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0800000014

第14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6)

西班牙16世纪下半期地方画派中最著名的画家是埃尔·格列柯(EI Greeo,1541—1614)。格列柯本来名字是多米尼加·泰奥托科普利,由于他来自希腊的克里特岛,故人送绰号格列柯,意即希腊人。1577年,格列柯来到了西班牙,后长期定居在西班牙的托列多城。托列多是西班牙没落贵族聚居的地方,格列柯怀才不遇的心情与当地旧贵族的没落情绪取得了合拍。在格列柯的作品中经常反映出苦闷、沉思、怀疑、骚动不安的情调,这与他所处的时代、社会有关。格列柯是一个很有才能的画家,也是一个在思想上充满矛盾的画家。他不满意西班牙的上层社会,但又无法从贵族的圈子里走出去和下层人民接触。他用一双悲剧性的眼睛注视着现实,正如美术史论家芬克斯坦所说:“在埃尔·格列柯看来,周围的整个世界在崩溃”。他笔下的人物和风景常常是变形的,这正是他激动不安的心情的反映。《奥尔加斯伯爵的下葬》(1586—1588)是他的一幅重要作品,画中描绘了这样一个传说:1323年,当奥尔加斯伯爵下葬时,突然从天而降两位圣者,他们穿着金色的衣服,走向人群,并把伯爵的尸体抱起置人石棺。当这一奇迹出现时,在场参加葬礼的人们大吃一惊,有的忙念经文,有的举目望天,有的沉思,有的惊叹……这幅画的意义在于既表现了奇迹,又不完全相信奇迹,重在表现当时人们复杂矛盾的心情,这种心情也代表了画家本人的心情。他的作品好像不是把人们引向宗教,而是引向社会,引向人们对社会的沉思。格列柯既是一个画家,也像个哲学家,在当时就有人把他看作是哲学型的画家。进入17世纪,埃尔·格列柯的思想变得更加矛盾和复杂,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了他的艺术。他的晚期作品更表现出变形和骚动不安的特色,如他创作的《使徒彼得和使徒保罗》(1610—1614)就是这样的作品。这是一幅像谜一样的画,画面上两个睁着大眼睛的使徒,面部带有神秘莫测的表情,这些形象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中世纪拜占庭的圣像。他的《揭开第五印》(1610—1614)更是一幅带有狂暴激情的绘画作品,画面上的人体如燃烧着的火焰,天、地、人浑然一体。在油画《托列多的风景》中,这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景象,给人的印象是:在狂暴的大自然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油画《拉奥孔》(1610—1614)同样是一幅表达怀疑情绪和人生痛苦的作品。人们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拉奥孔,画家把这个神话中的人物表现得极有悲剧气氛。此时的拉奥孔正在与毒蛇作死亡前的对话,面部带着悲壮的情感。一对复仇女神站在旁边作壁上观,她们好像是历史的见证者。有趣的是画面上的背景画的是托列多的风景,这好像表明这一悲剧就产生在人们的身边。格列柯也是一位杰出的肖像画家,他的肖像画生动而富有个性。《尼·德·格瓦拉》(160年)就是一幅非常富有特色的肖像画,他毫不美化这位宗教法官,这个中年人虽然身穿华服,但却无法掩盖他那阴险、冷酷的性格,由此让人联想到当时那个宗教裁判所横行的年代。埃尔·格列柯也善于画圣母的形象,往往在优美的圣母像上包含着他对人性的追求,透露出人文主义的思想感情。格列柯前期的代表作还有《吹火的孩子》、《清洁圣殿》(1570—1575)、《圣母升天》(1577)、《腓力二世之梦》(1580)、《圣莫里斯的殉教》(1580—1582)等。综观他的一生,毫无疑问他是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独具一格地反映了西班牙的那个危机年代。

四、16、17世纪之交的其他地方画家

在16、17世纪之交。除了宫廷罗马主义和埃尔·格列柯的艺术之外,在一些地方还兴起了卡拉瓦乔主义艺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里巴尔达、老埃尔连拉、巴切柯和柯丹等人。

