更完美的人生境界。虚怀若谷,不仅是道家的精义,更是人生的至理名言。心太满,什么东西都装不进去;心不满,才能有足够的充实空间。放空自我,以平凡之态示人,才是真正的伟大。

端正心态,谦卑处世

佛光禅师和学僧说法、开示、接心,都坐在法堂里的宝座上,所以这个宝座在全寺僧人的心目中是“法”的象征,“悟”的标志,因此又叫此宝座为“法座”。

有一次,佛光禅师应邀到南方弘法,一连数日不在,侍者每天仍如往昔地在法堂里洒扫,尤其是佛光禅师的宝座,更是擦拭得一尘不染。一日,中午跑香后,侍者非常惊讶地发现知客师竟然端坐在佛光禅师的宝座上,和信徒讲话,因对方是知客师,侍者不敢表示什么,但一颗心却老挂碍着。到晚香时,知客师也很自然地往座上一坐,闭目参禅起来。侍者看了,更是不以为然,心想:那是禅师的宝座啊!怎可如此地不尊重呢?

接连几天,衣钵师、殿主师、香灯师……经常借故在法堂会客,并且很“自然”地都会在佛光禅师的宝座上安坐。

一天,下殿后,侍者正要到法堂打扫时,看到知客师、殿主师、香灯师等大执事都在堂内话家常,尤其是知客师还端坐在佛光禅师的宝座上,侍者多日来的不平实在忍不住了,不觉问道:“各位执事法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知客师答道:“法堂呀!”

侍者再问道:“法堂做什么用呢?”殿主师回答道:“是佛光禅师开示、说法,与学僧接心的地方,谁不知道呢?”

侍者不悦地又问道:“既是如此,你们怎可毫不恭敬地在此散心杂话,还坐在禅师的宝座上呢?”

执事法师不约而同地答道:“可是禅师不在家呀!”

侍者脱口而出道:“禅师既然不在,那你们就代理禅师,你们都做住持,请先为我开示接心吧!”

执事法师无言以对。

在生活中,要准确认识自己。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就不要贪争重要的权位,否则就不能赢得别人的支持。

不骄傲自满,才能日趋圆满

明朝万历年间,明州奉化县出了两个远近闻名的活宝:一个是沿街化缘的布袋和尚,一个是闭关修炼的净瓶居士。他们行为古怪,胡言乱语,但当地人却把他们当作得道高僧。

有一天,一个好事的年轻人出于好奇,决定去拜访他们。他先在一个又脏又臭的巷子里遇到了布袋和尚。那个布袋和尚又矮又胖,像个皮球,随便躺在地上呼呼大睡。

年轻人邀请布袋和尚去吃饭,却让店里的小二端上一堆鸡鸭鱼肉,看布袋和尚怎么办。结果那个布袋和尚双手合十,虔诚地念道:“因缘因缘!”拜完之后大吃大喝,毫不避讳,不过他吃每一样都要分出一点扔在布袋里,冲年轻人笑笑。

“这样子也算是得道高僧吗?”年轻人大失所望,又去拜访另外那个净瓶居士,希望他能给自己一点有益的启示。

年轻人到的时候净瓶居士正在家里参禅悟道,他看年轻人来了就一言不发,提起茶壶往供奉的净瓶里倒水,水溢出来还不停手。

“居士,你净瓶满了,怎么可能倒进茶去呢?”年轻人忍不住提醒他说。

“是吗?”居士继续倒茶,反问道,“那么你呢?”

年轻人恍然大悟,忍不住感叹道:“果然是有道高僧!是我愚昧了!”

“说来听听?”居士淡淡地问。

“大师是教我做人谦虚、有容乃大,不要骄傲自满,为知识所累;我参悟之后,才发现布袋大师也在教我吸取每天的经验教训,用心琢磨。有了你们教给我的这两个法宝,我就再也不用烦恼了。”

做人要谦虚,不要骄傲自满,应该拿得起放得下才行。“有容乃大”,吸取每天的经验教训,用心琢磨,你才能日趋圆满。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

