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3100000011

第11章 识人篇(11)

李世民在太原的活动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他就是担任晋阳令的刘文静。刘文静身材高大、仪表堂堂,有才干谋略,善于分析天下大势。李渊到太原出任留守后,刘文静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认为李渊心怀“四方之志”,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于是和李渊进行交往,逐渐建立了深厚的关系。

刘文静在与李渊的交往中,又发现李世民虽然年仅二十,但其见识和才能却非同龄人可比。他经过仔细观察,认为李世民必定能成就大事,因而对晋阳宫副监裴:“李世民非常人也。其宽容大度类似于汉刘邦,英明神武同于魏武帝,他年纪虽然轻轻,却有天纵之才。”

不久,刘文静因为与瓦岗寨农民起义军首领李密结为儿女亲家,被隋炀帝以勾通乱党的罪名囚禁在太原监狱里。李世民也深知刘文静是一位可以图谋大事的奇才,便私下到狱中去探望他。刘文静见李世民亲自来看望自己,心中明白他为何而来,便对李世民说:“当今天下大乱,非有(商)汤、(周)武王、(汉)刘邦、(汉)光武帝这样的才能,不能平定天下。”

李世民回答说:“您怎么知道没这种人呢?我只是担心常人不能识别啊。我现在到狱中来看您,并不是为了儿女之情来打扰您。现在天下形势已是如此,所以特来与您相商举义大计。还望先生妥善筹划其事。”

刘文静见李世民毫无保留地向自己说明来意,便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今李密长期围困洛阳,主上流播淮南,大贼连州郡,小盗遍山泽,多达数万,的确需要真命之主来驾驭天下。如果真能应天顺民,举义旗登高大呼,那么四海也就不愁不能平定了。现在太原百姓躲避盗贼的都来到晋阳,我担任晋阳令已有多年,与其中的豪杰之士经常往来,一旦举义旗,只需打一声招呼,聚集者可达十万人。你的父亲又有数万军队,只要他一开口提出此事,谁不会随从?那时再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过半年,就帝业可成。”

通过这次狱中倾心交谈,李世民与刘文静结为密友。在李渊称帝后,刘文静担任司马,地位仅次于裴寂。当裴寂在朝中成为太子建成的强有力支持者时,刘文静则与陈叔达等共同支持李世民,使李世民在与太子建成的夺权斗争中找到了坚定的拥护者。

可以说从晋阳起兵之前起,李世民就开始在政治上逐渐成熟。他见隋室大乱,暗中立下大志,于是倾心交结贤能之士,得到他们的支持,为建立自己的基业奠定了最初的基础。用人点拨取才要德行和学识一并考察。唐太宗认为,科举取士优点虽多,但它只取文笔言辞,无法考察人的各方面能力。一旦当上官几年后才恶迹显露,即使加以刑戮,而老百姓也已经身受其害了。因此,予以重用的人首先必须要有大家公认的德行,不能是奸诈阴毒之辈,这是前提;其次是清正廉明,能办事,能出成绩,不是昏庸之徒,这是基础;三是办事公正,不徇私枉法;四是在其位,谋其政,兢兢业业,不可懈怠,不可失职、渎职。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而且要充分,缺一不可。

王济发现叔叔的才能

曹武帝的时候,有一个叫王湛的人,他不爱表现自己,也不爱与人计较,为人老实,平时不言不语,别人有对不起他的地方,他也从不去计较,因此,很多人都轻视他,连他的侄儿王济也瞧不起他。吃饭的时候,桌子上明明有许多好菜,王济也不让这位叔叔吃。王湛吃不到好鱼好肉,就叫王济给他点蔬菜吃,可王济又当着他的面把蔬菜也吃了,但王湛并不生气。

有一天,王济偶然到叔叔的房子里去玩,见到王湛的床头有一本《周易》,这是一本很古老又难读懂的书。在王济眼里,这位“傻”叔叔怎么可能读懂这样一部书呢?

