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浮躁的世界里,需要更多的理性 (2)
于是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买卖关系已然形成,看来商场的打折之风也只能愈演愈烈了。只是不知道,那些“折价生意”背后,到底是谁笑了?
直到钓到和盘子一样大的鱼:最佳方案首先是理性,其次是最优
“愚公”明明可以通过搬家来解决北山道路阻塞的窘境,何苦举全家之力要让一代又一代把精力都花在成本很大、收益甚微的“移山”工作中呢?
在一个钓鱼池旁边,有一群喜欢钓鱼的人正在垂钓。似乎每个人的运气都很不好,没有一条鱼上钩,因此当其中一位M先生钓到一条破纪录的大鱼时,大家都为他喝彩。而这位M先生的表情却非常奇怪,他两手捧着鱼,目测鱼的大小后,竟摇着头将鱼放回鱼池里。虽然周围的人都很惊讶,但毕竟这是人家的自由,大家也只好若无其事地继续垂钓。接着,M先生又钓上一条大鱼,他看了一下又把它放回鱼池里,大家都觉得奇怪。
等到第三次M先生钓到一条小鱼时,他才露出笑脸并将鱼放进自己的鱼篓里,准备回家。这时有一位老人问他:“虽汲来这儿钓鱼的人只是为了尽兴,但你的行为仍让人不可思议。头两次钓上来的大鱼你放回水里,而第三次你钓上来的鱼非常小,在任何一个鱼池里都可以钓到,你却非常满意地将它放到鱼篓里,这是为什么呢?”
M先生回答说:“因为在我家所有的盘子中,最大的盘子只能放这么大的鱼。”
你能说M先生不理性吗?他始终把家中盘子的尺寸谨记心中,只找能够合适放置的鱼。但他似乎又实在不够理性。因为解决鱼与盘子矛盾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把鱼切开,或者一定要吃完整的鱼,再买个大盘子就是了。M先生这样的人倒是不冲动,不疯狂,但还是不懂得用最“经济”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利益。
大家应该还记得那个家喻户晓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吧,我们将故事中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称为愚公精神。当时,摆在愚公面前的是太行王屋二山,愚公移山,造福了子孙后代,也消耗了几代人的精力,最终还是靠上苍的帮助,才挪掉两座大山。
经济学家却并不为愚公移山的精神所感动。理性的经济学家会如河曲智叟一样实际,认为移山绝不是明智之举。更何况,“愚公”明明可以通过搬家来解决北山道路阻塞的窘境,何苦举全家之力要让一代又一代把精力都花在成本很大、收益甚微的“移山”工作中呢?
笨笨的“愚公”不是不理性,按照他的打算,或许终有一天他的后代也能把山移走。然而,愚公又实在还不够理性,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以有很多种,为什么偏要选择最艰难的那一种呢?
古时候有一位国王,到某个偏远的乡间旅游,由于路面崎岖不平,有很多碎石头,刺得他的脚板又痛又麻。回到王宫后,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将国内所有的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他认为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还可造福他的子民,让大家走路时不再受刺痛之苦。
但是,哪来这么多的牛皮呢?即使杀光所有的牛,也凑不到足够的皮革啊!而所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道有多少。
这个办法很愚蠢而且做不到的,但因为是国王的命令,大家也只能摇头叹息。
一位聪明的仆人大胆地向国王提出建议:“国王啊!为什么您要劳师动众,牺牲那么多头牛,花费那么多金钱呢?您何不只用两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脚呢?”
国王听了很惊讶,因为这确实是一个更高明的办法。他当下领悟,于是立刻收回成命,接受了这个建议。
于是,世界上就有了皮鞋。
经济学的理性不仅仅止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更多的时候,“斤斤计较”的经济学家善于“处心积虑”的研究如何能够实现最优的方案。“效率与公平”如何实现?“帕累托改进”如何实现最优?等等,都是经济学家一直在研究的问题。
上面例子中的牛皮铺路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为了使有限的牛皮能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用皮革铺路不是最优的方式,而换一个角度,给尺寸远远小于路面的双脚包上牛皮,就明显理性得多。
解决任何问题的方案都不可能只有一种,但最好的方案却只能是一种。我们可以没有经济学家的满腹经纶,但我们应当借经济学家们的理性,为生活中的问题找到更优解!