西汉初年,冒顿身为北方匈奴的首领,励精图治,一心想把匈奴打造成最强大的民族,但是当时的匈奴势单力薄,经常遭到邻邦,特别是东胡的无理攻击。

匈奴人生活在西北部的草原上,以强悍善骑著称。冒顿养有一匹千里马,皮毛油黑发亮如锦缎,全身上下没有一根杂毛,它能日行千里,为匈奴立下过汗马功劳,被视为宝马。东胡知道后,便派使者到匈奴索要这匹宝马,匈奴群臣认为东胡太无理了,一致反对。

足智多谋的冒顿一眼便看穿了东胡的用意,但他并没有表露出来。他知道,如果一旦正面冲突,吃亏的只能是自己,于是决定忍痛割爱来满足东胡的要求。他告诉臣下:“东胡之所以要我们的宝马,是因为与我们是友好邻邦。我们哪能因为区区一匹千里马而伤害与边邻的关系呢?这样太不合算了。”于是,他把宝马拱手送给了东胡。冒顿虽然表面上不与东胡作对,但他暗地里壮大实力,励精图治,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打败东胡。

东胡王得到千里马以后,认为冒顿是胆小怕事之人,就更加狂妄了。他听说冒顿的妻子很漂亮,就动了邪念,派人去匈奴说要纳冒顿之妻为妃。

冒顿的妻子年轻貌美、端庄贤淑,深得民心。匈奴群臣一听东胡王如此羞辱他们尊敬的王后,都气得摩拳擦掌,发誓要与东胡决一死战。冒顿更是气得咬牙切齿,然而他转念一想,东胡之所以三番五次地欺负自己,是因为东胡的力量比匈奴强大。一旦发生战争,自己的实力不济,很可能会战败。

于是他强颜欢笑,劝告群臣:“天下女子多的是,而东胡却只有一个啊!不能因为一个女人伤害与邻邦的友谊。”这样,他又把爱妻送给了东胡王。

之后,他召集群臣,指明东胡气焰嚣张的原因,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鼓励大臣们帮助他治理国家,增强国家实力,外修政治,为以后打败东胡做准备。群臣听冒顿分析得有道理,于是按照冒顿的要求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以图日后报仇雪恨。

东胡王轻而易举地得到千里马与美女,认为冒顿真的惧怕他,于是更加骄奢淫逸起来。他整日灯红酒绿,寻欢作乐,不理朝政,以致国力越来越衰弱。然而他却毫无自知之明,又第三次派人到匈奴去索要两邦交界处方圆千里的土地。

此时,匈奴经过冒顿及其群臣多年的治理,政治清明,兵精粮足,老百姓安居乐业,其实力之雄厚远远超出了东胡。

老子曾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将能力表露在外面是人的天性。但貌似强悍、威风凛凛的人并不是最有能力的,真正有本领的人懂得隐藏自己的实力,不会轻易将才艺外露,韬光养晦才是聪明人之所为。

“大智若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有智谋的人保护自己的一种处世计谋。

同类推荐
  •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本书辑录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则,通过这些故事,大致可以了解佛家的基本思想及修行方法,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承的大致脉络,可以了解将佛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能击碎头脑中许多牢不可破的观念障碍,获得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观察生活的视野,提炼一种更积极的处世态度,因而做人更有格调,做事境界更高。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用“文如其人”形容南怀瑾先生恰如其分。他的为人如同他的文章,朴素而雅致,随和而亲切,于平凡中自显不凡,他的文章如同他的为人,文学而多连,杂采而博贯,于随适中自见精神,人文合一,正是大师境界。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热门推荐
  • 帝妃绝:皇上一怒为红颜