于是就问:“你把这本书放在床头干什么呢?”王湛回答说:“身体不好的时候,坐在床头随便看看。”

王济怀疑叔叔读《周易》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便有意请王湛说说书中的一些意思。王湛分析其中深奥的道理,深入浅出,非常中肯,讲得精炼而有趣味,这是王济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他留在叔叔的住处,接连好几天都不愿回去。他深深感到,自己的知识和学问比起叔叔简直差了一大截。他惭愧地叹息说:“我家里有这样一位博学的人,可我30年还不知道,这是我的一个大过错呵。”

王济有一匹性子很烈的马,特别难骑,就问王湛:“叔叔爱好骑马吗?”王湛说:“还行,挺爱好的。”

接着,王湛就骑上这匹烈马,姿态容貌悠闲轻巧,速度快慢自如,连最善骑马的人也无法超过他。王湛说:“你这匹马虽然跑得快,但受不得累,干不得重活。最近我看到督邮有一匹马,是一匹能吃苦的好马,只是现在还小。”

王济就将叔叔说的那匹马买来,精心地喂养,等它与自己骑的马一样大了,就进行比试。王湛又说:“这匹马只有背着重物才能知道它的能力,在平地上走显不出优势来。”

于是,王济就让两匹马在有土堆的场地上比赛。跑着跑着,王济的马果然摔倒了,而督邮的马却一路飞奔,速度非常快。

通过这样一些事情,王济从内心深处佩服叔叔的学识和才能。他回家以后,就对父亲说:“我有这样一位好叔叔,比我强多了,可我以前一点也不知道,还经常轻视他,太不应该了。”

曹武帝平时也认为王湛是个呆子。有一天,他见到王济,就又像往常一样开他的玩笑,说:“你那个傻叔叔还好吧?”

如果在过去,王济会无话可答,可这一次,王济大声回答说:“我叔叔根本不傻。”接着,他就把王湛的才能学识一五一十讲出来,曹武帝也相信了,开始重用王湛。后来,王湛还当了汝南内史。

用人点拨

要了解一个人,不能光看表面现象,要看他的内在实质。并不是越爱表现的人越有才能,很多人不愿意张扬自己,但并不表示这样的人没有才能。内敛之人,性格文静,办事不声不响,作风细致入微,认真执著,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因此往往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和能手。但是,这些内敛的人往往被身边的人所忽略,所以,只要细心地观察他们,用心地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就能够了解他们,并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

唐太宗阅卷识马周

唐太宗李世民思贤求治心切,时时关心,处处留意,不遗余力地亲自选用适用于刺史等地方官员的人才,为发现那些出类拔萃的、可以为他所用的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

贞观五年,李世民让官员议论朝政。次日,当李世民看了常何的奏章,件件言简意赅,有根有据,完全符合自己的意图时,真是又惊又喜。但他突然意识到,常何是位武将,读书甚少,是写不出这样的奏章的。于是便问常何:“这样的见识议论,你是写不出来的,你从何得来?”

常何说:“这些提议并非出自我之手,是我家的客人马周建议的。”

马周是山东博州茌平人,自幼父母双亡,家贫如洗,年过三旬,尚未婚娶;但他刻苦好学,精通书史,志气谋略,样样过人。他曾应聘做过博州助教,后因酒后失言而受责。于是愤而出走,西游长安,到中郎将常何家中做食客。常何因出身行伍,带兵打仗堪称英杰,而舞文弄墨则一窍不通。为了落实唐太宗的旨意,他只好请马周代笔。马周凭其雄才大略,连夜挥毫,竟然替常何论述了二十多项大事。

李世民听后,当日召见马周。因马周一时末到,他竟一连四次派人去催。及至终于同马周交谈,他十分喜悦,下令把马周安置在门下省任监察御史,后提拔为中书舍人。

作为意外所得,李世民将马周视若至宝,马周也的确很有辩才,善于奏事,对事物洞察深刻,每次上奏都切中要害。李世民爱才心切,私下曾对人说:“我一日不见马周,就十分想念。”

贞观十八年,经多次提升后,马周受任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虽然兼任两宫官职,他处理事情十分公正,深得人们的赞誉。后来他又代理吏部尚书。

李世民多次对身边的大臣称赞说:“马周识大体、顾大局,敏感性强,观察事物敏锐,做事果断,品性忠诚正直,品评他人,都能秉公而论。我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能合我意。他尽忠尽节,又亲近归附我,确实可以借助于他,使我更好地治理国家啊。”

久而久之,马周被先后任命为监察御史、中书舍人,最后做到中书侍郎、中书令要职,成为贞观时期著名的枢要大臣。马周没有辜负李世民对他的厚望,为唐代的兴旺出了不少力,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布衣宰相”。

用人点拨

语云:见字如见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字体,就可以判断此人的性格是大方还是小气,是老实还是圆滑;通过对其所写内容的分析,则可判断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言语和思想是其本人各个方面最真实的写照。

