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抓住部下的缺点不放,则证明他本身就是一位弱者,因为他怕别人之长威胁他的安全。事实并不存在下级之长会威胁上级的安全。因为下级之长会使事业发展,这个功劳会记在领导者名下而被重用;下级之短会使事业受损而使领导受到免职的危险。
用人的目的,在于办事,而不是投自己之所好。人的最特殊的天才,就是尽其所能在一个领域内达到顶峰,但不可能在许多领域都能达到顶峰。在一个领域内,他可能成为一个有权威的部门专家,但不能在许多部门都成为专家。没有万能之才,只有一技之长的专才,忽视了人的这种卓越性,求其万能,就不是真正的领导者。应该知道,人的一些缺点几乎是不能改变的。
组织是一种工具,用以发挥人的长处,中和人的短处,使之变得无害。要用一个人的两只手,就要将整个人请到组织中来。
用人的原则,可以总结为下列几条:
第一,职务的内容应适合普通人的能力,不能搞只有上帝才能做得到的内容要求;
第二,职务的内容应能刺激个人能力,即适当地高于他的能力,对他的能力形成挑战;
第三,平时就考虑某个人能干些什么;
第四,要发扬人的长处,就要容人的短处。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但如果相互牵制,那三个还不如一个好,因为一个人可以发挥自己之专长。如果搞一个折中方案,结果都不是用人之所长,反而会降低效率。
用人的决策,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缺点,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
既拉拢又震慑
老实的主管总是感觉管理工作非常难干,太严格了会得罪人,太软弱了又不能树立威信。管理的最高艺术就是掌握火候,主管的最高境界就是:既有威信又不失人心。
中国古代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大将军率兵征讨外虏,得胜回朝后,君主并没有赏赐很多金银财宝,只是交给大将军一只盒子。
大将军原以为是非常值钱的珠宝,可是回家打开一看,原来是许多大臣写给皇帝的奏章和信件。再一阅读内容,将军明白了。原来大将军在率兵出征期间,国内有许多仇家巫告他拥兵自重,企图造反。战争期间,大将军与敌军相持不下,国君下令退军,可是大将军并未从命,而是坚持战争,终于大获全胜。
在这期间,各种攻击大将军的奏章更是如雪片般飞来。可是君王不为所动,将所有这种奏章之高阁,等大将军回师,一齐交给他,令将军深受感动。他明白:君王的信任,是比任何财宝都要贵重百倍的。
这位令后人扼腕称赞的君王,便是战国时期的魏文侯,那位大将军乃是魏国名将乐羊。
有哪一个君主会对臣下真的信任不疑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大臣一个暗示:我已经注视着你了,你不要轻举妄动。既拉拢,又震慑,一箭双雕,手腕高明。
管理的最高艺术就是掌握火候,主管的最高境界就是:既有威信又不失人心。
给错误的员工一次机会
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如果员工犯了一个损失部门或公司利益的错误,主管应该怎么做?老实的主管因害怕承担责任或出于气恼,多半会把犯错的员工“扫地出门”。而有长远眼光和宽广心胸的主管会视错误的性质而酌情处理。
美国IBM公司的一个高级经理,因为工作中的失误,给公司造成了 1000万美元的损失。为此,他心里很难过,心想这次肯定要被炒鱿鱼了。有很多人都向董事长建议把他开除。
第二天,董事长把这个高级经理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出乎这个高级经理的意料,董事长并没有开除他,而是向他宣布了调任同级新职的决定。高级经理惊诧地问董事长:“为什么没有把我开除或降职使用?”董事长微笑着说:“如果那样做,我在你身上花的1000万学费不就都打了水漂?”
后来,这个高级经理发奋工作,为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越是勇于创新的人犯错误的几率越大。给犯错误的员工一个机会,其实就是给了创新一个机会。当然,同样的错误如果犯第二次,就不可原谅了。
老实的主管因害怕承担责任或出于气恼,多半会把犯错的员工“扫地出门”。而有长远眼光和宽广心胸的主管会视错误的性质而酌情处理。
捕获人心
失掉人心的主管最头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到底怎样才能笼络人心?
