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职场白骨精玩转三十六计 (1)
听从心灵的召唤
总会有某一个地方,某一个人,某件一事情,会朝我们召唤,让我们的心灵日夜不安。非要实现,才觉得心满意足,没有遗憾。但是,我们真的会听从心灵的渴望,听从它的召唤吗?
也许很多人会说,我会的。但是当我们真的要面临选择的时候,却未必会听从心灵的召唤。因为没有人是完全自由的,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被固定的社会观念“洗脑”,只有屈从于世俗的眼光,屈从于众人对金钱、地位、名利和虚荣心的极度崇拜,我们才能感觉到安全和自尊。仅此一条,就足以让我们选择错位,违背初衷。
莫潇是一个高薪的白领,在外人看来可谓是春风得意,生活事业一片锦绣。但是莫潇的内心深处却并不快乐。因为当初是顺从了父母的安排,成了这家大型网站的程序员。可是,日复一日的电脑操作使她对这份原本就毫无兴趣可言的机械式工作更加地厌倦,相反更加激发他最初的文学梦。
这时的她更加矛盾。从兴趣角度来说,她是一百个不甘心,甚至有了轻微的办公室恐惧症。但是其他地方未必能给这么高的薪水。另一方面她也害怕自己没有文学工作方面的经验和能力。这种长时间的矛盾状态让她很压抑。
选择并不复杂,从心即可。但是选择背后的利益和代价却直接导致了复杂。并且越是到了后期想反悔就愈加困难。因为一旦选择了某条人生道路,就形成了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并不断自我强化的惯性。我们在一个职位上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都会慢慢积累起这方面的专门技能,如果半路出家转行,必然经过一个艰苦的“换羽”过程,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学习新的制度和工作知识,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等,而这些被浪费掉的时间原本已经够我们在某一方面积淀很多工作经验和晋升成本了。
所以说,越早听从心灵的召唤,反悔的成本就越少一些。长期心不甘情不愿的做着不喜欢的工作,对自己而言也是一种痛苦。它就像是结婚,如果另一半是喜欢的人,那么即使以后再苦再难也会觉得可以忍受也会有幸福的感觉。如果不是喜欢的人,即使在外人看起来很完美,自己也会觉得遗憾。
心灵是最诚实的,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心灵所召唤和吸引的往往是我们最喜欢,最想得到的东西。心灵的召唤的东西,往往也来自于我们生命特质的使命。这里面蕴藏着我们的兴趣、天赋和激情。听从心灵的召唤,一切都会因此变得简单。
拒绝从底层做起
经常听到某某领导说,大学生要从底层做起,员工要从底层做起。这种话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但是当我们某一天真的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了,才会发觉这真的是一句骗人的鬼话。
亚当斯密有句名言是这么说的“能力是分工的结果,而不是分工的原因。”所以,如果我们真的了解底层工作,就会发现,在分工高度细化的当今社会,所谓的底层工作,往往是重复性的、机械性的工作,根本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这就是下岗工人很难再就业的重要原因。如果让一个清华毕业生每天在流水线上工作10个小时,不出3年,他的专业知识肯定全部报销,你说他有什么能力可提高呢?