唐太宗通过大臣上书批评时政的言论,就能够从中断定出贤良之才。审阅了马周言简意赅、有理有据、鞭辟入里的分析言论之后,唐太宗认定马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并委以重任。事后,马周敢于直言、不畏权势以及识大体顾大局的种种做法也证明了唐太宗慧眼识人的正确性。

唐太宗喜得虎将

薛仁贵,名礼,少年时候家境贫困,祖辈以种田为业。当时,薛仁贵以为造成家境贫困的原因是风水不好,因此,打算将祖坟迁到别处。

妻子柳氏劝阻薛仁贵说:“有高世之才的人,要适逢机会才能建功立业。现在太宗皇上亲自去辽东平定叛乱,四处张榜募求猛将,这个机会太好了,你为何不去为国争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呢?如果将来为国家立了战功,荣归故里的时候,再去改葬也不晚呀!”

薛仁贵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前往张士贵将军那里应募。

贞观十八年,薛仁贵随部队一起到达安地,正好遇上郎将刘军被敌人包围,薛仁贵一马当先,疾驰去救,经过一番厮杀激战,将敌军将领斩于马下,并割下他的头拴在马鞍上,继续冲杀。敌兵见状纷纷投降。从此以后,薛仁贵的名声大振。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大军进攻安市城,高丽王莫离支派大将高延寿率20万大军在山边安营扎寨,进行抵抗。唐太宗命令诸将分兵出击。

薛仁贵凭着英勇善战一心想立奇功。于是穿上白色战袍,以同其他战将区别,持戟挽弓,大声呼喊着冲进战场,所到之处,敌军争相逃命。大部队乘势进攻,敌人溃不成军,大败而逃。

唐太宗发现后,立即派遣使者到阵前了解身穿白袍冲锋陷阵的是哪一位将军。使者了解清楚,那位身穿白袍者是郎将刘军部下薛仁贵后,马上向唐太宗作了回报。

唐太宗听后非常高兴,接着下诏召见了薛仁贵,对他的英勇善战大加赞赏,并赏赐给他许多金帛、马匹,当即提升他为游击将军。

回到京城后,唐太宗非常高兴地说:“跟我一道起事的将军都老了,要大批提拔像薛仁贵这样智勇双全的年轻人作为统兵将帅来保卫边境,这是当务之急。我这次平定了辽东不值得庆贺,值得庆贺的是得到了一员虎将。”于是提拨薛仁贵为右领军中郎将。

唐太宗李世民在征讨叛军、进攻高丽的战争中,发现了英勇善战的虎将薛仁贵,并大胆启用。这真是值得后人效法的高明之举。

同时也正是在争先恐后的竞争浪潮中,薛仁贵凭着超人的胆识和武功脱颖而出,甚至敢穿着最醒目最刺眼的白色战袍奋勇杀敌,成为战场上英姿飒爽的一道风景线,不能不让唐太宗引人注目,也不能不让众将佩服,时事造英雄,也就是这个道理。

用人点拨

薛仁贵出身贫寒,但是在战场上却是英勇善战、身先士卒、所向披靡,是一员骁勇之将。是战场这样厮杀的环境给了薛仁贵脱颖而出的机会,同时也是唐太宗渴望“兵贵神速”的奇兵的出现,一个是有心要表现,一个是有心要发现,战场相逢,眼前一亮,怎不大喜。

实际上识才中也不乏唐太宗与薛仁贵这样“一见钟情”的时候。当识才者有心想寻找他心目中的人才时,偏偏有个怀才不遇的人也是一心想找一个赏识自己的贵人,两个人心有戚戚,一拍即合,怎么不能“一见钟情”呢?

唐太宗重德行

自古以来,得人才者得天下。历代明智的统治者都非常清楚这个道理。他们求贤若渴,十分重视选拔人才工作,把选拔人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这件事上做得比较好的应该算唐太宗李世民了。

贞观年间,唐太宗在选拔官吏上就非常注重德的标准,把德放在第一位。

他对房玄龄说:“作为国君,在选拔官吏上一定不能草率从事。我现在每做一件事,就会被天下人看到;每说一句话,就会被天下人听到。任用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大家都能得到勉励;任用一个坏人,其他不好的人就会投机钻营。所以,我知道用人是多么需要慎重啊!”