“担心怪圈”,剔除错觉当道,还原正常判断力
现实中的我们常常在自以为理性的状况下,却饱尝“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苦果。
有一天,舒瑞感觉身体很不舒服,她觉得自己肯定是病了。但她却不想去看医生,于是去图书馆借了本医学手册。当她读完介绍霍乱的内容时,方才明白,自己患霍乱已经几个月了。她被吓住了……
后来,她很想知道自己还患有什么病,于是读完了整本医学手册。这下她才明白,原来自己除了风湿以外,几乎什么病都有!
她迫不及待地想弄清楚自己到底还能活多久,于是按照书上介绍开始自我诊断:先动手找脉搏,可脉搏也没有了!终于找到后,发现脉搏一分钟跳140次。接着,她又去找自己的心脏,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发现跳动得异常微弱。于是舒瑞心中更加着急,心情分外沉重。刚进图书馆时还是个正常人,现在的舒瑞却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浑身都有病的老太太。她经不起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决定去找医生。
医生为她作了详细诊断并开了处方。她拿起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煎牛排一份,啤酒一瓶,六小时一次。十英里路程,每天早上一次。不要用你不懂的事情塞满自己的脑袋。”
原来舒瑞只是由于不注意饮食,导致轻微的营养不良,除此之外并无大碍。她所谓的那些病症,只不过是在不良情绪和恐惧心态下所产生的正常生理现象,其实这是她的心病。
舒瑞彻底舒了一口气,并遵从医生忠告,一直健健康康地活着。
像舒瑞一样的麻烦可能你也碰到或听说过,怪不得民间有句俗语叫“说你病,你就病,没病也病”。事实上,不仅是在生病这件事上,生活中遇到很多问题,我们都会可能犯舒瑞的错误,可能是对于书本知识的不懂装懂,也可能是对于经验的盲目迷信。总之,现实中的我们常常在自以为理性的状况下,却饱尝“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苦果。
有一个很著名的鳄鱼实验。科学家把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一个箱子的两端,中间用厚厚的透明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它毫不气馁,又向小鱼发起第2次更为猛烈的进攻,但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伤。它还要进攻,第3次,第4次……多次进攻无效后它再也不进攻了。这时候,科学家把隔板拿开,可鳄鱼竟像死去了一样,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自己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它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最后鳄鱼活活饿死了。
科学家发现,不仅强大的鳄鱼如此,小小的跳蚤也一样,当用隔板限制其跳跃高度,在几百次失败的跳跃后,即便把其放到不同的环境里,他也再不会尝试跳得更高。大象也一样,有动物饲养专家发现,一头五吨重的大象竟然拉不动一根小木桩。可这是事实,因为当这只大象还很小的时候,它就被拴在一根一英尺高的小木桩上了,开始它拼命挣扎,想挣脱木桩,可是它做不到。后来,小象变成大象了,它头脑里还一直认为挣脱不了木栓,于是它放弃了。锁链仍然那么细,木桩仍然那么小,然而大象再也不尝试挣脱了。
在“经验主义”上,人类与动物并没有不同。在“固定观念”的限制下,大多数人只能以常识性的眼光来看事物。自以为是地认为“书上是这么写的”、“经验而谈是这样的”,结果白白浪费掉大好良机。
无法突破的常规思维令许多人失去了抢占市场的先机,就好像大家都知道海水不能饮用,但只要略微加工,其实也是可以变成淡水的,但对于思维常规老化的人们来说,这是无法想象的。
理所当然的思维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逐渐失去了对事物的热情和新鲜感。经验成了我们判断事物的惟一标准,存在的当然变成了合理。随着知识的积累、经验的丰富,我们变得越来越循规蹈矩,越来越老成持重,于是创造力丧失了,想像力萎缩了,思维定势已经成为人类超越自我的一大障碍。
发现自己的强项,需要突破常规思维的惯性。常规思维的惯性,又可称之为“思维定势”,这是一种人人皆有的思维状态。当在支配常态生活时,有某种“习惯成自然”的便利,所以不能说他的作用全不好。但是,当面对新事物时,如若仍受其约束,就会形成对创造力的障碍。
麦当劳的创始者雷·克罗克在1974年的时候,去克萨斯州立大学的MBA做演讲,他发表了一通妙趣横生的讲演之后,问下面听讲座的同学们,“你们谁能告诉我,我是做什么的的?”一个同学回答道:“你是做汉堡的。”大家哄堂大笑,雷笑着回答,“我猜你们就会这样想,其实,同学们,我是做房地产的。”
每个麦当劳店的位置是成功的关键,如何选择市场成为了雷·克罗克最大的成功之处,经济学作为一门关于选择的学问,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无限的欲望,这就要看你是否能将此道深谙。也正因为如此,克罗克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做房地产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