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为你提供一份“嫉妒心理诊断问卷”,共8个问题,每个问题后面有A、B、C、D四种可选择的答案,请你认真阅读每个题目,在符合自己情况的答案上打“√”。
1.你的同学穿件过时的衣服,却又洋洋得意,问你:“这件衣服漂亮不?”那么,你如何回答?
A.不吭声,暗自发笑。
B.“这不错!在前些时期穿更好。”
C.“不错,很漂亮!我也想有这么一件。”
D.“不大适合,过时了。”
2.同学带来了极为漂亮的钢笔,你也想买这么一支。那么,你怎么办呢?
A.询问是在何处买的。
B.自己找支与之相似的钢笔来。
C.婉转地打听是哪家商店出售的。
D.放弃打算。
3.班会上,一位看上去并不比你强的同学提出了比你高明的建议,当老师问你意见如何时,你怎么回答?
A.赞成这条意见。
B.不赞成,并提出其他意见。
C.回答“我没有看法!”
D.一声不吭,事后发牢骚。
4.电影明星的周围簇拥着你的同学,要求明星签名留念。你看到时会采取什么行动?
A.挤进去也让明星给你签一下。
B.站在那儿看热闹。
C.说一句“哼,瞎起哄,真没意思。”
D.不吭一声地走开。
5.你被同学奚落一番,你会怎样?
A.在什么时候也刁难对方一下。
B.感到心里很不好受,却发作不得。
C.决定和这种人断交。
D.自我解脱。
6.你喜欢的一位异性同学在校门口和人亲切交谈,但你看不到那人的样子,这时你会认为这位异性同学最可能和谁谈话?芽
A.老师。
B.你的同性同学。
C.你的异性同学。
D.肯定是他(她)的那一位。
7.平时成绩一直与你不相上下的那位同学,这次由于某个原因而成绩比你差,你是如何对待这件事的?
A.他本来就不如我嘛。
B.哼,活该!最好下次也这样。
C.要不是因为这件事,他准会考得更好。
D.他真够可怜的。
8.本来你和另一位同学都有条件被评为三好学生,但由于名额有限,老师决定让那位同学获得这一荣誉,这时你的态度是什么?芽
A.衷心地为那位同学鼓掌。
B.心里愤愤不平,认为老师偏心。
C.认为自己确实不如人。
D.背后到处揭那位同学的短
32~40分之间为Ⅰ型;
24~31分之间为Ⅱ型;
16~23分之间为Ⅲ型;
8~15分之间为Ⅳ型;
Ⅰ.强烈型
你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你相当敏感,稍稍感到自己被别人歧视或不如人时,就会产生较强的嫉妒。你即使处于优越的地位中,也会担心别人随时夺去这个位置。你常疑神疑鬼、胡乱猜想,结果适得其反。当你有了嫉妒心时,你往往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外泄心理。有了这种嫉妒心,常会给你带来不快的心情。尽管你在许多方面都高人一筹,也备受器重,但你往往不会合群,心胸不够开阔,因此你得到的虽多,但失去的也不少。
Ⅱ.时发型
你具有一般人容易产生的嫉妒心理,但平时你不会轻易产生,通常也不影响同学之间的交往和你的生活,但对特定的事,或在一定的时候,你也会产生强烈的嫉妒心。处理得好时,嫉妒会成为你上进的动力,让你获得成功;处理得不好时,你往往会以狂风暴雨式的姿态不择手段地拆别人的台。但你又有较强的反省力和较大的勇气主动认错,因而事后你不会怨恨在心,反而会主动地找人和好。
Ⅲ.克制型
你常有自我满足感,平时很少让别人觉察到你的嫉妒心理。你也会在某些场合产生嫉妒的心理,只是你能够克制忍耐,情绪决不外露,并常用其他事情来冲散抵消。一般说来,你不仅能自我控制,而且工于心计,富于理智,能听进别人的话,因此你往往能把嫉妒的心理化为上进的力量。但你也会有处理不好的时候,并因此弄得自己和别人都不痛快,幸好这种局面只是短暂的。
Ⅳ.平和型
你很少有嫉妒的心理,独自悠然自得,对小事毫不介意,遇事达观,不自寻烦恼。可能是由于你对周围环境无动于衷,根本不想把自己同别人作比较,也可能是由于你对自己抱有极大的自信,认为嫉妒是愚蠢的表现,是不体面的。即使有些事让你感到意外和不舒服,但你能在产生嫉妒的初期就采取调节或转化的措施,所以你很少有嫉妒别人的言行,与人的关系融洽。
勿因嫉妒使青春列车抛了锚
嫉妒这种“反感”,常导致害人又害己的不良后果,青少年应学会理智地处理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在青少年中很常见,如在学习上,当看到同班同学的成绩超过了自己,心里便觉得很不舒服;在人际交往方面,当看到自己的朋友与其他同学来往密切,便会生气、怨恨;在社会评价方面,当别人获得成功得到赞扬、称颂,而自己默默无闻或是遭遇失败时,心中便会愤愤不平,充满妒意。此外,青少年还会因他人的身材长相,生活条件,各种用品等比自己的强,而产生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对青少年身心发展都是有害的,是他们青春的毒瘤。有人曾说过嫉妒心是不知道休息的,它具有最持久的消耗力,会直接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心怀嫉妒的人,往往妒火中烧,忧心忡忡,人际关系不良。种种消极情绪的淤积,极易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有研究表明:嫉妒能造成人体内分泌紊乱,肠胃功能失调,睡眠质量下降,导致神经衰弱,经常腰酸背疼;嫉妒者多脾气暴躁,性格敏感多疑。上述这些状况若不能有效改善,就会转化为个人不稳定的心理特征,形成影响各方面顺利发展的不良性格。嫉妒者有时还会对所嫉妒的对象采取一些不正当的行为方式,例如用冷言冷语、背后说坏话、故意挑毛病等方式,设法令对方难堪,打击自信心。甚至导致伤人及人身安全的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造成害人害己的恶果。