法·里巴尔达(F.Ribalta,1565—1628)是瓦伦西亚画派的画家,是后来“黄金时期”著名画家里贝拉的老师,也是西班牙最早的卡拉瓦乔主义艺术的代表之一。他在描绘宗教故事和宗教人物时尽量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使之具有世俗化的特色,如他创作的《圣布鲁诺》(1627)、《使徒彼得》、《福音的传道者路加》等就是这样一些作品。在《圣布鲁诺》中,圣布鲁诺宛如一位普通的僧侣,他衣着朴素,身体健壮,看来,这一形象像是照着生活中的某个模特儿画下来的。在《福音的传道者路加》一画中,不仅圣路加这一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连周围的环境也是真实可信的。在画面上他还画了一头正在吃草的牛,这样更增加了画面的生活气息。商业发达的塞维利亚是另一个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中心,老法·埃尔连拉(F.Herrera Me Elder,1576—1656)就是塞维利亚画派的一位重要代表。他善画市井人物,他的艺术曾给苏巴兰和委拉斯贵支以积极的影响。《盲歌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件作品真实地描绘了街头流浪艺人的形象。塞维利亚画派的另一位重要代表是委拉斯贵支的老师法·巴切柯(F.Pacheco,1564—1654),他是画家也是艺术理论家,曾著有《绘画艺术》一书。胡·桑切斯·柯丹(J.snchezCOtdn,1561—1627)是这一时期重要的静物画家,他也是卡拉瓦乔的追随者,擅长描绘日常生活中的静物,如蔬菜、水果和一些家用器皿等。他的作品总是那么真实、宁静、自然、和谐,有着一种几何图形的美,1600~1601年所作的一幅《静物》就是这样的作品。

五、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雕刻

15世纪下半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建筑风格与西班牙的哥特式传统风格以及摩尔人的阿拉伯风格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叫银匠式的风格,意思是具有这种风格的建筑物如同是银匠制作的一件工艺品。银匠风格在16世纪上半期日益发展,这种风格的建筑物如贝壳府第(1500—1512)和萨拉曼卡大学的图书馆的立面院成于1529年)等。此后,意大利的建筑风格逐渐加强,古典主义的风格在西班牙建筑中日益占据了上风。16世纪上半期最有名的古典风格的建筑是在格拉纳达的查理五世宫(始建于1527年),它的建筑师为彼·马丘卡(P.Machuca,?—1550)。16世纪下半期,在腓力二世年代最为驰名的建筑物是埃斯柯里拉修道院(1563—1584)。这实际上是一个大的建筑群,其中包括有教堂、修道院、宫殿、陵墓、神学院、医院等。好大喜功的腓力二世花了四亿元金币建造了这座在当时欧洲罕见的建筑物。在这座建筑物内,仅走廊连起来就有16公里,可见规模之大,这一庞然大物可谓是西班牙帝国的化身。它的设计和建筑师是胡安·巴·托列多(J.B.de Tolodo,?—1567)和胡安·法·埃尔连拉(J.de.He.era,约1530—1597)。这座建筑物最大的特点是没有装饰,风格朴素、简洁、庄重。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雕刻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展,著名的雕刻家有第亚戈·西洛埃(D.Siloe,约1495—1563)、巴·奥尔唐尼斯(B.Ordonez,?—1520)、达·芳尔明特(D.Forment,1480—1543)、阿·贝鲁盖特(A.Berruguete,约1486—1561)等。阿·贝鲁盖特是15世纪画家彼得罗·贝鲁盖特之于,他是雕刻家也是画家,1504—1517年间在意大利学习,曾受米开朗基罗的影响,也受到样式主义艺术的一些影响,作品多充满激情,动作夸张,人物有点变形。代表作有木雕《以撒》(1526—1532)、祭坛木雕《玛利亚与以利沙伯的会见》、祭坛木雕《博士来拜》以及一系列木雕使徒像。

(第五节)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15世纪时,政治、宗教动乱和英国入侵使法国分裂为三部分:英国占领下的北部地区;以第戎为中心,佛兰德斯为领地的勃艮第;太子查理偏安一隅的布尔日。法兰西君主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喜爱和庇护艺术,终使佛兰德斯文艺复兴浪潮沿塞纳河南下,并在第戎、里昂、阿维尼翁扩展开来。作为哥特艺术的故乡,法国早就在建筑上赋予过宗教艺术最崇高的表现力,此时,尽管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如醉如痴,艺术家们却能不忘传统,熔法国、佛兰德斯、意大利艺术的动人之处于一炉,产生出自己的杰作。

勃艮第最出色的雕刻家斯吕特(Sluter,1350—1406)在无畏者菲利浦陵上表现出非凡才能,尚波莫尔修道院正门上的《供养人与圣母子》、该院群雕《六先知》都是他慷慨激昂之作,深刻的心理描写使他成为15世纪艺术中写实主义潮流的主要代表。

