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3400000004

第4章 为道德上的完人,乃万物之极致(3)

智者对阿瑜说:“热爱旅游,四海为家,放逐于世界各地,过一种吉卜赛式的流浪生活,叫做品位吗?”阿瑜想了想,摇摇头,因为他觉得并不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智者又说:“那么,喜欢美食,大吃大喝,业余写写美食评论,长个胖胖圆圆的肚子,过这种生活的人叫做有品位吗?”阿瑜又摇了摇头。

“那熟知天文地理,涉猎广泛,热爱读书,最喜欢三毛和琼瑶,这样的人有品位吗?”

“风趣幽默,谈吐雅致,满腹经纶,常常能把人逗笑,这样的人算是有品位吗?”

“穿衣得体,整体装扮和谐自然,每天身着名牌服装出入于高档写字楼之间,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有品位吗?”

“喜欢喝咖啡,喜欢玩情调,喜欢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叫做品位吗?”

阿瑜有些迷惑了,他说:“好像都不是。”但是,自己追求的品位到底是什么呢?

最后,智者对阿瑜说:“品位并不是可以向别人学到的,品位就是你自己生活中所有的细节,当你不再羡慕别人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不落俗套,那么,你就拥有了品位。”

智慧锦囊

其实,品位是所有生活的细节,是综合了所有方面的综述。故事中列举的方方面面都只是片面的解读,而非全方位的把握。一个有品位的人,绝不仅仅是某一方面表现得优秀,而是在大多数层面以内,他的生活细节符合主流的审美倾向。当然,这种审美倾向有时也是靠不住的。但在这个世界上,有哪些东西完全靠得住呢?某些时候,总得有些标准出来,这样才能使社会本身更趋向于相对较为完美的状态。

品位不单是外在的东西,是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审美观念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个人生活习性,有精神气质的因素在起作用,也有物质层面所产生的“包装”的力量。

尘世中人谁又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呢?品位是培养出来的,人生一世不过短短几十年光景,既然处世不易,那么就该培养出我们的品位!

不要失去自尊心,也不要对自己过于随便

不要失去自尊心,也不要对自己过于随便。要让你自身的正直品德来使你自己总是正直。你应该尽可能严格地要求自己,而不要倚靠外部的清规戒律。避免不得体的言行,这倒不是因为怕别人的苛评,而是因为你自己就有诚惶诚恐的谨慎心理。如果你能恐惧自我,那么就无须塞内加的所谓虚拟证人(良心,典出塞内加的《道德书简》一书)了。

《智慧书》的智慧

在这个越来越强调自由的社会中,我们一直都在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得到别人的尊重,但是,我们是否想过只有懂得尊重自己,拥有独立人格的人,才会懂得尊重别人,也才能真正地得到他人的尊重。

因此,做人不能没有尊严,犹如太阳不能没有炽热的光芒,江河不能没有豪迈的奔涌。一个人的尊严,除了需要别人的维护和捍卫外,更需要的是自己以信念以风骨甚至以生命来维护和捍卫。

尊严实实在在地重过了生命!记得一位作家说过:人的尊严是一种高度和一种质量,再不起眼的人有了这种高度这种质量,就能面对权贵不卑不亢;面对不义之财不馋不贪;面对不公之事不忍不避。一个人如果有了尊严,也就有了支撑生命的灵魂的骨架。换言之,如果一个人丧失了尊严,那么这个人虽空有一副人的躯壳,其实活得与猪狗没有多大的差异。

你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你帮助别人的越多,你得到的也会越多:你愈吝啬,愈会一无所有。

智慧故事苑

1914年冬天,美国加州沃尔逊小镇来了一群逃难的流亡者。好心的人们给这些流亡者送去饭食,他们个个狼吞虎咽,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来不及说。只有一个年轻人除外,当镇长杰克逊大叔把食物送到他面前时,这个骨瘦如柴、饥肠辘辘的逃难者问:“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干吗?”

杰克逊说:“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你来做。”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立刻暗淡下来,说:“那我不能没有经过劳动便平白吃您的东西。”

杰克逊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你帮忙。不过,要等你吃过饭,我才给你派活儿。”“不,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杰克逊只好说道:“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背吗?”

于是,这个年轻人迅速弯下腰,十分认真地给杰克逊捶背。

后来,这个年轻人就留下来在杰克逊的庄园里干活,并成为一把好手。两年后,杰克逊又把女儿玛格珍妮许配给他,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一无所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果然不出所料,20年后,这个年轻人真的成了亿万富翁,他就是美国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哈默。

智慧锦囊

懂得尊重自己,是一种清醒,更是一种智慧。这个敢于走出去的小伙子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因为他知道,尊严是无价的。尊严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守,不能放弃。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我们应该赞赏杰克逊的慧眼。一个人在穷困潦倒、逃难流亡之际,仍坚守着自己的原则,捍卫着个人的尊严,还有比这更可贵的吗?实践证明,他没有看错,给小伙子一个机会,小伙子便回报他一个惊喜。

我们更应该钦佩这个小伙子的志气。自尊是人生的底价,自立的基础,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守,不能放弃。他尊重自己,所以也得到了别人的尊重;他相信自己,所以最终才超越了自己。