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排。等六个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他还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找主厨。”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会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
主厨来时很紧张,因为他知道请自已的客人不一般。“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主厨紧张地问。“烹调牛排,对你已不成问题,”松下说,“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师,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
主厨与其他的五位用餐者困惑得面面相觑,大家过了好一会才明白怎么一回事。“我想当面和你谈,是因为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会难过。”
不少公司的雇员的流失率高,对公司的发展影响太大。究其原因,就在于员工对公司缺乏归属感,终日想跳槽他去。员工归属感低的公司,至少会有下列问题:浪费培训资源;雇员适应需时,效率偏低;对公司声誉有影响;主管的管理才能受质疑;前景不明朗,公司经济经常陷于困难;诸多限制,下属不能畅所欲言及尽展所长。
以一天工作八小时计算,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就用在工作中。如果工作不惬意,不是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不快乐中,而是除了睡眠时间外,所有时间都感到不快乐。有些较敏感的人甚至会出现失眠现象,足证一份惬意的工作,对人生起着何其重要的影响。
用笼络代替斥责,能让你跟下属打成一片,他们也更乐意为你效劳,共同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忘我工作。美国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在《摩登时代》这部电影中深刻地讽刺了工人像机器一样工作的场景,其意味是工人首先是有生命的人,而不是无生命的机器。把下属当机器的领导,工作业绩只愈来愈糟。因为每一个下属都被他视为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劳动工具,这样下属就会产生心理抗拒,影响工作质量。
主管千万不能把下属当成冷冰冰的工作机器,而应让他们感受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加强主人翁意识。一个好的企业应当是“思想库”,而不是“冰窑”。
用笼络代替斥责,能让你跟下属打成一片,他们也更乐意为你效劳,共同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忘我工作。
多引导少禁止
老实的主管通常认为,权力就是用来压制下属的,不时时、处处压制下属怎能体现自己的权力,表现自己的领导地位?很显然,这种想法及做法是极其错误的,不符合现代企业的用人及管人法则。其结果,只会导致下属的不满甚至反抗。这对部门甚至整个企业而言绝对不是好事。
在半个世纪前的欧洲,电影是一种非常时髦的玩意,大大小小的电影院里,总是挤满了看电影的观众。而在其中的一间电影院里,却出现了一个小麻烦。因为总有一些年轻的女孩,在欣赏电影时还戴着大帽子,挡住后面观众的视线,引来了不少投诉。于是,有人建议老板发出一道禁令,禁止观众戴帽子。但由于戴帽子是当地女性的一种风俗,老板想了一会说道:“这样做不太好,为了票房着想,只能用提倡的方法。”
于是,等到下一场电影开始的时候,在银幕上特意打出了这样的一行通告:“凡年老体弱的女士,允许戴帽观看电影,不必摘下。”
这样一来,所有的帽子,都立即被摘下。
有时候采用禁止的方法,或许效果并不明显。如果顺应人性,运用引导的方式,相信效果会更好。
老实的主管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主管的最终目的不是让下属对自己俯首帖耳,而是创造一个优秀的,有执行力的团队。所以,应该采取一切有利于增强团队战斗力的措施来管理自己的下属,而不是以树立自己的权威为最终目的。
有时候采用禁止的方法,或许效果并不明显。如果顺应人性,运用引导的方式,相信效果会更好。
在前面拉而不是在后面推
很多主管充当的是督促者的角色,而不是引导者的角色。一个优秀的领导从来不会拿着无形的皮鞭在后面赶着下属前进,而是站在他们前面引导。
不知道你是否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从小就非常渴望成为领导者,等他长大成人后便进入了父亲的企业工作。
几年后,父亲提拔他做经理,他担心不能胜任,于是就问父亲该如何领导。
他父亲拿出一根30厘米长的绳子放在桌上,叫他儿子用手拿着绳子的一段向前推,看能不能让绳子往前移动。
结果他怎么向前推,绳子也不往前移,只是歪歪斜斜地在原处扭动。
父亲问儿子该怎么才能改变现状?儿子拿着绳子,调了个方向,然后向前拉,绳子直直地向前走了,轻轻松松解决了这个问题。
父亲问儿子悟到了什么,儿子说:“做领导不能在后面推,要在前面拉。”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领导就是做给别人看。说服别人不要用嘴巴,而是用你的行动来证明,这样才能发挥领导的影响力。
美国麦当劳快餐店创始人雷·克罗克,是美国有影响的大企业家之一,他不喜欢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走动式”管理上,即到所属各公司、各部门走走、看看、听听、问问。公司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亏损的危机,克罗克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经理官僚主义突出,习惯躺在舒适的椅背上指手画脚,把许多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抽烟和闲聊上。于是克罗克想出一个“奇招”,要求将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都据掉,经理们只得照办。开始很多人骂克罗克是个疯子,不久大家悟出了他的一番“苦心”,纷纷走出办公室,开展“走动式”管理,及时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终于使公司扭亏转盈,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走动式”管理的好处不在于督促,而在于了解。实施的过程中不能颠倒主次,否则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
一个优秀的领导从来不会拿着无形的皮鞭在后面赶着下属前进,而是站在他们前面引导。
多用“柔软”的手腕
许多主管早已形成了思维定势,他们心目中的“管理”就是:“我们需要‘修理’他们(员工)。他们的工作没做好,所以我们就得赶快去纠正他们,整顿他们,教训他们,这样我们才能正常地开展业务。否则,一切都要乱套。”也就是,员工生性不会负责任地工作,不强制命令,他们就一事无成。一些主管自然形成“我来想,你来做”的想法。如果员工做的不合意,就“修理”他们,让他们乖乖地干活。
老子的老师——一位得道的老先生名叫常枞,不幸生了病,老子前去看望。老子求教说:“先生的病不轻啊,还有什么道理传授给弟子吗?”常枞答道:“你不问,我也要告诉你的。”
常枞张开大口,让老子看,问道:“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回答:“还在,好着呢。”
常枞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因为年迈牙齿早已掉光,暴露出光秃秃的牙床,很是丑陋。
老子老老实实地答道:“牙齿不在了。”
常枞进一步追问老子:“你领悟个中道理了吗?”
老子若有所悟回答:“舌头存在,难道不是因为它柔软吗?芽牙齿没有了,难道不是因为它太刚强的缘故吗?”
常枞说:“啊,对啦,天下的事理都在这里,我已经没有别的话要说了。”
以上就是老子的老师常枞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包含着很深的哲理——柔弱胜刚强。
水,是天下最柔弱的,可是水能够克天下最坚强的东西。熊熊烈火,能把世界变成一片焦土,只要有水,就可扑灭它,再让世界充满绿色生机。石头最为坚硬,然而,滴水可以穿石。庞然大物的巨石在河床中被水冲击,滚滚向前,但最终被消磨成小小的鹅卵石。可见,柔弱并非懦弱的同义语,柔弱能胜强,是外柔内刚,比刚强更强大;而懦弱是无能为力的孪生姐妹,懦弱是失败之母。
老实的主管应该好好品味一下“柔若胜刚强”的哲理。要成为一个好主管,没有什么固定的技巧,只有你不断体悟,不断增长自己的智慧才能做到。
一些主管自然形成“我来想,你来做”的想法。如果员工做的不合意,就“修理”他们,让他们乖乖地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