房玄龄非常同意他的观点,说:“您说得太对了,全面地了解一个人,自古以来就是很困难的。所以,考核官吏要严,以政绩来决定一个人是否升迁罢免,坏来决定用还是不用。现在选人一定要先考察他们的品德。如果品德好,能力差点,只是不能把事情办好,不会造成大的祸害。能力差点,可以锻炼培养,提高能力,品德不好就不太容易改了。天下混乱的时候,选人可以多注意一些才能,如今国家安定太平了,选人一定要选拔那些德才兼备的人。”

唐太宗和房玄龄的话是正确的。天下大乱的时候,当时的主要目标是争夺天下,一切只要对战争胜利有用的人才,都可以启用。当战争胜利了,国家安定太平了,国家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搞好建设,发展生产,安定社会,这时在选用人上就要注意德的标准。因为官吏的言行是国家的导向,人民的楷模,一个国家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往往会通过各级官吏的言行向全国人民传递信息。

用人点拨

识人,首先要眼中有才。任何时代都不乏人才,但人才能否被发现、被利用并发挥出这些人才所有的潜能,关键是看你想不想去发现人才。

识才,首先要弄清人才标准。身心健康,德才兼备,性格良好是最基本的人才标准。其中,尤其要强调“德这一要素。无才无德是庸人,有德无才是好人,有才无德是小人,德才兼备是贤人。我们所需要的自然是德才兼备的贤人。有才穷不久,无德富不长。

唐太宗怒斥封德彝唐太宗作为一代明君,一生对人才有着特殊的偏爱和执著的追求。在起事之前,他就曾礼贤下士,散财结客,并且亲临牢房去求访有识之士刘文静;他亲身经历了隋朝末年的风云变幻,吸取了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人才观,认为得贤是“天下大端”。他形象地说道:“车子如果没有轮子,就无法行走;舟船如果没有船桨,就无法航行。国家如果缺乏人才,就无法治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求贤若渴,多方求才。所下的求贤诏就达五次之多。为了广泛求贤,他还责成臣下选贤;要求中央官员,特别是宰相,要把发现和推荐人才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在防边御敌上,唐太宗认为得一良将胜过修筑千里长城。特别是他给太子李治的《》一书中,广征博引,从治理国家、皇帝为政等不同角度,论述了选贤任能的重要性,并着重指出:“商汤不以伊尹是个厨子为羞,周文王不以姜太公杀猪、钓鱼为耻,终于成就了大业。”鲜明而又富有远见地阐述了他的人才思想。

同类推荐
  • 领导者的工作效率

    领导者的工作效率

    本书由以下四位作者合著:Л·Н·波诺马廖夫(历史学博士、本书责任编辑)、В·П·奇奇卡诺夫(经济学博士,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Г·А·科瓦廖夫(经济学副博士),В·П·马泽林(经济学副博士)。本书综合分析了现代化生产管理体系中领导者工作的各种问题。研究了领导者与劳动集体的相互作用,创造高效率工作的条件及领导方法等问题。在对许多企业的经验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和综合概括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完善经济领导者工作组织和提高其工作效率的建议。
  • 不懂财务就当不好酒店餐饮业经理

    不懂财务就当不好酒店餐饮业经理

    ,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你将学到:全面掌握三大财务报表,强化财务管理意识。学会使用预算等财务工具加强内部管理,不论何种行业,优秀的经理人必定是一位财务高手!教你轻松驾御酒店餐饮企业必备的财务方法与技巧通过本书的阅读,运用财务思维视角运作企业,读懂财务报告,非财务人员与财务部门在统一的平台上达成有效沟通,建立起清晰的成本控制意识与内部控制方法,找到提升运营绩效的方法
  • 站在未来看今天:冯仑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站在未来看今天:冯仑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冯仑,企业界称他为“商界思想家”,地产界称他为“学者型”的开发商……该如何解读多面冯仑?本书分别从投资之道、企业文化、制度建设、经营管理、品牌战略、人际关系、政商关系、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总结,详细讲解了冯仑在商海驰骋多年的商道智慧。冯仑所秉持的思想观念和经营智慧贯穿全书,读者可以在轻松的阅读当中理解冯仑的管理理念,并对其进行学习和吸收!
  • 谁是我们的成功榜样:跟全球顶尖管理大师学管理