自尊是一种广告。走到哪儿,就会带到哪儿。其实,人的一生都是在推销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广告语。

自尊也是一种力量。如今,许多人都苦于碰不到伯乐,找不到机遇,长叹无人识,空有回天力。但他们却忘了,手中还有自尊这件武器。

自尊更是一种高尚。因为自尊总是建立在平等之上,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就必须首先尊重别人的人格;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劳动,就必须首先尊重别人的劳动。尊重必然换来尊重,尊重也必然带来温暖。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才能变成美好的人间。

和哈默一样,世界上的许多成功者,都是从自尊开始。自尊者自成,自尊者自立。如果你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那也不妨从自尊走起。

自然离不开人工,加工得有素材

一切美都需要陪衬。完美若没有人为修养加以提升,也会变得野蛮。人为修养使恶者获救,使善者益善。自然天工常常在我们最需要它时令我们扫兴,我们不妨退而求人工。若无人为修养,最佳气质也显得粗俗。缺乏文化熏陶的完美只是半成品的完美。若不假人工修饰,人就会显得过分粗野鲁莽。因此,尽善尽美需要人为雕饰,如不加洗练和雕饰,则无以成完美。

《智慧书》的智慧

慎独是一种思想,也是自我修养的重要手段。在古代的典籍中,人们一般把慎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其实,慎独,关键是一个“独”字。“独”是什么?独是别人看不见听不见的地方,它不仅是指外在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指人的心灵,朱熹就说过:“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只要心中有道德,脑海有纪律,手脚有约束,把独处也当作光天化日,就能做到慎独。朱子讲过:“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显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精粗隐显,无不慎之”。

智慧故事苑

子夏是孔子的著名弟子。

有一天,子夏去拜见曾参,曾参也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一向严于律己,以孝行著称。曾参看了看子夏,打趣地说:“怎么一阵子不见,你就如此发福啊?”子夏不以为意,反而乐呵呵地回答说:“我打了一个大胜仗,心情舒畅无忧,所以身体就胖起来了。”曾参有些摸不着头脑了,疑惑地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子夏说:“我终日在家读书,学习先王(泛指贤帝尧舜等)之道,觉得他们的仁义道德和高尚的德行,实在是高山仰止,令我心生敬佩仰慕之情,觉得能效仿他们一定很快乐。可是出门之后,当我看见富贵人家身穿绫罗绸缎,享受豪宅美食,夜夜笙歌曼舞,逍遥自在。我又不由得心生向往之情,觉得能像那样生活一定很幸福。两个念头不断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激烈争斗,难分胜负,我寝食难安,心中不宁,所以身体日益消瘦。现在先王之道终于在心中占上风,取得了绝对胜利,我的心情又恢复了安宁祥和,所以身体自然发胖了。”

曾参听了,连连称赞子夏,对他更为敬重。

智慧锦囊

古圣今贤们所说的“人恒过”、“不犯错误的人没有”,并不是说人们可以不自律、不严己、不加强道德修养、不追求高尚品格的遁词。孔子认为,人们如果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就必须“躬自厚”、“求谙己”、“内自讼”。他的门生子夏无疑是遵照其教导,严格要求自己的典型。如果一个人通过反身自省,感到自己是忠诚踏实的,那便是最大的快乐。正因为这样,子夏才由瘦而胖,并因此而欢欣愉悦。

慎独是一种人生境界。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自我的挑战与监督。

慎独的最高境界是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这里讲的随心所欲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指道德修养到一定程度后所达到的一种道德境界。慎独虽然是古人提出来的,但并没有因时代的更迭变迁而失去现实意义,是因为它是悬挂在你心头的警钟,是阻止你陷进深渊的一道屏障,是提升你自身修养走向完美的一座殿堂。

慎独和良心是一个人主要的品格,也是人格高尚的具体体现。它们对生活的影响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这种约束时时刻刻都在塑造着人的品格,时时刻刻都在发挥它的作用。没有这种影响,品格就失去了自己的保护,容易在诱惑面前投降,而且每一种诱惑都可能使人做出卑鄙或不诚实的事情,即使事情很小,也会导致自我的堕落。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的行动成功与否,以及是否被人发现,而在于你不再是从前的你,而成了另外的人。你会感到隐隐的不安,你会时时自责,或者说你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这是一个做了亏心事的人不可避免的命运。

同类推荐
  • 素书博弈学

    素书博弈学

    这部奇书,就是《素书》。“素”的本意是白色生绢,含有“质朴”、“根本”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简单的道理”。《素书》全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句,用一千三百六十个字说明了一个想要成就大业的人必须具备的思想基础、修身方法、处世之道、用人原则、治国经验。凭借这《素书博弈学》,张良在楚汉相争的乱世帮助汉高祖刘邦创建了大汉王朝,化解了无数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危机,以至于刘邦慨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哈佛家训ⅵ:活出全新的自己