因此,为了使青少年的青春之舟不至于因嫉妒而搁浅,首先,青少年自己要注意加强自我调节,以使自己远离嫉妒恶魔;其次,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从狭隘的嫉妒心理中走出来;另外,学校和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去引导和帮助他们。
1.青少年自我的调节
(1)要有广阔的胸怀,能容忍别人。各人有各人的长处,不能因为自己有所短而害怕别人超过自己,你的成绩也不应该成为别人进步的障碍。对同学任何方面的成绩或进步都要抱欢迎的态度。这种良好的心态,是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反映。
(2)对别人的成绩和进步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和对待。要看到别人取得的成绩中蕴含着辛勤努力,来之不易,自己应当从中受到鼓舞和教益。对于别人的成绩,一种态度是嫉妒、贬低、攻击,试图以此抬高自己;一种是无视事实,抱无所谓的态度;一种是奋起直追,“你行我更行”。显然,只有第三种态度才是积极的、自强不息的,这种态度不仅能熄灭嫉妒之火,而且还会发出奋进之光,通过努力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3)不要用放大镜看自己。如果只看自己的优点,而且看得过重,就接受不了别人挑战的事实,更不能容忍别人超前的优势。在任何时候,把自己看得平常些,就不那么孤高自傲了。把自己当成金子,常有被埋没的痛苦;而把自己当成理所应当的铺路石,就会为有人踏过而欣喜。
(4)要彻底根除嫉妒心理,就要从克服自我中心主义方面下工夫。嫉妒,说到底是极端自私的表现。消除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就能彻底割掉嫉妒的毒瘤。
(5)充实自己的生活。培根说:“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欲望,能享有它的只能是闲人。”如果我们工作学习的节奏很紧张,生活过得很充实,就不会让精力被妒火烧毁。嫉妒别人决不会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满意度,更不会增强自己对学习的信心。
如果能够合理运用以上的几种方法,牢牢记住“铁生锈则坏,人生妒则败”的真理以及随着青少年心胸和视野的不断开阔,他们应该能逐步克服嫉妒心理,把嫉妒从生活的词典里驱赶出去。
2.青少年家长的正确引导
(1)让青少年掌握与人比较的正确方法。比较是人们认识社会、认识他人、认识自己的必由之路。有比较,才有鉴别。人是从把自己与他人的比较对照中来认识自己或他人的美与丑、优点与缺点、先进与落后、进步的快慢、能力的高低的。但如果比较方法不对,造成比较的失误,则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有的青少年专门将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相比,因而自以为是,目中无人,骄傲自满,一旦发现他人超过了自己,就感到不自在、不服气,就千方百计贬低他人;有的孩子只将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结果越比越自卑,越心灰意冷,甚至自暴自弃。正确的比较方法应该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既要看到自己或他人的长处,也要看到其短处(最好用文字写下自己或他人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才能知己知彼),摆正自己与他人的位置。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克服自己的短处,这对防止嫉妒心的滋生、膨胀是十分必要的。
(2)引导青少年积极升华。父母要引导青少年把不服气的心理转向积极方面,化消极嫉妒为积极进取,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赶超对方。要根据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制定奋斗的具体目标,采用有效的措施,保证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当发现青少年在某一方面不如他人后,不一定死盯住青少年不如他人的某一方面,而是从其他方面去寻找、发现“新的替代性目标”,去超过他人。