图尔的雕塑家们完成了从复兴向古典的过渡,柯隆波(co.lombe,1431—1512)的《圣乔治屠龙》以及他在南特大教堂和弗朗索瓦二世陵的雕像都以不失高雅的强劲力度表明这位艺术家不仅具有高度表现力,而且还追求人物形象的完美。

同类推荐
  •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收集了数十篇古今西方著名音乐家的逸闻趣事。本书定位为西方音乐知识普及类书籍,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叙述方法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莫扎特、肖邦等西方著名作曲家与音乐的不解之缘,并囊括了许多世界名曲的起源及发展创作背后的故事
  •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我国古代的戏曲故事,从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到四大南戏中的“荆、刘、拜、杀”,再到明清传奇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从充满神话色彩的《柳毅传书》到富有生活气息的《救风尘》,从瞒天过海的《连环计》到引人入胜的《梦黄粱》,从伸张正义的《灰阑记》到大义凛然的《赵氏孤儿》。足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适合大众阅读。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
  •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白朴杂剧杂剧艺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楔子(冲末扮张守珪引卒子上,诗云)坐拥貔貅镇朔方,每临塞下受降王。太平时世辕门静,自把雕弓数雁行。某姓张,名守珪,见任幽州节度使。幼读儒书,兼通韬略,为藩镇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
  • 皮影戏

    皮影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皮影戏》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魔妃惊魂

    魔妃惊魂

    她有幸穿越到了楼兰古国,面对王室的强权和杀戮,她毫不畏惧。面对生死存亡,她有勇有谋。最后,她战胜了自己,也战胜了敌人,成为了一代王妃。可她又该怎样面对思乡的境遇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叛逆青春

    叛逆青春

    在遭受到中大人生挫折之后,他开始了漫漫的反思、求索及自我救赎之路,经过了穿行西部的顾及与迷茫,最终在西昆仑山的慕士塔格峰下豁然顿悟,为自己、亦为通道中人找寻到打开幸福之门的精神密码。真是的人物原型,通俗的写作手笔,由浅入深,由轻松入沉重,揭示了黄、赌、毒对于社会的危害性,凸显出年轻一代在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思想困惑及精神迷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恐龙科考(走进科学)

    恐龙科考(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妖孽师徒:捡个萌宠腹黑货

    妖孽师徒:捡个萌宠腹黑货

    墨子苒从超神兽身上跳下来,欢快的跑到妖孽男子身边:“师父,母后让我明日在皇城中摆擂招驸马。”他云淡风轻的道:“哦,知道了。”见师父没什么兴趣她转身就走:“我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太子哥哥,再去炼一炉丹药给未来夫君当见面礼。”那神色淡然的师父望着她的背影嘴角微微抽搐,可恶的小丫头,真是气死他了。第二日他站到擂台上,小徒弟两眼泪汪汪的抓着他袖子:“师父啊……你想徒儿这辈子都嫁不出去吗?”“打不过我的人自然是配不上你的……”他表情仍淡淡的,只有自己那腹黑的内心知道,其实是不想小徒弟嫁给别人。驸马没选到,一道试婚圣旨让别国的太子和王爷住进公主府。小徒弟一副可爱萌宠的样子,笑眯眯的看着师父和一群美男争风吃醋。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庶女狂妃

    庶女狂妃

    她:宰相府庶出的四小姐,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琉璃国第一美人,一直以为自己嫁的是芳心暗许的四皇子,成亲当天才发现自己要嫁的居然是戴着面具,癫狂痴傻的七皇子,恍若晴天霹雳,羞愤难当的她选择撞墙尽。她:武家第三十七代掌门的继承人,嚣张狂妄,为人奸诈,却在喝了所谓的掌门圣水以后,死于非命,附身在莫夕颜身上,代替她嫁给传闻中的七皇子,开始了她护夫的旅程。此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坑品保证,故事精彩,欢迎收藏。女主强大,有实力有势力,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故事。男强女强,强强对抗,强强联合,男配多多,坑品保证,故事精彩,欢迎收藏。
  • 外省娃娃

    外省娃娃

    在轰轰烈烈的高考中,有一些孩子落寞得与众不同,他们从一个城市“ 返回”到另一个城市,他们在陌生的家乡开始陌生的生活,为了炎热时节终 须放手一搏的高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借读生。 《外省娃娃》作者(苏笑嫣)以本人亲身经历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借读生 从北京返回家乡参加高考前后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