    哈佛家训ⅵ:活出全新的自己

    身处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里里,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放下一切,选择逃避。当我们无法逃避时,我们只能通过重新建立起自身心灵的方式。当快乐、悲伤、忧愁降临到你身上时,如果你能坦然面对这一切,找到失衡天平的平衡点,那么生活就会多一些简单、多一分快乐。《哈佛家训Ⅵ——活出全新的自己》是一堂找回内心全新自我的精品课程。
  •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本书将人类的思维模式分为两大类:有利于成功的思维模式和倾向于失败的思维模式,透过对“成功模式”和“失败模式”的系统性对比,论述了成功与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如同绿灯行(油门)、红灯停(刹车)的交通指令(操控系统),指导着我们启动“生产成功的流水线”以创造成功,提醒着我们关闭“生产失败的流水线”以规避失败。
  • 每个人都是强者

    每个人都是强者

    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个人可以决定你的成败,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你若想一辈子平庸,那你就要习惯于接受失败,你若想使自己变得杰出,那你就要向成功进发。本书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人变得一生富有,备受人尊敬;有的人却变的穷困潦倒,而这一切都是自己给的。成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 唯有青春,最难将息

    唯有青春,最难将息

    中国年轻人和日本年轻人是性格反差很大的两个文化群体,本书围绕爱情与婚姻、职业与梦想、情绪与自我展开讲述,是作者近藤大介先生在日本成长、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笔记和观感,着重对比了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差异,中国年轻人与日本年轻人的区别。分析了日本人没有梦想、家庭教育失败、工作方式僵化、虚荣和贪婪冒进的性格及这种性格在推动日本从蛮荒之地、欧洲的弃儿走向繁荣富强道路上的突出作用。在对比中日两国年轻人的一些迥异的同时,点出了属于两国的优劣之势,让我们更加了解青春,也通过一个异国人的眼睛参透自己应如何度过青春。
热门推荐
  • 瞬间感悟·爱的智慧

    瞬间感悟·爱的智慧

    当一个人走到爱的时节,就觉得自身变成了舒展的绿叶,一种类似仙境的幸福来到你的身上。你可知道为什么?你可知道那种无边的幸福感是从哪儿来的?那都是因为想到自身已经不再是孤零零的……
  • 雀跃

    雀跃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特工狂妃:驭兽七小姐

    特工狂妃:驭兽七小姐

    残忍!杀伐!狠毒!她是佣兵之首贪狼,惨遭背叛穿越成东方家的废物七小姐。驭兽重生,她铁血弑姐立威,镇压一切反对的声音!学园祭,她凤凰涅槃,武功被废,修炼化骨之术。女儿之身,她闯入死亡森林,截杀万兽之主。黄蜂尾后针,最毒妇人心,说的就是她——东方凌云!金麟岂是池中物,一朝飞凤耀九天!
  • 全球论剑

    全球论剑

    重回江湖…… 血雨腥风! 追逐‘一帝二后三王七侯’三年之久的陈凯心; 《全球论剑在华山》大赛前夕,不料被阴险小人灌醉,随后被轮白到新人阶段,彻底错失跻身江湖顶尖强者行列机会! 万念俱灰之下,凯心黯然退出《江湖》。 迷醉伤神的雷雨夜,陈凯心一梦三年……重回学生时代。 本书YY号:269493(开放);QQ群号:63976833(满)11639601(满)125391384(新)
  • 人间(下)

    人间(下)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奧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 重生恶夫狠妻:窈窕毒女

    重生恶夫狠妻:窈窕毒女

    前世仁孝端淑,却被庶姐抢走未婚夫,被庶妹陷害名声尽毁,被庶母灌下毒酒!再次重生她狠下心肠,斗生父,掐继母,灭姨娘,脚踢姐妹,步步为营六亲不认,杀的魁魅魍魉片甲不留,誓将还她一个公道。不爱花样美男子,就爱邪恶坏男人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打造成功第一印象

    打造成功第一印象

    本书先从影响第一印象的基本因素:穿衣打扮和言行举止讲起,接着又剖析了对第一印象起根本作用的自身修养、生活习惯和人格特质因素,并在情景第一印象中,阐述了各个场合的具体应对,具有实际操作性,相信读者一定会从中受益。
  • 重回初三

    重回初三

    林美重新回到了初三。她的体重变成了45kg!!她的暑假作业还没有写!!!再来一遍,清华北大!
  • 焰火刀皇

    焰火刀皇

    焰火大陆上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着一种能力,根据能力不同,可以分为十八个职业,但其中以“刀师”最为普遍,其他的职业极其罕见,其佼佼者更是少之又少。刀尊李子浩跟朋友胡万丈去他国寻找传说中的三大神器之一——之歌,归途中却遭遇他人埋伏,胡万丈豁出了性命,才让李子浩得以逃脱。然而,李子浩回到家中却遭遇管家背叛,引狼入室,李子浩夫妇被人杀害,不幸中的万幸,二人的孩子被宅院的杂工用性命保护下来。飞龙将军收养了李子浩的儿子,并取名李柏毅,小名泽瑞。之后龙火国被灭,飞龙将军为了抚养泽瑞忍辱逃生,逃到了上品国的一个安静的村庄。故事由此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