    帝妃绝:皇上一怒为红颜

    命运突变,她国破家亡。一场风云变幻后,她成了前朝公主,他成了当今皇上。“江山与我,孰重孰轻。”答案在心中,她还是想亲耳听他说。“带下去。”长袖一甩,决然转身。三月后,春光明媚,封后大典上,他亲手将她推下玉阶。“君上,难产.”“剖腹,保小弃大。”冷绝的话,没有一丝犹豫。他的声音不大,却足以震憾进她的心扉,身体痛,心更痛,无以复加。当冰冷的刀刃划破她的肚子,感觉不到痛,也听不到任何声音,耳边、脑海里全是那句。剖腹,保小弃大。父皇,这就是你千挑万选,护女儿周全的人。重生,她成了北国帝妃之一。一道圣旨,她家破人亡。后宫佳丽三千,皇帝专宠她一人,史无前例唯一连续侍寝半月之人,之后她成了众矢之的。“无论你是何人,都逃避不了你是朕的女人的事实。”冷宫外一地清凉,他将她压在身下,疯狂的掠夺。“娘。”一双胖乎乎的小手紧拽着她的衣裙,水汪汪的眼睛眨巴眨巴的望着她。低眸,猛然一震,浑身血液瞬间凝结,所有的痛席卷而来,冷漠的将那个人的缩小版推倒地上。“认错人了。”“哇,父皇.”胖乎乎的小手揉着眼睛,咧开小嘴就嚎啕大喊了起来。宫闱危情,恩怨是非,只为一人。宫廷斗争,步步为营,只为后位。江山逐鹿,为争红颜,血流成河。离落,南国国主,铁血柔情,运筹帷幄,逼她至绝路。濮阳寒,北国帝君,邪肆狷狂,暴戾残酷,宠她至绝路。推好友的文文《秦始皇的小妻子》殇夜千年新文《殿下的落难妻》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帝妃绝:皇上一怒为红颜》
  • 无限江山

    无限江山

    一双金眸是她的灾难。她被双亲遗弃,被迫在生与死的边缘寻求着人生的希望,直到逃难途中遇到身为皇子的他,从此走入一场无法抽身的棋局。身为棋子的她又该何去何从?棋子是否终究只是棋子?九龙相斗,波涛不息,再回首,只是无限江山。
  • 希望

    希望

    希望是一种很原始的力量,它隐藏在内心的深处,激发出这种力量将得到一种全新的思想变革。国家、企业、个人都需要这种力量,这是我研究了大半辈子的课题,我的理想就是将这种力量教给每一个人,让他们能自行掌握从谷底走向巅峰的方法。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基督山伯爵(上卷)

    基督山伯爵(上卷)

    小说主要讲述的十九世纪一位名叫爱德蒙·堂泰斯的大副受到陷害后的悲惨遭遇以及日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夫君说我是妖精:本宫就妖给你看

    夫君说我是妖精:本宫就妖给你看

    曾对她一味的容忍,百依百顺的夫君,在一夜之间对她的家族赶尽杀绝,只剩下一个身负重伤的哥哥。苏沫儿不禁受辱,带着哥哥远离皇宫,怎奈那恶魔夫君怎么甩也甩不脱……她转过身毫不犹豫的扑入他的怀里,既然无法躲藏,她便做一只恶魔手心里的妖精吧……
  • 王妃她不走寻常路

    王妃她不走寻常路

    废后两个字让苏默云彻底心碎,岂料竟然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国家再次离开京城,温灵在被男友抛弃后,出了车祸,发誓不再回到这个夺走她一切的地方即为王妃,为了不顾名声改名换姓再嫁他人信任破裂,伤心远走他乡后,遇上三年前一直等候自己的肖君寒生死相伴,以命换命,最后苏默云的归宿在哪……,从林羽嫣到苏默云肖君寒的不信任保护让苏默云渐渐感到疲惫,即使身为皇后也有许多无可奈何心远了,苏默云不知该何去何从阴谋、权力相争,本该做好自己的工作,可是肖君易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她的底线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莫言,天下

    莫言,天下

    21世纪的少女莫言,本该在许昌旅游的她,因为一场意外,竟穿越至东汉末年——建安四年。起初,她想离开这个并不属于她的世界,可在不知不觉中越陷越深——契约夫妻也变成了恩爱眷侣。她熟读三国历史,她要如何帮助丈夫扭转乾坤?——听天由命还是逆天改命。冥冥之中,或许早已有了答案。是莫言,还是天下。“她是个不平凡的女子。”——诸葛亮。“这女人不能留,留了必是祸害。”——曹操。“可惜,可惜。”——刘备。她确实不太平凡,光凭初恋与鬼才郭嘉撞脸这一点来说,就够不一般了。魏文帝曹丕用尽一切方法,都没能把她留在身边,后宫众妃都不及她。陈思王曹植是她的知己朋友,曹操的义子因她而终生不娶。曹操更是不惜一切要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