更可怕的是,如果一个人从一开始就被放到了一个很低的层次上面,做别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就很容易被最底层最没水平的单调重复性工作折磨成一个集悲观又狭隘的人。因为在低层次的地方,资源和机会是非常有限的。更要命的是,由于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斗争与内耗往往十分激烈而且赤裸裸。许多人在到达上一层之前,也许早已元气大伤、锐气全无了,他们把太多的热血流在了污泥里。
从底层做起,一步一步前进,看起来很务实,但是也可能前途灰暗,使自己丧失最初的希望和热情,迷失了方向。导致自己陷入僵化的生活,最终连从中逃脱出来的愿望都丧失了。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对此也有过很经典的论述,他说:“这种从基层干起,慢慢往上爬的观念,表面上看来也许十分正确,但问题是,很多从基层干起的人,从来不曾设法抬起头,以便让机会之神看到他们。所以,他们只好永远留在底层。我们必须记住,从底层看到的景象并不是很光明或令人鼓舞的,反而会增加一个人的惰性。”
随着就业形势的愈加严峻,这种“从底层做起”的观点更是风起云涌,大有压倒一切的阵势!于是很多人在巨大的恐慌之中盲目地“先就业再择业”,这种状态很不好。因为,即使大环境再艰难,优秀的人依然还是能找到好工作的。虽然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但也不能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更不能被短暂的困窘蒙蔽了双眼。
曾听过民间有这么一种捕猴的方法:在一块木板上挖两个洞,刚好够猴子的手伸进去。然后往木板的后面放一些花生。当猴子看见花生的时候就会伸手去抓。结果,抓了花生的手紧握成拳头,无法从洞里再缩回来,木板成了一块活生生的枷锁。猴子就这样紧紧抓着他的花生,被人轻而易举捉去。
猴子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它太缺少食物,把食物看得太重了。我们中的很多人也是这样的,因为太缺少岗位所以被套牢。仗还没开始打就随便找个地方躲了起来,还没有经过抗争和努力就直接选择了将就,选择了从底层做起。但是有些东西真的不能将就。精英就应该做精英该做的事情,一个大学生跟农民工抢饭碗算是什么?等三年(据说三年)金融危机过后我们还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吗?
所以,无论怎么艰难,能不从底层做起就要坚决地拒绝从底层做起。要积极地投简历积极地找工作,不要怕麻烦。即使是被迫沦落底层了,也要努力地进行突围,早日离开最磨灭人激情和意志的底层,千万不要习惯,更不要适应底层的生活。
不做职场里犹犹豫豫的拖拉鬼
萍萍在一家世界500强公司担任要职,一直以来,她工作很投入、很卖力,成绩突出,因此深受上级的赏识,不断被提拔并被委以新的重任。但是,随着职位的提升,她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她的效率很高,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唯恐办不好。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十万火急的事情摆在她的案头沉积下来。
原来,对于一些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她总是希望能放一段时间,等事态更明朗一些了再做决定。时间久了,老板和同事对她的工作都产生了异议。大家对她的评价也逐渐由赞扬、欣赏转为了办事拖沓、优柔寡断。她为此十分痛苦,夜不能寐,烦躁不安,工作效率也开始下降。并且,这种情况更加重了她的担心和恐惧,慢慢地,当面对未解决的问题时,她更加感到难以自控。令她觉得心里不平衡的是,她办事的出发点是想再等等看,观察事情有何变化再做决定,没想到,大家的评价竟是“优柔寡断”。她承认她从不担心会把事情搞糟,但是,有时候她也会担心没有把事情做得更好。一旦发觉自己某方面的工作有可能做得不尽如人意,她就焦虑不安、犹豫不决,久而久之,前怕狼后怕虎的状态出现了。以前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全没了,事业开始走下坡路,焦虑症也越来越严重了。
萍萍想等事态变得更明朗时才做决策,以避免作出错误的决策,原本有一定道理,但是很多大雨都要过龙王庙的事情却是必须当机立断的。且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机会是稍纵即逝的,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是这个道理,而她在等待与犹豫中极有可能白白错过机会。
香港富华国际集团董事长陈丽华说:“没有万无一失的事情,只要有60%的把握就要去做。不要胆小,如果害怕风险成功永远没有可能。”如果一个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拿不定主意的话,她就很难适合在高级别的领导岗位上呆着。因为敢于拍板的决断能力是身为领导者的一项基本素质。
一般情况下,这几类人是最没有果断精神的:缺乏自信的人,很难对事情确立目标的人,有依赖心理的人,被别人目光左右的人,缺乏训练的人,家教太严的人。这些状况我身上也有,因此我也是一个不够果断的人。但是看清楚了,努力去克服,也就知道该如何决断,如何大胆挥出快刀斩乱麻的利剑了。
做流水一样机灵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