    谁是我们的成功榜样:跟全球顶尖管理大师学管理

    本书阐释了山姆·沃尔顿、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杰克·韦尔奇、卡莉·费奥莉娜等十一位全球顶级管理大师的成功智慧
  • 行政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行政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行政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成功金版)》内容包括办公用品管理,办公设备管理、办公费用管理,印章、证照、文件资料、档案管理,会议、提案、行政事务、法务管理,员工考勤、出入、假务管理,员工出差管理,车辆管理,招待与接待管理,宿舍食堂管理,环境与安全管理等的日常管理工作,涉及多个行业的企业制度范例以及大量“拿来即用”的模板、量表。它将告诉你如何让繁杂的行政工作变得更有条理,让行政管理变得更有效率。
热门推荐
  • 邪恶小米虫:九岁庶女

    邪恶小米虫:九岁庶女

    特此声明:女主腹黑,逐渐往全能方向发展,坚决不虐女主,女主无敌。****身为庶女,处处不受待见,连丫头婆子都敢给她脸色看!身为庶女,爹忽略娘不在,大娘欺负姐姐踹!身为庶女,被放狗咬被推入河,生死垂危还不给药!身为庶女——凭什么啊!才九岁,容易么!睁开眼,商墨真替身体的主人打抱不平。既然穿来了,不好意思,祸害遗千年,是时候风水轮流转。她向来活得很邪恶,拽得很低调。老戏码是吧,她配合着演啊!陷害是吧,她熟啊!设圈套是吧,她擅长啊!下毒是吧,握手握手,有研究啊!商府上下吓得瞠目结舌,懦弱温顺的七小姐何时变得如此深藏不露了?***********yy文分割线************【一句话语录】商墨:“我的理想是做一只米虫,如果有时候太拽太邪恶太锋芒毕露了,那只说明一个问题,你丫的把姑娘我惹毛了!”孟陵狂:“这个世界很大,总有一个你看不到的地方,我就在那看着你。”明祁寒:“竟敢偷到帝王殿来了,小淫贼,莫非你已想通,只有朕才养得起你这只大米虫?”【简单地说】:这就是一个厚颜无耻的奶娃娃踩倒别人和扑倒别人的故事。风流潇洒恶毒耍乍,要从娃娃抓起。----------新文推荐----------《藩王的宠妃》
  • 丛林学校:小矮人的秘密

    丛林学校:小矮人的秘密

    2012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强势出击,推出原创儿童文学《丛林学校》系列。《丛林学校》系列想象丰富、情节紧凑,人物描写深入人心。同时,它能激发孩子见义勇为、与人为善、珍视亲情、刻苦学习的优良品德。《小矮人的秘密》为整个系列的第一部,所有的故事,即将拉开序幕……
  • 满堂娇

    满堂娇

    温柔纯良的富家少女尚真真,泼辣强悍的商人女儿姚滴珠,两个性格不同的明朝少女,同怀追求爱情的憧憬,却遇到一个纯粹明朝文人,讲述一个很狗血很八G明朝市井爱情故事。*******************新书仙光乍泄已开始,轻松的小仙女跑路的故事.
  •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不良世子妃

    不良世子妃

    大婚之日那混蛋相公不见了踪影,她忍。相公喜欢逛窑子睡美人,成,睡就睡吧。婆婆作威作福,好吧,让就让吧。皇后欺压,婆婆刁难,郡主叫板,这些她都不在乎。但是,当她们把注意打到那个温润如玉的男子身上时,她佟卿歌终于怒了。
  • 天醒之路

    天醒之路

    冲、鸣、气、枢、力、精、英。魄之七力!感知七魄,造就无数强者。然而,一家不起眼的学院里,少年却面临着被驱逐的危机……
  •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考古发现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狼道的秘密

    狼道的秘密

    狼族在草原上纵横了百万年,以自己桀骜不驯的性格,不屈不挠地生存着、繁衍着。自古以来,人们对狼颇多贬斥。一提起狼,人们便会想起“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一些关于狼的负面词语。事实上,狼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很好品质,譬如:勇敢,狼能在关键时刻奋力一搏;坚忍不屈,狼既懂得进攻又懂得退守;沉着冷静,无论形势多么险恶,从狼的眼睛里都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慌乱与紧张;善于交流,更善于独立思考;既懂得遵守狼群纪律,又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正因为如此,无论遭遇多么恶劣的自然环境,面临多么强壮的狮虎、凶狠的人类,狼始终占据在食物链的顶端,顽强地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