(3)充实青少年的生活。培根说,每一个埋头于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嫉妒别人的。确实,嫉妒的产生总是在闲暇时间,总是在无聊空虚的人中间,如果父母能使青少年的生活充实起来,他们能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娱、体育活动,拓宽兴趣爱好(如集邮、书法、电脑等),使他们时刻感受到生活、学习中的新鲜刺激,也就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了。
(4)采用心理换位的办法。心理换位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即将心比心。当嫉妒的阴影笼罩在他们头上时,父母不妨启发青少年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位置想一想:“假如你是当事人,遭人嫉妒有何感受?芽嫉妒会给你的身心带来什么样的伤害?芽”只要他们能进入对方的角色,从情感上加以体验,青少年的心就会变得柔和善良起来,一些不好的杂念、邪念、恶念就会不知不觉地被抑制。
3.教师合理教育与积极引导
(1)给学生讲清嫉妒心理的存在及科学转化。作为教师,不能回避学生存在嫉妒心理的问题,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应告诉学生,人是社会性的,人与人之间存在差距和竞争,自然会产生嫉妒心理。一个毫无嫉妒心的人是缺乏活力的。嫉妒心的拥有及科学的转化,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将会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性。所以,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成功时,以他人的成功为自己前进的目标,把嫉妒变为赶超的行动,才是正确、科学的解决办法。
(2)进行双边教育,重视家庭教育的配合。只有家庭、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才会取得教育的最大效果。开家长会时,教师要向家长渗透有关嫉妒心理的调节、转化措施,让他们弄清相关的心理学原理,掌握配合教育的有效办法,并邀请教育效果显著的家长现身说法,激励其他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嫉妒心理的调适教育。
(3)给学生分析典型的历史人物事例,使他们明白嫉妒心理的危害。告诉学生,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卑劣的、可耻的心态,如任其发展,轻则出现心情烦闷、神经衰弱、失眠;重则产生消极的、破坏性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失衡、变态或出现暴力行为。春秋战国时庞涓与孙膑同学兵法,庞涓嫉妒孙膑的军事才能,用砍去两腿的酷刑加害于孙膑,最后被孙膑设计射死,为天下人耻笑。三国时期,周瑜与诸葛亮同为军事奇才,但是周瑜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在“陪了夫人又折兵”后,哀叹“既生瑜,何生亮”,吐血而死。通过历史人物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明白嫉妒心过分滋长的危害。
(4)教学生善于自我评估与分析,学会辩证地看问题。通过班级中的典型事例来教育学生,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要想事事超过别人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善于自我评估与分析,发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扬长避短。同时保持一颗平常心、包容心,变嫉妒为虚心地向他人学习,变消极嫉妒为积极的博采众长,使自己不断发展,走向成功。
(5)教学生加强道德修养,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嫉妒心主要产生于私心杂念,气量狭小,总把自己放在和他人对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使学生懂得,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型、合作型的社会,学会合作是衡量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个人获得发展走向成功的必备素质。因此,作为中学生,要加强道德修养,从“小我”中解放出来,拓宽视野,胸襟宽阔,正确看待他人的成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当嫉妒心萌发时,通过自我暗示、自我疏导、转移目标等方式,把嫉妒化为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