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吵着要纸笔。他父亲十分诧异,但经不住仲永的一再哭闹,只好到邻居家借了给他。仲永立刻提笔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了自己的名字。他父亲也看不明白仲永写的什么,便把诗拿给乡里读过书的人看。大家看后,一致认为这诗写得还不错。于是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从此之后,仲永家就热闹了起来,人们都想来看看这位神童,有的人还借机出题要仲永写诗。无论什么题目都难不倒他,而且诗句流畅,文采出众,令人赞赏。后来还有人出钱请仲永题诗。仲永的父亲是个贪财的人,他觉得仲永简直就是他的摇钱树。于是他每天带着仲永到处拜访名流、富人,找机会表现仲永的写诗天赋,以期得到奖赏,却根本不让仲永上学读书。
久而久之,神童也渐渐江郎才尽。到仲永十二三岁时,他的诗比以前已逊色很多,毫无新意。到了二十岁时,他的才华已消失殆尽,跟一般人无异,人们都遗憾地摇头。可惜一个天资聪慧的少年,因为没有后天的再学习,最后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图功未晚,亡羊尚可补牢;浮慕无成,羡鱼何如结网。
【注释】
图:谋求。浮慕:凭空羡慕。羡鱼何如结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比喻要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去做,只是空想是不行的。
【译文】
无论什么时候谋求功名都不算晚,就像羊跑掉了,再来修补羊圈也还来得及的道理一样;那些一心羡慕别人而不去努力的人是不会取得成功的,要想得到水中的鱼,不如赶快织网捕鱼。
【道理】
无论何时,只有脚踏实地努力去做才会取得成功。
曾国藩典衣买书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可他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二十五岁的曾国藩自信满满地来到京师,参加三年一度的会试,不料名落孙山。第二年,恰逢皇太后六十大寿,破例又举行了会试,岂料曾国藩还是没有考中。心灰意冷的他只好回家去。途经睢宁,他的盘缠用尽,只得去求助于父亲的旧友易作梅。易作梅很是慷慨,马上借给曾国藩一百两银子。
谢过易作梅后,曾国藩继续赶路。到了金陵时,曾国藩在书店看见一部新出版的《二十三史》,爱不释手。可此书要价一百二十两银子,在当时相当于普通人家大半年的生活费了。而他当时家境并不好,父亲只是个教书先生,收入也不高。曾国藩用手抚摸着精美的书皮,犹豫许久,还是狠心把随身的衣服都当了,再加上借的一百两把书买了下来。
回到家中,曾国藩越想越害怕,花了这么多钱买书,父亲一定会责罚他。可是这么大笔开销怎么瞒得住呢?曾国藩只好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谁知父亲不但没有责怪,还鼓励他说:“你买书是好事,我愿意为你还这样的‘书债’。但是你要专心读书,才能体现书的价值。”又告诫道,“读书不仅是为了尽忠报国,更是为了做一个明理君子。”